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足底不像手掌是完全平的,而是向上拱起,这个就称之为足弓。因此,当我们的脚沾上水,在水泥地面上印出一个足印时,会发现足底内侧会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凹陷,说明足的内侧缘是不接触地面的,而如果内侧凹陷消失了,则提示足弓塌陷,俗称扁平足。而如果足的外侧缘也消失了,我们把这样的足弓称之为高足弓或者弓形足。
一、足弓靠什么维持
足弓是由足部骨骼、韧带、肌肉一起构成的拱形结构,三者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当我们站立负重时,足弓轻度降低,这时重力传导至韧带,韧带被拉紧,同时足部肌肉开始收缩来协助韧带维持足弓,避免足弓塌陷。因此,骨骼构成足弓的第一道防线,韧带是第二道防线,肌肉是最重要的、最后的第三道防线。
二、足弓为什么对跑步很重要
足弓所形成的拱形结构是人类所特有的,这样的拱形结构非常有利于行走和跑步,足弓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 足弓使得足在接触地面时具有很好的适应地形的作用,拱形结构可以更好地抓取凹凸不平的地面,有利于着地时的稳定;
● 足弓具有减震和缓冲作用,发挥“天然避震器”的作用,这是足弓最具功能性的地方,有了足弓,就可以吸收一部分腾空落地时地面对于人体的反作用力,避免过大的冲击力伤害足踝和膝盖等部位;
● 足弓可以使足底血管神经避免过度压迫,有利于长距离跑步行走,避免血管神经受压而过早疲劳;
三、既然足弓很重要,扁平足肯定就不好咯?
扁平足简单来说就是足底的拱形结构消失。一般认为扁平足的人由于缺乏足弓的缓冲和支撑,容易足底受累,扁平足也会使得膝盖、小腿、足踝这些部位更容易受到影响而发生伤病。
的确,足弓的塌陷使得运动时的效能可能有所降低,但扁平足的危害真有说的那么严重吗?事实上一些马拉松运动员也存在扁平足,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顶尖跑者,这跟他们拥有强大的足踝小腿力量密切相关,通过肌肉发挥“减震器”的作用。再如芭蕾舞演员,常常足弓较平坦,但因足部肌发达,步态轻盈美观,富有弹性,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扁平足的危害被过度夸大,说扁平足不适合跑步科学依据不足。
四、扁平足是进化的产物吗
与上个世纪60 年代脚型测量结果相比,目前我国人口出现了相当明显的扁平足现象。特别是12-30 岁的扁平足,在这期间增加了20%以上。同样,美国在对鞋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有27%的人为扁平足。为什么扁平足越来越多?有一种观点是这么认为的:运动鞋具有良好的缓震功能,可以部分替代足弓的作用,因此穿鞋弱化了足部肌肉,加上现代人普遍缺乏锻炼,身体肥胖,足弓不能承担而塌陷,故扁平足可以看作是人类进化的产物。这种观点不能说全对,但有一定的有可取之处。
我们的祖先的确都是赤足行走,足部肌肉相对发达,但因此说现代人类由于穿鞋就发生扁平足和足部肌肉退化可能有些过于夸大,但加强足部肌肉训练的确有利于更好地行走奔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提倡跑友可以适当进行些赤足行走、奔跑和训练,因为可以增强足部肌肉力量,唤醒沉睡已久的足部肌肉。
五、不必纠结是否扁平足,足弓训练都是重要但却往往被忽视
扁平足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韧带松弛、足肌乏力都会引发扁平足。对于韧带松弛的问题,我们基本束手无策,但足部肌肉的训练我们是可以积极干预的。通过正确的足部肌肉强化训练,可以增强足弓弹性,提升足弓功能。也就是说无论是否扁平足,足弓训练都是需要的,足弓训练的本质是训练足部肌肉。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已经塌陷的足弓,足部肌肉训练可能难以纠正,但通过肌肉训练,可以强化足弓功能,代偿足弓作用,弥补足弓塌陷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而对于本来就是正常的足弓,足部肌肉训练可以增强足踝力量,增加足部缓冲能力和扒地能力,这也是减少跑步伤痛的重要策略。
六、如何有效地训练足弓
前文已经说了,足弓的训练本质就是足部肌肉的训练,通过强化肌肉功能,恢复足弓弹性,增强足弓功能,代偿足弓塌陷是足弓训练的主要意义。这对于有扁平足或者没有扁平足的跑友都是有意义的。那么如何训练足弓呢?
