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昭兰认为,新生儿即有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四种表情;
2、伊扎德认为人的原始情绪有5种,即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3、自发性微笑(0-5周):生理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6周);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个月)
4、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
5、6-8个月,出现依恋/分离焦虑和对陌生人的焦虑。
6、客我出现:15-18个月,红点实验
7、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18-24个月,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认知,这一时期婴儿有了用语言标定自我的能力,具有了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出现与自我意识相关的情绪,如羞愧、骄傲等。
个体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鲍尔比、艾斯沃斯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即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婴儿对母亲、熟悉的人、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产生“陌生人焦虑:;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此阶段婴儿出现了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艾斯沃斯,陌生情境法
(1)安全型依恋(约占65-70%)
母亲在场时,以母亲为安全基地,进行自由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积极;母亲离开时,感到焦虑、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寻求与母亲亲近,容易抚慰。
(2)回避型依恋(约占20%)
对母亲在场与否不关注,母亲离开时不反抗和紧张,母亲回来时,也不理会。
(3)反抗型依恋(约占10-15%)
母亲离开时,警惕、极度苦恼和反抗,短暂的分离会引起极度的反抗。当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也称为矛盾型依恋。
(1)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
1)敏感性:母亲对孩子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生理需求 心理需求。
2)反应性:母亲根据儿童所发出的需求信息,恰当及时的给予满足。
(2)儿童特点
1)依恋是双向关系
2)外在体貌特征
3)身体健康状态
4)气质特点
(3)文化因素
依恋类型以及各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存在着文化差异
(1)人际关系
婴儿在最初依恋中形成的 内部工作模式 成为未来所有亲密关系的范型。
(2)未来心理健康
不同类型的依恋会产生相对持久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通常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更为健康,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相对消极。
(3)依恋的传递性
影响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幼儿早期与父母形成的安全型依恋,在为人父母后,也更容易与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亦然。
(1)同伴时强化物;
(2)同伴是榜样;
(3)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和认识自我;
(4)同伴给予安全感、稳定感和归属感;
(5)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6-8个月的婴儿通常还互不理睬,只有极短暂的接触。
(2)“简单交往”时期:9-13个月的婴儿的行为有了应答的性质。
“社交指向行为”
(3)“互补性交往”时期:婴儿之间相互影响持续时间更长,内容和形式也更为复杂。
婴儿几个月恋母高峰期
婴儿几个月恋母高峰期,大家都会发现其实婴儿对母亲会有一种天然的依恋,所以就会看到自己的宝宝在某个时期特别的粘人特别是妈妈一走就哭或者闹,,婴儿几个月恋母高峰期
婴儿几个月恋母高峰期1孩子生下来是不认母亲的,通常到3-4个月之后,在晚上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找妈妈的情况,逐渐出现了对妈妈的依恋情感。理论上来讲婴儿和母亲产生依恋情感是五个月之后,在一到一岁半达到高峰,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宝宝是最黏妈妈的时期,看到妈妈走宝宝就会哭。
由于这个时期的思维特点是直觉运动思维状态,直觉运动思维特点就会导致宝宝只有看到实物才能够想起这件事。
如果妈妈在面前离开宝宝接受不了,但是在宝宝看不到的视野范围之内离开,是不会发现妈妈走了而难过的。通常依恋情感在一岁半达到高峰,一岁半之后又会逐渐减弱,所以1-2岁期间是不建议孩子送幼儿园的,两岁以后,最好三岁送幼儿园是比较安全的。
宝宝依恋期是什么时候
宝宝是有依恋期的,此时非常粘人,那么宝宝依恋期是什么时候呢?
婴儿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实践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在婴儿同主要抚养者的最多、最广泛的相互接触中,在同母亲的最亲近、最密切的感情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逐渐建立起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
宝宝依恋期有些在出生到3个月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婴儿对人的反映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映。婴儿对所有人的人影几乎都是一样的,喜欢所有的人,喜欢听到所有人的声音、注视所有人的脸,看到人的脸或听到人的声音都会微笑,手舞足蹈。
同时,所有的人对婴儿的影响也是一样的,他们与婴儿的接触,如抱他、对他说话,都恩能够引起他高兴、兴奋,都能使他感到愉快、满足。此时的婴儿还未有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
宝宝依恋奶奶高峰期
有些宝宝有段时间很依恋奶奶,那么宝宝依恋奶奶高峰期是什么时候呢?
宝宝依恋奶奶高峰期在从6~7个月开始,妈妈作为最主要的抚养人,如果嘴边总是挂着“不行”或者“不可以”而让孩子感到压力,或者没有充分表现出对孩子的关爱的话,孩子往往会畏惧妈妈,会和奶奶或其他人更亲近。但这种亲近只是阶段性的,当妈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与孩子相处模式发生变化,会和孩子轻声细语的讨论分歧原因,此时孩子自然也就会亲近妈妈了。
此外,如果妈妈是主要抚养人,但孩子更喜欢奶奶,那说明母子间的依恋关系存在不稳定因素。这种亲近就不是阶段性的了,除非母子间的依恋关系修复如初,或者隔绝孩子与奶奶共同相处,但事实上前者需要妈妈花费大量的精力,而后者的可能性非常小。
宝宝依恋的四个阶段
宝宝依恋分为四个阶段,那么宝宝依恋的四个阶段是什么呢?
