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个人的焦虑程度和回避程度的强弱,我们可以将依恋型人格分为4种:安全型、回避型、痴迷型、恐惧型。 所谓焦虑程度,即是当面对一个难题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悲观多一些还是平静多一些;回避程度,指面对一个难题时,我们本能产生的要逃避的程度是多少。根据排列组合,即可得到以下4种依恋人格: 焦虑程度低+回避程度低=安全型人格 焦虑程度高+回避程度低=痴迷型人格 焦虑程度低+回避程度低=回避型人格 焦虑程度高+回避程度高=恐惧型人格 第一、安全型人格: 大概50%-60%。是4种人格中最适合做恋人关系的,是最理想的状态。 第二、痴迷型人格: 极度恐惧害怕,当在开始一段恋情时候,会快速和另一半进入状态,但是缺点就是他们总是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 第三、回避型人格: 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反应冷漠,人性格独立,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不依赖他人,拒绝和他人靠近,讨厌亲密关系,他们就是所谓的渣男和渣女。 第四、恐惧型人格: 人群中占比约4%。他们面对一段恋情的时候,常常伴随着很高的焦虑感,害怕另一半离开他们,但是当另一半试图亲近他们时,他们又表现出极强的排斥,冷漠对方,这样的心理是很矛盾的。 安全型人格适合和另一个安全型人格交往;回避型人格和痴迷型人格往往会相互吸引,相爱相杀,相互折磨,爱并痛苦着,一个是疯狂逃避,另一个则是疯狂追赶;最后,如果是倾向于恐惧型依恋人格的人,是很不健康的一种心理状态,和其他3种依恋人格的人交往,结果大都会不满意。 当然,心理学家只是将上述依恋型人格分为4个区间(没有绝对化),并不代表我们每个人可以对号入座,为自己贴上这样或者那样的标签,我们内心的那个自己,远比当下的心理学理论要复杂的多。看心理学书籍、文章,并不是在里面找寻答案得出结论,好给自己套上一个所谓心理学名词,同时也为自己以后的行为套上了枷锁。 最后:其实是哪一类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学家:为了自己,为了以后你要爱的那个人。 在感情中依恋人格分四类你是哪一类2 1、 主要有四种依恋类型:全依恋、回避型、痴恋型以及破裂型 全依恋: 他们的需求在小时候被完全满足,就会觉得人们都很善良并且值得信任,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回避型: 这类人的童年被父母忽视,你觉得别人不好,但觉得自己很积极并且只相信自己。 痴恋型: 痴恋型也叫矛盾型,你的需求没有被试试满足,你开始过于重视爱并且怀疑自己的价值。 破裂型: 破裂型是指孩子在混乱和暴力的家庭中长大,这些人一般都很受伤变得情感麻木,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这也叫做不安依恋。 2、依恋类型对生活的五种影响 1、感情 破裂依恋的人难以维持有意义的感情,因为他们会将童年不健康的模式延续到长大,寻找相似点是人类的本能,哪怕那个相似点是消极的,毕竟相似点就意味着舒适;回避型会犹豫与人亲近并且在长期承诺上有问题,担心被抛弃,他们会和对象保持距离,好在被抛弃前离开;相反,痴恋型人会极度渴望亲密关系,他们会紧紧贴在对象身边,依附在上面,由于不信任别人,他们会容易嫉妒、控制。 2、亲近的朋友关系 全依恋的人更加友善外向,很容易就能交上朋友;回避型的人则倾自己呆着,不和亲友走太近;矛盾型对于拒绝异常敏感,他们很容易变成老好人,渴望社会认可和被受欢迎。 3、伴侣 不论亲子关系是不是很糟糕,我们会倾向于找到与父母类似的伴侣。回避型会找到容易忽视感情需求的那类人,焦虑矛盾则喜欢感情上不满足的伴侣,让自己成为全身心投入感情的人,实际上研究显示,回避和破解型更容易陷入含有暴力的感情。 4、养育后代 功能失调的家庭留下的伤痕是很难愈合的,能够很好地调解情绪的人,背后一般都有健康的家庭;回避型的人会长成情感距离很远的父母,不知如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会过于强调独立和自足,告诉孩子没有人会一直帮你;同时,矛盾型的父母最可能打压孩子,他们控制欲强、严格、过于强势。 5、世界观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教会我们值得被如何对待,期待别人如何对待我们。全依恋的人们外向,因为他们长大时就相信人的善良,他们可以轻松与人交往,自如面对亲密关系;回避型会很小心周围的人,充满怀疑,他们认为世界可能是一个冰冷且严苟的`世界;矛盾型觉得问题都是再自己,太粘人、自找麻烦、没有自尊等等,不断的寻求确认。 你的童年以及和父母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你,决定了你的想法,以及你对他人的态度。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你并不需要对自己的要求过于严格。你必须从自我入手,接受自己的缺点,且同时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你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你也不是一无是处。当你遇到一件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后,你可以多给自己加加油,比如相信自己,我一定可以的,其他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一定也可以。当你多感受过几次,自己以为会失败但是却成功的事情之后,你的紧张焦虑感就会慢慢消失。袒露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别人并不会因此看低你,反而会觉得你很有勇气,你也会收到他人的认可和赞同。
