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类型决定在恋爱中的表现

依恋类型决定在恋爱中的表现,第1张

依恋关系 是指孩子和照顾者(一般指母亲)之间的情感纽带,让两者在感情上相联结。依恋关系的形成从婴儿一出生就开始了,并在孩子生命的前几年逐渐发展出一套模式。尽管这些模式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人们对于不同对象也有不同种依恋模式,但这些早期发展出的模式会影响每个人在未来的人生中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联结。

依恋是从婴儿时期产生

依恋一直被专家们深入研究,而一个叫作Mary Ainsworth的人对依恋研究有重大进展。他认为 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于是,她与同事( 1978) 设计了陌生情境测验( strange situation test),评定 1岁婴儿对其母亲的依恋的安全性。

陌生情境测验是在一间实验性玩具室内观察婴儿、养育者 (多为母亲) 和一名友好却陌生的成人在一系列情境中的行为与反应,让12个月大的婴儿和他们的父母分开,继而重聚,测试给依恋做出了以下几种分类:

安全依恋 (Secure),占比65% ,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回避型(insecure- avoidant)依恋 , 占比21% ,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而反抗型 ( insecure- ambivalent)依恋,占比14% ,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一些儿童的行为不符合以上三种类型的任何一种,且这些儿童曾有被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于是,Crittenden(1988) 提出另一依恋类型: 不安全依恋,破裂型 (insecure- disorganized),占比4%, 此类儿童对母亲展现出冷漠。

这个研究同时也让大家把注意力转向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安全型的孩子的父母,普遍比较注意回应孩子的需要,而另外 35% 的孩子的父母,则对孩子的需求不太敏感,或者对孩子的回应无法一以贯之,并时不时会拒绝孩子的需求。

过去,大家一直研究儿童依恋 ,直到1987年, Hazan和 Shaver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的论文。他们认为 Ainsworth等人提出的三种依恋类型同样也能应用到成人的恋爱过程中。

研究认为,儿童期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依恋特征,成年以后仍然会显露出来,所以成年人也应该具有和儿童一样的依恋类型分类。

A-回避型占20%: 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如果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一点,我会感到不自在。

B-安全型占60%: 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C-焦虑—矛盾型占20%

: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这三种类型的成人比例与婴儿的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一矛盾型的比例分配非常匹配。这个研究也支持了新弗洛伊德理论的观点:从成人的行为中能找到他童年经历的痕迹。

但是以上分类也不是绝对,然而在亲密关系中,有些研究者将回避型与焦虑矛盾分成四类依恋关系:

1、安全型(Secure), 焦虑感和回避感都低的人;

2、痴迷型(Preoccupied), 焦虑感高、回避感低的人 ) ;

3、疏离型(Dismissing-Avoidant), 焦虑感低、回避感高的人;

4、恐惧型(Fearful-Avoidant), 焦虑感和回避感都高的人。

因此,可以看出,安全依恋的人,也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感和回避感。

尽管研究已经证明,婴儿时期的依恋类型和成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具有相似性。母亲或者恋人给予你较多的回应时,会给你带来较多的安全感,但并不是所有不安全依恋的人会选择安全依恋性伴侣。

不安全依恋型的人,在恋爱中通常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择偶

通常会不由自主选择我们已经存在的、熟悉的依恋模式,也就是说,由于在婴儿时期,父母不能给予我们及时的关注和持续稳定的爱,导致我们成为不安全依恋,在恋爱时,我们会无意识地去寻找这种不能给你安全依恋感对象,尽管每次都能给我们造成一定的伤害,可是我们会重复这种糟糕的恋爱。

(2)不安全感

而不安全型的人,对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较为敏感,容易担忧/怀疑对方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并不会很好地去解决问题,反而通过激化矛盾,通过不断质疑对方,强迫对方做出一定的承诺,来缓解内心的不安全感,然而长期以往, 给对方造成较大的压力,而不得不逃离不安全依恋的人。

