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三岁之前,要有恩于他,三岁之后,要立威于他

李玫瑾:孩子三岁之前,要有恩于他,三岁之后,要立威于他,第1张

作者|方晴

周末去上海出差,本想在高铁上熟悉下文件,结果一路上被吵得啥都干不了。

我旁边坐了个6、7岁的小男孩,比较顽皮,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总之,分分钟消停不了。

他妈妈看起来三十多岁, 对儿子有求必应,不厌其烦地满足他所有需要,全然不顾是不是影响了其他乘客

旁边的乘客实在忍不住开口说话了:“也太惯着孩子了!”

只见这位妈妈瞥了她一眼,一脸不屑的说: “现在孩子就得这么养,专家说了,要无条件的爱孩子,他才能充分信任父母,才能有安全感。”

“无条件的爱”是这样吗?,只怕你对“无条件的爱”有什么误解吧?

无条件的爱是无边无界的爱。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做任何事情都爱你。你温暖良善,我爱你,你坑蒙拐骗,我也爱你……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有多少妈妈说过:“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再打人,我就不爱你了”

所以,爱的前提是你听话,是你不打人。这是有条件的爱,有边界的爱。

当然,这里的条件未必是对的,比如“听话”就难说对错。

但无条件的爱也是存在的,不过是分阶段的,只存在于婴幼儿时期。孩子可爱,你爱他,他哭闹,你也爱他。

李玫瑾教授说,0-3岁的孩子就是要给他无条件的爱。此时他处于依恋期,需要 情感 抚养,让依恋 情感 能够持续地得到满足,他才会对外界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这个观点在演员马伊琍的两个女儿身上得到了验证。她为了训练大女儿能早日睡整觉,哭了不抱,饿了也不会立即喂奶。 结果,大女儿一岁半的时候还总是半夜醒来,然后再哭着睡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伊琍的小女儿。 她哭了就有妈妈抱,饿了就立刻有人喂,所有需求都随时随地的被满足,结果满一岁的时候,她就能自然睡整觉了。

睡眠质量好坏是衡量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的重要标准之一,小女儿的睡眠质量比大女儿好,无条件的爱更能给孩子安全感。

这是因为, 0-3岁的宝宝,大多都是生理性需求,我们当然要无条件的满足。

只有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感受到足够的爱,他的内心才能种下爱的种子,慢慢发展为爱别人的能力。

父母在依恋期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会让他更放松地吃奶,更踏实地睡觉,更乐意用自己的方式跟他人互动,长此以往,安全感更强。

等过了依恋期,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就要有所转变,就要学会用爱给他们画边界了。无条件的爱开始变得有条件了。

这个阶段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主要需求从生理需求转为心理需求,父母对孩子也不再是纯粹的 情感 抚养,而是要对孩子进行性格教养,更多是要规范和约束孩子。

父母想要孩子养成什么样的性格,就要教会他什么样的表达需求的方式,为他建立一套与他人和 社会 有关的行为规范。

接下来这位父亲的做法令人称赞。视频中的男孩跟着爸爸做公交车,故意没投币,事后还跟爸爸“炫耀”自己的小聪明, 而爸爸的做法是领着儿子重新投币,让儿子知道自己错了,并向司机师傅道歉。

这才是父母应该对待少年的正确方式:爱与规则同在。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而别人爱我们的孩子,是因为他善良、温暖、优秀、善解人意……

我们用爱的方式跟孩子讲条件,就是在教他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当他回家有父母爱,家人爱,出门有朋友爱,有陌生人爱,他才会幸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要用爱的方式讲条件,告诉他们边界在哪里,然后鼓励他们在画好的最大圈圈里尽情起舞。

可问题是立规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痛苦的体验,是磨炼孩子的过程。当孩子表现任性,为达目的而放肆哭喊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李玫瑾教授曾在网上手把手地教网友如何处理,首先要陪伴他,但不是满足他,不让孩子感觉孤单,给他无言的爱。

然后,明确地告诉他:你这样是不对的。当你要求不合理,我就不会哄你,不会表达出爱你。

最后,只有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需求的时候,我们才会根据具体情况来满足他。

这种无私且有条件的爱,才是最好的爱。

等他们再长大些的时候,或许大家就可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有商有量的制定一份家庭合约,全家遵守,自由且有边界。

为了方便记忆,这个合约最好不超过7条。先把每个人认为必须执行的规则写下来,再共同商量细节。 比如洗完澡要拖地,比如脏衣服要放进脏衣篓里。只有所有人都认同的规则,大家才会发自内心地遵守它。

