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如何写?

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如何写?,第1张

在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指的是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具体来说,以下几种情感目标可以被列入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中: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但初学者往往会因为一些错误而打击自己的信心,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果。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励他们挑战更难的数学问题。

其次,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同样重要。学习数学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弃。

另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很重要的。数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创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自己的才能。

此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很重要。数学解题不仅仅是个人发挥的过程,它还需要与他人积极合作,交流和分享解题经验。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机、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在学习数学知识方面非常重要的素质。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 篇1

  一、说活动教材

 排序,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排序:服装花纹上的排序、皮包上图案的排序、饰品排列上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物品包装上的排序、公园中花草种植的排序……这些有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识地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如:吃饭的碗和盘子周边的漂亮的花边;裙子袖口和裙边的花边;卫生间瓷砖排列的图案……而我们教师正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的引导者。

 幼儿学习排序可以为幼儿建立初浅的数学概念做好准备。幼儿学习排序,可以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也可以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者规律排列顺序。大班幼儿已经积累和建立了有关物体在颜色、形体和数量等特征差异排序的数学经验,可以更进一步地学习按照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的关系。新《纲要》提出“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并结合《纲要》精神,我为幼儿选择的教学活动为“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并设定在大班第二学期进行。

  二、说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2、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3、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序规律,并学习排序。

 分析:目标(1)为认知目标,重在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其中发现和学习物体递增递减的排序规律是本次活动的新知识点,也是难点部分。

 目标(2)是能力和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动的操作,对幼儿进行排序学习,重在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排序能力。

  三、说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已经有按照物体某一特征规律进行排序的经验:如按照物体的颜色规律的排序、长短规律、宽窄规律、高矮规律的排序等等。

 2、环境材料创设准备:新家蓝图,幼儿分组操作材料:铺地砖(蓝白泡沫毯)、串彩链(长短宽窄颜色不同的长条手工纸)、围围墙(四种颜色的炮弹玩具)、种树(高矮品种不同的树)递增递减排序示范卡片三张、雪花片、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黑白方块若干。

  四、说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环节一:教师出示新家的蓝图,提出今天活动的要求。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此环节起到引题并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作用。)

 环 节二:教师介绍装修的材料,提出装修的要求。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进行分组操作。

 铺地砖:按照蓝白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围围墙:按照炮弹颜色及节数规律排序。

 做彩链:根据纸条长短、宽窄、颜色的不同有规律串彩链。

 种树:按照树的形状、高矮不同规律排序。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同层次的幼儿可以选择不同活动材料进行操作,便于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在幼儿的自主操作、同伴间的探索交流和师生的共同小结的活动中,重点目标的第一层次得以解决。)

 环节三:出示三张递增、递减规律排序的卡片,(卡片1: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增多;卡片2: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减少;卡片3:蝴蝶逐一减少,小花逐一增多)。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图形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然后幼儿用不同色彩的雪花片,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操作等方法解决了重难点目标,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

 环节四:欣赏黑白序列,教师出示黑白序列,让幼儿观察寻找序列中黑白两色是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知道黑白两色也可组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序列。鼓励幼儿设计运用已有的排序知识设计一条“黑白配”小毛巾。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黑白配”小毛巾,说明排序规律。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这一环节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和设计表述等方法,使活动的重难点目标得以突破提升。

  活动延伸:

 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生活,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情景之中并进行再运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幼儿对于一些事物,不懂得是有规律的。特设此课,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事物的规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按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会观察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活动准备

 教学图,不同形状,颜色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观察一幅,并说一说大家都发现了什么有趣的地方。(塔、树、花朵),总结规律。

 二、内容呈现:

 教师分组排列卡片,请幼儿观察本组卡片的规律,并上前面来把剩下的卡片排列完。(大小、形状、颜色、种类)。

 三、巩固游戏:

 1给幼儿每人准备一组卡片或玩具,鼓励幼儿自己进行排序。

 2互动:分组请幼儿做游戏,按照老师所画的规律排列。(站蹲、举放、男女。)

 结束:

 1请小朋友认真看一看在我们周围还有那些东西也是有规律的、排序的。

 2请幼儿在成排(2男2女)的顺序离开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较为成功,幼儿动手及互动的环节比较多。带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活动结束进行自身排序时,幼儿有些不懂自己该站在怎样的位置。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区别长短、宽窄、厚薄,并能用词表达。

