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是由美国的哪位语言学家提出的?

“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是由美国的哪位语言学家提出的?,第1张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且颇有争议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它包括了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所谓“可理解输入”,是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这一概念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相似。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描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同样,Krashen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d-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果语言材料中仅仅包含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语言材料太难,对语言习得都没有意义。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并且同样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可见,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

克拉申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194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荣休教授,他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这为他赢得了世界了性声誉。克拉申在20世纪中叶以来提出的第二语言学获得的“输入假说模式”,这是近几十年来影响广泛、解释全面又很具争议性的理论。早在1970 年代初克拉申就提出了“监控模式”(The Monitor Model) ,该模式以“监控假说( The Monitor Hypothesis)”为核心;80 年代中叶,克拉申对之进一步扩充修订,转为以“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 为中心,形成了“输入假说模式”。具体而言,“输入假说模式”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 ①语言获得- 学得(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假说; ②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③监控假说; ④语言输入假说; ⑤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这五个假说彼此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作品有: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等。

  美国语言学家S D.Krashen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监控理论”,其中包含五个假说,即习得一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the Input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惟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Krashen 1982:9),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对Stephen D.Krashen的i+1理论,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过评介,有的还作了批判性研究,如Gregg(1986),程恩洪(1988),邵永真(1999)等,有人甚至引进信息论对“i+1理论”中的“1”进行了量化研究(参见艾瑞喜,1998)。但这一假说从理论上为第二语言学习及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在外语教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很多学者和外语教育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力图把此学说引入到外语教学中来。

  (一)i+1理论的提出。

  事实上输入假说并非Krashen首创。Macnamara、Ashes、Wagner Cough和Hatch、Winitz都曾对此做过相应研究。当Krashen着手研究这一课题时,就很自然地站在了所有前人的肩膀上。他在总结并提炼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使之得以拓展与升华,最后为之创名,称为输入假说。

  (二)i+1理论的内容。

  学习者是通过接收“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来逐步推进自己的语言学习的。他将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定义为“i+1”,其中“i”表示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i+1”表示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通过提供略高于学习者当前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激活学习者的LAD,促进习得。在克拉申看来,输入假说对任何习得都至关重要,并对课堂教学有启示意义。

  (三)Krashen(1982)认为,提供i+1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语言输入必须是能够理解的(comprehensible)。

  第二、语言输入必须是大量的(in sufficient quantity)。

  第三、输入应该是有趣的(interesting)、关联的(relevant):encourage light popular reading and listening。

  第四、输入应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

  (一)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的“简化语言”。

  (二)语言学习沉默期。

  (三)沉浸式教学法”的成功。

  (一)输入数量

  (二)输入质量。

  一是教材难易度的选定;

  二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言的难易度;

  三是注意输入内容的更新以及输入形式的多样化,以增强输入的吸收效果(Application of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一)过分强调外界输入对二语习得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

  (二)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没有明确的界定,没有详细说明学习者是谁,多大,是男是女,性格如何,有无社会阅历,社会和语言背景如何等一系列问题。

  (三)“自然交际输入”这个自然是如何界定的?

  (四)过分强调输入,忽视和排斥输出,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虽说输入假说有负面评价,但其还是在相当程度上对外语教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大纲及课程设计等也有启发意义。

  (一)在以英语为外语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接触到的输入数量有限,主要是教材中出现的内容,这对于有效地习得外语显然不够,因此,我们应当在课内外为学生创造大量可理解输入的机会。课堂上教材中使用的语言、教师话语和中介话语都是可理解输入,课外的可理解输入更是可以多种多样,广播,电视,**,磁带,讲座,英文报纸杂志,流行小说,歌曲,演讲录像,英语角,music,native speaker visitor等都是便利高效的输入资源,大量的,多样化的输入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接触语言的机会,可满足不同学生、不同时间的输入需求,无疑是学生大量接触真实语料的良好去处,满足外语学习的先决条件。

  (二)它为大纲及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在选材上既注重思想性又注重趣味性及相关性,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于输入的可理解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626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