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
五禽戏发展至今,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有不同。在华佗故里,安徽亳州现在主要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
董文焕所传五禽戏
董文焕传承的五禽戏套路共54个动作(虎戏13式、鹿戏9式、熊戏9式、猿戏10式、鸟戏13式)。另外,还有相生练习法、相尅练习法、灵猿戏笨熊练习法、鹤戏对练、简体/易五禽戏(每戏三动,共15式。其中虎、鹿、熊、猿四戏第三动为调息式,鸟戏第三式为白鹤飞翔)等套路,其动作较为古朴典雅。
刘时荣所传五禽戏
刘时荣所传“古本新探华佗五禽戏”不但有徒手套路,而且还有器械套路——华佗五禽剑。其中,华佗五禽戏徒手套路40个动作(每戏各8式);华佗五禽剑则是刘时荣结合自己练习五禽戏的亲身体会,深入民间挖掘五禽戏的历史资料,广泛搜集技艺精华,通过不断研究、修改,在传统五禽戏的基础上创编的。共44式(虎戏8式、鹿戏8式、熊戏8式、猿戏10式、鸟戏10式)。
刘时荣所传五禽戏强调“五禽戏亦属武术范畴”,其所传套路演练时,“动作圆活”,“有些架式从外形上看似不大圆,但对意与气仍要按照圆的要求运行”。
作用:
一,五禽戏既可以养生又能缓解某些疾病。对亚健康者来说它有着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而对健康者来说,经常适度的五禽戏练习可以促进其身体健康,缓解疾病。研究表明,经常适度且有规律地进行练习可以平衡阴、阳通经活血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二,协调各运动器官,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五禽戏的运动部位十分全面,包括各中头颈部的俯仰、肢体旋摆、蹲起、平衡等动作,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适合中老年人进行练习,经常适度的练习五禽戏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老年人运动系统的能力,增强了各运动器官的功能,不断增加肌肉力量,缓解骨质疏松,增加各关节的灵活性以及机体自身的稳定性。
三,改善中老年心肺功能,调节呼吸,促进消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胸部活动度降低,呼吸虚弱,造成肺通气和肺换气能力下降。五禽戏运动强度低、难度小,它的腹式逆呼吸的方法能有效地增加肺活量,加强呼吸功能,促进肺循环,改善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同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此外,五禽戏中的弯腰、转身的动作,可以加快肠胃的蠕动,提高中老年的消化系统的机能,促进消化。习练时练习者主动体会五种动作形态,感受举手投足之间的意气相随,能有效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协调性,缓解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肠胃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肠炎、便秘等症。
弹力带健身经典动作合集
内含臀部-臀部-胸部-肩部-手臂弹力带训练动作
臀部训练1
弹力带塑型训练动作『臀部动作』
01
侧卧弹力带蚌式
02
弹力带臀桥外展
03
弹力带臀桥
04
弹力带行走
臀部训练2
弹力带塑型训练动作『臀部动作』
05
弹力带跪姿腿屈伸
06
弹力带站姿后踢
07
弹力带站姿提腿
08
弹力带箭步蹲
背部训练1
弹力带塑型训练动作『背部动作』
01
弹力带窄握划船
02
俯身弹力带下拉
03
弓步单侧弹力带划船
04
俯卧弹力带划船
背部训练2
弹力带塑型训练动作『背部动作」
05
弹力带高位下拉
06
弹力带俯身划船
07
弹力带坐姿划船
08
弹力带直臂下压
胸部训练
弹力带塑型训练动作『胸部动作』
01
弹力带高位飞鸟
02
弹力带底位飞鸟
03
弹力带十字飞鸟
04
弹力带阻力俯卧撑
肩部训练
弹力带塑型训练动作「肩部动作」
01
弹力带侧平举
02
弹力带俯身飞鸟
03
弹力带前平举
04
弹力带站姿推肩
手臂训练
弹力带塑型训练动作『二头动作』
01
弹力带站姿弯举
02
弹力带坐姿弯举
03
弹力带锤式弯举
