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从出生起,婴幼儿就是一个社会的人,就被包围在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刺激之中,形成和发展着人的情绪情感、社会行为等。婴幼儿应了解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1最初的情绪反应
婴儿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如哭、静止、四肢蹬动。同时,初生婴儿的情绪反应就已有初步分化。情绪专家伊扎德研究表明,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出了五种不同的情绪,它们是惊奇、伤心、厌恶、最初的微笑和兴趣。但是,婴儿最初的这种情绪反应大多是先天性的,是遗传本能,且与婴儿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仅是最初步的原始情绪反应。
随着婴幼儿发展,在成熟和后天环境作用下,其情绪不断变化、发展。
2婴幼儿情绪的社会化
初生婴儿的情绪基本都是生理性的,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反应,由机体内外某些适宜、不适宜的刺激所引起,并反映机体当时的内部状态、生理需要。但是,婴儿自降生的时刻起,即进入人类社会环境中,和成人进行相互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着情绪的社会化。婴儿社会性微笑、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和情绪的社会性参照等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1)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人生发展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件。虽然婴儿生来就有笑的反应,但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它与中枢神经系统皮质下的神经冲动自发发放有关,与脑干或边缘系统的兴奋状态变化有直接联系。因此,这些微笑无论是内源性的还是诱发性的,都属反射性表情,而不是社会性的微笑。
约5周始,婴儿能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面孔开始有特别的反应,成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但是,从5周至35个月时,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他们对主要抚养者或家庭其他成员、陌生人的微笑都是一样的。 从35个月尤其从4个月开始,婴儿能够分辨熟悉的脸和其他人的脸,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的微笑,出现有差别、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他们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笑得更多;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而对陌生人则带有一一种警惕的注意。这是社会性微笑的进一步发展, 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2)陌生人焦虑 随着婴儿逐渐能分清陌生人和熟人,随着母婴关系的日益亲密,婴儿能很好地把主要抚养者(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婴儿的恐惧、焦虑。
陌生人焦虑一般在婴儿6~8个月时发生。陌生人焦虑的发生发展是有个过程的。4个月龄前,婴儿连陌生人和熟人都不能区分,当然谈不上惧怕陌生人。4个月左右,婴儿开始区分陌生人和熟人了,对陌生人还笑,但明显比对母亲笑得少了,但这时并不害怕陌生人,对陌生人的态度一般还是比较友好的。5~6个月时,婴幼儿见到陌生人往往会表现出一种严肃的表情,笑得更少,但是仍然不害怕。而到6~7个月时,婴儿见到陌生人就开始感到害怕了,到8个月时,婴儿明显怕生。
父母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认识、理解婴儿陌生人焦虑的产生的原因,这对有效地减弱婴幼儿的陌生人焦虑有益。
(3)分离焦虑
随着婴儿与母亲情感联结的进一步建立,婴儿也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焦虑--------分离焦虑,即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分离焦虑在婴幼儿6~7个月时产生,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同时发生。
6个月后,婴儿的反应明显不同于头半年:婴儿明显地、更多地抗拒特定个体(一般即为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的离开,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非常不高兴、哭闹、不安;同时,他们不愿意再接受他人的替代,别人再跟他玩,他也一定要妈妈。这是婴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上的一个很大的转折。
(4)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婴幼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当婴幼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在婴幼儿发展的特定时期发生的人际情绪的交流和他人情绪信息的利用,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特定情绪交流模式。它包含了婴幼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和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约在婴儿七八个月时逐渐发生。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对婴幼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05~15岁的婴幼儿,其语言能力尚未发展,情绪的社会性参照能帮助婴幼儿超越仅仅回应他人信息的阶段,能通过这些信息来确定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和偏好,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婴幼儿与成人的主动的情绪交流,参照成人的情绪信息,能使婴幼儿避免、摆脱许多险境和危险物体,并有利于婴幼儿行为的调整与改变。同时,婴幼儿经常与成人分享情绪体验,共享同样的情感,有助于丰富婴幼儿的情感世界,密切母子、父子亲情。积极的社会性参照更能成为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媒介,促进婴幼儿探索新异情境和事物,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发展智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避免消极的社会性参照,因为不适宜的参照信息与条件同样会对婴幼儿起作用,导致婴幼儿不良的情绪、行为体验,形成消极、懦弱的性格,限制婴幼儿的探索和操作,阻碍其智力发展。
