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英语语言学中,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式什么区别?谢谢

请问英语语言学中,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式什么区别?谢谢,第1张

隐喻不仅具有修辞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在语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尝试将认知隐喻理论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如映射理论、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式,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写作中隐喻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隐喻也称暗喻,隐喻同明喻一样,也是在两个不同类对象之间进行比喻,区别在于:明喻吧本体和喻体说成是相似的,而暗喻或隐喻则把两者说成是一致的;明喻中有“比喻词”而暗喻或隐喻中不用,是一种“压缩了的明喻”。暗喻或隐喻不仅不用“比喻词”,直接把本体说成是喻体,而且有时句中仅仅出现喻体而不出现本体,因此意义比较含蓄,而且读者根据上下文去领会。

如:The machine-gun mowed down the enemy

The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

The parks are the lungs of our city

  [基金项目] 安徽财经大学青年科研项目(ACKYQ08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姜媛媛,女,山东曲阜人,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阐释

  ○姜媛媛

  (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摘 要] 习语是使用该语言的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浓缩,体现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具有承传

  性。本文介绍了习语的相关定义,并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习语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习语的意义的理据性。

  [关键词] 习语; 认知; 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 H31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8610 (2009) 03 - 0085 - 03

  习语是语言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作为语言艺

  术的精华沉淀了大量的文化因素,体现着该语言文

  化的特点,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习语,也有人将其称

  之为成语或俗语。恰当地使用习语,可以使人们的

  表达更加精练、生动、形象,往往收到言简意赅的效

  果。习语的掌握水平往往被看做语言习得与否的重

  要标志之一。习语还是语言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

  有机结合,因此有必要对习语进行更多的研究。

  传统上人们认为习语的意义是不可分析的,是

  “死喻”,强调其意义的任意性。本文将从概念隐喻

  的角度对英汉习语进行分析,并认为习语意义是有

  理据的,是与人们的认知经验密切相关的。

  一、习语的内涵及外延

  习语,英语称为idioms,从广义说来看,习语是

  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形成且久经沿用的特殊固

  定词组或语句,包括成语、谚语、俗语、箴言、格言、惯

  用语等语言单位。

  (一)汉语习语

  汉语中的习语俯拾皆是,且多半是四字格成语。

  就本质而言,这种“四字格成语”就是习语,无非是

  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说法而已[ 1 ]。因此,我们可以将

  汉语中的习语与成语一词看作同一概念。根据《现

  代汉语》的解释,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

  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

  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例如: 水深火热、一箭双

  雕。当然,汉语习语或成语也不止“四字格成语”,

  还包括像“戴高帽”、“穿小鞋”之类的三字格熟语,

  歇后语如: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谚语如:巧

  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英语习语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1974)把idiom分为两义:

  ( 1 ) language of a peop le or country, specific

  character of this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特殊之点。

  (2) ( gram) succession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not obvious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mean2

  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but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语法]连串之词表示整体意义而不表示各单

  个意义者。

  如give way (退让,不能支持) , in order to (为

  了) , be hard put to (为难,陷入困境)等。以上两义

  只有第二义相当于成语。

  二、传统与认知语言学派对习语的观点

  (一)传统语言学派对习语的观点

  在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对习语的研究中,习语的

  可分析性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持不可分析性观点

  (K·vecses, Szabo称之为“传统观点”[ 2 ] )的人认为

  习语的语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语义已无

  法从构成习语的各个词的语义中推测出来,而各个

  词在组合中也相应丧失了它们原来在语义上的独立

  性,这类习语被称之为无理据习语。传统观点还认

  为习语是一种“死喻”( dead metaphor) ,是约定俗成

  的习惯用法,由于习语意义的不可分析性使得习语

  成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块绊脚石。然而,这种传

  统观点正逐渐受到挑战。以Carter和McCarthy 为

  代表的传统观点认为,习语只是一种纯语言现象,主

  张从词汇、句法及篇章特点等语言层面来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传统观倾向于将习语的认知置于纯语言

  层次,认为习语是独立于人的概念系统及常规只是

  — 85 —

  语文学刊 2009年第3期

  之外的,忽视了习语研究的认知本质。

  (二)认知视角下的习语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的任意性提出了疑问,认为

  语言的共性说明语言不完全是任意的,而是受到认

  知环境、生活环境、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在

  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尽管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

