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的是“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的晚期作品《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接触到了心理学的一种理论:依恋理论。这是一本演讲集,对我这个之前对该理论一无所知的人来说阅读感受较为凌乱,但也让我初步认识了依恋理论,带给了我一些认知方面的改变。
依恋理论起源于精神分析中的客体关系理论,是用于解释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
关于该理论的相关知识,我有三点影响特别深刻:
之前人们常用依赖这个带有贬义的词语来描述依恋,作者在书中提及了好几次这两个词语的对比,并且不断强调:依恋是正常的,依恋行为是贯穿人类一生的本质特征,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去拒绝它。
依恋是指一个人有强烈的倾向去接近和接触某个特定的人,以这种方式来行动是依恋者的一个特点,具有稳定性。而依恋行为则是“个体与他人保持一种宜人距离的各种行为方式”。
依恋模式大致分为三类:安全依恋模式、矛盾性依恋模式、回避型依恋模式,对于各个模式的描述让我十分感兴趣,从中窥见了部分自己的影子。可惜此书只是简要描述,进一步了解需要去阅读作者的依恋三部曲。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小时候如何被对待。有些父母并不想成为孩子的父母,而是 想成为孩子的孩子 ,从而弥补自己童年时期被剥夺的爱,而这种行为又伤害了自己的孩子,造成了恶性循环。
这种关系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是孩子被溺爱了,实际上却是亲子关系的倒置。更令孩子受到伤害的是,孩子会被父母期待对受到的照顾充满感激,而忽略掉父母对其不合理的要求,这会导致孩子出现诸如认知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
比如书中所举的一个例子:
我之前对愤怒的认识是:愤怒是不好的,我们要避免愤怒情绪的产生。这本书关于愤怒的描述,推翻了我之前的看法。
比如:
如果孩子做了危险的事,比如跑到马路中间,母亲便会感到非常生气——在这种情况下,愤怒的抗议能够有效地阻止他们
当孩子嫉妒父母对新生婴儿所给予的关注,表现出大哭大闹和愤怒时,这种抗议可能有助于矫正家庭中过于关注新生儿而忽视较大孩子的失衡。
总而言之,愤怒的作用是“保护对生气者而言具有特殊价值的一种关系”,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表达愤怒,不仅是恰当的,而且还是必不可少的。
从小到大,我很熟悉的一个场景就是:父母要求小孩子不要表达某种情绪。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不要哭。比如面临和爷爷奶奶的分离,他会被告知不要哭,因为这会让爷爷奶奶更难过。比如为了让孩子乖乖在学校呆着,父母会要求小孩子不要哭,并威胁如果不乖就不来看他。如同作者所言,人们不仅将这种场合下的悲伤和哭泣视为是不合适的,而且还会嘲笑和打击表现出这种情绪的小孩。
类似场景是多么司空见惯呀,然而这是正确的做法吗?读此书,不禁让我思考这个问题。书中将该类行为描述为”要求孩子屏蔽掉与自己内心世界的感受相关的”行为,这个用词让我联想到了之前读的《无条件养育》中提及的"乖“孩子,这种为了方便成年人而抑制孩子的行为,是不是应该尽量被制止?