依恋对幼儿的社会性适应与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重要研究课题。如何选择给儿童正确的依恋模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意义。
一、依恋
(一)依恋的定义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地、充满深情的感情连结。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依恋最早是产生于母婴之间,因为母亲是婴儿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抚养者。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事件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发声、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三)依恋理论的发展
依恋理论是一个毕生发展的理论,依恋关系是在幼儿期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并在个体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发生着作用。因此,依恋理论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至今,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成为西方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二、依恋的类型
继Bwobly提出依恋理论之后,以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丝为代表,依恋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精心的家庭和实验室观察,艾斯沃丝(1975)等人发明了著名的陌生情境测验法来测量幼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通过对多个样本的分析,探讨了影响母子依恋质量的因素,并根据陌生情境下幼儿与母亲分离与重聚时以及陌生人在场时的表现,将幼儿的依恋类型划分为典型的三类:安全型依恋、焦虑—回避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
(一)安全型依恋
这种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类型。安全依恋型的幼儿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
关于试述婴幼儿的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的发展如何体现心理过程的协调发展分享如下:
婴幼儿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的发展在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婴幼儿的情绪理解包括情感信号感知、识别和表达的能力,而情绪调控则强调婴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两个方面的互动共同体现了心理过程的协调发展。
首先,情绪理解对情绪调控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婴儿通过感知贴身照顾者的面部表情、声音、姿态等触觉经验,并将其分辨出的情感信号与事件之间建立联系,从而逐渐发展出一定的情绪理解能力。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情感信号的理解逐渐走向更加复杂的层次,如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动机、反应、态度和信仰等,并针对这些信息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
在掌握越来越多的情绪理解及其建构之后,婴幼儿便可以开始尝试追求、维持、调节和修复情绪,其中就良好的情绪理解是情绪调控的前提条件。
其次,情绪调控对情绪理解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在婴幼儿根据自身的情绪要求进行行为选择、调整或使用成人协助行为的时候。
不仅实现了自我情绪的调控,同时还将刺激入口和反应出口整合,使儿童逐渐建立起与控制情绪相关的神经网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对情感信号的理解。
同时,在情绪调节的过程中,婴幼儿总是要依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进行情绪的选择,判断哪些情绪可以自我控制,哪些需要借助外界的帮助,这种选择和判断的过程也加速了婴幼儿对情绪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由于情绪体验的生物和社会学特征,婴幼儿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的发展在心理过程层面是有机统一、相互依存的。
研究发现,婴幼儿的情绪反应会对后续情绪体验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对情绪理解能力的养成产生长远影响,这也意味着情绪调控的能力不良,会给婴幼儿情绪理解和表达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在促进婴幼儿情绪发展中,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应当综合考虑,并尽可能地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总之,婴幼儿情绪理解与情绪调控的协议发展体现了心理过程的协调发展。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理解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婴幼儿通过情绪调控不断。
很多人安全感不好或者说长大成人后安全感不足都起因于婴儿这个时期。
一个孩子的安全感没有或不好,主要源于这样几件事:
一是孩子刚刚出生,或者很小的时候被吓着了,孩子的安全感就没有了。
二是孩子0~3岁或者是3岁之内和妈妈的依恋断裂。所谓和妈妈依恋断裂,是指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没有在妈妈身边,送到姥姥家、奶奶家,或是其他的亲朋好友甚至保姆家去了,这样就导致孩子和妈妈的依恋断裂,这样的孩子通常会没有安全感或安全感很差。
