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降生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戏剧性的变化,不论新生儿有多受欢迎,都会导致家庭成员角色的根本转变,父母需要开始和婴儿建立关系,而较大的孩子,则需要因为家庭新成员的出现而做出调整,并建立他们和新弟弟、新妹妹的联盟关系。
婴儿和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人之间逐渐形成的联盟,提供了他们一生社会关系的基础。在幼儿期,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方面是依恋关系的形成。
那什么是依恋呢?依恋就是儿童和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感联盟。这个特定的个体是指婴儿和ta们在一起便感到愉快,在儿童难过的时候,只要ta们出现,儿童便会得到安慰。这个人可以是妈妈、爸爸、祖父母、外祖父母、保姆及其他养育人,婴儿时期的依恋本质会影响我们后半生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
刚出生的婴儿和母亲建立连接是妈妈的乳房,婴儿用哭声表达情绪,用哭声表达需求,这时候妈妈会及时回应,孩子不仅能满足吃奶的需要,也会能被满足其他的需求。婴儿就会觉得我的需求能被及时满足,我是被妈妈爱的。那么延伸到外部环境,婴儿就会觉得也是安全的,这就是安全感建立的第一步。反之,婴儿就会觉得妈妈不爱我,进而延伸到外部环境也是不安全的。那么,这时候,婴儿的安全感建立就会受到影响。
这时候的婴儿认为乳房就是妈妈,妈妈就是乳房,对妈妈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一岁多,孩子才能把乳房和妈妈的关系弄明白,才能知道乳房是妈妈身体的一部分。
那是不是只有食物才是依恋关系的基础呢?在一个经典实验中,心理学家哈里 哈洛,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就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则没有。虽然同铁丝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能喝到奶,但是婴猴也要同布料妈妈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仅仅有食物并不能成为安全依恋的基础。
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饮食需要时才去找铁丝妈妈,大部分时间都依偎在布料妈妈身边,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但是心理学家认为它对婴儿同样适用。
婴儿的依恋类型有哪些呢?一共有四种,安全依恋型,回避依恋型,矛盾依恋型,混乱依恋型。
安全依恋型的儿童:把母亲当做家庭基地,在陌生情境中,只要他们的母亲在场,这些儿童就显得很自在,他们独立地探索环境,偶尔回到母亲身边。尽管当母亲离开时,安全依恋型儿童也会心烦,但他们在母亲回来时会马上回到母亲身边,并寻求接触。
回避依恋型的儿童并不寻求接近母亲。而且在母亲离开后,他们似乎看起来并不难过,此外,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似乎在回避,他们对母亲的行为十分冷淡,大约有20%的一岁儿童属于回避型。
矛盾依恋型的儿童:对母亲表现出一种既积极又消极的混合反应。刚开始的时候,矛盾型儿童紧紧的挨着母亲,他们几乎不去探索环境,他们甚至在母亲离开前就显得有些焦虑,而当母亲真的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巨大的悲伤,然而一旦母亲回来。他们却表现出矛盾的反应,一方面寻求和母亲接近,另一方面又踢又打,明显十分生气,大约有10%-15%的一岁儿童属于矛盾依恋型。
混合依恋型的儿童:表现出不一致、矛盾和混乱的行为。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跑到母亲身边,却不看母亲或最初显得很平静,后来却爆发出愤怒的哭泣,他们的混乱行为意味着他们可能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大约有5%-10%的儿童属于这个类型。
婴儿和母亲的依恋关系是怎样的呢?这取决于母亲对婴儿传达各种信号的回应,母亲要学会以恰当的方式回应婴儿,并且母亲和婴儿的情绪状态相匹配。“过度回应”和“回应不足”一样,都有可能造成非安全型依恋型的儿童。安全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快速且积极地对婴儿做出回应,比如说孩子哭的时候,妈妈很快做出抚慰的回应,相反,非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是以忽视他们的行为,在他们面前表现的前后不一致,以及拒绝和忽视他们的行为来回应的。
说完了婴儿和母亲的依恋关系,那婴儿和父亲的依恋关系是怎样的呢?提到早期养育,很少提到父亲以及对婴儿养育的潜在贡献。和母亲的链接来自于乳房对孩子生存的保障,这导致了母子之间特殊关系的发展,还有就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妈妈在家看孩子,爸爸在外挣钱养家,导致了父亲在孩子养育中的缺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有关养育、温暖,挚爱,支持,关心、力量的表达,对孩子情绪和幸福感的发展非常重要,某些心理障碍如抑郁、药物滥用的行为与父亲有更高的相关。