前依恋阶段(出生到6周)。固有的信号——抓握、微笑、哭泣和凝视成人的眼睛——帮助婴儿开始与他人的亲密接触。一旦成人做出反应,婴儿鼓励她留在附近,因为亲密可便他们倍感舒适。这一年龄的婴儿可以识别自己母亲的气味和声音。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对她的依恋,因为他们不介意与不熟悉的成人留在一起。
“清晰的”依恋阶段(6-8个月至18个月-2岁)。现在,对熟悉照料者的依恋很明显。婴儿表现出分离焦虑,当他们开始依赖的成人离开时变得难过。焦虑的出现意味着婴儿已经清楚理解,当照料者不在视野范围内时仍然存在。除了抗议父母的离开,大一些的婴儿和学步儿还努力尝试维持他的在场。他们更愿意接近、跟随并爬到他身上。
宝宝依恋被子
有些宝宝有依恋被子的情况,那么宝宝依恋被子是怎么回事呢?
在很多的家庭里都有着类似的情况,孩子特别喜欢或者依赖某一样物品,随时随地带在身边:有的孩子对某个毛绒玩具情有独钟,甚至是很破旧了也不允许父母扔掉,有的孩子在睡觉必须要抓着被角或小毛巾。
这说明宝宝安慰物是妈妈的“替代品”。对于孩子来说,妈妈就像港湾一样,给孩子安全感,随着一天天长大,要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可是不能将妈妈随时带在身边,这种分离会带来恐慌与无措,所以他们学会了寻找安慰物来满足心理的需求,当这个安慰物产生的心理暗示能给孩子带来某种满足和愉悦时,他们就会对这个安慰物产生依赖。
婴儿几个月恋母高峰期2一般6个月到2岁的宝宝恋母较严重。通常宝宝在0-3个月时,处于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几乎对所有人的反应相同。3-6个月时宝宝对于人有初步认识,在母亲和其他陌生人面前的反应存在区别,更倾向于接近、依偎母亲。
宝宝的依恋行为在6个月到2岁时产生,表现为对母亲的进一步关切,和母亲在一起时较为开心,而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较为失落。期间也会逐渐出现怯生现象,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得较为紧张、恐惧。
母婴依恋指宝宝与母亲间的情感联结,依恋并非突然间形成,而是宝宝与母亲长期的相互作用和互动中逐渐建立。宝宝出生后6-7个月,是社会性依恋初步形成时期,父母要在此阶段帮助宝宝建立安全依恋。
应避免一刻不离地守护在宝宝身边,父母和宝宝有接触也要有适当的分离,以培养宝宝安全感。父母离开时,应给予宝宝正面的信息和鼓励,如许诺宝宝如果表现好,回来时会带喜欢的礼物作为奖励。宝宝得到正面强化后,会更加勇敢地克服分离焦虑引起的不安和失落,有利于性格和行为的养成。
宝宝一岁左右出现恋母的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妈妈长时间和宝宝接触,宝宝就会对妈妈产生依赖感,出现恋母,但是随着宝宝的成长以及发育,它的外界处于陌生的状态,这段时间宝宝就会缺失安全感出现依赖性。
有空孩孩子进行互动以及交流,平常也可以让同龄的小朋友多给孩子玩耍,能够减少孩子的恋母。另外平时饮食上要注意补充宝宝的营养,尽早给孩子断奶,能够对恋母的情况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宝宝依恋奶奶高峰期在从6~7个月开始,妈妈作为最主要的抚养人,如果嘴边总是挂着“不行”或者“不可以”而让孩子感到压力,或者没有充分表现出对孩子的关爱的话,孩子往往会畏惧妈妈,会和奶奶或其他人更亲近。但这种亲近只是阶段性的,当妈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与孩子相处模式发生变化,会和孩子轻声细语的讨论分歧原因,此时孩子自然也就会亲近妈妈了。
此外,如果妈妈是主要抚养人,但孩子更喜欢奶奶,那说明母子间的依恋关系存在不稳定因素。这种亲近就不是阶段性的了,除非母子间的依恋关系修复如初,或者隔绝孩子与奶奶共同相处,但事实上前者需要妈妈花费大量的精力,而后者的可能性非常小。
婴儿几个月恋母高峰期3婴儿在6到18个月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段恋母期,在这个期间婴儿会特别的粘着妈妈,时刻都不想离开妈妈,就会使妈妈感到很疲倦。恋母期是每个婴儿在成长中都会出现过的一个过程,只是每个婴儿出现的程度和时间都不相同。 婴儿出现恋母期的时候,家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婴儿平安度过这个不安全期和焦躁期。
婴儿在这一时期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妈妈和家里的亲人要多给婴儿拥抱和关爱,这样能使婴儿感受到温暖。家人还要多跟婴儿交流,适当的跟婴儿玩耍和接触,让婴儿跟家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样能让婴儿安心。 婴儿度过了这段过度依恋妈妈的时期,就不会对妈妈暂时的离开而大哭大闹,也不会让妈妈感到疲倦不已。婴儿就可以给家里的亲人照顾,妈妈也可以继续安心上班。
孩子太依赖妈妈怎么办?
