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做什么事情,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对他传授了什么,孩子就会学什么,所以以身传教先自己吧,道德的事给理解正确过后你的孩子也会把这个道德理解正确。要想儿童有德,必须以道教之,但何为道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姑且把我国的当代算为多元文化时代,那么哪一家的理论才算是合乎道的呢?人类历史可以说是对人性检验的历史,合乎道贴近道的阶段,人们就会有比较好的德行表现;背乎道远离道的阶段,人们就会大显贪腐的败坏性情。儿童的德育应该包含这样几方面:敬天,爱人,律己。因为敬天所以心含敬畏,存敬畏之心才能谦卑做人。
因为爱人所以心怀邻舍,存慈悲之心才能相处人群,因为律己所以心有所守,存自守之心才能不越雷池。让儿童正确理解道德首先要大人重视道德,而且重视到首位,形成以道德为本的舆论和生活习惯,这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儿童就懂得道德的重要性了。从小学阶段开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逐渐渗入了人际关系、社会道德情感的内容,此时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伙伴关系的友谊影响,社会文化特点和亚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媒体和文化传播产品的导向,对孩子情感的养成和调整都具有重要暗示作用。
加强社会公德、传统美德、高尚品格、崇高理想教育,让孩子树立崇高的目标和追求,会影响孩子终生甚至延续到下一代。让孩子感觉父母是可以信赖的可以依靠的,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包括情绪表达的方式。包括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道德感、价值感。所以要与孩子一起,在日常中观察和教会孩子识别情绪,接纳情绪,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
人们看到许多科学家创造了辉煌成就,往往以为他们小时候一定都是聪明过人,有特殊才能。其实,那些名望高、贡献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不仅仅是由于他们天赋聪明,更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
前面已经说过,所谓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心理学家发现成就最大和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等方面。这就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其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非智力因素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是追求上进的心理机制。非智力因素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健康发展,呈现学习积极性高、态度正确、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强等状态,这就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促使智能发展和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把儿童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集中于学习活动,运用于记忆、想象和思维所观察的事物和所学习的内容方面。儿童的学习活动,不仅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儿童的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他们经常保持勤奋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不断前进。智力发展不好的孩子,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也可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待孩子智力的发展十分重视,进行了大量的智力投资,但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展与学习效果的提高。
从非智力因素来看,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兴趣是儿童成才的动力。要使儿童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就要善于培养儿童的兴趣。广泛的兴趣,能使人精神生活充实,使人充满欢乐,并能应付多变的环境;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又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有效途径。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能腐蚀孩子的心灵的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
良好的情感是儿童成才的催化剂。情感总是与认识紧密相连,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对认识事物有一定的动力作用。积极的情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特别是理智感,能使人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克服困难。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的直接体现,有时呈现为心境。美好的心境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条件,能使人产生学习兴趣;良好心境能使人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好,想象力丰富。情感有调节作用,能引起和维持人的行动,有排除障碍的功能。情感又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快情感;遇到不顺时,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和谐、欢乐、团结的生活环境是保持健康情感的重要条件。父母长辈友人的爱也是良好情感的催化剂,家长将爱与合理要求相结合,不仅使儿童充分得到爱,而且也能制止不合理的要求。增长知识,提高认识,是培养深厚情感的基础。总之,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
意志是儿童成才的柱石。意志使认识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使人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并能提高学习效率。意志使人的行动更为自觉,能在活动中独立的完成任务。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就要去选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家长要想将学习目标变成孩子的志向,目标就要切合孩子的实际。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在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良好的性格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良好的性格如勤奋、自信、自强等,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积极作用,而不良的性格如懦弱、懒惰等,则对人的成长起消极作用。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尤其重要的是,家庭环境是熏陶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炉,良好的性格特征,要靠父母在家庭中方方面面的熏陶和培养。
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对孩子的发展具有这么重要的意义,作为父母或“代理家长”,要怎样注意发展孩子的这些因素呢?