飞身势是健身气功•大舞第八势动作,也是整套功法的最后一势。飞,鸟翥也,像张翼之形,本义是鸟飞,有飞舞之意,在空中自在飞翔;身,躬也,象人之形,其本义是人的躯干。引申义有身心、生命、性命等。意在通过功法练习和修心养性,使身心自在、提升生命质量、达到福寿康宁。本势动作通过迈步轮臂、脊柱蠕动、躯干旋转、四肢拧转,配合起吸落呼,运用肺朝百脉的功能,侧重导引任督二脉、十二经脉和带脉,以达到理气、敛气、固气、养气的目的。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健身气功之飞身势。
健身气功之飞身势一、动作路线与节点
动作路线要清晰,节点应分明,连接动作慢不停,定势动作要稍停。动作一:接第七势的最后一动。重心右移,右腿伸直独立,左腿屈膝提起,小腿自然下垂,脚尖向下;同时,两臂侧起,稍高于肩,肘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外;配合吸气,目视前方。
动作二:右腿屈膝,左脚向左前方约30°上步,脚尖向前;同时,两臂向前下方划弧,两臂自然下落,左臂至左前旁,右臂至右前方,肘微屈,两掌与肚脐同高,掌心向下,配合呼气,因视前下方。
动作三:重心左移,左腿伸直独立,右腿屈膝提起,小腿自然下垂,脚尖向下;同时,两臂侧起,稍高于肩,肘微屈,掌心向下;配合吸气,目视前方。
动作四:左腿屈膝,右脚向右前方约30°上步,脚尖向前;同时,两臂向前下方划弧,两掌自然下落,与肚脐同高,肘微屈,掌心向下,配合呼气,目视前下方。
动作五:重复动作一至动作四1遍,唯第4步是右脚落在左脚内侧并步,两膝微屈。
动作六:两腿缓慢伸直;同时左臂向前上方约45°划弧上举,左手举至前正中线,肘微屈,掌心斜向下,指尖向前上方;右臂向后下方约45°弧线下摆,右手摆至后中线,肘微屈,掌心斜向上,指尖向后下方;配合吸气,目视左手。
动作七:两膝微屈,头向右平转,躯干向右回旋;同时,左臂外旋、右臂内旋,上臂与前臂之间约为120°角,左上臂保持水平线向上约45°,掌心向外,指尖向前上方,右上臂保持向后下方约45°,掌心向外,指尖向后下方;配合呼气,动作略停,经右转视左下方。
动作八:两腿缓慢伸直;同时,肩、髋放松,带动左臂内旋,右臂外旋至侧平举,掌心向下,指尖向外;配合吸气,目视前方。
动作九:两腿屈膝下蹲约30°;同时,松肩坠肘,两掌弧线下按,与肚脐同高,左、右掌按至左、右前下方,指尖方向与此对应;配合呼气,目视前下方。
动作十:重复动作一至动作七,唯上步改为退步,且先退右脚。
重复动作八,唯左右相反,两臂侧平举时,掌心向上。
本式上4步为1遍,退4步为1遍,前后各1遍。
健身气功之飞身势二、动作要领与关窍
1、飞身势是最后一势动作,是“丰收季节”,要“颗粒归仓”。那么大舞功法是如何做好“颗粒归仓”的呢就像五谷种植,收获方式各不同,这就要去了解前7势动作做了哪些“功”呢首先在起势中以体现天人合一思想为序幕;昂首势时,以脊柱反弓,抬头翘尾,升发阳气,以抱气下蹲,引气归元,侧重疏导任、督二脉,发动气机,收敛心神,神注桩中,为练功做好准备;第二势至第六势侧重调理五脏,根据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以五行相生顺序侧重导引。开跨时侧重引导肝,肝在五行中属木,季节属春,开窍于目,在体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与胆为表里,在经为足厥阴肝经,具有藏血、疏泄之功,因此,运用顶髋旋腿,展臂转头,侧重疏肝理气;木生火,肝生心,抻腰势侧重调节心,心在五行中属火,季节中属夏,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与小肠为表里,在经为手少阴心经,具有主血脉,藏神之功,因此,运用合掌屈伸,以调心神,抻腰翘臀,以肾济心的目的;火生土,心生脾,震体势侧重调脾,脾在五行中属土,季节中属长夏,开窍于口,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与胃为表里,在经为足太阴脾经,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具有运化升清和统摄气血之功,因此,运用上引伸展四肢,左右拧转,引伸中焦,“搓揉”中焦,下落敲打,震荡脾胃,促进消化;土生金脾生肺,揉脊势侧重调肺,肺在五行中属金,季节中属秋,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志为忧、为悲,与大肠为表里,在经为手太阴肺经,具有主气司呼吸,置发肃降,肺朝百脉,主治节的功能,因此,运用左右侧屈,左右侧伸,左右松紧转换,节节松展,节节收敛,达到宣发肃降,以舞宣导,通利关节的目的;金生水,肺生肾,摆臀势侧重调肾,肾在五行中属水,季节中属冬,开窍于耳和二阴,在体主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志为惊、为恐,与膀胱为表里,在经为足少阴肾经,是先天之本,具有藏精纳气,主水之功,因此,运用了左右摆臀,平圆摆臀,引肾动气,合掌旋腕,调心火以温肾水,达到肾阴肾阳平和,安定精气,达到固精培元的目的;水生木,肾生肝,以理推论,要循环前势的动作,但在一套结构完整的功法中,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完整表达,有始有终,因此,根据脏与腑的关系,在摩肋势中侧重调理六腑,运用退步摩肋,左右翻转,促进六腑开合,柔和“蠕动”,以通为用。