1、多鼓励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
在孩子单独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给予孩子夸奖和鼓励,让他们知道就算没有妈妈的陪伴,他们也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且妈妈的鼓励和适当的奖励,也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独自完成事情的自信心以及勇气,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千万不要否认孩子,父母的否认,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反而会让他们变得畏畏缩缩,怯懦不已!
2、增加孩子对其他人的信任感!
在一个家庭里面,家庭成员不仅仅只有妈妈,还有爸爸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我们可以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多与这些熟悉的人相接触,慢慢的培养孩子对其他人的信任,只要达到一个平衡的效果,那么孩子就不会对爸妈过于的依赖了!
3、走出大门,多以同龄人接触!
因为现在社会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很难恢复到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状态,很多人都只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活动…
然而这样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是很有影响的,为了孩子,我们不妨走出大门,多带孩子与陌生的人相接触,同龄的小朋友之间更容易引起共鸣,这样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也是有很大好处的,所以大家千万要注意了,相信大家一定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孤僻的人吧。那不妨就走出大门,让孩子多去接触这个美好的世界,也多去接触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也是很有好处的。
婴幼儿从出生时起,就被各种社会物体、社会刺激所包围,形成和发展着社会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一:婴幼儿情绪的发展
婴幼儿出生后系既有情绪的表现,如哭、闹、静、四肢蹬、动等等。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了5种不同的情绪:微笑、兴趣、惊奇、伤心和厌恶。婴幼儿在5-6周出现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3-4月出现愤怒、悲伤;6-8个月出现对熟悉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分离焦虑和对陌生人的焦虑。15岁开始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内疚等高级、复杂的社会情感。
1: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婴幼儿最初的微笑是自发的,常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称为内源性的笑。(据研究:微笑有保护自己的作用,哺乳动物刚出生的时候都很可爱,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约5周开始,婴幼儿能对人的声音、面孔有特别的反应,熟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幼儿的微笑,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5周-35个月婴幼儿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对抚养人和陌生人的微笑都是一样的。从35个月开始,婴幼儿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的微笑。出现差别、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2:陌生人焦虑
一般在6-8个月时,婴幼儿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是婴幼儿在遇到不熟悉的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小心和谨慎。比如,当陌生人靠近正在玩玩具的婴幼儿时,婴幼儿会紧张,眼睛会在母亲和陌生人之间来回观看,有可能大哭。到8个月时,婴幼儿明显怕生。
3: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某个情感亲密的人分离后,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等紧张情绪。分离焦虑在6-7个月时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而同时产生,大约在14个月时达到顶峰,然后逐渐降低。分离焦虑与婴幼儿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自身应付情景的能力、与母亲分离时的即时情境等因素相关。
(最新研究:新生儿最好6个月以内能够得到母亲全天候的照顾,特别是身体的接触,抚摸。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不良情绪导致的大脑损伤。美国正在建议产假增加到7个月。使新生儿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二:婴幼儿的依恋
在婴幼儿期,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依恋是婴幼儿与主要扶养者(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婴幼儿与母亲的依恋及依恋的性质直接影响婴幼儿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人际态度。
1:安斯沃思的依恋类型:
安全性依恋,这类型的孩子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的操作玩具,并不总偎依在母亲身旁,只要偶尔靠近或接触母亲就行。母亲在场使他感到足够安全,母亲离开时,会明显的哭闹、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很容易抚慰。
回避型依恋:这类型婴幼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也很少紧张不安,当母亲回来时,也不予以理睬,自己玩自己的,似乎在回避。
反抗型依恋,也叫矛盾型依恋,这类型的婴幼儿在母亲离开时会极度反抗甚至大喊大叫,当母亲回来时,又很矛盾,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接触,当母亲接近时,他又会生气地拒绝。
2:形成依恋的互动,母亲和父亲的作用
母亲与依恋:
对婴幼儿需要和愿望的敏感性是安全依恋类型儿童的共同特征。这类母亲知道孩子的心情,而且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给予回应。她挚爱她的孩子并充满温暖。
但并不仅仅是回应婴幼儿信号的方式就可以区分安全型依恋和非安全型依恋的母亲。安全型依恋的母亲倾向提供适当的反应,过度回应和回应不足一样,都可能造成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
母亲又是如何学会怎样对孩子作出反应的呢?一种方式是来自于他的母亲,母亲对他们孩子的反应通常基于父母自己的依恋分割;可见代际相传的依恋风格和模式在本质上是十分相似的。
父亲与依恋:
如果查看关于依恋的理论和研究,会发现很少提起父亲以及父亲对婴幼儿生活的潜在影响和贡献。但是随着社会规范的改变,父亲开始在养育孩子的活动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社会规范上父亲是次一级的养育角色,但是有些婴幼儿确实是和父亲形成了最初的主要依恋关系。
父亲有关养育、温暖、挚爱、支持和关心的表达对于孩子情绪和社会幸福感的发展非常重要。事实上,某些心理障碍,如抑郁和物质滥用(烟酒毒品),已被发现相较于母亲而言,和父亲的行为有着更高的相关性。(通俗讲就是父亲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烟酒和毒品的成瘾比例。)
安斯沃斯的研究发现,对婴幼儿需求、信号高度敏感的母亲,其婴幼儿多属于安全型依恋;而对婴幼儿需要不敏感的母亲,其孩子多属于不安全型依恋。母子间的依恋质量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在学校的成绩)
一岁时,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对比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表现出更少的心理困难,更善于交往、具有情绪能力,其他人也觉得他们更加积极。安全型依恋有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感;安全感满足的孩子能更好的探索世界、发展能力,而安全感相对不足的孩子,其首要选择便是用尽一切办法满足自身安全感,而后才能投入到探索世界的活动中。
划重点:
现代社会较为复杂。父亲的作用更加明显。关系到女儿早恋,过早性行为,吸毒,离家出走等又逃避特点的行为。关系到儿子的是判例,暴力事件,吸毒等对外的行为问题。
推荐新爸爸一本书《游戏力》,是如何和孩子玩耍的书籍,能够更好的培育亲子关系。对很对年轻父亲自己也有疗愈作用。(有一些年轻父亲涉及赌博,吸毒等心理和行为倾向,孩子也是一种疗愈父亲的方式。)
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11天,1404字,累计17003字
儿童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如新生儿或哭,或静,或四肢蹬动。
研究表明,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出了五种不同的情绪,它们是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新生儿已经有了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等四种表情。
婴儿在5~6周时,出现对人的特别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婴儿出现愤怒、悲伤;6~8个月时,婴儿出现对最熟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及分离焦虑等。15岁左右时,各种最初步的情绪反应不断分化、发展。