(1)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孩子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去努力学习,有了探索的兴趣,才会苦苦思索,追根求源。因此,必须培养他们有广泛的、浓厚的兴趣。如果一个孩子对他所参加的活动非常喜欢,就会产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就会去努力认识事物,去解决问题。如果把孩子的学习仅仅局限于书本上,而不让他们参加各种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样做,势必会妨碍孩子学习兴趣的提高,当然是十分有害的。
(2)要培养孩子稳定的情绪。乐观而稳定的情绪,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情绪的好坏,常可左右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的成败。情绪乐观而稳定,才能经得起胜利的欢乐和失败的挫折。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的灯丝,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的情绪始终是乐观而稳定的;在试验了成千次之后,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材料,取得了成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如适中,能促进学习;如过低,可使学生无所顾忌,马马虎虎;过高,还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代理家长”在帮助孩子学习时,要寓教于乐,尤其在孩子过度焦虑时,可让孩子放下功课,活动活动,听听音乐,以减轻焦虑。
(3)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意志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地努力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如果轻易因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既定的目的,这是意志薄弱的表现。树立坚韧不拔的意志,是获得成功的保证,家长要使孩子将来成材,就应从小注意对其坚定意志的培养。
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呢?第一,家长要使孩子养成有始有终、坚持到底的坚强的精神。例如,早上锻炼身体,要求他们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第二,要加强孩子自控能力的训练。例如,要求孩子在课堂上遵守纪律,回到家应不贪玩,按时完成作业。第三,要使孩子自觉地、主动地调节自己的无理行为,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例如,晚上电视好看,但功课更重要,看电视服从做作业。
许多事实表明,一个智力寻常的人,如果非智力因素高,尤其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往往会有所作为。相反,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意志薄弱,自命不凡,最终也许还是一事无成。因此,父母和“代理家长”要使孩子将来有所成就,应从小培养其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稳定乐观的情绪以及坚韧不拔意志,也就是说,在培养孩子智力因素的同时,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行为上的支持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和关怀,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注意孩子的需求,及时应对。父母应该提供帮助来理解和做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差异,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父母对这些方面的支持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怀,为孩子的终身安全感奠定基础。孩子长大后,父母要不断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才能和兴趣,并对孩子喜欢的事情持续提供支持。支持上面这个孩子爱好的母亲其实也有一点不安感。她对孩子兴趣的支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也就是说,不要影响学习。
关心孩子的学习并没有错,但关键是我们为孩子提供的陪伴和支持是否真正对孩子有益。就像上面这个妈妈和孩子在一起一样,孩子做作业依赖妈妈,没有真正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重要的活动或仪式上陪孩子们,庆祝孩子的某些成就,让孩子们看到我们为他骄傲的样子。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书中的某些人物或情节,一起在阅读中感受人类智慧的传承。
感情上的支持给孩子自信和温暖,除了在行为上给予孩子支持外,感情上的支持对孩子也很重要。情感支持包括对孩子情感感情的理解和接受、对孩子努力的鼓励和称赞、对孩子错误行为的宽容和引导、对孩子“等待开花”的耐心和态度。同时还要表达对孩子愿望的理解孩子努力做某事时,他不一定能做好,但我们必须看到孩子的努力,把我们的欣赏和赞美传达给孩子们。
对孩子的爱和支持没有等级之分,通过电视剧《小别离》的播出,讨论社会阶层问题的文章很多。有人认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只能绝望地放弃高等教育的权利,“教育改变命运”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似乎已经成为过时的口号。事实上,孩子需要的支持并不一定是父母尽力把他送到海外,也不一定是让他买学区房。但是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和深情,用对孩子最有益的方式传达给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拥有这种爱和深情,不怕风雨,勇往直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在情感上给予孩子支持呢?1向孩子传递爱的信息,让孩子确信"我是被爱的"
这个信息的传递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而是要让孩子在情感层面真切地感受到。比如当孩子闯了祸,当他害怕时,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握住孩子的手,告诉他"这的确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爸爸妈妈会和你-起面对,一起来处理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讲,当他闯祸时,他自己清楚这是件糟糕的事情,如果父母第一个反应是惩罚,那可能会造成孩子再做错时,为了回避惩罚而不敢让父母知道,甚至是说谎。这样的话,如果孩子遇上一些自己难以面对的伤害时,就无从寻求帮助,这会是更糟糕的情况。
2父母的抱持性态度永远不嫌多所谓抱持性态度,就是接受孩子正在发生的一切,不在情感上给予回避和惩罚,努力去理解孩子正在发生的情况对他的意义所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支持和帮助。比如当一个两岁的孩子去打人时,对父母来讲,那是一件错的事情,但是当我们能站到一个两岁孩子的视角去看时,就会发现,他还没有足够好的能力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所以“打"就成为了他一个很现成的工具。所以,他打的背后,其实是在寻求理解和帮助。当我们能理解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时,我们才可能帮助他发展更好的方式。
3给孩子一些高品质时间现代人工作压力非常大,这也往往让家庭成员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变少。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能享受与父母在一起游戏的过程,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的时间的确有限,那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时、一小时的时间来,关掉电视,专心和孩子在一起,比如做些游戏,读读故事书等。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当他坐在妈妈的腿上或是坐在爸爸的脖子上时,这种身体的接触,对他们今后发展亲密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比如已经进入青春的孩子,可以选择每周拿出一定时间来,专心地在一起,比如一起去骑车,一起去钓鱼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专心去听孩子讲,是很重要的功课。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正在萌发他自己独立的思维,这是他人生非常重重的时段,父母如果能给予他尊重与信任,就可以帮助他真正成长起来。
4允许孩子表达与我们不一致的想法孩子从一出生就是独立的,所以他们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和父母可能会非常不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能给予他更多的独立空间,允许他的想法与我们不一致,就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允许独立的,这会促使孩子愿意更多地探索世界,从而调动他自身的潜能,进而被激发更多的创造性。
情感支持原则是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教师与学前儿童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坚持这一原则是因为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具有强烈的情感驱动性。
实施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两点:
1.投入积极的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2.激发良好的社会情感。
依恋对幼儿的社会性适应与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重要研究课题。如何选择给儿童正确的依恋模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意义。
一、依恋
(一)依恋的定义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地、充满深情的感情连结。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依恋最早是产生于母婴之间,因为母亲是婴儿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抚养者。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事件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发声、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三)依恋理论的发展
依恋理论是一个毕生发展的理论,依恋关系是在幼儿期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并在个体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发生着作用。因此,依恋理论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至今,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成为西方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二、依恋的类型
继Bwobly提出依恋理论之后,以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丝为代表,依恋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精心的家庭和实验室观察,艾斯沃丝(1975)等人发明了著名的陌生情境测验法来测量幼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通过对多个样本的分析,探讨了影响母子依恋质量的因素,并根据陌生情境下幼儿与母亲分离与重聚时以及陌生人在场时的表现,将幼儿的依恋类型划分为典型的三类:安全型依恋、焦虑—回避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
(一)安全型依恋
这种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类型。安全依恋型的幼儿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