三是家里环境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比如说妈妈的情绪波动大,或者爸爸妈妈夫妻关系恶劣不和谐,经常吵架、闹离婚等,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
在以上三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和妈妈的依恋。也就是说,孩子只要在妈妈身边就会有安全感,不在妈妈身边就会逐渐失去安全感。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所建立的亲密的情感联结。在婴儿同主要抚养者最多、最广泛的相互接触中,在同母亲的最亲近、最密切的感情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逐渐建立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
其通常表现为:婴儿将其多种行为,如微笑、咿呀学语、哭叫、注视、依偎、追随、拥抱等都指向母亲;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在母亲身边能使他得到最大的安慰;同母亲的分离则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焦虑时,母亲的出现能使他感到最大的安全、得到最大的安慰;而平时当他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首先要做的往往是寻找母亲,接近母亲的可能性要大于接近其他人。
研究者还认为依恋是父母与婴儿之间一种相互的联系,婴儿对父母产生了依恋,父母同样也对婴儿产生了依恋。父母形成的这种亲密情感联系显然要比婴儿早,早在婴儿出生以前,父母就有了依恋的表现――他们幸福地谈论未出生的婴儿,为宝宝制订完美的计划,当怀孕的母亲感觉到胎儿的胎动或从听诊器听到胎儿的心跳时,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婴儿与主要抚养者建立依恋关系要经历以下几个连续的阶段:
这时候的婴儿处于无社会性阶段,很多社会性或非社会性信息都可能会引发婴儿的偏好反应,婴儿很少表现出抗拒行为。在这个阶段的末期,婴儿表现出对社会性刺激(如微笑的面容)的偏好。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人类更为偏好,但是还未能进一步分化。他们更多地对人而不是对其他类似人的物体(如会说话的木偶)微笑,任何人把他们从怀里放下来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尽管3~6个月大的婴儿只对他们熟悉的人大笑,主要抚养者对他们的安慰也更有效,但是他们似乎对任何人(包括陌生人)的关注都感到快乐。
在7~9个月间,婴儿在与某个特定个体(一般是母亲)分离时开始表现出抗拒行为。这时候婴儿已经能爬,他们常常缠在妈妈身边,在妈妈回来时热情地欢迎。有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婴儿首次建立起了真正的依恋。
大多数婴儿在形成最初的依恋几周后,和其他人如父亲、兄弟姊妹、祖父母甚至某个固定的看护人之间也建立起了依恋关系。到18个月时,很少有婴儿只对一个人产生依恋,有的婴儿会有5个或以上的依恋对象。
依恋的质量是否会影响儿童以后的心理发展,又是如何影响儿童发展的呢
有专家研究称,源于健康的依恋关系而产生的爱和安全的内部情感体验能促进心理发展的所有方面。
许多研究支持这一理论主张。有研究表明,婴儿与母亲的依恋质量会影响其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安全型的婴儿在幼儿期问题解决任务中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和坚持性,这些儿童在幼儿期和童年期的社会技能发展得较好,游戏行为表现得更为成熟,人际关系也比较好。
对此生态学家鲍尔比和布雷斯顿提出了有趣的解释。他们认为,婴儿在同主要抚养者的不断交往中形成了一种内部工作模型,即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认知表征,用以解释事件和形成对人类关系的期望。
敏感、反应及时的照顾会使儿童认为人们是可以依靠的(对他人的积极工作模型),而不敏感、忽视或者虐待的看护方式将导致不安全感和信任的缺乏(对他人消极的工作模型)。
同时,婴儿还会发展出一种针对自我的工作模型,这种工作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吸引他人关注和寻求他人安慰的能力。
如果抚养者能及时恰当地回应婴儿寻求关注的努力,婴儿就会相信“我是可爱的”(积极的自我工作模型),如果抚养者常常忽视或误解婴儿发出的信号,他们就会认为“我一无是处,讨人嫌”(消极的自我工作模型)。这两种模型相互结合,影响婴儿依恋的质量和对于未来人际关系的期望。
建构起积极的自我和他人工作模型的婴儿形成了安全型的基本依恋,对将要面对的挑战充满自信,更可能和未来的伴侣或朋友建立起安全和相互信赖的关系。
积极的自我工作模型和消极的他人工作模型的结合(这可能是由于婴儿能成功地引起抚养者的注意,但是抚养者过于武断和不敏感)可能使婴儿形成回避型的依恋,对重要的情感关系感到漠然。
消极的自我模式和积极的他人模式相结合可能形成抗拒型依恋,并对建立安全情感联系过于执着。最后,同样消极的自我和他人模型被认为是混乱型依恋的根源,这类个体往往会害怕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受到伤害。
后来的研究也发现具有积极的自我和他人工作模型的儿童表现得更为自信,在青少年阶段的成绩更好,社会技能发展得更好,对同伴也更为积极,有着更为亲密和更具支持性的友谊。
尽管如此,非安全依恋的个体并非前景一片黯淡,与父亲或其他人形成安全依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与母亲的非安全依恋带来的不良后果。
由此可见,婴儿与母亲的依恋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其实,一个人是否安全,是否适应,主要来源于我们对这个环境是否信任,信任的环境就感觉安全,不信任的环境就感觉不安全。
一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他对妈妈的怀抱、妈妈的身体是最信任的。因为这个地方他最熟悉,这个地方不陌生。
也就是说,妈妈心跳的声音,妈妈说话的声音,是孩子有听觉以来所了解和掌握的最好的声音,妈妈的气味也是有嗅觉以来闻到的第一种气味。他能感受到妈妈身体的温度。所以当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只有在妈妈的身边,他感觉到这个地方熟悉,这个地方最安全,这个地方值得信任,这样孩子的安全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妈妈怀抱的巨大魅力,也是和妈妈的依恋的巨大作用。
因为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生命中的致重――重要他人,就是妈妈。
因为生命之初就是妈妈经常在他身边,就是妈妈无条件地满足他。
如果在特殊情况下,孩子没有选妈妈的可能性,也可能就选了爸爸,或者选奶奶、姥姥等,还有可能在这个阶段就没有重要他人。
他会一直寻找,幼儿园找阿姨,上了小学找班主任,到了中学找知心朋友,实在找不到时,他可能找一个虚拟的心中偶像来做自己的重要他人。
比如,很多孩子找的是伟人或者是时尚潮流的明星等。这时他就会把这些偶像的照片带在身边,或者贴在自己的卧室里,经常和这个重要他人交流,倾吐内在的心声。