自我意识情绪也叫自我意识评价情绪,是比情绪更加复杂的一类情绪,包括尴尬、自豪、羞耻和内疚等。
尴尬 :是一种负性自我意识情绪,是一种暂时性的慌乱、窘迫的情绪。婴儿的尴尬在19~23个月发生。
自豪 :是一种正性自我意识情绪。婴儿的自豪在27个月发生,其典型的动作单元为微笑、头稍微后倾、舒展的身体姿势和双手叉腰。
羞耻 :是一种负性自我意识情绪,是一种沮丧、痛苦的情绪。婴儿的羞耻在29~35个月发生。主要表现为身体塌陷或倾斜、嘴角向下、从任务中撤回和消极的言语四个方面。
内疚 :是一种负性自我意识情绪。婴儿的内疚一般从27个月开始出现,普遍的发生时间为28月龄。发生指标主要包括目光回避、消极的情绪状态、弥补行为和身体紧张四个方面。
研究表明,婴儿在生后3个月左右几可利用同步呈现的面孔和语音刺激成功探测出情绪信息。
在出生5个月后即可区分不同情绪的语音,7个月后可辨别情绪面孔并表现出负性偏向。
出生后6个月的婴儿已具备与成人相似的社会和情绪脑网络,具备初步的恐惧条件化学习的能力。
(一)社会性微笑
约5周始,婴儿能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面孔开始有特别的反应,大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
8周时,婴儿会对一张不移动的脸发出持久的微笑。
5周至35个月,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3个月的婴儿对人的正脸,不论是生气的脸还是笑脸,都报以微笑;如果是侧脸,婴儿则停止微笑。
从35个月尤其是4个月开始,出现有差别、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二)陌生人焦虑
陌生人焦虑一般在婴儿6~8个月时发生。
婴儿4个月前,连陌生人和熟人都不能区分,当然谈不上惧怕陌生人。
4个月左右,婴儿开始区分陌生人和熟人了,对陌生人还笑,但这时并不害怕陌生人,对陌生人的态度一般还是比较友好的。
5~6个月时,婴儿见到陌生人往往会有一种严肃的表情,笑得更少,但仍然不害怕。
6~7个月时,婴儿见到陌生人就开始感到害怕了。
8个月时,婴儿明显怕生。
(三)分离焦虑
是指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
分离焦虑在婴儿6~7个月时产生,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而同时发生。
分离焦虑的产生和三方面重要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关,即提取记忆的能力、比较过去和现在的能力、预期可能在最近发生事件的能力。其次,也与婴儿应付情景的能力有关。
(四)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在婴儿发展的特定时期发生的人际情绪的交流和对他人情绪信息的利用,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特定情绪交流模式。它包含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和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婴儿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婴儿成长到7~8个月时才发生的。这时婴儿具有了一定的活动能力,活动范围扩大,遇到环境中陌生的、不确定的事件和情景的机会迅速增加,婴儿需要从母亲面孔上寻找信息,以确定自己的反应,这使得婴儿的社会参照能力不断提高。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整理的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 篇1
几乎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都给孩子们上过《拔萝卜》这一课。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不让儿童想一想,如果让他一个人拔萝卜,没有别人帮忙,该怎么办呢
这个异议提得好,好就好在它触及到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上的认识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教育中的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问题。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行为的独特的综合。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必须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所谓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让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社会性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的人要掌握与该社会相适应的行为体系。一个社会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对它的社会成员提出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提出社会化的目标。一个人是社会的人,他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发展。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与其他人接触、交往,个体一方面接受社会各种环境刺激影响,另一方面又依照社会各种行为方式产生许多反应,经历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就是实行社会化过程的产物。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的统一。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也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但是,以往我们的教育实践并未按照正确的教育理论思想运行。
一、中国传统教育偏向发展人的社会性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只注重对人提共同的要求,个人是集体的附属物,不需要有个性,也不允许有个性。这种情形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从教育发展史考察,在某种社会形态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的思想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想意识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礼”或“礼治。”“礼”的内容是等级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最集中的表现是维护忠孝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它要求个人“克已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种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系统,培养封建治世人材为目的,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并同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教育还是偏重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个性。比如:现行的高考制度用一个标准,一种尺度取人,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西方国家的教育偏向于发展人的个性
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完善,教学内容针对生产实践,重实用学科。教学方法,主张顺应自然,适应学生的心理过程,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鼓励人们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去认识征服自然;尼采发出“上帝已经死了”的呼声,鼓励人们认识和肯定自我。
卢梭则大力提倡自然教育,重视人们的自然发展,反对人为地对儿童发展加以限制。被称为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等,弘扬历代人本主义者追求人性解放的精神,重视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潜能的发挥,强调人的自觉能动性,提出“自我实现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他们高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鼓励竞争,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这种以“个人主义”为主体的文化传统,确实促进了个人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导致了许多社会和道德问题: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人们的精神衰落。由于空虚、孤独、焦虑、恐惧,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心理疾病,青少年道德沦落、暴力行为、男女性关系混乱、吸毒和酗酒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面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的精神危机,西方社会已开始探索教育的新路子,开始大力强化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例如:在美国,众多教改报告都竭力论证并呼吁强化个人价值目标与学校价值目标上的社会共性取向,认为:“美国教育的个性传统压倒了共性传统,当前必须充分肯定共性,帮助学生超越个人利益,强化公民和社会责任意识。”①
三、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走的路子
