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爱上有哪些明显表现?

回避型依恋爱上有哪些明显表现?,第1张

回避依恋——真正爱上一个人会有哪些明显表现:

四种类型回避

回避型依恋之所以习惯回避,是因为这种“隔离"其实是他们的一种保护罩,是一种防御机制。正是因为这种及时对感情的切断,才使得他们保护了自己,从那些极度的恐惧、担心、害怕、手足无措中隔离了出来,变得平静、不再情绪化、能够生活。

根据这种防御的程度大小,回避型就可以分为轻度回避、中度回避、重度回避、修复后的回避。我们接下来的内容,也就分成这四种类型,去探讨回避型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会有什么表现?

一、重度回避

重度回避型依恋一旦感觉爱上某个人,马上撤退,待在自己觉得安全的位置。

这是由于过度的恐惧、害怕失去、害怕像童年那样的因为需要依恋对象(如父母)但又在需要时得不到对方的回应,不想重复这样一个情绪体验,选择以“不期待"来对抗“被忽视”的伤害。

重度回避型依恋会刻意跟自己爱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此时亲密关系一定是一种比较疏离的状态。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是因为他们童年的时候,与父母亲的相处中,被父母过度拿捏、控制、并且利用这种控制来伤害 TA们的利益、导致需求无法被满足。

比如,下面的父母对回避型的对话,就有可能经常发生:

1“你要是不听话,我以后就不要你了"

2“你要是再这样闹别扭,我就不给你钱花”

3“你要是成绩再不好点,就不让你回家"

类似这样的对话,会让他们感觉在自身情绪不好、特别需要依恋对象的安抚的时候、反被父母亲倒泼一盆冷水,本身自己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安抚呢、还受到了父母的谩骂和威胁,又多了一层恐惧。

长大以后,当他们再次面对亲密关系,就会积累深深地、害怕被抛弃的恐惧;进而导致他们一旦察觉到自己很需要伴侣,就会有强烈的恐惧感,迅速撤离、保持距离、控制亲密度。

对于重度回避型依恋来说,最最害怕的就是被依恋对象所操纵、被对方拿捏、被对方折磨,他们特别害怕在亲密关系中的主导权丧失,导致被依恋对象虐待,自己就像是一个情感的奴隶一样被对方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却得不到依恋对象应有的安抚!

二、中度回避

中度回避型依恋一旦爱上某个人,犹豫不决,不知道要进攻,还是要撤离。

对于中度的回避型依恋,他们强烈恐惧、强烈撤退的动机没有重度回避型那么强烈。他们会想要这段关系、想要去亲密,但同时他也有害怕。既渴望、又害怕的这种情绪体验,就会让他们在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当他们爱一个人时,可能会找朋友、找咨询师、找信得过的人,去倾诉他们内心的纠结、矛盾。但是,中度回避型依恋,往往不会去跟那个爱的人过分的倾诉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害怕这样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会被对方看不起,或者被对方操纵,而失去这段关系发展的可能性。

三、轻度回避

轻度回避型依恋一旦爱上某个人,不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担心和恐惧。

之所以叫“不准确”的表达,其实就是口是心非!比如说,当一个回避型喜欢一个女生,但是他发现另一个男生跟她走得很近,这时候回避型往往会吃醋、会愤怒,但是他不会告诉女生是因为“她跟另一个男的走得很近",他只会有一些愤怒的表现。

愤怒是一种衍生情绪,这背后还有一种主情绪在主导:那就是害怕失去!其实,轻度回避已经会表达自己了,他不会什么都不说,只是他们的表达不够精准。他完全可以告诉女生说:你跟谁谁走得太近,我不开心,害怕失去你。然而,这样准确地表达,他们是不会说的。

但是,我会通过另一些情绪,比如刚说的生气、吃醋、控制(看手机)等等方式,来去“绕道”发泄自己的不满,让那个爱的人看见自己的情绪。所以,轻度回避型依恋往往会有很多试探性的行为,以此来证明他爱的那个人同样是在意他的,这样就可以平复他心中因为吃醋而诞生的恐惧情绪。

四、修复后回避

转变为安全型后的回避型依恋

那么,当一个回避型依恋成功修复,变成了一个安全型依恋,他在爱一个、在亲密关系中,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表现呢?