依恋理论带给了我一个看待问题的新的视角,对于生活中有些问题建立起了概念而不是模糊于潜意识层面,十分期待之后依恋三部曲的阅读过程。
这是一本新手治师室实操必读书籍,里面有大量的临床案例,每一个要点都有一个案例的对应分享,读起来有趣而易懂。美国作者黛博拉L 卡巴尼斯Deborah l Cabaniss 创作于2012年美国纽约。作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的临床和教学教授,住院医师训练副主任,心里治疗训练主任。正是作者这么深厚的功底和临床经验,才给了我们经典的教材学习。
在作者的指导下,我们将系统的掌握建构心里动力学个案假设所需的技巧与知识。刚好,我们也学习了精分的基本理论(如俄狄浦斯、防御机制、人格的发展)以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依恋理论、个体发展阶段的划分)。所以相对会更轻松有趣。
本书的框架:
1、来访者是如何成长为现在的自己。
2、哪些力量塑造了来访者意识中和潜意识中的想法与情感。
3、我们如何利用这些信息给来访者提供最好的帮助。
那么什么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
个案概念化是一种解释和假设。
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是有关一个人思考、感受和行事方式的一种假设。它重视潜意识思想和情感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影响。
它同时考虑成长的两个因素: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它提供的是一种假设,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这本书作者告诉我们
学习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并不难,只需要三个步骤:
一、描述~描述来访者的问题
二、回顾~回顾来访者的成长经历
三、联系~在问题和模式与成长经历之间建立联系。
以下,我们将按照本书描写顺序逐个了解:
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帮助我们解释人们是怎样且为什么按照他们呈现出的那种方式去表现,需要考虑是什么让这位来访者前来咨询的,还要考虑来访者是如何思考、感受和行事的个性化模式。
一、 描述~描述来访者的问题
1、 自我~(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自我感知:自我同一性、自我幻想
自尊调节:
面对自尊威胁时的脆弱性(脆弱的自尊)——
嫉妒:当人们实在无法忍受这种境况而觉得需要去摧毁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时,就是嫉妒。
羡慕:如果人们只是觉得需要达到与别人同等的水平,就是羡慕。
面对自尊威胁时的内部反应——
缺乏适应性的内部反应:自大、自恋--自我贬低、受虐倾向)
更具适应性的内部反应:热衷于竞争、远离竞争
利用他人来促进自尊调节
2、人际关系~(含有:童年早期的亲子关系、青少年时期的同伴关系、成年时期的浪漫两性关系)
信任感:
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感知度:
安全感:
亲密性:
相互依存度:
3、适应~忍受内部和外部的刺激的阈限及方式
防御机制(强适应性\弱适应性\灵活性)、
情绪管理、
冲动控制、
感觉调节
4、认知~(人们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生活、心理功能至关重要)
整体认知能力(智力、记忆、注意力、讲话和语言能力)
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
自我反省
事实检验力、
心理化(理解其他人可能有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心里化的能力对于共情的能力很重要)
判断力(考虑行为后果的能力,即明辨是非)
5、工作和娱乐~(佛洛罗伊德说过,人必须拥有“爱与工作”的能力)
很好的与个体匹配,
使他们舒服或愉悦、
足以照顾他们自己和家人;
文化相融。
二、回顾 (从心理动力学角度进行个案概念化时,我们要对于人们发展出其独特的思考、感受、和行事方式提出假设。所以第一步时知晓问题和模式,第二部是回顾成长历程。回顾历程时,需要遵循原则: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关系的关键性,心理创伤的决定性,事件发生年龄的相关性,人的毕生发展。)
回顾成长历程的第一件事就是考虑个体从受精卵到成长所经历的事情
1、我们生来拥有什么——基因和产前发展:包含家族病史的精神疾病,负性事件以及母亲的健康即习惯等
2、婴幼儿期(基本信任感、安全依恋、)
信任他人、
形成安全依恋、
发展并维持对自己和他人稳定的意识、
理解并调节情绪、
发展语言和其他认知技能
3、童年中期会发展出的能力:(从二人关系到三人关系到超越三人关系)
自我感觉、
与他人的关系、
道德感
起源于童年中期的成人问题和行为模式:人际关系承诺问题、亲密关系障碍
性压抑:若儿童在童年中期被过度刺激,在未来人生中发展潜在的适当关系时,可能看起来和早期的三人关系太相似了,感觉像是**一样。这都可能导致性压抑。在早期固化了异性父母的错误的幻想,这种幻想在成年被重新激活,从而阻止了令人满意的两人关系。
竞争恐惧:害怕竞争特别是同性竞争
抱负压抑:抑制抱负、在面临成功时自我破坏
4、童年晚期、青少年和成年期(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因此,进行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时也要涉及童年、青少年即成年的信息)
童年晚期(6-12):发展一些技能;发展家庭外关系;
青少年(13-18):自我统一性;
成年早期(18-23):亲密关系和性、
成年晚期(23及以后):维持活力和意义