  等级上、在不可分析为更小单位的词素上有一定的

  任意性,或者有些已经丧失了理据,但是在构成上位

  或下属范畴的词语或词组及在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

  短语和句子的过程中是有动因的、有理据的、可论证

  的。只是其动因和理据不在于语言形式直接反映外

  部世界的事物,而是反映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即语

  言形式相对于人的认知结构来说不是任意的。语言

  是由人的认知、社会文化及其语用因素促动的符号

  系统作为语言一个重要部分的习语亦是如此[ 3 ]。

  鉴于传统观点对习语研究的局限性,认知语言

  学家对习语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在下文中我

  们将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介绍。

  三、习语的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

  们学习和掌握习语不能只靠单纯记忆、模仿,还应该

  尽量理解习语的隐喻概念,注意习语的组成成分与

  习语整体意义的内在联系,使自己具有创造性活用

  习语的能力。

  (一)概念隐喻理论基础

  概念隐喻就是两个认知域—源域和目的域—之

  间的映现和对应。源域( source category)多为人们

  熟悉的有形的具体概念和范畴, 而目的域( target

  category)则多为陌生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和范

  畴。例如,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中,MONEY

  是源域, TIME是目的域,源域所具有的特征通过隐

  喻概念传递给目的域,由此人们可以说“花时间”,

  “浪费时间”,“节约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隐喻概念也是通过不同的

  词语来表达,这些表达方式称为“隐喻表达”(meta2

  phorical exp ression) 。大量的证据表明概念隐喻存

  在于人们的认知体系之中。据Lakoff & Johnson统

  计,普通语言中, 70%以上的表达方式是源于概念隐

  喻。由此,他们提出日常生活中充满隐喻,隐喻“不

  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有效的手段,更重要的还是

  思维和认知的工具”[ 4 ]。

  Lakoff的概念隐喻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的认

  知体系首先是一个充满隐喻性思维的体系,而思维

  过程中所示用的概念隐喻能以已知喻未知,以简单

  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那么,具体说来,概念隐喻

  是如何为一些习语提供语义理据的呢

  (二)基于概念隐喻的习语认知推理

  The boss is up in arms about the company’s poor

  sales record in the past few years

  该句中, to be up in arms的意义是通过源域概

  念“人通常会因情绪亢奋而举起双臂,抖动拳头”的

  实体意义映射到目的域“ANGER IS UP”的概念认

  识而被理解为to be angry,在这里,“ANGER IS UP”

  被称为概念隐喻,因而依据这一类似机制,下面各句

  中习语所体现的概念隐喻分别是:

  (1)Mrs Smith sobbed her heart out at the news

  of hermother’s death

  THE HEART IS USED - UP RESOURCE: 听到

  母亲去世的消息史密斯太太哭得死去活来。

  (2) Intellectuals have certainly come up since the

  open policy reformation H IGH STATUS IS UP:改革

  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无疑有了很大提高。

  ( 3 ) The fire between them finally went out

  LOVE IS FIRE:他们之间的爱火最终熄灭了。

  (4) The house changed hands many times POS2

  SESSION IS HOLD ING SOMETH ING IN THE HAND:

  这幢房屋多次易主。

  上述例句说明,概念隐喻充当着两个彼此独立

  且截然不同的概念域之间的媒介,概念意义之间的

  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因此,

  解读“sobbed her hear out, come up, fire⋯ went out,

  changed hands”的意义要远比“used - up resource,

  high status, possession”等意义复杂。假如我们从概

  念隐喻所构成的思维体系与习语喻义之间的相互作

  用来分析习语,那么,理解这类习语自然以概念隐喻

  作为基础。

  另外,Barcelona指出概念结构是语言的心理体

  现,是词义运用的基础,是把语言和认知对应起来的

  中间层次[ 5 ]31 - 58。为了进一步揭示概念隐喻的认知

  表征,我们还可以从概念映射的动态过程着手,即概

  念结构的实体性对应与认知性对应加以对比分析。

  实体性对应是指源域和目的域中概念的静态意义对

  应。

  例如,习语“to sp it fire”的一般意义是“to be an2

  gry”,是根据概念隐喻ANGER IS F IRE一般概念结

  构得来的。认知性对应是人们运用了概念结构认识

  上的动态意义对应,是从一个认知领域到达另一个

  知识领域的隐喻思维过程中运用了推导。又如,为

  何习语“sp itting fire”和“smoke coming out of one’s

  ears”的喻义为“more intense anger”,而不仅仅是“be

  angry” 因为人们根据有关特定的概念隐喻知识,

  即“火变得浓烈而难以控制时是非常危险的”这一

  认识来解读“sp itting fire”和“smoke coming out of

  one’s ears”的喻义。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在“fire”的

  概念结构上运用联想,把“fire”的特殊概念结构与人

  的情感变化关联起来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当怒气变

  得强烈且失去控制时同样也是非常危险的,而它的

  附加意义从“to be angry”到“to be becoming greatly

  — 86 —

  说文解字 姜媛媛/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阐释

  angry”程度的不同变化,则是根据源域“fire”和目的

  域“anger”的认知性对应得出。多数情况下决定一

  个习语的一般意义,即习语所涉及的概念时习语里

  所使用的概念隐喻的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认知性对

  应。所以,在解释习语的认知性隐喻方面,我们发现

  后者要比前者更为复杂。

  以上是用概念隐喻分析英语习语的语义理解。

  汉语习语的语义也可以用概念隐喻解释。下面我们

  来分析一下汉语四字格习语“如胶似漆”。在这一

  习语中,我们只看到“胶”、“漆”这两个源域,而目标

  域却没有在习语中出现。那么,汉民族是如何将两

  个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去的 我们知道,“胶”和

  “漆”都具有黏附力,两者结合无疑表示很强的粘固

  性。但是黏附必然会牵涉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粘

  与被粘。换言之,有粘的事物就必然具有被粘的事

  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此外,该成语中

  “如”和“似”均是达至语言隐喻目的的标记词,说

  “如胶似漆”,肯定隐含着某事和某人“如胶似漆”。

  其次是依据汉语的共有知识( shared knowledge) ,

  “如胶似漆”常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对这一

  隐喻成语的解读首先是将“胶”和“漆”这两个源域

  整合在一起,再将已经整合的概念映射到事物与事

  物之间的关系这一目标域上,这样便得出一个新显

  结构:某人与某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深厚,难舍难分。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传统观点所认为

  的英汉习语意义的任意性、不可分析性是不成立的。

  英汉习语的意义是与我们的认知经验密切相关的。

  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今后正确地理解和使用

  英汉习语。

  参考文献

  [ 1 ]王文斌,姚俊 汉英隐喻习语ICM和CB 的认知对比考

  察—以汉语的四字格隐喻习语为基础[ J ] 外语与外语

  教学, 2004 (5)

  [ 2 ]K·vecses, Z & Szabó, P Idioms: A view from cogni2

  tive linguistics[ J ] App lied L inguistics, 1996 (3)

  [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 4 ]Lakoff, G &M Johnson MetaphorsWe L ive By[M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 5 ]Barcelona, A On the p 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motivation for concep tualmetaphor InMetaphor andMeton2

  ymy at the Crossroads, ed[M ] Mouton de Gruyter, 2000

  (上接第68页)

  《广志》曰:“剥其上皮,色黄白,味似葡萄,甜而

  脆,亦饱人。”

  《广志》曰:“似‘鳖卵’,大而酸,以为醢和。”

  皮如玉色,滑而且美(在这个句子里,“而”字后

  面加了一个“且”字,但在句型的用法没有什么影

  响,算是一个变形。)

  2 (名词)如/似/若(名词) , (主谓短语)而(形

  容词) ,形容词表示所介绍事物的性质或状态。

  今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

  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

  3 (主谓短语)如/似/若(名词) , (形容词)而

  (形容词) ,两个形容词表示所介绍事物的性质或状

  态。

  子大如拇指,长而锐,有似羊角,名’羊角蕉’,味

  最甘好。

  实白如肪,甘而多汁。

  4 两个“(名词)如/似/若(名词) ”连用。

  枇杷,叶似栗,子似蒳,十十而丛生。

  五、句型分析总结

  “如/似/若”和“而”连用句式最早出现在什么

  时期,在《要术》以后的时代里它的发展状况又是如

  何,限于本文的篇幅,笔者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

  更深一层的探讨。因为,笔者在准备本文的过程中,

  隐约发现,在之前的《山海经》中,这种句式已经大

  量出现了,说明它的出现的时间上限还应该不晚于

  那个时代。另外,笔者还从本文分析中发现,这种句

  式在介绍事物类型的著作中出现的频率可能更高一

  些,也有待于日后研究。

  可以肯定的是,《齐民要术》行文和引文中“如/

  似/若”和“而”连用句式的大量运用,说明这种句式

  在《齐民要术》的成书时代已经是非常的成熟了。

  参考文献

  [ 1 ]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附杂说[M ] 中华书局, 1985

  [ 2 ]汪维辉,试论《齐民要术》的语料价值[ J ] 古汉语研究,

  2004 (4)

  [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版) [M ] 商务印书馆, 2000

  — 87 —

  语文学刊 2009年第3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53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