首先,他们已经能够做到精准表达。是什么样的,就表达怎么样的,不会再口是心非,也不会害怕表达了自己,就会失去这段关系。

其次,他们不再害怕伴侣的情绪,并且能够共情一部分。以前当他们还是回避型依恋的时候,他们往往非常担心伴侣的情绪,是因为伴侣一有情绪,他们就怕这段关系因为冲突而毁灭掉,那种强烈的恐惧,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进而逃离、躲避伴侣的情绪。

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回避型依恋的人适合和什么人在一起》,受到读者们的反响还算不错。

所以我把这篇文章贴在这里,方便大家明确:回避型依恋人格大致是怎样的一种临床表现,以及回避型依恋人格最匹配的伴侣是怎样的。

回避型依恋的人适合和什么人在一起?

这篇文章我会接着聊下去,和各位深入地探讨一下《该如何与回避型依恋的人谈恋爱》。

接上一篇文章说道,根据我接触过的回避型依恋人格,其中大部分都是被『忠诚型哈士奇式伴侣』所治愈的。

很多小伙伴看完这篇文章,都在评论区里问过我许多问题。我可能没有做到及时的回复,但是我每一条都仔细的看过,并且把集中性的问题一一回答一下:

1、回避型依恋人格到底喜不喜欢黏人?

刚开始与回避型依恋人格相处时,其实她们非常排斥被人黏着。但是作为伴侣,你要清楚的是:她仅仅是排斥“黏”的这种行为,而非与你的亲密关系。

很真实地来讲,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内心防线是非常坚固的。她之所以排斥你,是在前期试探你有没有危险、以及你是不是一个一撩即走的人。她们渴望被爱,但是她们内心更恐惧被伤害。

因此面对你突如起来的热情,会让她们本能地选择逃避和抵触,从而外化出的厌恶、甚至语言上的让你“滚远点”。

所以我在文章中提到的“黏”,并非无时无刻地跟着对方,也非像一只舔狗一样围在她身边转。

所谓“黏”的真正核心,意味着要满足回避型依恋人格内心深处的两种迫切需求:

①关注感 ②示好的唯一性

要知道她们嘴上说的“滚远点”,其实内心的唯一顾虑是:你对她是否忠诚。回避型依恋人格前期交往,其实无时无刻地不再验证一件事儿“就算我这么糟糕,你还会爱我么?”

所以与回避型依恋的人谈恋爱,你首先需要非常有耐心,去软化对方的心理防线、建立两性的信任基础。在合适的时机“黏着”对方给予关注感,才能逐渐地让她接纳你的存在。

很残酷地说,在与回避型依恋的人前期相处中,你的面子和尊严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些许伤害,这是无法避免的一件事儿。

但是从始至终,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对方真正排斥的是一种陌生的行为,而非你。对方咒骂的只是一个她无法适应的事情,而非你。

说白了,脸皮厚一点,别把她咒骂的话放在心上。

她需要一个适应你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前期,你如果没有办法给予她充足的关注感和信任,那么她会无时无刻地不想着逃离,被别人误认为是“渣女/男”。

2、如何给予回避型依恋人格关注感,让她适应你的存在?

这里我们就该聊到“什么叫做合理时机的黏?”

在行为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做『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简而言之,是用伴侣喜欢的行为去强化她本来排斥的行为,从而达到让伴侣适应和习惯这种行为。

比如在恋爱初期,回避型依恋人格非常排斥“抱、牵手”等这样的亲密行为,如果你一味地黏着、逼迫她服从你的行为,她自然会产生厌烦、甚至是咒骂。

因为此时她对于关注感和亲密行为的需求,并没有那么迫切。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不合时机的亲密行为,可能不会喜欢、但也谈不上排斥。但是对于回避型来说,没有需求感的亲密行为,会让她们感到抵触。

所以我们要在回避型依恋人格关注感丧失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她们的情感需求,让她们逐渐地适应这些亲密行为,强化对你的需求。