从以上综述来看,合情合理地设计第八势动作,要达到依势而行,顺势而收,并非易事,首先要总结理论的高度,从理论到实践中找方法。从整体来观察,大舞之始,从心神入手,以五脏为核心,以六腑相辅,以经络为“网纲”,因而,最后一势从经络入手,如网收纲,形成整体“收网”,因此,采用了两臂如翅的“飞翔”动作、从头到尾、从手到脚的拧转动作,侧重引导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和带脉,整体调理,形成内敛之势,自然收功。
2,迈步轮臂与起吸落呼相配合,运用肺朝百脉的功能与理气,运用肾纳气的功能以固气。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肾藏精纳气,肺肃降沉气,肺金生肾水,一降一纳,完成固气,收气,敛气,养气过程。因此,动作要领是以下丹田为中心,以丹田之气为整体动作的动律,迈步时,以下丹田带动髋,以髋带膝,以膝带髁,松柔贯穿;同时,轮臂时,以下丹田带动脊柱做小幅度的蠕动,以脊带肩,以肩带肘,以肘带腕,节节贯穿,随着起吸落呼,形成整体升降开合,使气顺达而直养,气有所藏。
3、脊柱旋转与四肢拧转相配合,运用了“紧出松入”之理和“开闭行气”之法。水能飘石,势也;通过周身拧转,形成收敛之势,如同海绵吸水,拧紧放松时形成吸收,内敛之势,且各得其所,自然完成。但_注意两点,一是抒转时,两膝应微屈,若直膝僵硬,气易上浮。二是拧转时以下丹田为中心,带动躯干和四肢拧转,避免僵硬,拧转是“造势”,重点是拧后的回旋过程,应缓慢松柔,神光内敛,外导内引,绵绵若存,心善气定,用微笑温暖周身,不要计较气能否收回,不要计较气收回的多或片少,不要执着气是什么样,让身心然而自在,功到自然成。
功法特点
一、安全易学,左右对称
“健身气功·五禽戏”是在对传统五禽戏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编创的,便于广大群众习练。因此,动作力求简捷,左右对称,平衡发展,既可全套连贯习练,也可侧重多练某戏,还可只练某戏,运动量较为适中,属有氧训练,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调节每势动作的运动幅度和强度,安全可靠。
整套功法虽然动作相对简单,但每一动作无论是动姿或静态,都有细化、精化的余地。如“虎举”,手型的变化,就可细化为撑掌、屈指、拧拳三个过程;两臂的举起和下落,又可分为提、举、拉、按四个阶段,并将内劲贯注于动作的变化之中,眼神要随手而动,带动头部的仰俯变化。待动作熟练后,还可按照起吸落呼的规律以及虎的神韵要求,内外合一地进行锻炼。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引伸肢体,动诸关节
本功法动作体现了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折叠、提落、开合、缩放等各种不同的姿势,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了有效的锻炼。总的来看,新功法以腰为主轴和枢纽,带动上、下肢向各个方向运动,以增大脊柱的活动幅度,增强健身功效。
本功法特别注意手指、脚趾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加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同时,还注意对平时活动较少或为人们所忽视的肌肉群的锻炼。例如,在设计“鹿抵”“鹿奔”“熊晃”“猿提”“鸟伸”等动作时,就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试验点教学效果检测对比数据也证实了这些动作的独特作用,有关指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
三、外导内引,形松意充