 2、让幼儿学习按照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3、鼓励幼儿完成多种活动内容,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按照物体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不受物体颜色、形状、材料的干扰,进行长短、宽窄、厚薄差异的排序,并在选择的过程中强化幼儿对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摆放一些宽窄、厚薄不同的物品,如:围巾、毛巾、皮带、桌子、凳子、积木、书、毛衣、衬衫等。

 2、教具:宽窄的纸条若干(同颜色、同长度;同颜色、不同长度);按长短、宽窄、厚薄、高矮、大小、多少等差异排序好的材料纸各一张(如图1-图7);录音机、磁带。

 3、学具:每人一个信封,信封内有两张形状相同、厚薄不同的纸片;每人两张宽窄、颜色各不同的纸条:**的宽,绿色的窄;垫板若干;宽窄不同的布若干。

 第一组:宽窄排序材料(同颜色、同长度、宽窄不同);数字卡片;厚薄排序材料(同质料、不同厚薄);长短排序材料(同颜色、同宽窄、不同长度)。

 第二组:宽窄排序材料(不同颜色、同长度、不同宽窄);厚薄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厚薄);长短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长度)。

 第三组:宽窄排序材料(颜色、长度、宽窄均不同);厚薄排序材料(颜色、质料、厚薄均不同);长短排序材料(颜色、质料、长短均不同)。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玩踩垫游戏。(体验哪块垫厚,哪块垫薄)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厚,哪些东西薄。

  2、小组活动:

 按不同难度分成三个小组。(要求边操作边讲述)(争取每人都能完成三种活动)

  3、活动评价

 在实物投影仪中出示幼儿的操作结果,幼儿集体检查。

  4、小结。

 游戏活动彩布排序。

  活动结束

 音乐起,小朋友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 篇4

 活动目标:1通过数的比较游戏,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2幼儿能够以量为基础感知不同数的大小,会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给10以内的数排序。3通过动手操作,幼儿喜欢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演示板一套。

 2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律动音乐,幼儿有序取思维学具入座。

 一、复习导入

 教师请幼儿一起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复习10以内数的正数和倒数。

 二、操作探索

 游戏一:比较量的多与少

 1教师向幼儿闪看两张数字卡片(如6、8),每次闪看后让幼儿在思维板上摆放相应数量的思维体。

 2教师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比较两组思维体的多少,并用语言表述,如:“1,2,3,4,5,6,第一排是6个思维体;1,2,3,4,5,6,7,8,第二排是8个思维体。8个思维体比6个思维体多,6个思维体比8个思维体少。”

 3让幼儿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6和8,摆放在相应数量的思维体旁边。

 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数字‘6’和数字‘8’,谁大谁小”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8个思维体比6个思维体多,8比6大;6个思维体比8个思维体少,6比8小。”

 游戏二:数字比大小

 教师向幼儿出示任意两张数字卡片,让幼儿说一说哪个数大,哪个数小,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引导幼儿思考后再动手操作,通过量的比较获得大小的概念。

 游戏三:最大数,最小数

 教师向幼儿出示三张数字卡片,让幼儿想一想最大的数是谁,最小的数是谁。

 如果幼儿说对了,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如“2、5、7”三个数,幼儿可以说“2个、5个和7个相比,7个最多,2个最少,所以7最大,2最小”);如果幼儿说错了,可以用思维体在思维板上为幼儿演示,引导幼儿通过比较量的多少找出大数和小数。

 游戏四:学习数的排列

 1教师:“请听题。”

 幼儿:“训练耳朵。”

 教师:“请快速拿出下列数字卡片:1、8、3、9、6。预备——开始。”

 幼儿操作。

 2教师:“请把这些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摆成一排。”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请操作正确的幼儿说一说他是怎样排出来的。

 3教师在思维板的1-5排插放相应数量的思维体,让幼儿将这些思维体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移至6-10排,验证正确的排列顺序为1,3,6,8,9。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序列延伸该图形。

 3、发展观察、分析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课前在活动室布置四个活动区域:“超市”、“书店”、“展示大舞台”、“数学角”。

 2、在“超市”里摆满五颜六色的项链、花纹有一定规律的发饰、桌布、衣服、包装纸,卡片花边、国际象棋棋盘,美人痣。

 3、“书店”里摆设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有种子发牙、蝌蚪变青蛙、月圆月缺、小孩长大成人。

 4、“展示大舞台”里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环、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串珠、纯白色的'衣服、裤子、围巾、裙子、手套、袜子、剪刀、画笔、花边、各种颜料、针线、双面胶。

 5、“数学角”里准备了按故事情节变化的先后顺序的小卡片、故事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逛“超市”