当前,我国教育界已注意到只偏重发展人的社会性,忽视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已不能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观,失误在于错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当成了教育本体,压倒了教育中个人的价值,束缚了个人天赋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反过来也扭曲了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西方那种“个体本位”的教育观,失误在于错把教育的培养目标当成了教育本位,结果导致了人类普遍的文化范式的遗失和丢弃。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必将走发展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的道路。为了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向外国学习。西方教育,重视人的个性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例如:在美国,高校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以多样化来满足每个求学者个人的需要、利益、兴趣,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必须面向世界。一个国家的教育要发展,必然要同其它国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西方教育采取“拿来主义”精神,吸取其精华,抛弃其槽粕,在前进的过程中,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崇洋媚外。
2、向历史学习。我国传统教育中有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部分。例如:重视对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坚持个人的利益服务集体利益,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传统,是我国教育的优势。这一点,西方已经认识到“西方人为了消除个人主义产生的精神危机,开始把目光转向以‘群体主义’文化传统为主体的东方,一些有识之士纷至沓来到东方寻求答案”⑧。
3、切实搞好教育改革。通过改革促使教育实现发展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传统的学科考试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的知识,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必须明确考试不是为了排名次,而是为了给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提供一个依据,发现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和弱点,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潜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学习是为了进步,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兴趣,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而且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然而目前的学校教育并没有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实际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得到真正的体现。例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多出人才,但集体教育,统一要求,不利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必须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适当变革,通过适当分组活动,讲授、谈话、实验、演示、参观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学得愉快。
还要重视开展课外、校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对社会对集体的负责精神,培养自主自律、自尊自爱、团结互助,合作共事的品德。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为了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要鼓励个人发挥才能,而不助长个人主义;要密切关注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教育要培养既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注释:
①《比较教育》1996年第3期王义高《当代四年大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
②《比较教育》1996第4期,王冬桦《东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 篇2一、婴儿期
婴儿的气质: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情绪型,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多表现为愤怒、悲伤、恐惧;活动型,表现为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性游戏;冲动型,缺乏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社交型,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积极主动得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托马斯和切斯,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性
婴儿兴趣的发展: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相似性物体再认知阶段(半岁前后)——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自发性微笑——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社会性哭泣:自发性的哭——应答性的哭——主动操作性的哭
婴儿哭泣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分离焦虑,婴儿在离开母亲后,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分离焦虑的阶段:悲伤、求助——希望破灭,情感冷漠——企图适应新环境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是一种情绪,是一种需要的满足,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情感联结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础)——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把母亲作为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离开自己的原因)
婴儿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情绪性、社会性刺激
哈特,婴儿主体我的自我意识出现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两周岁前后,出现客体我的自我意识,能运用人称代词,用“我”表示自己。
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二、幼儿期
幼儿期个性初步形成:
1、显现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2、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3、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4、最初性格特点的表现。
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温暖、关爱、积极接纳孩子、热心参与孩子的游戏;严格要求;民主;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2、同伴关系:建立同伴友谊关系和被集体接纳是自尊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
认同,即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
儿童认同的对象,通常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
儿童第一叛逆期,3-4岁左右,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
第一叛逆期的发展性特点:
1、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2、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三、幼儿期
大约8岁,儿童开始脱自我中心化,属于转折时段。
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1、自我评价包括多方面;
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有密切关系。
延迟满足,(罗滕伯格)是抑制欲望的即使满足,学会等待。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又显著提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内化)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也称为侵犯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攻击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分为三类: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
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1、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2、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4、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受欢迎儿童—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易于合作。