1、足底抓毛巾不是提升足弓的练习方法
一个常常被视为足弓训练的方法是用足底抓毛巾,因为足底肌肉一用力,看上去足底呈现拱形,因此认为足弓得到提升。
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足底用力抓毛巾只是因为足趾屈曲,将前脚掌抬高,足弓其实并没有多少改变。看看下面两幅图你就明白了!当足底用力,将前脚掌抬离地面,只是足底呈现斜面,足弓仍然没有改变。但是,也不能认定抓毛巾是没有意义的,抓毛巾仍然可以有效锻炼足底肌肉,但是抓毛巾真的没有办法改善足弓。
2、翘大脚趾可以提升足弓
看下图所示,用力将大脚趾翘起,是不是明显看到足弓得到明显提升。这被称之为“扬机效应”卷,因此,翘大脚趾是一种提升足弓的训练方法。
3、训练足部肌肉、锻炼足弓的训练方法
动作1翘大脚趾
主动抬起大脚趾,完成16-24次1组,完成2-3组
动作2抗阻翘大脚趾
用手按住大脚趾,完成16-24次1组,完成2-3组
动作3:脚掌贴地旋前
该动作要求在脚掌不离开地面的情况下,脚沿着地面从外向内做旋转,尽可能让脚掌贴住地面,而不要让足的内侧缘抬起。12-16次1组,完成2-3组
动作4抗阻旋前
该动作与动作3原理相同,用手增加人工抗阻,可进一步强化训练效果。12-16次1组,完成2-3组
动作5坐姿提踵
该动作同样可以训练小腿深层肌肉,小腿深层肌肉对于维持足弓具有重要意义,完成12-16次1组,完成2-3组。可以用手下压大腿,增加阻力
动作6抓毛巾
该动作虽然不能提升足弓,但仍然是训练足底肌肉的经典动作
动作7:站姿直膝提踵
站姿直膝提踵。该动作主要训练小腿后群浅层肌肉,该肌肉对于控制足踝运动非常重要。16次1组,完成2-3组
动作8站姿屈膝提踵
站姿屈膝提踵。该动作主要训练小腿后群深层肌肉,有利于维持足弓。16次1组,完成2-3组
动作9勾脚
该动作主要训练小腿前群肌肉,小腿前后群肌肉力量比例协调,对于足踝稳定非常重要。24次1组,完成2-3组
动作10单脚起跳稳落地
主动抬起大脚趾,完成16-24次1组,完成2-3组
七、这种类型扁平足光靠训练不够,可以考虑矫形鞋垫
既然并非所有扁平足都是不好的,但为什么平足的人跑步更容易疲劳和受伤呢?判断扁平足是否会引发损伤的重要参考是观察扁平足是否伴随足踝力线异常。什么叫做足踝力线异常?解释起来太复杂,我们还是看图说话,如果跟腱轴线与跟骨轴线一致,则说明足踝力线正常,反之,如果跟腱轴线与跟骨轴线构成一定角度,则说明足踝力线异常,最常见的异常称为足外翻,顾名思义,足的内侧塌陷,足的外侧升高,又称为足过度旋前。
足外翻是常见的足踝异常,它会导致跑步过程中过度应力作用于足踝和小腿,甚至影响到膝盖,扁平足伴足外翻是导致小腿疼痛(小腿内侧胫骨应力综合征)和膝盖疼痛(髌股关节综合征、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体重过大、X型腿、女性都是足外翻的高发人群。换句话说,如果只是扁平足而没有力线异常,那么通过合足弓训练,可以有效避免扁平足带来的跑步效率下降问题。但如果扁平足同时伴随足外翻,那么光靠力量训练可能就不足以纠正错误的受力。这时你需要一双矫形鞋垫。矫形鞋垫可以将足弓内侧托起,从而减少足外翻。矫形鞋垫最好是定制化的,因为每个人的足型和足底受力都是不同的,你可以咨询医院康复科专业的矫形康复师。
此外,扁平足跑友可以购买足内侧支撑较好的控制型跑鞋,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足外翻导致的受力不正确,从而减少下肢损伤风险。
八、总结
扁平足是一种较为常见但也很复杂的现象,由于足弓塌陷,总体来说的确不大利于跑步,但可以通过正确有效的训练激活足部肌肉,代偿足弓塌陷,增强足弓弹性,这无论是对于扁平足跑友,还是足弓正常跑友都是十分必要的。