可是有些家长不知道这些,看到孩子天天拿着玩偶或者照片之类的东西,非常不理解,有时甚至一怒之下将其毁掉,如果家长这样做了,就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因为家长认为是普通的照片,而孩子认为那是活生生的偶像,是他的致重。
很可能导致孩子从此郁闷,封闭自己,更有甚者,长大后一旦遇到能理解自己的异性,无论是什么样子都会轻易地决定和对方在一起。
因为他感觉这是他一直寻找的,当然不会放弃。所有这些都说明,孩子婴幼儿期的重要他人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到成人后的恋爱或者是婚姻。
所以孩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依恋程度会影响到他成人后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由此而言,安全依恋这一问题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并能尽最大努力和孩子建立起连接。
婴儿一出生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
一,婴儿的气质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婴儿各自不同的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1按活动特征划分
研究者巴斯等根据婴儿对活动的倾向性和行为特征,将其气质划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和社交性四种类型。
二,按三种类型划分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典型的类型。
1容易抚养型。生活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新经验;主动探索环境、对新异刺激反应积极;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
2抚养困难型。
3 发展缓慢型。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三)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1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育的适应性和要求的不相同。
2早期教育婴儿气质的影响
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作用取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是否与婴儿的气质特征相符合相适应。
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婴儿兴趣的发展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一岁前后)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自发性微笑阶段、无条件的社会性微笑、有条件的社会性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1自发性的哭指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射性哭,不具有社会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指不适宜的内外环境刺激引起的哭,也是向抚养者表达个体某种需要的信号,是具有社会交往性质的哭。
3主动操作性的哭指从经验中学到的、具有明显社会活动性质的哭。如把打针与疼痛和白大褂联系起来的经验,惧怕穿白大褂的医生。
(四)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婴儿的种种需求是通过情绪信息在母婴之间传递的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情绪本身具有驱动性,婴儿具有自生长、自发展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可以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本能性的驱动力和心理社会性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一是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
二是婴儿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连接,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
(一)依恋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研究者鲍尔比等,把婴儿依恋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
第四阶段,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三)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1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
(1)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
(2)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
2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1)反应性。 通常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
(2)情绪性。 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
(3)社会性刺激。 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四,婴儿自我的发展
(一)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
学者哈特总结了各种有关研究,提出了婴儿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发展过程。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
其二,婴儿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
2 客体我的自我意识。约在两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客体我的自我认知,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
(2)能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如用“我”表示自己。
(二)促进婴儿自我的健康发展
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早期自我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亲子交往的质量。
