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反思性姿态的能力,对内在和对外部的体验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姿态,这种姿态更“深”,更接近我们自己主体性的核心。那是指在当下时刻,会以有意而不评判的方式去注意体验一即 觉察(mindfulness)的姿态 (Germer,Siegel和Fulton,2005IKabat-Zinn,2005)。尽管觉察不是依恋中的词汇,这一源自佛教心理学的构想似乎也是依恋理论和研究发展的自然结果。事实上,《依恋手册》(HandbookofAttachment)的合作编辑PhillipShaver在研读许多佛教的书以后发现佛教中的心理学不仅和依恋理论一脉相承,而且在很多方面几乎和依恋理论一模一样(Shaver,私人晤谈,2005)。
要理解到底什么是觉察的姿态,我们可以想象有四个同心圆,每个圆环都代表一个元素,每一个元素都影响着“觉察性自我"每时每刻的体验。
最外层的圆环代表外部现实 。外部现实不仅 包括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以及我们参与创造的情境,还包括和我们一起卷入的有关各色人等 ,后者可能是更重要的。
由外到内, 第二层圆环代表了表征的世界:即对过往体验的心理模型 ,可以让我们不必再为每个新的时刻发生的事重新发明一个新模型。这些表征模型指引着我们,不停地塑造着我们对过去和当下的理解,同时打造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此处所说的表征,包括了内部工作模型,用来调节或者过滤我们对外部现实的体验。
在第二层圆环之内是 第三层圆环,代表我们有能力采用对于体验的反思性姿态的那部分自己一简单来说,即“反思性自我” 。我们没有将表征的主观世界等同于外部现实的客观世界,也不否认外部现实对主观体验的影响。采用这样一种姿态,我们就能够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去反思自己体验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体验的表面意义。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得内在自由的重要方法。
在依恋理论的基础上,《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作者提出了 第四层圆环即“觉察性自我" 。
如果反思性姿态包括了元认知对思考进行思考那么问“是谁在思考关于思考的想法”似乎是自然而然的。这个问题有个让人吃惊的答案是:没有谁。这和佛教心理学的基本教义相吻合,这种难以捉摸的理解反映出一个矛盾,即 觉察性自我可以同时既是一个安全自我,又是彻底的无(个人的)我,仅有觉知而已 (参看Goldstein和Kormfeld,1987,Kormfield,1993,Engler,2003)。
另一个关于觉察的讨论角度是:对于体验的反思性姿态需要元认知,那么觉察性姿态则需要元觉知(meta-awareness)一即对觉知的觉知。换句话说, 自我去反思体验时注意的是体验的内容,而自我去觉察体验时注意的是体验的过程。这样觉察性的注意力说明了体验被建构的过程 (Engler,2003)。
Fonagy委婉提到有研究强调了觉察性冥想作为心理治疗辅助手段的临床价值。他评论说“我们所称的‘心智化’能够很快被练习所增强”(Allen和Fonagy,2002,35页)。Fonagy的观点无疑被很好地接纳了。然而觉察所涉及的远远超出了正式的冥想,同时,冥想带来的支持也远远超出了心智化。
似乎觉察性觉知(mindfulawareness)的常规练习带来的好处身体的和情感的自我调节、与他人调谐的沟通、领悟、共情等能力和研究发现的安全依恋的童年史给人带来的好处相同。 觉察及安全依恋能产生相似结果,是因为两者都能够促成通过不同的途径同样珍贵的心理资源,即内化(intermalized)的安全基地。
童年时期和心理治疗中的安全依恋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被承认、被理解、被关心的体验,这些体验随后被内化了,帮助发展出安全的内心存在。觉察练习有可能提供给我们一些(瞬间地或持续地)单纯是觉知的自我的体验,这些体验是无我的或者是普遍的,由此可能帮助发展出类似的安全的内心存在。通常这些体验的特点是非常深厚的安全感、被接纳的感受,以及同样丰富的与他人和与自己的联接感(LindaGraham,私人晤谈,2006)。
作为治疗师,我们自己的觉察能力,对于我们帮助患者很关键。 首先,觉察性姿态培养了我们能够稳定地临在当下的体验。 英国精神分析师WilfridBion(1970)在赞扬以“没有记忆、欲望或者认识”的状态接近患者的好处时,和很多佛教哲人一样,他也捕捉到这种开放的当下状态(51-52页)。因此, 植根于此时此刻而不是记忆中的过去,期盼中的未来,或是理论中的抽象使得我们不那么容易屈服于自身或冷漠型(dismissing)或迷恋型(preoccupied)的倾向。觉察姿态让我们更能全然临在当下,更加开放,更有能力回应一就像“足够好地”对婴儿调谐的父母那些在我们和患者交流过程中时刻出现的需求。其次,觉察的和关注当下的姿态,促进留在身体内在和察觉身体的体验。结果,我们对自身躯体反应的调谐,扩大了某些信号,从而使我们能与患者内心状态的非言语表达相协调。 因此,觉察不仅可能帮助治疗师增强准确的共情,还可能提高我们与患者的联接能力,联接他们没有用语言说出来的,并且有可能是解离的体验。 第三,觉察(类似依恋中的安全心理状态)有助于接纳态度的形成——对体验原本的样子保持非防御的开放及接受,能够帮助我们留出空间,去容纳患者所有的感受、想法和欲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治疗师的觉察能够增进治疗师与患者的关系,从而加快整合的过程。
这里提到的整合,不只是心理治疗的首要目标,也是(如前面提到的)安全依恋和觉察性觉知练习的结果。作为促使治疗关系成为具有转化作用的关系的因素之一,治疗师的觉察性姿态可能具有“感染”的特质一激发出患者自身对觉察的体验,很像当治疗师表现出反思性姿态,就可以激发出患者的心智化能力。此外,对于有些患者,治疗师鼓励他们开展正式的冥想练习可能有帮助。
通过依恋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的视角,我们看到 心理治疗的治愈力量主要来源于治疗性互动。 患者和治疗师之间产生的新的依恋关系能够潜在地发挥出发展熔炉的作用。