扁平足不能长时间行走,否则可能会引起脚部疼痛、酸胀等不适感。如果扁平足非常严重的话,即使是短距离行走也会受到影响,十分不利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其实,通过一定的矫正方法,扁平足是可以得到改善。那么,扁平足有哪些矫正方法呢?扁平足的7大矫正方法1 肌肉锻炼法。要适当进行足底部位肌肉锻炼,可以来取卧位用脚趾勾住床栏杆,进行练习,足间同时向内用力,并且足跟部位要分开。每天可进行三到两次训练。2 手术矫治法。对于有些严重的扁平足,则需要利用手术方式进行矫治。这也是常用的较为有效的矫正办法。此过程有可能需要切断足部骨桥,然后在通过固定来改变扁平足。3 脚尖行走法。对于有轻微性的扁平足患者,可以采用体疗法,比如用脚尖行走?也可以做屈趾运动。但是也需要每天进行长期锻炼,但不能运动量过大,避免造成脚趾部位肌肉损伤。4 物理按摩法。通过理疗按摩来加强肌肉锻炼,这也是一种辅助的矫治办法。可以每天按摩脚心部位,并对于脚趾部位的穴位,也需要进行适量的按摩热敷。5 矫正鞋法。通过穿平足矫治鞋或矫治鞋垫儿,来改变扁平足。6 鞋跟内侧垫高法。此方式通过合理垫内侧鞋垫,使身体负荷向外移。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扁平足矫正方法。7 综合矫治法。通过多种矫治方式,进行综合矫正,来达到改变扁平足目的,这也属于常规使用方法。扁平足矫正锻炼方法1、身体立直,两脚开立,双脚脚趾抓地。足背拱起,并稍停。2、身体立直,双手扶墙,做连续提踵10-20次,呼吸均匀。3、身体立直,两脚站立足外翻,以脚掌外缘着地,并稍停。4、身体立直,双手轻扶一固定物,双脚踩地面的圆棒做原地踏步10-20次。5、屈体坐地,两脚依次抬起向上做勾脚趾、绷足背的练习10-20次。关于扁平足的7大矫正方法就先介绍到这里了,症状较轻的人可以尝试文中所述方法纠正,但如果是已经非常严重的就需要到当地正规的骨科医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进行截骨治疗、松懈足韧带等方式进行治疗。
摘要:足弓是人类脚的重要结构,有了足弓,足部富有弹性,但是有一类足是没有足弓或者足弓很小的,那就是扁平足了。扁平足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其危害在于可引起踝关节变形、引起足底痛、不能长时间走路、弹跳等。那么扁平足如何矫正呢?怎么判断扁平足?下面一起来看看介绍。什么是扁平足
扁平足又称平足症,指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的时候足弓塌陷,引起足部疼痛的一种畸形,是一种常见疾病。
扁平足的危害
1、它会引起足踝关节的变形。
2、它会引起足跟痛、足底筋膜炎、压迫足底血管和神经导致发麻等。
3、扁平足患者不能长时间的走路、跑步、弹跳等。
4、从形态学上讲,扁平足常常伴有膝关节的超伸,会引起腿部肌肉的凸起及增粗。
扁平足的病因
扁平足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儿童的足弓常常在4~6岁形成,大部分儿童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
成人平足可以是儿童平足的延续,也可能是其他原因继发引起,导致足弓塌陷造成的。有症状的成年人继发性扁平足称为成人获得性平足症。引起继发性足弓塌陷的原因有很多如关节退变、创伤、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神经性病变、肿瘤、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等。另外后天不良习惯因素如足部长期负重、体重增加、长期卧床所致韧带松弛和肌肉萎缩、穿鞋不当等也可能引起扁平足。
扁平足的类型
临床上根据负重时足弓的改变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扁平足换初步划分为三个类型:
1、轻型:足弓降低;
2、中型:足弓消失;
3、重型:足弓消失,并有足内侧缘较正常凸起,患者有时出现跟腱短缩及后足外翻。
如何判断扁平足
1、站立直视法
站立时从足的内侧方观察足部是否具有弓形,请注意是站立位时的足弓观察,因为非站立位不负重,姿势型扁平足往往会表现有足弓或正常足弓。
2、足印检查法