·比如人在早上起床和晚上即将入睡的时候,此时是关注感和安全感最低的时候。

那么你作为她的伴侣,可以不动声色的牵住她的手,然后认真地注视着她的眼睛,传递出“我一直都在的信号”。

当回避型依恋的人,渴望获得安全和关注感的时候,她不会抗拒、反而会默许你的行为。接着我们逐渐地从牵手过渡到拥抱、进而过渡到轻吻,让她逐渐地适应这个过程。

同样,当她想要独处的时候,你不必打扰到她,但是也不要离她太远。让她能够感受到你身体的热度,逐渐地去适应你的存在。

但是回避型依恋的人,真正需要独处的时间并不会太久,当她开始若有若无地瞥向你、或者无聊地刷手机时,再去做之前的“强化测试”,这样会出奇的有效。

因此作为她的伴侣,你需要具备一定的『情绪洞察能力』,去试探出她什么时候是孤独的、什么时候是需要关注的,当你能在她需求空白时,能满足她的期许、那么与回避型真正的亲密关系也就建成了。

3、如何治愈回避型依恋人格的行为缺陷?

先把结论写在开头:先把回避型的人当成一个孩子来陪伴,再尝试着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让她被需要。

之前我们提到过,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内心,其实都住着一个自卑的孩子。她真正需求的其实并不是一个向父母一样“俯冲的爱”,而是像一个亲密伙伴一样,能够陪她玩耍、给予她关注的爱。

所以当她面对伴侣的否定时,她会下意识地恐惧和自卑,同时会脑补出“你是不是嫌弃我不够好了、你是不是不爱我了”等各种的画面,进而会选择一种逃避、自我否定的态度,让自己迅速撤离这一种关系。

对待这样“自卑的孩子”,我们要释放出的信号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我们可以一起做的更好。”

当回避型依恋人格,开始对你产生逃避、恐慌等负面情绪,你可以注视着她的眼睛,温柔地对她说一句“这不是你的错。”

这句话往往能够瞬间点亮她的自信心,当她感觉到你足够的温柔和耐心时,她才会下意识地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且期待着“自己能做得更好,得到你的褒扬。”

·对待回避型人格的负面行为时,你要记住这两句话:①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②这不是你的错。

当回避型人格内心的自卑,能够获取你的认可时,自然会亲密关系产生莫大的满足和依赖。

第二点,当回避型依恋人格适应、并且依赖上你的存在,那么这个时候适当收回你的“伙伴身份”,去向她释放出你“孩子的一面”。

在治愈情感需求丧失时,前期我们要释放出她内心渴望的需求,让她知道“自己内心缺少了什么”,而后期我们要让她主动地填补需求感,让她知道“原来给予别人关注感,也是十分美妙的。”

·前期当伙伴、后期会撒娇——是让逆转回避型依赖人格有效的方式之一。

男孩子们,不要认为“撒娇是女生的专利,其实会撒娇的男孩子,更加好命。”

在与回避型依恋人格后期相处时,当你需要陪伴、需要关注时,要向她等向地释放自己的情感需求,让她给予你关注感和安全感。

大可不必拐弯抹角,直接对她说“我现在有点孤单了,你可以抱抱我么?”/“你可以陪陪我嘛?我真的很需要你。”

当回避型依恋人格满足了你的需求感时,不妨再加一句“有你在,真好。”

这会让她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以及被需要感,当她能够给予伴侣同等的关注和陪伴时,其实这也是自我治愈的一个过程。

当一个回避型依恋人格学会了接纳别人、同时也明白了如何接纳自己时,那么这个曾经充满戾气和咒骂的人,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把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恋爱,当做是一场养成类的游戏来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耐心,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虽然痛、但更快乐的过程。

所以你要学会做一只忠诚型哈士奇式伴侣,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治愈她的了。

一、试图努力了解对方,但是从不表达

回避型的恋人,在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不愿意轻易主动表达出来自己真实的想法。他们非常渴望爱,以至于她们对于爱有着一种近乎完美的偏执的追求。这种追求导致了他们在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是不敢大胆的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所以他们会不断的了解对方的情况,记住对方不喜欢吃葱,下雨的时候总是忘记打伞,停车老是忘记位置。然后默默地付出,点单的时候,备注好不要葱花,下雨天给对方提醒带伞,暗暗记住停车的位置。他们一切的喜欢和爱,藏的很深。若是你没有一双慧眼,你凝望对方的眼神时,你只会看到平静如秋水一般。若是你善于观察,你就可以看到那平静背后的深情。