然后,一起制定奖惩措施,不同家庭成员想要的奖励以及最有惩戒性的事情大概率不相同,可以针对每个人设置不同的奖惩方案。 比如,妈妈最想要的奖励,可能是爸爸带娃她放假,孩子最想要的可能是奥特曼的贴画。

最后,严格执行,定期总结。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各种情况出现,及时发现,及时调整,这份合约才能长期使用。

家庭合约的双边规则一旦形成,父母和孩子就是平等的合约双方。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如果所有人都做到了严格执行,让约定好的规则落地,那么恭喜你们,你们将获得非常平等的自由关系,你们和孩子之间不再是对立面,而是肩并肩。

这种有约束的,有条件的爱,会让他们走得更加长远。

在幼年时期,给孩子无条件的全部的爱,让他放松,让他踏实,让他给你足够的信赖。

在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给他有条件的克制的爱,陪他成长,伴他左右。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让我们做一面好的镜子,在未来收获一个幸福的孩子。

很多父母都很发愁,孩子不听自己的话, 让他往东孩子非要往西,永远和自己对着干, 不管是说教还是打骂都用上了,就是不听话, 管教孩子其实根本用不上打骂这样的极端手段, 只要建立好早年的依恋关系,今后就不愁孩子不听话了。

为什么要叫依恋呢, 因为孩子的起点就是依赖, 依恋这个词拆开来看就是依靠,眷恋, 恋这个词是情感现象, 我们通常说的词都是恋爱, 恋爱不是简单的谈情说爱, 有的人有很多恋爱史, 那就不叫恋爱,那叫爱, 爱是普遍的,可以有很多对象, 所以结婚是一个人,爱情是一类人。

也就是说爱的对象可以更换, 或者是不仅限于恋爱对象, 家人,朋友一样也可以用爱这种情感。

李玫瑾:打骂是最无效的教育手段,让孩子听话,做好这1点就够 在社会和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或者是投缘的人, 这些关系建立的基础都是爱, 爱可以一对多, 恋是只有唯一不能被代替, 是一对一的情感。

儿童时期为什么是依恋而不是恋呢, 这个依恋现象在二战中被发现, 当时有很多孤儿被送到养育院, 这些在养育院长大的孩子到了成年之后, 有很大一部分都去做心理咨询, 结果心理学家在最后一登记统计就发现, 孤儿到了成年之后来做心理咨询, 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

心理学家就进行研究, 一开始以为是孩子在童年时期被虐待过所以才导致的成年后的心理问题, 于是他们就去调查, 但是调查的结果却是, 这些人在小时候并没有被养育院虐待过。

大家都知道, 在二战之后其实有很多家庭残缺的女性, 她们都投身于于孤儿院的教育中, 靠养育孤儿带来情感抚慰。

对于养育孤儿她们不是在做工作尽义务, 而是真的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待, 对孩子非常好。

心理研究专家就很困惑, 这些孤儿到底是为什么成年之后会多发心理问题呢。

最后发现,问题出现在养育方式上, 养育院与家庭两种抚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养育院是值班制,他们会换班, 于是孩子在被养育的这个过程中, 没有依恋的对象。

他们最常面对的,就是更换老师, 可能晚上哄自己睡觉的是这个老师, 睁开眼睛就是另外一个老师了。

这就造成了孤儿们早期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 人作为哺乳类最高级的一种动物, 生下来之后,是没有生存能力的, 孩子只能够到自己嘴边的东西, 其他的地方什么都不能控制,不会用手用脚, 甚至连抬头和动脖子都不会。

只有将奶瓶放到他们嘴边才能够得到, 婴儿时期的孩子除了吃喝拉撒睡, 打嗝之外其他的事情没有一件事情能够独立完成。

睡觉不盖被子能冻病了, 喝奶不拍背会吐奶, 拉尿不换尿布会一直沾满粪便呆著, 这就是婴儿的无力感, 这种状态婴儿要持续一年, 当婴儿能做起来,会翻身趴了, 他们才有了一定的自由度, 但是在这个阶段之前,所有婴儿的痛苦只能靠哭来表达。 等待着别人替他解决困难,照顾他们。

而过来的这个人, 婴儿都不用睁眼也能分辨的出来是谁, 而且一开始婴儿也看不清是谁, 看清了或许也记不住, 因为视觉发育还不完善, 大脑记忆力也并不可靠。

人最开始的主观反应是什么呢? 当婴儿还不会做起来, 还不会自己发出有意义的声音的时候, 在4个月之后的婴儿已经会认人了, 婴儿不用说话, 只要抱着他的人, 不是天天抚养他的那个人, 孩子就会有排斥的反应。