没有哪个父母能够完全满足婴儿的需要,父母的反应性受个人的幸福感、当前的生活状况和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但只要父母和谐的养育是 富有同情心、充满爱 的,0~1岁的心理冲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就能顺利得到解决。
学步期的冲突,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要得到顺利解决,父母必须给孩子 提供恰当的引导和理性的选择 。给孩子 足够的耐心 ,让他们自己去尝试他们能做的事情,如大小便、用勺子吃饭、捡玩具等。即使做不了的事情,父母也不要批评和打骂,应该 以充分地包容理解来满足他对独立的要求 。
总之, 基本信任感和自主性是0~2岁儿童必须要建立好的最基本情感 ,若儿童在最初几年对养育者缺乏足够的信任,没有形成健康的个体感,成年后很难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他们要么对自己所爱的人过分依赖,要么在遇到困难时怀疑自己的能力。
高兴、愤怒和悲伤、恐惧
婴儿面对不确定情境时主动地从可信赖的人那里寻求情绪信息,即进行 社交参照 。社交参照使年幼儿童不再只是对别人的情绪信号做出反应,而且还能应用这些信号揣摩别人的内心状态和偏好,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自我意识的情感是指一种高级的情感,如内疚、羞愧、尴尬、嫉妒和自豪。
自我意识的情感在1岁半以后出现,因为18~24个月的儿童越来越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唯一、独特的个体。羞愧、尴尬、内疚、自豪都在这个年龄出现,而嫉妒和自责在3岁时才出现。
除自我意识之外,自我意识的情感需要另一种成分:成人告诉他们何时该感到自豪、羞愧或自责。自我意识的情感在儿童与成就相关的行为和道德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情绪自我调节是把情绪强度调节到恰当水平,以更好地达到目标的策略。
情绪自我调节能力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和成人的教育而不断提高。情绪控制方面的个体差异在婴儿期就已经很明显,到了幼儿期,他对儿童的适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头2年里,调节情绪的良好开端会对自主性、认知及社交技能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气质:即婴幼儿期出现的反应性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稳定个体差异。反应性指情绪唤醒、注意以及活动的速度和强度。自我调节指用于改变反应性的策略。
易照养儿童:在婴儿期很快地形成日常生活习惯,通常比较乐观,容易适应新环境。
难照养儿童:生活习惯不规律,接受新经验较慢,有消极和强烈的反应倾向。
慢热儿童:不活跃,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温和、抑制。心态消极,对新经验适应慢。
良好匹配模型:可以解释气质和环境如何共同作用以导致最佳效果。也就是 创设一种最适合儿童气质类型的教养环境,帮助儿童形成更具适应性的能力。
难照养型气质的儿童经常得到与其气质不相匹配的养育, 其父母经常用生气和惩罚管教儿童 ,这阻碍了努力控制能力的发展。当儿童不听话、反抗父母经时,父母变得愈发懊恼,于是 他们继续采用强制教养方式,但他们的方式往往前后不一,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有时又会放任孩子。这些教育行为使儿童保持并加重了易惹恼、易冲动的行为。 如果父母积极、敏感,就能帮助儿童调节情绪,难照养型气质表现会减少。
养育方式与儿童气质之间的良好匹配最好及早建立,在不利的气质和环境关系导致适应不良之前及时预防。难照养型和害羞儿童都能从温和的、接纳孩子的父母养育中收益,这种养育在儿童掌握新经验的过程中,提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
依恋是人对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结,与这个人交往带来愉快体验,面临压力时会从这个人处得到安慰。
安全型依恋:婴儿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分离时,他们可能会哭,因为他们更愿意与妈妈在一起。妈妈返回时,他们能积极地寻求接近,哭泣也立即停止。
回避型依恋:妈妈在时婴儿似乎漠不关心。当她离开时,婴儿也不伤心,他们对陌生人的反应与对妈妈的反应相同。重聚时,他们回避妈妈,或缓慢地走近妈妈,当被抱起时,他们常常不愿靠近。
拒绝型依恋:分离前,这些婴儿寻求与妈妈的亲近,常常停止探索。妈妈离开时,他们会大哭,妈妈返回时,他们又表现出生气、拒绝行为,有时打、推妈妈。被抱起后,继续哭,不容易被安抚。
混乱型依恋:这种依恋模式反映了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性。重聚时,这些婴儿表现出许多困惑的、相互矛盾的行为。
(1)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
(2)养育质量
养育者以一种定时、有节律、适当地方式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做出反应有利于建立安全型依恋。
(3)婴儿的特征
(4)婴儿及其父母生活的家庭环境
上古时期,自然界实施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强者吃肉,弱者吃草;强者独行,弱者群居。人类和食草类的物种都是弱者,随时都有被吞噬的可能,为了能生存下来,大家只好抱团生活。人一出生就在关系中,如果断开了与人群的联接就没有了依靠,就没有了安全,这也许就是最早的安全感吧。
现今“安全感”一词充塞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那么什么是安全感呢?安全感的字面意思是安全无虞的感觉,是来自一方的表现给另一方的感觉。心理学的解释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两个方面。缺乏安全感的人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缺乏自信,最常见的情绪就是焦虑。
精神分析理论的鼻祖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安全感这一心理学概念,他认为:当个体所接收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所能控制或释放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和危险感,伴随这两种感觉,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这种焦虑和自卑情节对一个人的成长以及成人后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说: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的、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心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以上几位心理学大师强调了安全感的重要性,以及从幼小时期就建立安全感的必要性。“发展心理学”认为婴儿的依恋是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安全感的开始。