在深色地板或不吸水的地面,用足底沾水或白粉印记,观察足底印记的形状,来了解足弓情况。观察足印,中足内侧椭圆形缺损小于总面积的1/3,便很有可能就是扁平足。
扁平足的矫正方法
扁平足症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应在发现后积极进行检查和治疗,以明确病因,预防可能出现的骨与关节的不可逆病变,不仅成人如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平足症也如是。
1、足垫是较常使用的非手术疗法,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支撑足弓,使脱位的关节得到位置改善。
2、穿硬底的鞋可以达到对足底的有力支撑,摇椅底的鞋可以减少行走时足踝部应力。对于踝关节有病变者,可穿行走靴以减轻症状,但是足垫等矫形器并不能完全纠正距骨的异常位置,完全恢复正常足弓。
3、对于畸形严重者,如果非手术治疗失败,可根据病变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可采取一系列软组织和骨的重建手术,以重建足弓位置。近年来开展较多的距下关节稳定术通过在跗骨管内放置距下关节制动器可有效复位并稳定距骨。儿童患者放置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平足症的适合年龄为6~12岁。因为此后的机体的塑形改造,可使儿童重建足弓,即使取出了稳定器,仍能终身保持足弓。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较为确切满意。
4、对于伴有固定性足部畸形或关节病变的成年平足症患者,距下关节稳定器需要结合其他骨性或软组织手术一起使用,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5、所有的扁平足都可进行功能锻炼,如用足尖写字、足趾夹毛巾、提踵外旋运动等。姿势性和大多数痉挛性平足症可以通过理疗、按摩、加强足内外在肌锻炼以及穿矫形鞋或足弓垫来矫正或改善。但是经过上述锻炼仍然无法达到满意效果的患者,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确定治疗方案,尤其是学龄初期(7~9岁)扁平足不能改善者,建议及早进行微创治疗,若学龄初期的扁平足得不到纠正,成年后会慢慢发展成僵硬性扁平足,必须接受复杂的开放手术才能解决。
扁平足穿什么鞋
1、轻型扁平足的人,由于症状不太明显,对生活没造成太大影响,只需要选择舒适的鞋子即可。注意鞋的底要厚些,后跟最好有15~20厘米的高度,可以减轻足弓的承受压力。
2、中重型扁平足症状已比较严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穿特制的平足矫正鞋。
3、扁平足尽量不要穿高跟鞋。
学步期这样预防扁平足
1、在学步前期,建议孩子赤脚行走;在学步初期,则建议穿着硬底鞋以保护足弓,预防扁平足的发生。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应该穿软一点的鞋子才舒服,这其实不利于学步期孩子足部的发育。
2、平时也可以有意识练习用足底外缘着地行走,避免足部长期处于一种姿势,防止足部疲劳,适当的跑跳动作有助于锻炼足部肌肉,减轻韧带负担。
3、需要提醒的是,少年儿童不宜穿有跟的鞋,特别是女孩要避免模仿大人穿高跟鞋。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同时我们每个人自己身上的部分,也都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人脸型不会很对称,有的人脚不一样大小。有的人是正常的脚型,有的人是扁平足,扁平足走路穿鞋都是有讲究的,不然会引起脚部疼痛,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锻炼才能减少扁平足的疼痛呢?我们接着来看看吧!