三、联系(进行一个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的最后一步时讲问题和模式与过去经历相联系,去构建一个关于个体成长的假设)
聚焦于来访者最有困难的领域和发展中最有问题的方面;
用与发展有关的组织思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的方式最终会指导我们的治疗。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将问题、模式与成长经历联系起来:
1、创伤经历(创伤的范围和程度、出现的年龄、复原力)
自我体验(创伤的,无创伤的,创伤前的、创伤后的)
情感调节与冲动控制;(情感失调:原发性情感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
压力适应;
形成并保持安全性依恋
2、早期认知和情绪问题
不吻合、
突然延迟或意外中断;
家族历史
3、冲突和防御
竞争焦虑和压抑;
有关承诺和性亲密的问题;
更具有适应性的防御
4、与他人关系
全面性问题、
局部性问题
5、自体发展
自体客体功能~
镜像华、
理想化
6、早期依恋模式
自我调节,
共情和心理化
案例描述
三、临床应用
1、紧急救助情景中的应用
2、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3、长程心理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
4、与来访者分享构建的个案假设
一起共读分享。或许还有很多的理解只是很表面浅显的,希望理越辨越明,越说越清晰。谢谢聆听。
一个个案概念化的案例——与依恋理论建立联系
案例呈现
林先生工作一直都很稳定,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的,他的内心深处一直很焦虑,无法深入工作,整天想着尝试新鲜事物,总想辞职去重新活一遍。
描述问题和模式(聚焦)
林先生有很严重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他对 面对真相 和 维持现状 充满了焦虑。他的妻子觉得要被林先生的焦虑弄窒息了。因为林先生总是觉得当下无趣,需要不断地寻找自己,让生活跑的更快一些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于是他不断地去要求他的妻子去做他自己也无法做到的事,于是争吵不断。
回顾成长经历
林先生生活在与母亲关系亲密的家庭里面,他的父亲没有责任心,无所事事,他的母亲感觉到焦虑,无处释怀。于是母亲与林先生相依为命,在亲密关系当中,不断地释放自己的恐惧和情绪。他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地到同学家里去住,上学也要去更远的城市,不断地逃离。
可是他的母亲,害怕他离去,不断地控制他,不断地替林先生做决定。林先生在这种关系中感觉到窒息,他要逃离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这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将成长经历与问题、模式和依恋类型建立联系
林先生的模式是矛盾型依恋关系。林先生因为与母亲过度的亲密关系,他认为应该对关系中的问题负责任,他想拯救母亲,并且会理想化他们早期的看护者母亲。因为这种在母亲的相处模式中是被过度关注的,所以在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是会感到过度的失望和焦虑的。所以他在工作中无法建立深度的他人关系,总想重新开始一段关系。
安全型依恋人格是最健康的情感模式,在恋爱中,想要改变对方是非常困难的,不如先试着培养自己成为安全型的依恋人格。
这是正道,改变自己都这么难,还想改变别人,醒醒吧,唯有发力在自己身上更便捷有效。
菲利普·谢弗(Philip Shaver),他们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作依恋过程》的论文,这标志着依恋理论从儿童研究领域,拓展到了成人领域。哈赞和谢弗开发了一种自评工具,目的是用来区分情侣关系中的依恋类型。
依恋人格测评工具有些粗糙,必竟只有2个维度。但内于简便,广泛应用,得到普遍认可。
(1)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的依恋类型理论,把人的「感情模式」分为三种:回避型依恋人格、安全型依恋人格以及矛盾型依恋人格。
(2)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个体无法和恋人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与恋人亲密令其感到有些不舒服;20%
这种人格可能适合做僧人或尼姑,但是遇到真爱修练回安全依恋人格也有可能。
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个体既能依恋恋人,又能信任恋人;人群占比60%
矛盾型依恋人格的个体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是真爱自己或不想与自己在一起,在恋爱中容易与恋人发生争执。 占比20%
催命CaII者就是典型矛盾型人格。
(3)如果你是回避型的情感模式,我们建议你要努力试着去信赖他人;
如果你是矛盾型的情感模式,学着收敛自己的控制欲,给彼此独立的空间。
儿童依恋与成人依恋的关系 类似。未经证实的观点成人依恋关系与儿童依恋关系正相关。
现在一般认为,良好的成人依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有亲密接触的意愿,在长时间分离时会体验到焦虑;②在压力和感受到威胁时,会向依恋对象寻求支持;③从依恋对象处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帮助自己建立起对外界事物更为开放的信任感。
这个要好好磨合,小十五年的耐心要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