2、不受欢迎儿童—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一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
3、受忽视儿童—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
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儿童对友谊的认识: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2、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3、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
四、青春期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婴儿期是第一个飞跃期)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有很强的自尊心
情绪变化的特点:
1、烦恼增多
(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少年期自我中心的特点:(皮亚杰)独特自我、假想观众
少年期属于第二叛逆期,表现: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反抗主要对象是父母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但也有迁移性
3、观念上的碰撞
逆反年龄时段,2-4岁,多在3岁左右为第一逆反期,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的10、11-15、16岁,是第二逆反期,突出表现在青春发育期。
共同点:都聚焦在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
都具有成长发展的超前意识,前者有“长大感”,后者有“成人感”。
不同点:前者要的独立自主在于要求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对父母过于保护;后者要求是人格独立、社会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和有关方的控制。
五、青年期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
自我概念的特点: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2、自我概念更具有组织性和整合性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自我接纳,是对自己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
自我排斥,是对自己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
马西亚归纳出青年自我同一感危机的四种方式:
同一性确立、同一性延续、同一性封闭、同一性扩散(混乱)。
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症候群的特点归纳为:
同一性意识过剩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
与他人距离失调时间前景的扩散
勤奋感的扩散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延缓偿付期,青年期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成的内在需要,即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社会的延缓,是一种心理的延缓,也称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人们对于人生的看法和认知,归根结底凝聚在一个人的价值观上。
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因素:
1、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
(思维发展、自我意识、社会需要和社会化达到趋于成熟的水平)
2、受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的制约;
3、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制约;
4、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
5、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的非规范性事件的影响。
道德认知发展:柯尔伯格——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取向、功利取向)
水平二:习俗水平(“好孩子”取向、“好公民”取向)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1、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2、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
3、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其发展的顺序。
六、中年期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第一“组织者”,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成年人自我发展水平:
1、遵奉者水平,按规则行事。
2、公平水平,能将社会、外规则内化为个体的规则。
3、自主水平,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矛盾和冲突,容忍。
4、整合水平,不仅能正视矛盾和冲突,还能积极解决。
影响自我水平发展的因素:年龄因素、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因素
中年期人格特征:稳定性、成熟性(内省日趋明显;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世日趋圆通)、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初级控制,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
刺激控制,通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
七、老年期
老年期人格基本稳定,但有些许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造成老年人格变化的因素:生物学衰退、心理上的老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1、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
2、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3、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4、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5、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6、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法
;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 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幼儿最初的情绪和情感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幼儿的成长,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因此,情绪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情感的发展过程。社会化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⒈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
幼儿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爱姆斯利用两年的时间,对幼儿交往中的微笑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从1岁半到3岁,非社会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例则有所增长。法国心理学家列鲁阿·布斯旺类似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情况下,8岁儿童比4岁幼儿在看**时的情感交往次数有所增加;4岁幼儿看**时主要同教师交往,而8岁儿童则主要同邻近儿童交往。
以上两个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幼儿与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与同伴的情感交往。
⒉ 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1岁以内幼儿情绪反应的主要动因。而1-3岁幼儿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需要有关的事物。3-4岁的幼儿,情绪动因处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幼儿有要求别人注意、要求和别人交往的需要,如果成人对幼儿不理睬,或者其他幼儿不和他一起玩,这对他来说,就成为一种惩罚手段,使他感到烦恼不安,甚至痛苦。同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
⒊ 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