这个人把奶瓶送到孩子的面前,孩子会摇头, 他虽然很饿,但是他不会吃奶, 孩子即使很困,如果不是抚养人哄著,也很难入睡。

这个时候的孩子并不是用眼睛来认人, 只需要靠嗅觉和感觉, 他就能分辨出眼前的这个人不是平常那个抚养自己给自己服务的人。

因为孩子每一次感受到痛苦的时候, 都是抚养人带给自己愉悦感, 解决自己的困难, 这个过程其实在怀孕阶段就已经和母亲产生了连接, 所以孩子在早年, 依恋最关键的人是母亲, 与母亲有一种别人无法代替的关系。

当孩子还不会表达的时候, 他早就有了意识和判断, 运用的就是人的原始本能:嗅觉。

嗅觉判断是潜意识, 这种潜意识的意思就是感觉心里是有的, 但是自己都意识不到。

李玫瑾教授又提到了「气场」, 所谓气场就是孩子每天一出生, 每天抱在怀中,这个事情虽然很辛苦, 如果母亲真的做到了每天都可以抱抱孩子, 孩子不用睁眼就能知道这个是妈妈。

李教授还讲了一个刑警同事的例子, 自己家的孩子沉迷网吧, 父亲每天都忙于工作疏于管教, 发现问题之后就靠暴打和威胁, 来让孩子听自己的话让他改邪归正。 但是打过几次之后并没有什么效果, 而且发现自己家相册里, 只要是有自己的相片脸上都有被刀割过的痕迹。

于是来咨询李教授,想问问这是不是儿子做的, 李教授说「那还用问吗?肯定是儿子做的啊」 刑警朋友问「那怎么办」 李教授说「你早年不亲自带, 现在开始狠管,这个问题很糟糕。」

依恋关系如果早年做得好, 将来就不会出现管教不了的问题, 而依恋关系在3岁之前形成。 想要孩子和自己形成好的依恋关系, 不能只靠妈妈,父亲一样要参与其中。 这样将来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 这种权威是在孩子婴儿阶段就建立的, 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就形成的, 并不是靠后天的打骂来建立。

多抱抱孩子,多陪孩子玩耍, 和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 就能让孩子记住父亲为气味, 这就是一种天然的情感形成基础。 以后孩子对父亲就有感情, 即使后来父亲管教孩子, 他们内心也不会形成强烈的恨意。 相反如果父亲从来不抱孩子, 缺席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 孩子生病不带孩子去医院, 对孩子不怎么表达自己的爱, 到了真的需要管教的时候, 孩子自然也不会听父亲的。

所以依恋关系是起步点, 这是人进化到现在的一个设计, 让人在完全无能无助的时候, 考完全依赖一个人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从而产生情感联结,每一次拥抱, 每一次喂奶,每一次换尿布, 都在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印象。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即使成年甚至是老年,如果还能和父母在一起, 那种内心的愉悦感始终会存在。

所以抚养过程当中需要父母的爱, 这是情感抚养的关键, 想让孩子将来听话, 就需要早年对孩子进行亲自抚养, 这是关键。

打骂是最后的手段, 但也是最没有用的手段, 管教孩子从小就建立起好根基, 只有这样将来才能不用煞费苦心的再进行补救, 为人父母之前先要考虑好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来养育孩子。

1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有的父母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或教而不当。让这些不称职的父母去“家长学校”学习,或许应成为一道法令。

2情感,需要抚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台阶,主要由家中的哺乳者来完成。

3性格,需要教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台阶,主要由孩子所依恋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完成。

4情感抚养更多的是要照顾和满足孩子,而性格教养更多的是要规范和约束孩子。

5能力,需要培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三个台阶,主要由不同层级学校的老师,通过教育活动来完成。能力包括智能,技能,特殊能力等。

6自我,需要修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四个台阶,由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个体自己来完成。

7人的心理发展是从被动接受养育和教育到主动寻求自我发展,从受外部影响到自己修身养性。

这本书是我在华师大上课的时候课间刷华师大的一些公众号看到的。那是一个读书比赛的邀请帖。罗列了一些书单,我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特别能够击中我。然后我就买下了这本书。