婴儿有能力形成对父亲,母亲的依恋,但是,父子、母子之间的依恋本质不同,其原因是父亲、母亲和孩子在一起时,他们做的事并不相同。母亲更多的时间是在喂食和直接养育上,相反,父亲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和婴儿玩耍上边。通常父亲和孩子玩耍的本质,和母亲大不相同,父亲和孩子从事更多的是打打闹闹的活动,而母亲则是躲猫猫、唱童谣、做拍手游戏等这样传统的游戏,以及具有更多言语元素的游戏,比如母亲会用典型的方式和婴儿相处,倾向于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声音,俗称“妈妈语”。她们通常会模仿婴儿的行为,并且通过重复“妈妈语”来回应婴儿独特的声音和动作。
有的人就会说,孩子那么小,他们懂什么啊!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妈妈,因为各种不得已的原因,在孩子很小甚至几个月的时候就送去其他养育人那里,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恋关系。
妈妈在怀孕14周左右,也就是怀孕3个月左右,胎儿脑中的“大脑边缘系统”开始形成。“大脑边缘系统”掌控和支配人类生存的动物性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感),具有极重要的功能。而这个时候,胎儿就能感受孕妈妈们的舒适与不快,这正是胎儿在形成人形的时期,心灵已经开始形成。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感知母亲的情绪变化。
母亲对待新生儿的行为,可以预测儿童长大后的依恋类型,在亲密关系中满足、快乐的母亲,他们的孩子也倾向于拥有这种风格,而不安全型的母亲则往往有不安全型的孩子。事实上,在孩子还未出生时,根据母亲的依恋类型来预测儿童的依恋类型,其准确度高达75%,怀孕时快乐的准妈妈与焦虑、矛盾的准妈妈相比,在一年后,前者的孩子更可能具有安全依恋,而且,即使儿童天生难缠,易怒,如果训练母亲们养护婴儿时的敏感和反应性。他们的孩子则比没有接受类似训练的母亲的孩子更可能表现出安全型依恋。
母亲对儿童依恋类型的影响在学前期仍未结束,七年级的青少年接受的养护能预测他们成年后在爱情和友谊中的行为表现,父母给予关爱和支持的少年在数年后对待恋人和朋友更加热情,毫无疑问,年轻人把从家中学到的经验应用到了以后的人际关系中。
说到了这里,有的人会说,孩子的依恋关系明白了,那么成人的依恋关系是怎样的呢?因为成人的依恋关系与婴儿时期发展的依恋关系风格有很高的相关,所以成人的依恋关系受婴儿时期依恋关系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成人的依恋关系有四种类型:安全性,痴迷型,疏离型和恐惧性。
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不会忧心,独处,或不为人接纳。
痴迷型,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发现他人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有了亲密关系还会担心伴侣不会像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
恐惧型: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亲密接触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
疏离型:,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对我而言,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让别人依赖。
虽然我们很方便的讨论依恋关系的差异,好像他们不会重叠、分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很多人认为自己最符合安全型依恋。但是也有很多人,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依恋关系。还有我们并不完全受童年经验的束缚,依恋类型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验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会慢慢发生新的变化。
例如,丧偶、失独的家庭,会让原本安全依恋型的人不再安全。一段如胶似漆的恋情,也能慢慢让回避亲密的人不再怀疑、不再戒备亲密感情。令人欣慰的是,不安全依恋类型比安全依恋型更容易改变,尽管依恋能改变,但它们一旦确定后,即稳定又持久。并影响人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我们幼儿时期对人际交往和他人是否可信的观念,起源于我们与养育者的交往。人际交往经验的不同,我们习得的依恋类型,既可以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也可以永久的保持稳定。
0-3岁是婴儿安全感建立最关键的时期,李少成教授说过:0岁到1岁半之间,在安全的前提下,孩子提出的有所要求,父母要尽可能的去满足,这也是安全感建立的方法之一。
依恋关系一旦形成,就决定了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显示出的独特特征。每个人都是由不同的经验和特质组合而成的的独特个体。这些经验和特质又塑造了不同的能力和偏好,正是这些差异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