古人将“导引”解释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所谓“导气令和”,主要指疏通调畅体内气血和调顺呼吸之气;所谓“引体令柔”,就是指活利关节、韧带、肌肉的肢体运动。“健身气功·五禽戏”是以模仿动物姿势、以动为主的功法,根据动作的升降开合,以形引气。虽然“形”显示于外,但为内在的“意”“神”所系。外形动作既要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还要力求蕴含“五禽”的神韵,意气相随,内外合一。例如“熊运”,外形动作为两手在腹前划弧,腰、腹部同步摇晃,实则要求丹田内气也要随之运使,呼吸之气也要按照提吸落呼的规律去做,以达到“心息相依”的要求。
习练过程在保持功法要求的正确姿势前提下,各部分肌肉应尽量保持放松,做到舒适自然,不僵硬,不拿劲,不软塌。只有肢体松沉自然,才能做到以意引气,气贯全身;以气养神,气血通畅,从而增强体质。
四、动静结合,练养相兼
“健身气功·五禽戏”模仿“五禽”的动作和姿势,舒展肢体,活络筋骨,同时在功法的起势、收势以及每一戏结束后,配以短暂的静功站桩,诱导习练者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和“五禽”的意境,以此来调整气息、宁心安神,起到“外静内动”的功效。具体来说,肢体运动时,形显示于外,但意识、神韵贯注于动作中,排除杂念,思想达到相对的“入静”状态;进行静功站桩时,虽然形体处于安静状态,但是必须体会到体内的气息运行以及“五禽”意境的转换。动与静的有机结合,两个阶段相互交替出现,起到练养相兼的互补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练功效果。
禽戏锻炼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常练五禽之戏,可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必须把握好“形、神、意、气”四个环节。
一、形
形,即练功时的姿势。古人说:“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说明姿势在练功中的重要性。开始练功时,头身正直,含胸垂肩,体态自然,使身体各部位放松、舒适,不仅肌肉放松,而且精神上也要放松,呼吸要调匀,逐步进入练功状态。开始习练每戏时,要根据动作的名称含义,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动作造型,动作到位,合乎规范,努力做到“演虎像虎”“学熊似熊”。特别是对动作的起落、高低、轻重、缓急、虚实要分辨清楚,不僵不滞,柔和灵活,以达到“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的功效。
二、神
神,即神态、神韵。养生之道在于“形神合一”。习练健身气功应当做到“惟神是守”。只有“神”守于“中”,而后才能“形”全于“外”。所谓“戏”,有玩耍、游戏之意,这也是“健身气功·五禽戏”与其他健身气功功法不同之处。只有掌握“五禽”的神态,进入玩耍、游戏的意境,神韵方能显现出来,动作形象才可能逼真。虎戏要仿效虎的威猛气势,虎视眈眈;鹿戏要仿效鹿的轻捷舒展,自由奔放;熊戏要仿效熊的憨厚刚直,步履沉稳;猿戏要仿效猿的灵活敏捷,轻松活泼;鸟戏要仿效鹤的昂首挺立,轻盈潇洒。
三、意
意,即意念、意境。《黄帝内经》指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五脏六腑皆摇。”这里的“心”指的是大脑,说明人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变化都能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因此,在习练中,要尽可能排除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情绪和思想,创造一个美好的内环境。开始练功时,可以通过微想腹部下丹田处,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做到心静神凝。习练每戏时,逐步进入“五禽”的意境,模仿不同动物的不同动作。练“虎戏”时,要意想自己是深山中的猛虎,伸展肢体,抓捕食物;练“鹿戏”时,要意想自己是原野上的梅花鹿,众鹿戏抵,伸足迈步;练“熊戏”时,要意想自己是山林中的黑熊,转腰运腹,自由漫行;练“猿戏”时,要意想自己是置于花果山中的灵猴,活泼灵巧,摘桃献果;练“鸟戏”时,要意想自己是江边仙鹤,抻筋拔骨,展翅飞翔。意随形动,气随意行,达到意、气、形合一,以此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四、气