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哪几类
1 什么是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的依恋样式。成人的依恋类型主要来自于童年时期亲密关系的经验。这些经验塑造了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安全感和愉悦感的期望。依恋类型将成人扶持到爱情和亲密关系中,在情感健康和幸福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分类依据
在研究成人依恋类型时,主要有两种基本分类方式:一种是依据阿尔弗雷德·艾因斯沃思和玛丽·安·斯特兰奇提出的原始模型,将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回避和焦虑三种类型;另外一种是基于科林·麦克唐纳和菲利普·肖夫提出的扩展模型,将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不安全-避免型(避免型)和不安全-焦虑型(焦虑型)三种类型。
3 安全依恋类型
安全依恋类型的成人得益于童年时期亲密关系中得到的一致、情感充沛、体贴和热情的关爱。安全型的成人在恋爱中通常感觉到安全、信任和稳定。他们又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适应性,可以平稳地解决所有情感和人际关系问题。
4 回避型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类型的成人通常在童年时期中很少得到情感的回应或是照顾,对他们来说亲密关系是不安全的。回避型的成人通常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冷漠和独立,不喜欢展示情感,并通常是理智和自负的。即使当他们处于恋爱或亲密关系中,他们仍然趋向于回避和距离。
5 焦虑型依恋类型
焦虑型依恋类型的成人在童年时期常年感到亲密关系中不安全,不可靠和不知所措。焦虑型成人通常处于一种更加焦虑和担忧的情感状态中,并通常对他人有强烈的依赖需求。在恋爱中,焦虑型成人往往表现得很强势、倔强和依赖。他们通常需要超乎常态的亲密性、被爱和关注,而且往往对潜在的失去极度不安和恐惧。
6 不安全-避免型依恋
不安全-避免型依恋的成人在童年时期很可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照顾,而不是安全感受到威胁。不安全-避免型成人在情感上可能跟回避型成人一样表现出冷漠和独立。但不安全-避免型成人会试图避免情感过多的投入而导致的损失和受伤。
7 不安全-焦虑型依恋
不安全-焦虑型依恋成人在童年时期经历了不稳定、不可靠、情感空虚和恐慌的亲密关系,导致他们的应对方式变得焦虑和忧虑。与焦虑型成人不同的是,不安全-焦虑型成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回避情感投入,相反,他们通常是寻求亲密关系的,并且试图维持这种关系。但是不安全-焦虑型成人会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和需求,倾向于过度表现自己的情感,重复检查和解读另一半的情感表达。
8 结论
不论理论基础是什么,成人的依恋类型对于他们的情感和人际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他们的依恋类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改善人际交往和感情健康,并提高幸福感。
所谓"情感型性格"其实就是指"感性人格"。
——"感性"是指人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强,能体会到任何事物情感的变化。
——感性的人其感情丰富、情绪外显。易被外部的人或事所感动,情商高,移情通感能力很强,在不同的场合呈现出相应的情绪特征(情绪化),由此让交流更加的融洽通畅。
——同时,感性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处事对人法则,是对功利理性原则的反动,可以树立亲和型的权威。
优点:
——1、亲和力强,容易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
——2、感情丰富,多愁善感、易受人影响而至同悲同喜,情绪随环境同步变化;
——3、有人情味,受人恩惠必会反哺以酬;
——4、心软善良,易被事物的表象感动,怀有悲天悯人、乐善好施的情怀;
——5、情感细腻,在人际交往中容易觉察到别人注意不到的的细枝末节;
——6、感受力强,对环境敏感度高,如:他人的情绪、氛围变化等等;
——7、艺术天赋高,善于形象思维,在艺术天赋方面常常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对于情节、场景、画面、色彩常有出乎意料的构思,如:作家、画家大都是性格较为感性的;
——8、浪漫,在个体思维里对现实世界感到不满,对未来充满期望和追求,理想远大,具有不甘堕落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在生活中放纵情感、追求诗意般的生活,人生充满着许多的幻想、生活不拘小节(情侣关系而言)。