《陈情令》好在融入不少国风元素与传统礼仪,兼具娱乐性和观赏性,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在服化道等细节上,该剧颇具匠心。
剧中五大家族均有其代表纹饰及特定的服饰妆容,如代表姑苏蓝氏的卷云纹,代表云梦江氏的九瓣莲花纹,代表兰陵金氏的牡丹纹,都是古代传统纹饰。
而蓝氏家族佩戴的抹额,亦是自秦始皇时期就有的传统。剧中重要道具之一是,主人公蓝湛所使用的七弦琴忘机,又名古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扩展资料
《陈情令》主要剧情:十六年前,天下五分,姑苏蓝氏,云梦江氏,清河聂氏,岐山温氏,兰陵金氏共治天下。温氏一家独大,其余四家均受其苦。众家青年中,江氏故人之子魏无羡性格开朗,和以雅正闻名的姑苏蓝氏弟子蓝忘机相识并引为知己。
一次偶然的机会,二人发现了蓝氏一直以来守护的秘密,二人继承遗志,为苍生消除隐患。但没想到一切的幕后黑手正是温氏家主温若寒。众家不堪其辱,合力讨伐温氏。
温氏覆灭后,魏无羡却为保护温氏无辜之人不惜与众家对立,最终被奸人所害酿成大祸,误害师姐江厌离,自己也不知所踪。
十六年后,消失已久的魏无羡在莫家庄出现,偶遇故人蓝忘机。莫家庄一桩桩诡异的凶案显得扑朔迷离。随着真相一步步揭开,身处幕后的金光瑶渐渐难以隐藏。最后金光瑶身死,蓝忘机承担起了匡扶天下的使命,而魏无羡不忘初心,最终潇洒世间。
首先,沟通是建立长久关系的基石。我们不能期望对方能够读懂我们的心思,所以要学会坦诚地沟通。不要把问题和感受藏在心里,而是勇敢地表达出来。当我们有矛盾或者困惑时,及时坐下来一起谈谈。尊重彼此的意见和感受,倾听对方的观点,并且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沟通不仅仅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是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意见。通过开放和诚实的对话,我们可以建立更深入的理解和信任。
其次,相互支持和尊重是关系长久的关键。我们应该成为彼此的支持者和激励者。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中,互相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相信对方的能力,鼓励彼此追求梦想,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此外,尊重也是相处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兴趣爱好和决定。相互尊重是建立健康、平衡的关系的基础。
第三,包容和宽容是维持长久关系的重要特质。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学会接受对方的不完美,并且有容忍的心态。我们不应该试图改变对方,而是要学会包容对方的独特之处。当出现矛盾和摩擦时,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学会原谅。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我们能否从错误中学习,一起成长。宽容和包容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稳固和持久。
此外,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一致也是关系长久的关键。我们应该找到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共同努力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我们可以一起制定计划,实现我们的梦想。同时也要尊重彼此的个人目标和价值观。即使有些方面存在差异,我们也要学会包容和妥协,寻找平衡点。相互理解和支持对方的追求,将使我们的关系更加稳固和有意义。
另外,培养良好的亲密关系也是建立长久关系的重要因素。亲密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亲密,更包括情感上的联系和理解。我们要学会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渴望,关注彼此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建立信任和安全感,培养深厚的情感纽带。同时,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一个健康的亲密关系将促进我们的情感连接和长远的关系发展。
最后,保持良好的冲突解决能力也是维系长久关系的关键。在任何关系中,矛盾和争吵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要学会以成熟和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冲突。避免指责和攻击对方,而是聚焦于问题本身。保持平静和理智,尊重对方的意见,寻求共同解决方案。学会妥协和谅解,为了关系的长久幸福,偶尔的让步是值得的。
《约会专家》是一部难能可贵的好剧,这部剧三观很正,剧情不落俗套,角色设定也都恰到好处环环相扣并且演技到位。
四个人个性迥异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一间专门帮助失意男女牵线搭桥的约会公司应运而生。这家公司促成了很多姻缘,帮很多人找到了真爱,帮他们求婚,告白,每一次都很成功,最后他们四个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整个剧情新颖别致、轻松有趣、幽默诙谐,重要的是节奏和火候把握的恰到好处,导演的讲故事方式流畅而不拖沓,让你看了绝对不会觉得乏味。成熟的编剧、成熟的导演、成熟的演员,因为成熟,所以它懂得适可而止,懂得恰到好处。
没有浮夸的演绎,没有狗血的纠结,没有弱智的台词,没有看似深刻但却实则矫情的所谓“深度”,它所有的小故事给人的感觉都是现实与浪漫的完美结合。
剧情的安排也很到位,十分现实地反映了当下大都市的真实生活,用一句话描述就是,接地气。此外,关于创业的一部分戏份也穿插在里面作为故事重要的推进线索,让人觉自然而真实,接地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