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景研究法,把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年轻的宝妈们可以参考、对照一下:
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地探索,对母亲的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
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
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典型的焦虑型依恋。
在以上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
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它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也有很大的影响,积极依恋型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
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母亲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宝妈们要学会正确地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思,并且能予以积极地应答和反馈。经常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总之,父母对孩子要充满爱心,给孩子以安全感;一贯地对孩子的需要做出敏感的反应,使他享受满足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使他体验成就感;能够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使他感觉安全感。
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心,对孩子的主动、自主的愿望不提供尝试和学习机会,而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们的能力,甚至羞辱、责骂他们,这会导致婴儿否定自我的表征,对其自我的发展非常不利。
参考文献:《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一)早期依恋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许多研究都证明,婴儿早期的的依恋质量可以预测他们在幼儿乃至成人期的行为。安全依恋的婴儿到了幼儿阶段仍然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有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则较多地发展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
(二)早期依恋对情感发展的影响:
1951年鲍尔贝和他的同事报告了一些过早离开父母的一个人的情况。报告中指出,这些婴儿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怕做游戏,怕冒险,怕探索,怕发现超过他身体之外的世界,乃至自己。
鲍尔贝由此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可以确信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
在这里,儿童即可找到满足,又可找到愉快。如果儿童能够形成良好的依恋,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信,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一个人未能在早起形成与母亲的依恋,他将可能成为一个缺乏来自依恋的力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
(三)早期依恋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安全依恋儿童的认知通常也表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
有研究者考察了一岁婴儿的依恋类型,并在这些婴儿两岁时,将他们置于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中,观察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好奇性、兴趣,以及是否具备一些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社会能力,借此考察早期依恋与后来的认知发展的关系。
结果发现,尽管问题很难解决,但安全依恋的儿童能热情主动地接近问题;解决问题时遇到挫折表现出的消极情绪较少,坚持性较好,并且能及时向成人求助,寻求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能听从成人的安排,解决问题。
而焦虑一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则表现为对问题不感兴趣,遇到困难表现出很多消极情绪反应,很容易失望、放弃问题,过分依附母亲,不能独立解决问题,通常会忽视成人的指导。早起回避型依恋的儿童面对问题经常表现出跺脚、发脾气等消极的情绪反应,坚持性较差,回避母亲的帮助。
所以,依恋的性质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制约作用。
扩展资料: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亲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人们平时所说的恋爱关系亲戚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在本质上都根植于依恋这种情感。
在婴儿延续生命的历程中,母亲给予了孩子无数的“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乐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
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并且这种联系连绵不断。所以,依恋对于婴儿来说就是在他们和母亲(主要照看者)之间的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结。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