例如,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现象:我们与某些人相处融洽,而与另外一个人则会格格不入。我还见过成人疏离型依恋关系的人,ta们与人接触有一个以自己为圆心的圆圈,ta们和人们尤其是陌生人的距离在这个圆的半径以外,在他们看来,这个半径的距离是安全距离,如果超过了这个距离,离ta们太近,就会感觉到非常不舒服。这是依恋关系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现代学者们认为依恋是人与人之间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依恋关系是依恋双方情感交融的关系,但有一方表现出更为依赖;
(2)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和目光追随;
(3)依恋关系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依恋还具有传递性和稳定性。
爱情中的依恋关系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那么爱情中的依恋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爱情中的依恋关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情感惯性
人与人交往,"印象"很重要。好的印象,对交际活动有着激发和促进作用;不好的印象,则对交际活动起着抑制和阻碍作用。其实,印象是由两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关于守信、正直、稳重、文雅等等的积极评价,或者失信、奸滑、轻浮、粗鲁等等的消极评价,另一方面则是这个评价的惯性。
就像小车往前行驶,当刹车时,车辆还会向前滑行,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惯性。人的心理活动也有惯性现象,当一个人说"不"时,他会一直"不"下去;当一个人说的"是"越多,就越倾向于答应某件事。当我们觉得一个人是好人,会对他怎么看怎么顺眼,反之亦然 。
然后我们像小树苗一样成长在我们的家庭里,从小吸收着含"温情"、"善良"、"稳重"、"执着"等等由不同元素组成的营养。在我们的情感印象里父母一直是世界上对我们最无私、最善良的人。
那么当我们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时,我们惯性的希望自己生活中那部分最美好的东西能保持不变。父亲像大树一样为我们挡风遮雨;母亲是一方永远温柔的港湾,凭借着这些,能让我们汲汲摄取的安全感一直支持着我们茁壮生长。
二、现实状态
另一方面,似乎人们都认可这样一种观点:同年龄的女人比男人更成熟。
200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21世纪的女性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充满了自信、勇气和挑战,她们敢于选择自己的生活,有新型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她们有经济独立,认为爱自己,才能爱别人等等特征。而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与女性相比,男性的确更晚熟,男人到了27岁才能变成熟。
英国调查机构on ePoII网站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女孩的心理成熟稍早于男孩,一般是在24岁左右"长大成人"。该项研究显示,男人要比女人成长慢很多,而且他们还会时不时做出一些幼稚的举动。
当21世纪的女性普遍认可了这种观念,想要比较稳定的生活的时候,会选择比自身更大年龄的、内敛、有智慧、在各方面更有优势的男人,还是会选择心智不成熟、认知单纯的男生呢答案是可想而知的。
三、依恋理论
"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个体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我们的处事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
在"独男"(头胎为男,不能生育二胎)生育政策背景下出生的一个个小皇帝,如今已经是80、90后的成人了。
温室精心呵护成长的小树,在崭露头角时,更需要在大树的庇护下,减缓外界的风暴对其的打击,才能顺利的经历过渡期。处于人生婚恋阶段的80、90后,由于依恋模式,自然而然地会选择懂生活、会规划、关心身边人更有吸引力的的女人。由她们带领,走进新生活,体验美好的生活。这样的女人并不单单意味着年龄大;也并不仅仅意味着在金钱方面有优势,但是这样的女人综合种种的特征更像是能在各方面照顾他的第二个母亲。从而,繁衍出了男性找"妈"的现象。当然,用依恋理论里解释女生找爸也是同样可以的。
后记
我们无意于对找"爸"找"妈"的现象作出某种评价,仅仅是一起学习分析这种现象。对于80、90后甚至00后,我想说:生活的主角是我们,我们可以朝着目标,去改变,去努力。一切只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注:1、晕轮效应: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一旦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每一代人的成长中都受着上一代人的影响,同时又会影响到下一代。如何解读成人的依恋模式及会给成人带来怎样的生活?
