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把爱人逼走的焦虑型依恋人格

最容易把爱人逼走的焦虑型依恋人格,第1张

最容易把爱人逼走的焦虑型依恋人格

焦虑型依恋的表现

1极度渴望亲密和陪伴,控制欲强,要求对方随时和自己保持联系,每天报备行踪。如果对方没有及时回应自己,内心就会非常焦虑,甚至会变得愤怒用发脾气的方式迫使对方回应。

2会以不回微信、电话,做意引对方嫉妒威胁对方分手等方式来获得对方的关注。但他们并不是真的想分手,如果对方真的答应分手,他们反而会伤心欲绝。

3总是害怕被抛弃,经常不厌其烦地跟对方重复确认你到底爱不爱我“。独自一人时非常没有安全感受到一点冷落,都会怀疑对方不喜欢自已了。

4会为了维持彼此的关系,放弃自身需要讨好对方他们可能会陷入糟糕的关系(如家暴和PUA)里无法撤离。因为比起结束被欺骗和伤害的境遇,他们更加无法舍弃的是被需要、被喜欢的期望。

焦虑型依恋的人,本质上是在用愤怒和焦虑来掩饰害怕被抛弃的恐惧,他们真正追求的其实是一种稳定的安全感但由于他们习惯用愤怒、指责、冷漠、疏离等表面情绪来表达内心对于安全感和被关注的诉求,而他们的伴侣因为被这些带有迷惑性的表面情绪所干扰,难以发现他们真实的诉求。而是只会觉得他们很爱生气,很难哄,阴晴难测,最终常常因为无法忍受而逃开。

焦虑型依恋的成因

在婴幼儿时期,如果养育者给孩子的回应和感情是不稳定的,时而热情亲近,时而冷淡疏离。孩子就会产生一种不确定感,一方面特别害怕失去在反复得失之间陷入矛盾和恐惧;另一方面,他们又拼命想确认自己是被爱,以至于在情恋生过分索取。

由于童年时期没有获得父母足够的关爱和肯定长大后,他们在自我确认方面存在发展缺陷,自信心不足,有若强烈的不安全感。于是,当他们进入亲密关系,重新感受到了那种幸福的依恋感觉,就会不顾一切地抓住对方,希望恋人担当起曾经缺失的父母角色,好让自己重回“安全港湾”。

焦虑型依恋如何改变

01、察觉到表面情绪背后的真实情绪当你的真实情绪被愤怒、焦虑、冷漠等表面情绪掩饰时,不仅会让伴侣困惑,你自己也会有深深的无力感,感到对方不理解自己。

但其实很多时候,你并非对他不满,而是想要获得更多对方的爱与关怀下次当你再因为对方的一些行为感到焦虑愤怒时,愤怒从别急着和他闹别扭,试着思索自己的焦虑、何处而来。想一想自己是因为什么而生气,这个原因背后,你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02、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沟通

学会觉察情绪后,还要尝试用正确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对爱与关注的需要当对方的行为让你产生焦虑、愤怒时,告诉Ta你的真实想法,坦诚沟通。你可以告诉a你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你为什么会这样,此外,你还可以表达对他的期望,比如理解陪伴或者帮助你重建情感中的安全感。在坦诚的沟通环境下,如果他表现出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真实的你,那么,他或许也不是对的人。

03、直面独身的恐惧,创造积极体验

如果可以的话,不要马不停跨地投入到一段又一段关系中,试着过一段独身时光,一个人去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自己为自己负责。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积累起对自己的信心:“我也没那么弱小嘛”,也会减弱对独身生活的恐惧:”个人也没有那么糟糕。

只有抱着“有亲密爱人很好,我一个人也很好”的心态进入亲密关系,你才不会把对方当作救命稻草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当成致命的打击。

回避型依恋为什么意识不到自己造成了伤害

实际上,回避型依恋能意识到自已伤害了别人,但又不能完全地意识到。我们承认回避对于情绪的感知力很高,但是他们对情感的感知力却很低。他们能意识到你的情绪,但情感上无法产生共鸣。他可以敏感地捕捉到你的情绪变化,也知道可能是因为什么导致的,也会知道你可能是被伤害了。但是他无法做到的是,去理解你的每个情绪变化背后的情感。

回避不能共情与你的情感,看到你生气了,不知道你为什么生气,也不理解情感融合之后产生的变化。从某种角度来说,很大一个可能是他不想去面对你的情感,或者是你的情感需求。

具体表现可以分为以下两点:

1回避觉得表达需求是可耻的,无法理解别人强烈的需求感,甚至ta会觉得有人过分表达需求是一种很夸大很虚假的做法。

2ta潜意识里想弥补自已原生家庭的创伤。回避高冷,压抑自己的情感,希望别人是他的情感的照料者。本质上他找对象就是在找妈,想找一个人可以弥补他原生家庭创伤的全能者。

比如一个回避型的男生小时候被父亲狠狠打压长大就最希望别人给予他强烈的认同感,但凡有人表现出任何强势或者瞧不起的样子,他就会觉得很受伤,并以牙还牙的刺伤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回避在挑选以及训化自己的伴侣他在乎的是一一你是不是一个能够好好爱我、照料我的人,如果不是,那你就不是我要找的人。

在爱情中,他可能更在意的是他如何可以保护好自己,而不是保护你。那么如果总是被回避伤害的话,你可以怎么办呢如果你不想放弃你爱的人,必然要学着跟回避相处,变成跟回避势均力敌的选手,如果你感受到伤害,你要清楚地向对方表达,保护好自己,要反击,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同时,你也不要想着去改变对方的人格,在恋爱里最重要的是彼此独立,这样才能成为互相支撑的伴侣,你拥有独立自强的人格,你们这段关系才会越来越稳定。