 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老师以朋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变化,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

 (二)合作活动――逛“书店”

 老师带幼儿们逛完了“超市”,又带领幼儿们来到了“书店”,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书、。老师说“孩子们,今天书店阿姨把的顺序搞错了,我们来帮助阿姨给分类排序好吗?”大家等不急了,忙说:“好!”接着幼儿自主的三五成群的自发的组织成一组,开始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幼儿拼拼说说,合作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又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好品德。接着,每组推选一名代言人起来表述本组的排列结果,说出小组的队名、口号,展示交流,要求发言的幼儿用“先……后……最后……”的句式来讲述。

 (三)操作活动――展示大舞台

 老师带领孩子们帮“书店”阿姨把整理好后,又带大家来到“展示大舞台”,这里是幼儿们动手操作的区域;在这里,幼儿们可以充分自主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老师给他们准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材料;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尽情的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心趣,一举几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操作活动开始,老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小朋友的活动中,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后,带上或穿上自己的作品走向展示舞台,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向模特一样展示自己的风采。每一个“模特”展示完毕,“主持人”采访“模特”:“你脖子上的项链的创作灵感来自怎样的排序规律?”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制作的项链是用红、黄、蓝、绿,红、黄、蓝、绿.....的规律来排列制成的,记住我哦,我是二十号选手,投我一票!”主持人接着喊:“下一个。”一个个都是那么自信,一个个都是那么出色,一个个都是那么充满活力,最后主持人讲评: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表现不错,都发给一份优秀奖。

 延伸活动――有趣的小卡片

 延伸活动中,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带小朋友们走进数学区域,为幼儿提供录象故事和故事小卡片,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按故事情节顺序排列故事小卡片。听完故事后,我又带小朋友们到室外去找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品,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 篇6

  背景:

 在前三次的非式活动中,发现第一次非式活动时,幼儿只是对新材料感兴趣,许多幼儿观察能力不强,拿到模式没有仔细的观察,而是急于排。在第二次的非式活动中,通过老师在活动前向幼儿提出要求让幼儿仔细看一看火车上的动物宝宝是怎么排队的,然后请幼儿一边看,一边说,一边排,这样在第二次非式活动中,引起了幼儿观察模式的兴趣,并尝试着按模式排ABAB、 AABB。在第三次非式活动中,我在材料上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AABB,ABC模式,让幼儿尝试。在前三次非式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一次排序的正式活动,由于在非式活动中积累一些经验,引发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述排序的方法的欲望,并从中比较AABB、ABAB 排序模式的不同。

  目标:

 1、在非式活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能根据模式排序,并能根据大小、颜色、名称表述排序的方法。

 2、通过活动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准备:卡车若干、苹果、生梨等水果若干、各种蔬菜、食品等、货架若干。

  过程:

 (一)创设情景

 1 、小兔开了一家超市,货架上摆满了各种物品,可是超市里没有水果怎么办呢?(幼儿议论)请小朋友帮忙去运水果。

 2、运水果时要仔细的看一看卡车上的水果宝宝是怎么排队的?

 (二)尝试操作

 每位幼儿自选一辆汽车装运水果。

 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三)归纳小结

 1、请幼儿把汽车开到停车场。

 2、幼儿和老师一起验证

 (1)看一看红汽车上的水果是怎么排队的?

 小结:一个苹果一个生梨……是一个隔一个排的。

 (2)看一看绿汽车上的水果是怎么排队的?

 小结:二个苹果二个生梨……是二个隔二个排的。

 (3)比较

 红汽车上的水果排队与绿汽车上的水果排队有什么不一样?

 (四)游戏(找错)

 小兔给物品排队,一不小心,有的地方忘了、漏了,请小朋友把漏的地方找出来、说一说,然后补上去。

 1、幼儿在货架上找错,找到了说一说,再补上去。

 2、请幼儿找个朋友讲一讲这些物品是怎么排队的?

 3、请个别幼儿说说找到哪里错了?这些物品是怎么排队的?

 (五)迁移

 出示ABC模式,让幼儿看看,这些水果是怎么排队的?请幼儿下次在角落活动时再去试一试。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并以情境讲述的方式来设计数学活动,更容易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熟悉的材料,创设情景,让幼儿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第一环节学习排序,第二环节幼儿操作,第三环节抢答题,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形状等排列的一种互逆关系。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大小、数量排列顺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幻灯。

 2、幼儿操作:每幼儿1张长条纸,大小雪花片若干,木珠若干,糖、花生、红枣若干,几何图形(圆形、三角形、梯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 ,你们好,这是我的好朋友唐老鸭,今天他我给大家运来了许多的礼物,瞧,都有些什么呀?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找出排列的规律,学习排序。

 开来了第1列草莓火车,这列火车上装的是什么?这些草莓都是按什么规律装的?我们来看看这剩下来的一节车厢该装什么样的草莓呢?