气,即指练功时对呼吸的锻炼,也称调息。就是习练者有意识地注意呼吸调整,不断去体会、掌握、运用与自己身体状况或与动作变化相适应的呼吸方法。对于初学者,应先学会动作,明确其含义,使姿势达到舒适准确。待身体放松、情绪安宁后,逐渐注意调整呼吸。古人说:“使气则竭,屏气则伤”,应引以为戒。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时,呼吸和动作的配合有以下规律: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先吸后呼,蓄吸发呼。其主要呼吸形式有自然呼吸、腹式呼吸、提肛呼吸等,可根据姿势变化或劲力要求而选用。但是,不管选用何种呼吸形式,都要求松静自然,不能憋气。同时,呼吸的“量”和“劲”都不能太过、太大,以不疾不徐为宜,逐步达到缓慢、细匀、深长的程度,以利身体健康。
另外,在习练中特别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由浅入深
“健身气功·五禽戏”包括起势、收功,共12个动作。虽然动作相对简单,容易学会,但要练得纯熟,动作细化、精化,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习练。因此,初学者必须先掌握动作的姿势变化和运行路线,搞清来龙去脉,跟随他人一起边模仿边练习,尽快融入集体习练中,初步做到“摇筋骨,动肢节”即可。随后,在习练中要注意动作的细节,可采取上、下肢分解练习,再过渡到以腰为轴的完整动作习练,最后进行逐动、逐戏和完整功法的习练,使动作符合规范,并达到熟练的程度。此时,就要注意动作和呼吸、意识、神韵的结合,充分理解动作的内涵和意境,真正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要动作还没真正搞清,就想追求内在的体验,这是不可能的,甚至会出现不良后果。练功必须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把基础打好,防止出现偏差。
(二)因人而异习
练时,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需要根据自身体质状况来进行。动作的速度、步姿的高低、幅度的大小、锻炼的时间、习练的遍数、运动量的大小都应很好把握。其原则是练功后感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肌肉略感酸胀,但不感到太疲劳,不妨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切忌急于求成,贪多求快。
功法动作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传统的五禽戏共有动作54个;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新编的健身气功·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一、虎戏
“虎戏”要体现虎的威猛。神发于目,虎视眈眈;威生于爪,伸缩有力;神威并重,气势凌人。动作变化要做到刚中有柔,柔中生刚,外刚内柔,刚柔相济,具有动如雷霆无阻挡,静如泰山不可摇的气势。
(一)虎举
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掌。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两掌再弯曲成虎爪状外旋握拳,拳心相对;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后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重复3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二)虎扑
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随后,两腿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同时,两掌握空拳沿体侧向上提至胸侧;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前倾,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随后上体抬起,左脚收回,开步站立,两手自然下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左右重复一至八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两臂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