首先,试着选择一双前高后低的负跟鞋来减轻前足和足弓的压力,改变脚底的压力,减轻脚步韧带的负担,帮助减轻脚部疼痛。适当的跑步和跳跃动作有助于锻炼脚部肌肉,减轻韧带负担。!如果真的没有出路,那就试着选择平底鞋,平底鞋的行走能力比高跟鞋好,症状也不会那么严重,尽量不要穿高跟鞋,这对扁平足来说是很痛苦的事情。
其次, 你自己在平时找一些脚部运动也可以锻炼自己。比如你可以向下抓住脚趾,向上抬起,在任何时候这样做也是一种锻炼方法。或者你可以练习用脚趾拿毛巾10秒钟,然后放下来重复10次,这是通过肌肉韧带和小腿后面的肌肉来锻炼,减轻脚中部关节的压力。或者你可以试着找一个练习脚趾运动的步骤,保持站立大约5秒钟,慢慢恢复地面,重复10次,通常多练习这样的练习来锻炼小腿和脚底的肌肉,帮助足弓发育。
最后,在学步前期,建议孩子赤脚行走,在学步初期,应该穿着硬底鞋以保护足弓,预防扁平足的发生,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应该穿软一点的鞋子才舒服,这其实不利于学步期孩子足部的发育。学习和练习用脚底外缘在地上行走,可以防止脚长时间保持姿势,防止脚疲劳。
一周半宝宝扁平足,1岁多岁宝宝是扁平足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所谓扁平足也就是足弓低平,甚至是没有足弓,如果扁平足还出现足踝疼痛等症状,临床上称为“平足症”。一般小儿扁平足多是先天性的,家长一定要多加留意,怀疑孩子有扁平足问题就尽早去医院查看,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那么一周半宝宝扁平足什么样,1岁多岁宝宝是扁平足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扁平足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的两种,通常情况下儿童形成足弓的时间在4-6岁,很大一部分儿童足弓都是先天性的,成人足弓可以说是小儿足弓延续,也可能是其它原因导致足弓塌陷,所以出现了后天性扁平足。而一岁多宝宝有扁平足要多注意纠正,不然会对以后运动方面造成影响。
另外,1岁多宝宝扁平足还可能导致脚受伤,因为扁平足患儿走路时脚是外八字的,脚底内侧极容易出现磨损,从而让宝宝脚后跟受到一定伤害。而且宝宝有扁平足可能引起跟腱炎,而且孩子长时间行走关节部位还会感觉十分疼痛。
1岁多的宝宝是扁平足对颈椎发育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小儿扁平足没脚弓,这样脚底韧带就会出现拉长的情况,孩子走路受力不均匀,时间久了致使骨盆或尾椎骨下移,从而影响孩子颈椎的正常发育。
扁平足走路姿势会一瘸一拐吗,扁平足容易摔跤和崴脚吗
就扁平足来说,它是一种常见的中前足畸形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患有扁平足的孩子人数还是比较多的,这也让家长们十分痛心。那么对于扁平足患儿来说他们走路姿势会一瘸一拐吗?另外,扁平足患儿容易摔跤和崴脚吗?