 (按照大小的规律排列的)第2列火车进站了,又给我们运来了什么? 这些苹果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请你猜猜看这剩下来的车厢该怎么装呢?

 瞧瞧第3列火车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种类的不同排列)

 小结:原来按照物体的大小、数量、种类等排列顺序,我们叫排序。

 2、幼儿操作活动

 唐老鸭火车长还带来了好多的礼物,但他们都乱七八糟的,我们来帮助一下他怎么样?这些礼物里都有一些已经是在这样的纸上摆好的,请你找出前面的规律,继续将这张纸排满。然后我来帮你们送给唐老鸭?(请每5人一组分在各队里)第一组幼儿按照食物的种类进行排列。糖、花生、红枣······第二组幼儿按照几何图形的形状和数量间隔排列如:

 第三组幼儿按照雪花片的大小和数量间隔排列。1片大雪花片,3片小的雪花片······第四组幼儿将珠子按颜色和数量间隔排列。如2颗红的、1颗蓝的······(带点贴纸奖励做对的孩子)

 3、分组游戏《抢答题》

 小朋友送给唐老鸭的礼物都是根据大小、颜色、形状、种类进行排序的,唐老鸭看了真高兴,他还给我们带来了问题要考考小朋友,老师先把小朋友分成三队:苹果队、香蕉队、草莓队。瞧,问题来了,请听题。

 (三)结束部分。

 唐老鸭今天跟小朋友玩的真开心,现在他要回家了。小朋友再见。

  课前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情境讲述的形式贯穿于整节课,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操作活动的兴趣。

 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排序),幼儿此时有一点的疲倦,学习兴趣也从高涨的状态,逐渐转向低谷状态。因此,在幼儿给唐老鸭送礼物的操作活动中,既起到巩固作用,又起到引新作用。但是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幼儿探索一下可以按颜色、形状等的不同方法来排序,我设计地半成品操作内容对于大班的幼儿过于简单,最好是让幼儿自己按这些物品来排序,然后让他们相互检查,这样会比较好。最后一个环节我用抢答来再次激起幼儿的兴趣,也再次突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整个活动我是根据幼儿的学习规律、有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培养幼儿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发现,去探索掌握知识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

 2学具:

 ①幼儿分组操作材料:a、铺地砖;b、串彩链;c、围围墙;d、排排队

 ②花片

 ③黑白方块若干。

 3环境创设: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为“小动物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a、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泡沫地砖,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围围墙:提供四种颜色炮弹玩具,让幼儿按颜色及节数按规律排序。

 c、做彩链:提供不同长短、宽窄、颜色长条手工纸让幼儿根据纸条多种特征串成彩链条。

 d、种树:提供高矮、品种不同的树木,让幼儿按其形状、高矮不同的规律排序。

 [评析:让幼儿设计物体的排序规律,是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幼儿可选择不同活动材料进行操作,便于分层指导、因材施教。]

 2自主探索活动内容的交流:

 1取分组活动的内容若干,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2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请幼儿排一排,教师强调规律性。

 3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数量等多种特征排序。

 (三)出示三张大卡片,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第一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增多;第二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减少;第三张蝴蝶逐一减少,小花逐一增多)。

 [评析: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图形排序的规律。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

 (四)让幼儿自取不同颜色花片,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五)欣赏黑白序列

 教师出示黑白序列,让幼儿观察寻找序列中黑白两色是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知道黑白两色也可组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序列。

 (六)设计“黑白配”小毛巾

 1运用以有的排序知识设计一条“黑白配”小毛巾。

 2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黑白配”小毛巾,说明排序规律。

 活动延伸

 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

 评析: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生活,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渗透到