在我觉得写论文很没思路的时候就把它翻开了。刚开始看的时候,前半部分都是犯罪的实例,我很害怕,可是我还是每天晚上泡完脚之后,躺到床上打开书。本来是想看到有睡意的时候就立马睡觉,可是根本没有用,越看越想看,只不过是理智告诉我太晚了,不能再看了,才放下。白天的时候我也看了一整天,坐在桌子前看这本书,我还是会觉得很害怕,大白天突然猛回头会害怕!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是教会了我们很多养育孩子的细节,比如里面提到如果孩子第一次想要买玩具,怎么对孩子说不。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是一个人在教育的时候,其他所有人都保持沉默,不能参与进去。如果孩子内向,想要去跟别的孩子一起玩,但是又走不出第一步,这种情况下可以建议家长带同样的玩具两个,这样子别的小孩想玩,就把其中一个给另外一个孩子玩,他们两个就可以玩到一起了。

还有一点让我很印象深刻,4岁左右的孩子学习游泳可以教会他如何克服恐惧感。四岁左右的孩子学习跑步,可以教会他怎么样锻炼自己的耐力而且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有坏情绪的时候,也会有一个缓冲疏散情绪,缓解情绪的一个出口。比如你会被跑步,那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冲出去跑个5km,那这口气出了情绪就缓解了对自己就不会再有危害了。所以李玫瑾教授说,18岁之后学游泳只是增加了一项技能但是对四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就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而已。

我觉得这本书讲的特别好,很细腻所以看完之后,我就在淘宝买了十本我想今年春节送给我身边的人。希望他们都能看一看,也真诚的希望对他们养育孩子能起到一点帮助。

我送出了第一本,是给Jimmy妈妈,而且她打开看了,我很开心!

李玫瑾老师实际上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却发现在众多犯罪案例中,大多数都能从早期的教育中寻找答案,研究到最后发现其实就是人本性的不同,而人性的弱点往往都和早期的情感、性格、心理培养有很大关系。

0-3岁是身体和思维发展最关键的时间,也是早期情感,观念、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

人类成年后是要比动物聪明的,这是事实。但早期确是最笨的。老师举了个例子说是把刚出生的大猩猩和新生婴儿在同样的环境下长大,发现早期的大猩猩是是要比婴儿聪明的,它们知道简单的指令,会有回应,而婴儿不会,除了吃就是睡。成年之后我们发现大猩猩的各方面发现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婴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复杂的思想,与外界的连接,产生社会性。这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

我们生来就是需要被照顾的,没有抚养人的照顾,婴儿不可能存活,也就是说解除婴儿所有痛苦都要完全依靠另外一个人。时间长了就会萌生一个东西,这就是情感,婴儿会和抚养人产生情感的连接。你会发现孩子6个月到1岁就开始认人,如果身边突然换个人照顾,就会紧张不安,因为这不是她熟悉的面孔,声音,和气味,那么父母就会获得孩子的心理资本,这是很关键的。

有些家长就说,我的孩子简直管不了了,说什么也不听,那么你的孩子早期是谁抚养的,如果是父母还好说,如果不是,那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你和孩子本身的关系从孩子情感萌芽的时候就是缺失的,在孩子眼中你不是她生命中最早出现的那个人,在她最无助,最需要被照顾的时候,你不是出现在他身边的那个人,自然不会有感情,也不会在孩子心中获得心理资本。

另外,还有儿童早期的观念和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什么是观念?观念就是看到的并形成的行为,家庭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早期的观念形成影响,举个例子走在马路上,捡都都是的钱包,有的人可能想法设法的去找失主,有的人可能会一声不吭的留下,前者肯定是父母教育的孩子为人正直,不捡外来之财,后者父母可能就是个爱捡便宜的人。

什么是性格?就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方式,我们说这个人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这也和早期的培养方式有关系。如果我们从小就是生活在父母,爷爷奶奶这种亲人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下,孩子肯定说话是多的。就比如我的孩子属于在一对多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说话很早,而且不到两岁就可以念诗背词,小嘴也一直不闲着。

并不一定说我们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就算是陪伴了,刷手机带孩子那不叫陪,那只能是说是呆在一起,真正的高质量陪伴是交流,是沟通。这样孩子成年后才愿意与人打交道,社会性才能强,性格外向,反之则话少,比较内向。

内向的人内心是孤独、寂寞的,身边也是没有朋友的,渐渐会对生活失去乐趣,甚至会厌世,成年就会容易走上犯罪和自卑的道路。

总结一下:

早期的情感萌芽,观念的形成,性格的影响,其实都是来自于父母。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父母造就的,解决问题关键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大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578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