(3)不能很好的表达情感

不安全依恋的人,在与恋人出现矛盾的时候,不懂表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感到不安全时,通常会发泄情绪,希望对方做出行动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在出现压力或者害怕失去恋人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冷漠和不在意的一面,通过这种防御机制,来隔离伤害。

(4)过快投入一段感情

 痴迷型依恋的人,往往在还不了解对方,认识时间很短的条件下,就全身心地投入一段感情,过于将对方理想化,现实相处也就容易形成较大反差,感情很难长期持续。

通过研究证明,我们的依恋类型从婴儿时期就已形成,所以不安全依恋可能会伴随我们的一生,甚至很难改变,但是通过长期的心理治疗,通过不同的经历和有意识的努力,会让你变得更有安全感。

不安全依恋类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获得帮助:

1、最有效的改变依恋途径是找一个安全依类型伴侣,或增加你的安全感,从而能够很好自己的情绪。

2、学会说出自己的弱点,将自己是不安全依恋型告诉对方,让他理解你的多疑行为。

3、提升自我价值感,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不用逼迫对方做一些行为来证明你值得被爱,因此,你就不会因此过于猜疑和敏感。

4、学会提出需求,对于自己的正常需求,不用害怕,坚定地让对方满足。

5、勇于冒风险,不要在感情中“玩心计”,不要尝试“操纵”对方,直接、坦诚。

6、练习接纳你自己、也接纳他人,不要过于挑剔自己与别人的错误和不足。

7、当矛盾发生时,不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反应,而是学着去处理和应对。 学会从“我们”出发去看问题,而不是“我”。

不安全依恋是在婴儿时期已形成的类型,因此,更加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 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依恋型人格是指一种基于恐惧和不安全感的人格类型,通常表现为对他人的强烈依赖和需要,以及对分离和孤独的极度恐惧。

这种人格类型的人通常会表现出过度关注和照顾他人的行为,以获得他人的接受和认可,并避免被抛弃或孤独。他们往往会牺牲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以满足他人的需求和期望,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到疲惫和失落。

依恋型人格通常源于童年时期的早期经历,如缺乏安全感的亲密关系、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照顾等。治疗依恋型人格通常需要长期的心理治疗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提高自我价值感。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依恋型人格,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改善自己的情况:

1 寻求心理治疗:依恋型人格通常源于童年时期的早期经历,需要长期的心理治疗和支持来帮助你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提高自我价值感。

2 学会自我关爱:学会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不要总是牺牲自己的需要来满足他人的期望。你需要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3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寻找那些能够支持你、理解你并与你建立亲密关系的人。学会与他人建立健康的互动模式,避免过度依赖他人。

4 学会处理分离和孤独:分离和孤独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处理这些情绪,不要总是依赖他人来填补自己的空虚感。

5 增强自我价值感:学会认可自己的价值和成就,不要总是依赖他人的认可来提高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你需要学会相信自己,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1、依恋模式(Attachment Style)是决定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关键。依恋模式决定了从早期的亲-子情感关系到成年之后的亲密关系等一系列的人际情感关联。

2、心理学最早关于依恋模式的研究来自于美国心理学家Harry Harlow对恒河猴的母子分离实验(可怜的猴纸)。在实验中,Harry Harlow发现将恒河猴幼子和母亲分隔并单独饲养时,恒河猴幼子会长期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Harry Harlow将这种状态描述为“极类似于人类抑郁和焦虑症的临床表现”。此外,幼年时期的母子分离经历还会导致恒河猴在成年之后有着严重的社交功能障碍(Severe Deficit in Social Behaviors)。Harry Harlow因此将健康的幼年亲子关系描述为健康社交功能的关键因素。

  1、“依恋”用在名词前面多表示“留恋”、“舍不得走开 ”等意思,如“依恋家乡的山山水水”《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吕)不韦谓异人曰:‘华阳夫人乃楚女,殿下既为之子,须用楚服入见,以表依恋之意’”

  2、用在名词后面则表示“依靠”、“依赖”、“珍惜”等,如“看得出,他对那份工作是多么依恋”

  3、用于爱情,表示有好感,有些留恋的感觉

  4、依恋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5、依恋不是喜欢,但依恋是从喜欢开始!