对于扁平足患儿来讲,他们的足部和正常孩子有所区别,同时不同的患儿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有所不同。对于一部分患儿来说他们没有明显的表现,但是在长时间的行走后孩子会感觉到足部疼痛,但是在休息一段时间后有所好转。但是对于严重患儿来说,他们在行走时的步态会出现蹒跚的情况,行走也会比较迟缓。因为扁平足患儿走路是否会一瘸一拐主要取决于孩子病情的程度,多数情况下是不会有这样的症状。若发现孩子走路姿势有一瘸一拐的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另外,因为扁平足患儿足底没有开成足弓,因此会导致其足部受力不均衡,从而使孩子的身体出现倾斜的情况,这样则有可能出现摔跤或者崴脚的情况。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们也要多多注意,保证孩子行走的安全。
男孩和女生扁平足有什么危害,小孩子扁平足危害到底有多大
扁平足是男孩和女孩都有可能会患有的疾病,男孩和女生扁平足有什么危害?作为家长,将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一旦孩子的双脚可能存在扁平足问题,最担心的还是家长。那么,小孩子扁平足危害到底有多大?
扁平足带给小孩的危害并没有性别之分,小孩患有扁平足后,带来的危害是相同的,主要表现在:
1、影响到足部外形。扁平足深入发展,带来足部拇趾外翻、足弓畸形等问题,影响足部美观。
2、无法正常走路。扁平足缺少了足部神经支撑,对于小孩日常走路及足部运动将会造成影响,孩子走一会儿路就会觉得疲劳、疼痛,如果继续走路,将会导致足部软组织使用过度、关节受力不当,导致脚后跟发炎、关节疼痛。
3、脚后跟容易受伤。由于扁平足影响,孩子走路呈内八字状,脚后跟与脚底内侧容易磨损,从而加大脚后跟受伤率。
4、影响脊椎发育。扁平足日常行走缺少足弓支撑,受力不均匀,导致骨盆、尾椎骨不自觉向下移动,导致脊椎侧弯,时间久了小孩容易出现斜肩的症状,两边肩部并不对称。
扁平足的危害及治疗,扁平足有什么害处
由于对扁平足认识不够的情况下,许多家长对于扁平足的认知及危害并不了解,那扁平足有什么害处?在不认识扁平足危害情况下,自然无法及时治疗它,减轻它造成的影响。下面来看看扁平足的危害及治疗。
扁平足的危害有很多,首先会影响到走路,由于缺乏足弓神经的支撑,扁平足患者走路时间不长就会觉得累,如果长时间走路,将会导致足部、脚后跟、关节等方面发炎疼痛;由于没有足弓的支撑,扁平足患者无法做一些需要脚部受力的大动作,普通的运动、跳舞等都无法实现。一旦扁平足持续下去,对于正在发育的小孩来说,它还会导致斜肩的出现,影响身体正常发育。
由此可以了解到,扁平足带来的危害比较多,因此家长需要重视扁平足治疗。扁平足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程度来确定,对于轻度、中度的扁平足,主要通过踝足部位肌肉功能锻炼方式进行修复,比如穿定制鞋垫、平足矫形鞋,进行足尖写字、屈跖运动、足跖行走、足趾夹毛巾、提踵外旋运动等训练;如果是重度扁平足,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足弓是人类脚的重要结构。有了足弓,使足富有弹性。即可吸收地面对脚的冲击力量,又可锁定中足关节,使脚变得坚硬,更好地推动人体活动。
扁平足(平足)指的是正常足弓的缺失,或称为足弓塌陷。值得注意的是,平足不等于平足症,也不是所有的平足都需要治疗。如果平足者合并有疼痛等症状时,就被称为平足症,才可能需要治疗。其实,平足的人很常见,而平足症并不常见。很多平足者特别是儿童平足没有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只有少部分儿童平足可能会逐渐引起整个身体体态的变化,有一部分平足可能合并足部骨结构异常,如垂直距骨、跗骨联合等。在成人平足中,50岁以上的女性较多。成人平足初发时,足在非负重状态下足弓存在,负重后足弓即消失。此时由于关节的活动性尚存在,称为可复性平足或柔性平足。如果出现关节病变、活动受限,畸形不能复位,就称为僵硬性平足。