思考童年经历能够帮助成人理解生活。童年已经是过去,当下能够做的就是改变现在的自己。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依恋他人的心理,父母与孩子间相处以及交流方式与这种心理有关联,即孩子会形成与父母安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成人的依恋模式主要有:安全型依恋、拒绝型依恋、专注型或纠结型依恋、情感缺失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孩子父母身上发现一种安全的自主的心理状态,成年后对童年生活或经历重新有了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拒绝型成人依恋,主要是情感交流的缺失,当自己长大后,后代和自己的关系会时常出现回避的特征,比如不会拥抱、不交流感受,对于别人的情感也不理睬。
专注型或纠结型依恋,受照料人的情绪影响,内心压抑,对人缺乏信任,怀着恐惧心理。
情感缺失型依,准确的说是紊乱型依恋,与父母未抚平的精神创伤或严重的情感缺失,比如孩子稍有哭闹就会大发脾气,当一个人处于精神创伤或情感缺失,还会惊慌失措。
无论在童年时形成怎样的依恋关系,父母自我反思12问会有助于回顾自己的童年经历,加深对自我的理解。一个人如果无法理解童年的经历,会一直活在过去的影子里,而无法展开内心看到未来。
成长的道路上,看到自己的模式,并能从这个模式中抽离出来回看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什么影响,改变自己的模式向安全型依恋不断努力,相信生活更加富足
(听李玫瑾教授视频有感)
婴儿期建立的依恋关系,也叫情感关系,是指婴儿时期与主要照顾者发展出来的关系。婴儿期这种依恋关系决定成人以后的所有人际关系,同时包括对一项工作是否全神贯注有持久的热情。
由于我们都不懂,教科书上没有,父母没教,什么孩子哭了不要抱,抱习惯了会过度依赖人;刚成家的夫妻受社会主流观影响挣钱买房买车把养育孩子的重任留给老人或保姆,殊不知埋下了很大祸根。青春期、成人期(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所有人际关系不顺都与早期建立的依恋关系有关)!
依恋关系未发展良好,一旦错过将永远错过,一生遗憾难以弥补!
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重要几点:
一、婴儿期的照顾者是稳定的、安全性的,这点特别重要!也就是说不要换人抚养,最好一对一抚养,最佳抚养者是母亲。
一旦发展出比较有安全感的人,成人以后也会变成一个不倒翁,不管外在的大风如何吹,他也只是摇晃两下,不会动摇这个人的根基。
重要的点最好不要一会给婆婆一会又给外婆抚养,没有形成一对一的抚养关系,婴儿的情感是混乱的,这份情感关系一旦没有得到稳定发展(婴儿是通过嗅觉味觉感觉声音等感官感知养育者,天生就有辨别能力),未与养育者建立稳定持久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关系,吃喝拉撒睡身体的苦没有得到及时满足与回应,这份痛苦孩子 会通过身体、通过神经网络包括五脏六腑神经网络牢记在身体里、潜意识里。成人以后外在人事物一旦触碰到这些痛点就会绕过头脑意识不明由爆发出来,比如婚姻中连续打对方电话没有回应、不按时回家、钱不拿回家这些感受到不被重视、不被爱,被忽视,真正的根源在婴儿期已经埋下了种子,成人后再次被碰触而已,误以为是外在的人事物引起不愉快,恰恰是婴儿期埋下的祸根。
二:抚养者自身的情绪是稳定的、精神及思想都是比较安定的。如果母亲情绪不稳定,孩子是有感知能力的,会影响婴儿内在的稳定性与安全感。
三、三岁之前父亲对孩子来说没有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影响,父亲需要去服务滋养母亲,让母亲全身心投入辛苦的养育过程中,孩子才能养育更好!