面部表情是情绪生理过程的一部分,但它又与社会性认知有密切的联系。掌握社会性面部表情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重要标志。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幼儿和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黄煜锋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孩子已能辨认到别人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前苏联的雅可布松认为,婴儿的特点是毫不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绪。以后则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真实情绪的表现方式。幼儿从2岁开始已经能够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二) 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情绪日益丰富有两个含义:一是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分化主要发生在两岁之前,但在学前期也继续出现一些高级情感,如尊敬、怜惜等。二是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先前不能引起幼儿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来引起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如亲爱的情感。首先是对父母或其他照顾婴儿的成人,然后是对兄弟姐妹和家中其他成员有了这种情感。进入幼儿园以后,先是对老师,然后对小朋友有了亲爱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范围也是逐渐扩大的。
情绪的深化,是指它指向的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例如,被成人抱起来,较小的孩子感到亲切,较大的孩子会感到不好意思;年小幼儿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年长的幼儿则已经包括对父母劳动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
(三)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⒈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由于服从成人的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情感。直到幼儿晚期(5-6、7岁),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成人经常不断的教育和要求,以及幼儿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的要求,都有利于他们逐渐养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减少冲动性。
⒉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易受感染的特点。婴幼儿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换,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幼儿晚期情绪较少受一般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⒊ 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幼儿初期(3-4岁)的幼儿还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情绪完全外露,丝毫不加掩饰。随着语言和幼儿心理活动随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感及其外部表现,这一阶段的幼儿,从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到开始产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的意识,但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因此,情绪仍然是明显的外露。
幼儿晚期(5-6、7岁)幼儿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能较多地调节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学前到学龄期间,幼儿情绪的发展成就惊人,他们的许多情绪技能例如控制消极情绪的爆发、表现出不同于真实感受的“表面情绪”或“情绪外壳”,尤其在3-12岁之间飞速增长,这时儿童在交往中掌握了许多情绪技能,并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情绪调节策略。儿童情绪逐渐内隐。
婴儿一出生从生物个体想社会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发展心理学家重点关注婴儿的气质,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婴儿的社会性依恋、婴儿自我的发展。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婴儿各自不同的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点型结合。近年来,许多学者都提出对婴儿气质类型的划分,这里仅选择两种。
1、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等根据婴儿对活动的倾向性和行为特征,将其气质划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和社交性四种类型。
情绪性: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多表现为愤怒,悲伤和恐惧,有的主导情绪是愤怒,有的则是悲伤;
活动性:表现为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性游戏。其中,有些婴儿活动性很强,较多攻击性行为;另一些则喜欢从事富有刺激和探索性的活动,很少有攻击性;
冲动性:他们的情绪反应强烈,极易冲动,不稳定而又多变,缺乏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
社交性: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积极主动地狱他人接触和交流。与人交往很容易变得自来熟。
2、按三种类型划分。三类型说
托马斯、切斯通过一项“纽约纵向追中研究”结果,最后把多种划分气质类型的维度归纳为五中,即节律性、适应性、趋避性(积极探索或消极被动)、典型心境(情绪状态)与反应强度。这五个维度与亲子关系、社会化、行为问题密切相关。按这几种维度的不同组合,把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典型的类型。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在出生后第一年,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增长的模式。随着婴儿机体的迅速发育,气质的生物学基础不断加强和巩固,从而增强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的稳定性是中等程度的稳定性。某些气质特征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是那些具有极端气质特征的人则很难改变。
三、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教养的关系
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是指婴儿的气质在它道德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诚然,这里强调的气质的可变性主要是指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不良个性心理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防止和纠正,也是可以利用环境的影响促进良好气质的发展倾向。
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育的适应性和要求的不相同。儿童从来都不是环境影响的被动接收者,他们总是以个人的独特方式作用于环境,以自己的特有的气质吸引父母的注意,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从而激起人们对婴儿做出不同而又与婴儿的需求相适应的反应。
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取决于环境教育的模式是否与婴儿的气质特征符合、相适应。国外学者提出婴儿早期教育的“拟合优化模式”,用以描述环境因素与气质的互动作用。优化模式包括创设良好的抚养环境。区别并了解婴儿的气质类型和特点,已复核其气质发展需要得方式,鼓励并促进婴儿表现出更多的恰当行为。这样,即使孩子先天具有不良个体心理特征和消极行为,只要父母能以优化的教育积极而又正面地引导孩子,为他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家庭环境,婴儿的适应障碍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如果教育与婴儿气质不一致,被称为拟合劣化,这回促使孩子产生抵抗性,增加他与环境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教养和气质两种要求间冲突十分严重,会使婴儿陷入进退两难, 无所适从的境地,从而导致行为entity和发展障碍。
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其社会化的开端,婴儿早期情绪是生物——社会现象。
初生婴儿的情绪基本上都是生理性的,本能的反应,是由生理需要和机体内外某些适宜、不适宜的刺激引起。降生之后,进入人类社会环境,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着情绪的社会化。
一、婴儿的兴趣发展
初生婴儿的兴趣是一种先天的情绪,兴趣可以起到指导和组织婴儿的感知、动作和探究活动的作用。已有的研究将婴儿早期的兴趣划分为三个阶段;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前后)。婴儿通过感知、动作接触外界事物,并由外界事物的吸引继续维持着反应性活动。这是最初的在兴趣——反应模型指导下,婴儿早期的感知活动;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阶段(半岁后)。外界刺激的重复出现,会使婴儿产生相似性的再认,它引发婴儿对刺激物做出动作,由此婴儿的兴趣。婴儿的继续动作使有趣的景象得以保持。这样婴儿便对自己的动作活动产生快乐感、这一过程的再重复,婴儿又得到探索的满足。这是在兴趣——快乐相互作用中婴儿获得知觉能力的学习过程。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在这个阶段,婴儿对新异性事物反应敏感,他们很少去注意持续存在的物体,却主动地区感知新异物体,并不断地对其施加动作,还试图用不同的方式影响他感兴趣的新事物。这就是婴儿的兴趣——认知倾向。他们通过兴趣——认知相互作用习得新知识、新经验。