依恋的表现:

1、母子依恋的表现

大约在6~7个月时形成,婴儿将多种行为,如微笑、咿呀作语、哭叫、注视、依偎、追踪、拥抱等都指向母亲

   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在母亲身边能使他得到最大的安慰

   同母亲的分离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

   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焦虑时,母亲的出现能使他感到最大的安全,得到最大的抚慰

   平时当他们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首先要做的往往是寻找依恋对象,接近依恋对象的可能性要大于接近任何别人,因为同母亲在一起能使他得到最大的舒适,安慰与满足

基于以上不同的行为表现,可把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依恋、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和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三类

2、成年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表现

成年人与恋爱伴侣及配偶的关系中发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安全依恋的人能够信任自己的伴侣,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自信地各自独立活动焦虑矛盾依恋风格的人会因为他们的交际行为,而被伴侣看成是过分依赖,而引来麻烦他们易于担忧伴侣是否爱自己、伴侣是否珍重自己回避依恋风格的人有时会难以与他人亲近他们难以信任他人、也不喜欢依靠他人

3、依恋的表现形式

刻板型:高等动物的遗传能力

功能型:满足生理需求的需要;吸收文化的需要;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刻板型:获取心理能量的需要;分享的需要,以利于社会交往维系人类的社会性

功能型: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总之,依恋为了发展,发展为了依恋;社会性以成全个性,个性以成全社会性

依恋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婴幼儿的依恋突出表现为以下三点:

1、婴幼儿最愿意同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婴幼儿能得到最大的舒适、安慰和满足。

2、婴幼儿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抚慰他们。

3、依恋对象使婴幼儿具有安全感。当在依恋对象身边时,婴幼儿较少害怕;当其害怕时,最容易出现依恋行为,寻找依恋对象。

其应用和影响:

依恋研究发现,母亲是幼儿的第一依恋对象。母亲与幼儿交往过程中的积极经验帮助幼儿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我的基本信任感,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由这种基本信任感形成一个对压力事件的适当预期,知道这些事件尽管是需要努力去面对,去忍受,但毕竟是可以应付的。

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趋势强调个体差异在应对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主要作用。压力情境下,依恋系统被激活,安全依恋可能是帮助个体积极评价压力情境的内部资源,从而可以建设性解决这些事件,提高自身的健康和适应能力;

而且,安全依恋的个体有一种很强的自我效能感和对事件的控制感,有自信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外部帮助。不安全依恋会降低个体在遭遇压力时的心理弹性,可能是导致个体适应障碍以及较差的处理压力事件能力的内在因素。

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

20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心理学家布伦南等人(Brennan & Shaver, 1995)根据依恋风格理论,提出一个成年人爱情依恋风格模型。依恋风格理论认为,人类普遍具有与特定个体形成亲密而持久关系的强烈愿望。这种欲望从童年时期开始发展,这一时期,婴儿与一名或多名成年人形成强烈的依恋关系。依恋(attachment)指婴儿对特定个体的积极反应,其最大功能就是能够提供一种安全感。所有婴儿都对最初照顾他们的人(主要是母亲)怀有依恋,但依恋的性质却并不相同。玛丽(Mary Ainsworth,1973年)等人按照婴儿和母亲之间形成的某种特定关系,确定了三种主要的依恋风格: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安全型(secure)指父母积极回应婴儿的需求时发展出来的依恋风格;回避型(avoidant)指当父母不回应婴儿的需求甚至拒绝时形成的依恋风格;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主要指照顾者十分焦虑,对婴儿的需要反应不定,有时回应其需求,有时却不在身边,或者态度粗暴时形成的依恋风格。婴儿期表现出来的情感依恋能力将伴随人的一生。