 生活情景之中并进行再运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对幼儿数学学习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实施数学教育的依据。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动的方向,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确立教育活动的评价依据等,因此,在数学教育中,目标的确立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在制定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目标时,幼儿发展的已有基础、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与特点都是目标制定者需要把握的因素。 1、总目标(一级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逐渐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 (3)操作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习惯。 2、各年龄阶段目标(二级目标) 二级目标是根据一级目标提出的,它是从认知能力、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范畴,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确立的,操作性较强(详见下页表格)。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级目标)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各年龄阶段目标必须层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即分解成可以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实现的目标或需要通过若干数学活动实现的目标。这一级目标应与一、二级目标相一致,使之相互衔接,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述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着预期的某种活动效果。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及效果评价的依据。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只有内容没有目标的盲目的数学教育以及“程式化”、空泛无物的目标设定倾向,因此,教师在制定与表述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的发展性 在制定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首先应当着眼于幼儿的发展,既包括数认知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情感、学习态度、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只有充分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才能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目标的发展性意味着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基础,以此确定所设计的活动目标对幼儿是否具有发展价值。 小班中班大班 认知目标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以内的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并能正确区分 4、学习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两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6、按数(5以内)取物 7、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能说出其名称 8、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9、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并学会基本的运用1、认识10以内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学习顺数和倒数 2、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特征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即学习数量守恒 3、认识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4、认识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 5、学习按粗细、高矮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物体的正逆排序 6、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 7、按物体某一特征分类 8、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9、学会比较粗细、厚薄、轻重等量的差异 10、学习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即学习图形守恒 11、初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简单关系 12、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13、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14、学习向上、下、前、后等指定方向运动 15、认识并学会运用“今天、明天、昨天”等时间概念 16、理解“=”和“≠”等符号1、学习10以内序数、单数、双数、相邻数等概念 2、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理解其包含、互换、互补关系 3、学习10以内加减计算,并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理解“+”“-”“<”“>”“→”等符号的意义 5、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学习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6、学习按两个以上特征将物体分类 7、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了解序列排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 9、学习自然测量 10、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右、向左方向运动 11、学习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12、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数学经验 情 感与态度1、在数学活动中大胆回答问题 2、产生对数学幼儿的兴趣以及操作数学活动材料的兴趣 1、在数学活动中能安静地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 2、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活动 3、主动、专注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1、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 2、在数学活动中能安静地蜻蜓教师和同伴的讲话 3、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活动 4、学习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调等方法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操作技能目标1、听懂教师的要求,学习按游戏规则活动 2、学习用语言讲述同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和操作活动材料1、学习听清楚教师的要求,按要求进行活动并检查自己的活动结果 2、学习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3、基本学会数学操作活动技能1、倾听清楚操作活动的规则,按规则进行活动并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能清楚的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学习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2、目标的全面性 目标的全面性是指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应思考在本活动内容和情境条件下“幼儿学会了什么”(知识目标)、“幼儿能学吗”(能力目标)、“幼儿学得有兴趣吗”(情感目标)。一般说来,活动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的要求及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在制定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时,教师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偏重知识的学习,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二是错误理解“全面性”,表现为脱离活动内容和具体情境的形式上的面面俱到,即凡是数学活动就必定有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方面的目标,从而使某些目标成为装饰或点缀,对幼儿发展以及教育教学并无价值。 3、目标的针对性 由于教育活动的目标可以作为检验活动效果的依据之一,因此目标应当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也就是说,目标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而不是空泛、笼统的。如某中班数学活动“家里的数字”的目标设定为: (1)感受数字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培养幼儿对家的美好情感。显然,这样的目标是空洞而无针对性的,无法作为评价活动效果的依据。 这一活动的目标可以调整为: (1)寻找和搜集家里带有数字的照片或,通过交流与分享活动感受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2)愿意与同伴交流,尝试大胆表述; (3)在集体参与的观察和交流活动中进一步萌发对家的美好情感。这样的三条目标就比较有针对性。 4、目标的统一性 美国课程专家布鲁姆认为,“教师所期望的学生的变化便是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阐述教学目标,就是要以一种较特定的方式描述在单元或学程完成之后,学生应能做(或产生)些什么,或者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也就是说,教师既可以以幼儿为主体表述教育活动目标(行为目标)

数学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是:能积极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进一步认识数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用,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包含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数学的严密性。

情感目标:

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社会适应能力由兴趣、态度、价值观与正确的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诸目标组成。常用引导词感受、喜爱、乐于、感悟、喜欢等。

好的目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具有针对性。这就是避免一些大、空的目标。

例:语言领域的故事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喜欢听故事。目标2:懂得故事中小熊妈妈对小熊的爱,知道母爱的伟大。

2、目标制定要多面。我们的目标分三维,分别为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3、要坚持难易度适中的原则。每个阶段的目标是不同的,目标是幼儿活动的目的,难易适中是指不能太简单当然也不能太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97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