四、语言。养育者的语言对婴儿特别重要!婴儿期随时随地爱语绵绵的语言直接刺激婴儿的神经网络,长期的正向语言催眠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每一句正面的、温柔的、被爱的语音、语调、语气对孩子来说都是生命力的滋养。反之,被忽视、被冷落,家庭不和等氛围会直接负面影响孩子身心灵,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负面环境中,孩子的负面神经网络会连接越来越粗,导致孩子的内向、多虑、焦虑、恐惧等等性格特质,长大后孩子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身边人!
依恋关系是否安全,对于一个人来说影响非常大,当婴儿与妈妈建立好一对一的安全依恋关系,这个婴儿才能建立一对二,也就是可以发展出与父亲建立良好、健康的安全关系;逐渐建立一对三,一对四、一对多,即在幼儿园与更多小朋友、老师建立良好、安全、信任的关系,成人后与同事、领导等建立更多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一个人与父母关系不够亲密,或亲而不密,没有发展出良好的情感关系,成人以后人际关系也是诸多不顺,比如不断换工作,与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都不会太顺畅!
所以婴幼儿期与母亲建立良好、稳定、安全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决定一个人一生的人际关系!
如果一个婴童从小被母亲温柔体贴对待,他才会对这个世界给出爱和温柔!反之亦然!
希望见到此文的爷爷奶奶外婆外爷们为了下一代,好好去滋养你的儿媳妇和女儿!爸爸们为家庭建设去努力、好好去疼爱自己的老婆!妈妈们正确的去爱孩子、亲力亲为、不畏辛劳、用爱和温柔抚养下一代!
回避依恋人格
多久不联系
需要断联多久之后
才可以在联系
焦虑型核心诉求:
即使从反馈和分的来访者大数据看,大部分焦虑型在回避没有预兆的消失时,伴随着分离焦虑症状:
“他为啥不回复我信息呢我应该怎么办才能得到他的回复”
回避型的核心诉求:舒适和安全才是重点。回避并不会无缘无故的躲起来,不出现。他们是最想要和谐共处的物种。回避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摆脱压力,避免矛盾
回避型回避的根本原因
解除压力,避免矛盾是指心理层面的停滞,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感知,思考和情感严重受到限制,这样恐惧感就减少了。
在依赖模型搭建的母婴阶段,婴儿由于被忽视或者过度激活状态。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减轻得不到的欲望,婴儿逐渐表现的顺从,退缩,从而产生迷茫和麻痹。婴儿会越来越容易进入脱离状态,进入速度会保持越来越长。
这种状态要帮助孩子摆脱“死亡威胁”才变得安全,当孩子反复进入情感断裂的状态,解离才会从暂时状态变成持续存在的思维结构性特征,这就是回避型依赖的回避特征!
不压迫不制造恐惧想要跟回避取得联系,引导他回复你的消息,就要看到他的“伤”告诉他:“去忙吧,我也在忙呢”。不紧逼,不占有,温和[愉快]的态度就是你们之间的最佳默契[握手]。
面对压迫,束缚,矛盾,回避型是会害怕[惊恐]的,当他快速进入解离状态,“四两拨千斤”,允许他暂时“回避”。
切勿紧追不放心态爆炸。
接受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