总有人说遇到回避伤害你的时候你要包容理解,但是我想说,不用,首先,你要包容理解的是你自己,然后才是别人,你的清醒在于要及时告诉别人:你伤害了我,我可以原谅你,也可以继续爱你,但是你这样是不对的,请用情感来爱我,不要用情绪来爱我。

1、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低下,需要依赖家人和朋友,多见于焦虑型人格的青少年。

2、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的被动,没有主见,多见于焦虑型人格的家庭主妇。

3、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往往拿不定主意,前瞻后顾。

4、不能很好的适应变化,对不良的应激性事件更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容易造成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神经症性的障碍,甚至会得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5、焦虑型依恋的人,心中常常充满恐惧和困惑,他们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但又很难承认和面对这个恐惧。这个矛盾的状态让他们自己都感到困惑,搞不懂自己。焦虑依恋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有问题,而且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状态,他们常常会体会到自我质疑和自我否认,很多时候,他们也容易过度的为失败的感情承担责任。

6、具备焦虑型依恋人格特质的人会非常害怕和抗拒分离。一段关系无论是否令他们感到快乐满足,一想到对方会和自己分手,都会感到痛苦,难以承受,很多时候也会因为这种对分手的灾难性的想象,而不愿意去面对。

即使关系状态已经非常糟糕,伤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他们依然很难依靠理智,去为自己做出适当的选择。他们常常体验到被困住,在痛苦面前会原地踏步而不能做出改变,好像没有任何出路是好的,是自己想要去走的。

7、焦虑型依恋的人格特质在亲密关系中经常对喜欢的人过度关注,对他们的行为过度敏感。比如,自己发消息、打电话如果没能被及时回复,这就可能会让自己产生焦虑的情绪。

1 焦虑型依恋的人格特质尤其明显会在亲密关系中表达出来,他们经常对喜欢的人过度关注,对他们的行为过度敏感

2 具备焦虑型依恋人格特质的人会非常害怕和抗拒分离

3 焦虑型依恋人格常常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容易过度的为失败的感情承担责任,担心和恐惧他人不喜欢自己

举个简单的例子

简单来说,如果说回避型依恋人格是怕伤害,那么焦虑型依恋人格就是缺乏爱,而回避依恋的前奏,恰好是焦虑型依恋

首先要了解一个浅沟通的原理, 付出而渴望收到回报本质上是否定自己 ,因为你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需要做一些什么来使自己值得被爱,而焦虑型依恋人格正是这样,小时候受到父母受到情感饥饿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爱,被这样的依恋系统耳濡目染,孩子成年后要不成为一个不断努力付出奉献自己,但同时也常会感到悲哀,愤怒,绝望和充满抱怨的成年人;要不成为一个不断逃离亲密关系,逃避家庭事务,一心一意想要追求事业成功的成年人;又或者成为两种模式都有的成年人。

1对伴侣的爱和表达,一定要保持一致,也就是要有自己的框架

2了解并表达你和对方相处时的感受,因为焦虑型依恋人格本身缺乏爱和安全感,我们要时不时地表达我们对她的爱和自己的感受

3了解对方想要的爱的方式,然后给予满足她

1 如果你现在单身,请识别安全依恋的对象,并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

2 你要学习如何抚慰自己,在痛苦情绪压身的时候,为自己创造一个自我关爱系统

3 写下自己的感受并记录,在情绪平静的时候来重新审视自己

4 需要为关系设定切合实际的期望,任何一份高质量亲密关系的建立,都需要很多时间,耐心,和经历,请记住这一点

安全型依恋人格是最健康的情感模式,在恋爱中,想要改变对方是非常困难的,不如先试着培养自己成为安全型的依恋人格。

这是正道,改变自己都这么难,还想改变别人,醒醒吧,唯有发力在自己身上更便捷有效。

菲利普·谢弗(Philip Shaver),他们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作依恋过程》的论文,这标志着依恋理论从儿童研究领域,拓展到了成人领域。哈赞和谢弗开发了一种自评工具,目的是用来区分情侣关系中的依恋类型。

依恋人格测评工具有些粗糙,必竟只有2个维度。但内于简便,广泛应用,得到普遍认可。

(1)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的依恋类型理论,把人的「感情模式」分为三种:回避型依恋人格、安全型依恋人格以及矛盾型依恋人格。 

(2)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个体无法和恋人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与恋人亲密令其感到有些不舒服;20%

这种人格可能适合做僧人或尼姑,但是遇到真爱修练回安全依恋人格也有可能。

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个体既能依恋恋人,又能信任恋人;人群占比60%

矛盾型依恋人格的个体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是真爱自己或不想与自己在一起,在恋爱中容易与恋人发生争执。 占比20%

催命CaII者就是典型矛盾型人格。

(3)如果你是回避型的情感模式,我们建议你要努力试着去信赖他人;

如果你是矛盾型的情感模式,学着收敛自己的控制欲,给彼此独立的空间。

儿童依恋与成人依恋的关系 类似。未经证实的观点成人依恋关系与儿童依恋关系正相关。

现在一般认为,良好的成人依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有亲密接触的意愿,在长时间分离时会体验到焦虑;②在压力和感受到威胁时,会向依恋对象寻求支持;③从依恋对象处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帮助自己建立起对外界事物更为开放的信任感。

这个要好好磨合,小十五年的耐心要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396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