临床表现
足弓塌陷可引起下述足的结构改变:①跟腱挛缩:内侧纵弓塌陷后,跟腱作用于踝关节的力矩减小,跟腱的牵拉力不能有效地通过坚硬的足弓传达到前足部,为了推动身体向前,抬起足跟,跟腱需要变得更短、更紧、更有力;②中足的松弛。致使中跗关节不能锁定;③前足移位:内侧纵弓塌陷后,跖骨跖屈,跟骨向后半脱位,跟骨前结节不再支撑距骨头。为了适应这种位置,前足和中足均围绕着距骨向背侧和外侧移位。前足外展,足的外侧柱缩短;④胫后肌腱应力加大,易发生胫后肌腱劳损。严重者可有足内侧韧带的损伤;⑤距下关节旋前,跟骨外翻;⑥中足的不稳定使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长时间处于异常位置,久而久之,这些关节发生退变,成为固定性畸形。这样会使踝关节承受更大的应力,最后导致踝关节退变。上述病理改变体现在临床上可表现为:
1疼痛
通常位于足底内侧(后足后内侧疼痛),且于长期站立或行走后加剧,且常可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现象。偶尔疼痛也可位于踝关节外侧外踝附近。这是由于足弓塌陷造成后足外翻,继而腓骨与跟骨相撞击的结果。
2肿胀
疼痛关节外肿胀,以足舟骨结节处为甚。
3步态异常
患足疼痛及足弓塌陷可造成跑步甚至行走能力下降,步态异常,如外八字步态。
4疼痛及异常的步态
可对身体的其他关节造成影响,如因患足的过度外翻及内旋,造成膝关节代偿性外翻及髋关节代偿性外旋等,继而可能引发膝、髋、下背等部位的疼痛和关节炎。个别平足的患者可能以下背痛为惟一的症状。
5严重的平足畸形
可见足踝部其他关节受累,如距下关节和跗横关节的柔韧性降低甚至僵硬。
6平足症
可同时伴发有跖筋膜炎、跗骨窦综合征等。
平足症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应在发现后积极进行检查和治疗,以明确病因,预防可能出现的骨与关节的不可逆病变,不仅成人如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平足症也如是。足垫是较常使用的非手术疗法,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支撑足弓,使脱位的关节得到位置改善。此外,穿硬底的鞋可以达到对足底的有力支撑,摇椅底的鞋可以减少行走时足踝部应力。对于踝关节有病变者,可穿行走靴以减轻症状,但是足垫等矫形器并不能完全纠正距骨的异常位置,完全恢复正常足弓。对于畸形严重者,如果非手术治疗失败,可根据病变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可采取一系列软组织和骨的重建手术,以重建足弓位置。近年来开展较多的距下关节稳定术通过在跗骨管内放置距下关节制动器可有效复位并稳定距骨。儿童患者放置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平足症的适合年龄为6~12岁。因为此后的机体的塑形改造,可使儿童重建足弓,即使取出了稳定器,仍能终身保持足弓。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较为确切满意。但对于伴有固定性足部畸形或关节病变的成年平足症患者,距下关节稳定器需要结合其他骨性或软组织手术一起使用,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进行足内、外在肌的功能锻炼,如足跖行走、跖屈运动、提踵外旋运动等。同时选择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以及避免过长时间站立等,对平足症的预防均有一定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