——9、具有感染力,言行常常能引起别人产生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启发他人的思想创造与激励起他人的情感彭拜。
缺点:
——1、多愁善感,感性的人都喜欢联想,密切关注自己在乎的人或事,常常将对方的言行细节联系己身,由此产生或好或歹的联想,从而导致自身情绪忽高忽低的状态;
——2、感情用事,遇事常常是心所想而行所必,不考虑客观现实是否允许,常为此碰壁;
——3、主观,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常以自己的喜恶为选择标准,不考虑相关人员的接受程度一意孤行,由此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4、情绪化,心理状态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引起情绪波动,喜怒哀乐常在不经意间转换,呈现出喜怒无常的人格特征;
——5、心理承载力低下,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低下,缺乏适应逆境的容忍力、耐力和战胜力。在逆境中喜欢抱怨,甚至口出恶语以宣泄心中的愤懑与不满;
——6、直线式思维,以一种单维的、定向的、视野局限,思路狭窄思维方式直接剖析事物,缺乏辩证的思维方法,以一点、一面的表象直接将事物定性在非黑即白的性质之上,从而误导事物的发展路线,在客观上获得自我实现的效果;
——7、环境适应力低下,感性的人大都是理性主义者,他们心目中的世界都是理想化的,因此其处世方式中常常以自身认知去对待客观现实,由此导致认知与现实存在巨大落差,常常四处碰壁。
俗话说:花有五颜六色,人有七情六欲。
何谓七情《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现代人似乎更喜欢笼统地提“七情六欲”,而不把七情六欲作具体的区分。有一首流行歌曲,歌名就叫“七情六欲”,歌词记不太清楚了,但有几句印象很深,说什么“醉了吧反正清醒更断肠”,“陪你走过一段七情六欲全都品尝/爱你的苦不要你扛泪不要你挡/七情六欲打翻/笑着哭哭着笑去想你的模样;”具体哪七情六欲歌者虽然没有说清楚,但却把现代青年失恋后醉生梦死的心态和感觉唱得淋漓尽致、死去活来了。
说到这里,情与欲似乎已经得到了统一。也就是说,情与欲是不能分开的,没有情哪来的欲没有欲又哪来的情没有情,没有欲,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儿女情长,没有悲欢离合,这样的人不是尼姑、和尚,就是神仙、鬼怪了。
由此观之,七情六欲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是人性基础的基础,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但人与人并不一样,七情六欲的表现也就有五花八门,正所谓七情六欲人人有,千差万别各不同。正因为如此,如何表现人的七情六欲,就成了文学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和气象万千的话题。
然而情毕竟不等于欲,在现代汉语概念里,情与欲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畴;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有一句谚语说: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说明情与欲分别属于“心”与“身”两个联系密切但又不同的领域。其次,情与欲互动互补,相辅相成,情可以生欲,欲也可以生情;欲的满足需要感情的投入,而情的愉悦也有赖于欲的满足。但如果非要对情与欲排个坐次,分个先后,不妨展开一场辩论,那么正方和反方恐怕都可以振振有辞,说得头头是道,讨论起来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热闹而有趣。不信你去问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他们虽说身临其境,但肯定很难说清楚情与欲到底是怎么个关系。文学艺术作品如果无情无欲,恐怕就不成其文学艺术了,但如果你想从文学艺术作品中找答案,可能就更扑朔迷离,云遮雾障,稀里糊涂了。
不过科学家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说法。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可以把一切分为矿物、植物、动物三大类。矿物是没有生命的;植物有生命但没有欲觉,只有接受而没有感受;动物有生命有欲望,而且知道“感受”。人是动物,当然具有求生存的基本欲望,所以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但人毕竟不是禽兽,而是高等动物,是“万物之灵”,比起禽兽的欲望当然要高级得多,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能接受信息,感受信息,而且还能因授受信息而感动、激动、冲动,并理智地加以节制或处理,把动物的欲望发展到情感和理智的高度,而普通动物的欲望和感受只停留在本能的水平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艺术就是表现人的七情六欲的艺术。看一件文艺作品的精粗、雅俗与高下水平,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作品表现人的七情六欲时,究竟达到了与时代相适应的情感和理智的何种程度或高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