布伦南在此基础之上,确立了成年人的爱情依恋风格模型。他认为早期依恋体验对成年人以何种方式维系亲密关系会产生重大影响。成年人的依恋风格也可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焦虑型三大类。

安全型。安全型风格的成年人自幼与母亲形成一种稳定的依恋关系。母亲在十分关爱孩子的同时,鼓励他面对这个世界,学会如何适应、探索和改造外部环境。在这一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发展出爱与被爱两种能力,不仅有能力去爱,而且能够享受其他人对他的爱,容易和恋人形成稳定的关系。安全型的人倾向于把自己形容成一个容易和他人接近、乐观且开朗的人。他很少担心被抛弃,认为自己最重要的爱情关系是愉快、友好和相互信任的。

回避型。回避型成年人由于自幼缺乏母爱,所以未能发展出一种对他人的信任。他们长大成人后,对来自另一个人的爱很不适应,不愿和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以免受到伤害。他们通常拒绝承认自己的依恋需要,认为恋爱的失败对生活影响不大,更专注于工作。在形容最重要的爱情关系时,他们谈论最多的是情绪上的起伏、嫉妒和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此外,他们用来描述父母的词语通常都是负性的,往往不等把事情弄清楚就开始发怒、产生敌意并拒绝亲密关系。在与恋人相处时,很少感到亲密与幸福。他对自己的伴侣并不坦诚,更容易陷入相对短暂的性关系中。布伦南认为,这种风格与不良的人际关系、嫉妒心和难以排解的社交焦虑有关。

焦虑·矛盾型。具有焦虑·矛盾性倾向的成年人自幼与抚养者之间形成一种矛盾和缺乏稳定性的关系。母亲对他忽冷忽热、变幻无常。他无法确定如何才能赢得母亲的爱。此种类型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表现出一种深刻的焦虑感,既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又担心伴侣不会回应自己的爱,不会和自己在一起。他们形容自己最重要的爱情关系为完全占有、希望有爱的回应、情绪上的起伏和强烈的性吸引。此外,回避型成年人还具有强烈的嫉妒心。在亲密关系中,人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种想独占对方的嫉妒心理。但这牵涉到一个度的问题,凡事都有限度,一旦超出限度,嫉妒就会演变为侵犯行为。例如,偷看恋人手机内的短消息或者查他存储在手机内的电话号码等行为,显然已经超过妒忌的范围,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三种依恋风格在成人中的比例分别为安全型56%、逃避型25%、焦虑·矛盾型19%。成年人爱情依恋风格研究表明:亲密关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生早期的依恋体验,而非当事者双方的主观努力。它的命运往往在关系还未确立之前就已经被决定了。

有些人把焦虑型和矛盾型分开了。

什么是依恋?依恋具有怎样的特征?这是依恋研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2]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感情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3]也就是说,依恋是儿童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感情上逐渐形成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这种情感联结,使得个体在与依恋对象相互作用时感到安全愉悦,在面临压力时通过接近依恋对象获取安慰。作为一种社会情感,依恋的形成与维持既有其内部心理机制,也有其外部行为表现。在婴幼儿阶段,儿童的依恋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固定倾向的行为:(1)想接近某人;(2)与该人分离时紧张不安;(3)重逢时高兴或轻松起来;(4)即使没有紧密接触,也喜欢朝向此人,听其声,观其行,与之交往(Macobby)。[4]总的来说,寻求亲近是儿童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5]

  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依恋具有一系列重要特征: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儿童倾向于那些能够激起特定情感与行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而并非依恋所有人。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依恋母亲的婴儿倾向于偎依在母亲身上或在母亲身旁活动。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或直接后果上,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可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它既是依恋行为的必然报偿,同时也是巩固和加强这种依恋关系的情感基础与内在动力。4、在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这是依恋的个体意义的另一方面。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他们能保持行为与情感的呼应与协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832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