在婴儿早期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兴趣在个体认知、技能和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是人际交往的纽带。婴儿的微笑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婴儿的微笑是一种从生物学意义向社会性意义转化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自发性微笑阶段:婴儿具有与生俱来的笑的发宁,是生理反射性微笑,不不不是社会性微笑;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阶段:婴儿能够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和面孔有特别的反应,容易引起其微笑,但是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所以称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阶段:婴儿能够区分熟悉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和面孔。开始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微笑反应,对熟悉者褒义更多的微笑,因此称为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泣时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婴儿的哭泣时自出生就有的,且较早出现分化。
1、自发性的哭:指与生俱来的的生理反射性哭,不具有社会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指不适宜额内外环境刺激引起的哭,也是向抚养者表达个体某种需要的信号,是具有社会交往性质的哭;
3、主动操作性的哭;指从经验中学到的,具有明显社会活动性质的哭,如把打针与疼痛和白大褂联系起来的经验。惧怕穿白大褂的医生;
婴儿啼哭的模式:婴儿啼哭具有共同的模式,不同特征的哭表达不同的缘由。一项实验历经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哭声的频率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总结出婴儿啼哭的五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四)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这是会出现恐惧警觉行为,痛苦、愤怒等情绪,以及求助、反抗、警惕、谨慎等行为。婴儿的分离焦虑会经历如下不同的发展过程。
1、最初阶段:啼哭、悲伤、呼唤妈妈、拒绝陌生人记忆痛苦的求助、愤怒地抵抗;
2、第二阶段:婴儿在无人理睬、无法摆脱陌生环境、无从改善困境的情况下, 苛求妈妈的急切愿望受到打击,希望破灭、在悲戚中尝失望,便减少啼哭,出现情感冷漠;
3、第三阶段:婴儿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之下,开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表现出似乎超脱分离焦虑困扰的状态,企图去适应新的环境。
婴儿处于分离焦虑阶段时,其身心都会受到影响,他们睡眠不好,易受惊扰,食欲不良,甚至出现行为问题。如果这种状态过重,过长会影响婴儿的智力、个性和社会适应性额发展。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婴儿出生后,要在成人的抚养下,才能得以生存。婴儿的生存需要各种物质条件和安全环境。成人供给婴儿的需求要协调一致,需要双方之间的密切沟通。在婴儿早期,这种沟通的中介不可能是语言,而是感情性信息额应答。婴儿对环境需求通过相应的情绪发出信号,这种主动的情绪信号是先天的情绪感应能力,具有天然的沟通作用。婴儿的种种需求就是通过情绪信息在母婴之间传递的。
激发母婴之间互动,良好的应答和互动作用,使婴儿身体得以健康成长,心理得到发展,从而体现出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适应性价值。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情绪本身具有驱动型,因而具有自身长、自发展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可以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本能性的驱动力。这是生理性需要趋势有机体摄取食物和回避危险。
心理社会性驱动力。对婴儿而言,单纯生理性驱动力的驱动作用,不足以实现和满足婴儿的要求,需要以情绪这种心理发应能力,把婴儿的内在需求以情绪为信号表现于外,传递给成人,才能更好滴满足其基本要求。在婴儿社会进程中,情绪的心理社会性驱动作用不断增强。随着婴儿的成长,情绪的作用进一步在社会意义上支配,控制并调节着婴儿的行为。所以,情绪对婴儿心理和社会行为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是指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交往功能。这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重要现象和过程,情绪的社会参照作用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离,二是婴儿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当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他们会毫不犹豫、迟疑不定。这时往往从母亲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以帮助自己确定应作出的反应或应采取的行动。这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能力。研究表明,这种能力要经历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和渐进的发展水平。
这种情绪功能在婴儿长到七八个月时才发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社会性参照能力对婴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婴儿能够通过他人的表情信息解读他人的心理倾向,并据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使婴儿获得安全感,利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婴儿对新异刺激的探索活动;有助于亲子情感交流,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
三、婴儿的社会型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连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是婴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情感连结,它发生在婴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关系最亲密的承认之间,因此情感依恋最多的是发生在母婴之间。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
1、依恋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研究者鲍尔比、安斯等把婴儿依恋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无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婴儿对人不加区分地积极反映,喜欢所有的人。他们能把人这一刺激物视为比其它刺激物对自己更有益。
第二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婴儿出现有选择的对人反应。如对母亲更加偏爱,对其他家庭成员和熟悉人的依恋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的反应更少。
第三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连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
第四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能把母亲当做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需要离开自己的原因,并相信母亲爱自己,肯定会回来的。因此,能够接受母亲的暂时离开。
2、婴儿依恋的类型
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的依恋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把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多数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和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连结,被称为无依恋儿童,这类儿童占少数。
反抗型依恋。这类儿童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少数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于消极医疗,是不安全型依恋。
3、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年幼儿童的依恋可以确定个体内部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可见,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依恋是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衡量母亲对婴儿的教养方式好坏与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反应性,指通常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二是情绪性,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三是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