二、总是要求自己,给自己很大的压力,不敢主动

回避型依恋的人,他们并不是不渴望爱情。事实上,他们比一般人更加渴望爱情,只是他们在渴望时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害怕自己太糟糕,不知不觉当中他们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他们也非常乐于给自己这样的压力,因为他们总是认为有压力,才有更好的动力去爱一个人。于是他努力工作,天天加班,忘记了给你发消息,他误以为加班的动作就已经代表了他内心深处的爱。当你质问他为什么没有主动约你见面时,他害羞的说:不好意思,我忘记了……哪里是他忘记了,他比任何人都记得,只是他真的不敢说,他害怕一旦自己先开口会被拒绝,他害怕一旦开口你就会离他远去。于是他扭捏了半天说:“哎呀,那我现在约你吧……”

区分对方究竟是忘记了还是过于小心翼翼,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对方的神态,如果对方的神态是害羞紧张和腼腆,那毫无疑问,他其实早就想约你,只是不好意思而已。

三、想要表达,但是总是装作不在意

回避型依恋的人在爱情当中会表现得过于谨慎,他们其实想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爱意,但是他们又害怕,爱这样东西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给你带来太大的压力,于是他们总是装作对于爱情的毫不在意。

他们总说:“没有爱情,我也可以过好我自己的生活啊,一个人过的也挺好啊。”每当他们这么说时,都只是想要掩盖他们内心对于爱情深切的渴望和追求,他们比任何人都害怕受伤,他们比任何人都敏感,因为他们对爱情比任何人都执着。

只是这种执着,藏在他们看似冷漠的外表之下。

四、不懂得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因此让自己陷入到委屈

回避型依恋的人,在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会想要努力去满足对方的要求,哪怕这种要求会让自己觉得无奈,甚至是委屈。回避型依恋的人,有一个缺点,他们的爱情是积分制的,当积到一定的失望之后,他们就会默默的离开。当一个回避型的恋人,愿意为了你承受各种各样的委屈时,说明他已经真的爱上了你。同时也请你小心珍惜他的爱,别让她的委屈和付出,最后只剩下了无奈。

五、面对两个人的分歧,不愿意发表意见,害怕关系出现问题

回避型的恋人,在爱上一个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愿意和对方发生争执。因为他们太过渴望爱情,但他们又太过害怕关系出现一丝一毫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他们最直接的反应都是想办法先把矛盾压下来。他们不敢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意见和态度,因为他们太害怕,自己的意见和你不统一时,你会离开他。

和回避型依恋的人相处时,总有种对方好像不是很在乎你的感觉,这其实是因为对方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很多付出,而对方又不善于表达,所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错觉。和他们相处,你要学会带一个放大镜,去仔细地观察那些细节,在细节中找到他对你的爱和在乎。

1、  他们过于敏感,很容易受到批评或反对的伤害。

2、  他们几乎没有(如果有的话)亲密的朋友,并且除非确定被喜欢,否则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3、  他们在社交环境和人际关系中经历极度焦虑(紧张)和恐惧,导致他们回避涉及与他人相处的活动或工作。

4、  由于害怕做错事或尴尬,他们在社交场合往往害羞、尴尬和自我意识。

5、  他们倾向于夸大潜在的问题。

6、  他们很少尝试新事物或冒险。

7、  他们的自我形象很差,认为自己不足和自卑。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被称为人格障碍的一组疾病之一。一般来说,这些疾病是不符合文化规范的持久行为模式,会给个人或周围的人带来痛苦。

回避型人格障碍与其他以紧张和恐惧感为特征的人格障碍归为一类。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有长期的不足感,并且对他人的负面评价高度敏感。尽管他们想与他人互动,但由于强烈害怕被他人拒绝,他们倾向于避免社交互动。

原因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然而,人们认为遗传和环境都起作用。人们认为回避型人格障碍可能通过基因在家庭中遗传,但这尚未得到证实。环境因素,特别是在儿童时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害羞在幼儿中通常是正常的,在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会持续到青少年和成年期。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经常报告父母或同伴拒绝的过去经历,这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尊和价值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54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