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依恋形成与发展的阶段,第1张

依恋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如下:

1、前依恋阶段。出生至1、2个月,为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用哭声引起注意,用笑和咿呀语与人交流。

2、依恋建立阶段。1、2个月至6、7个月,为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对熟悉的人表示友好,特别喜欢接近亲近的人。

3、依恋明确阶段。7~24个月,为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婴儿将母亲或照料者作为安全基地,逐渐探索周围环境。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3岁后,儿童能理解照料者的需要,调整自身行为,建立更复杂的双向人际关系。

依恋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 John Bowlby提出,1944年他进行了一项关于 44名少年小偷的研究,首次激发了他研究母子关系的兴趣。

随后,他开展了一系列“母亲剥夺”的研究并指出:在个人生活的最初几年里,延长在公共机构内照料的时间和/或经常变换主要养育者,对人格发展有不良影响。

1969年,Bowlby的关于依恋的三部重要著作的第一部问世,它阐述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联系,该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依恋并非来自母亲的喂食行为及人类性的驱力,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者的亲近,这无助的人类婴儿就会死亡。

扩展资料: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正如前面所说,人们都有依附的需要,这个可以依附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提供给我们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妈妈来承担的。

如果妈妈是个“足够好的”妈妈,这个妈妈所担任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在孩提时代就开始表现出某些特征,比如索性不要妈妈,妈妈回来了,也会懒得理她,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智力活动,不太有情感反应(压抑了)。

他们表现得很矛盾,好像要靠近妈妈,但妈妈靠近了要拥抱他们了,又挣扎着要离开,对妈妈好像有很多怒气,情感摇摆,缺乏理性。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母亲那获得安全基础,所以或者发展成一种强迫性的自我依靠,或者又想要母亲又不信任母亲。

什么是依恋?依恋具有怎样的特征?这是依恋研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2]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感情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3]也就是说,依恋是儿童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感情上逐渐形成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这种情感联结,使得个体在与依恋对象相互作用时感到安全愉悦,在面临压力时通过接近依恋对象获取安慰。作为一种社会情感,依恋的形成与维持既有其内部心理机制,也有其外部行为表现。在婴幼儿阶段,儿童的依恋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固定倾向的行为:(1)想接近某人;(2)与该人分离时紧张不安;(3)重逢时高兴或轻松起来;(4)即使没有紧密接触,也喜欢朝向此人,听其声,观其行,与之交往(Macobby)。[4]总的来说,寻求亲近是儿童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5]

  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依恋具有一系列重要特征: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儿童倾向于那些能够激起特定情感与行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而并非依恋所有人。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依恋母亲的婴儿倾向于偎依在母亲身上或在母亲身旁活动。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或直接后果上,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可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它既是依恋行为的必然报偿,同时也是巩固和加强这种依恋关系的情感基础与内在动力。4、在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这是依恋的个体意义的另一方面。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他们能保持行为与情感的呼应与协调。

正值毕业季,也是小升初抉择期。昨天看到朋友发的朋友圈~叛逆期的孩子又承包了超市货架上的蓝莓一共12盒,跟他说这东西容易坏,当天吃当天买,娃说:我能在它们变坏之前吃完不就好了!要求他书放回书架,娃说:不,我就要放到它们自然降解为止!喊他喝牛奶,娃说:不要呱噪,我想喝了自己会去喝!跟他说要练琴准备比赛,娃说:弹琴这件事上,是你懂还是我懂?……太难相处了!我得修仙去!要不把娃送到寄宿学校吧!

有个诗人说过一句话,人类之所以能够相互爱和相互关心,是因为有一种对于同情的想象力。人的心理发展最早出现的就是情感,比如很小的孩子对熟悉人的依恋。如果现在有家长问我,初中的孩子选择寄宿还是不寄宿?我的建议是不寄宿。其实,初中时期的孩子,得到母亲的疼爱和细心呵护,包括一些斗嘴景象,能在孩子心理留下心象记忆,父亲和孩子坐在一起谈心说地的聊天,也能留在心象记忆。如果孩子这些记忆的缺失。实则是某种情境的缺失,心象的缺失,亦即观念的缺失。如果出现严重的缺失,必然造成孩子情感的冷漠,内心的荒漠。

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人在幼年需要父母对其进行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引导。

在孩子12岁之前,依恋现象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越重要,父母对孩子心理影响力和心理控制力,不在于父母的文化水平高低,不在于父母的事业是否成功,在于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你在他依恋时期的陪伴时间有多少。

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关键期,有条件的父母应该尽早研究孩子的发展心理学,创造条件阅读为人父母者的必需知识,可以阅读《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尽可能不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期。

情感是个体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和表现,简言之,情感是个人对他人情谊的一种感知和回应,包括对父母依恋养育的服从,对朋友因顾及友情而帮助,对所爱的人有爱而宽容……所以,有正常情感的人在感知到别人的情谊时会努力回应,从而得以融入一个群体,学习群体规则,并从他人和社会形成互动。但是,有些人从最初的养育阶段就缺乏依恋表现,成长中他们不会有真心相处的伙伴,成年后从不会真心地爱任何一个异性。这样的孩子,最终,无法通过行为感动予以改变,无法通过他们教育予以改变,而变成人格障碍的人!

幼小时的耳闻目睹决定了人的观念,孩子复制最亲的人的观念和性格,最亲的人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只要孩子生活在家庭和睦,日常生活遵德重礼,处理问题有礼有节,相信孩子能健康成长!

1、前依恋阶段(出生到6周)。

固有的信号——抓握、微笑、哭泣和凝视成人的眼睛——帮助婴儿开始与他人的亲密接触。一旦成人做出反应,婴儿鼓励她留在附近,因为亲密可便他们倍感舒适。这一年龄的婴儿可以识别自己母亲的气味和声音。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对她的依恋,因为他们不介意与不熟悉的成人留在一起。

2、“形成中的依恋”阶段(6周至6-8个月)。在这一阶段婴儿对熟悉的照料者和陌生人反应不同。随着婴儿与母亲交流,体验到忧伤可以缓解,他们得知自己的行动可以影响周围人的行为。他们开始发展信任感——当他们发出信号时照料者将做出反应的预期。但是,即使他们可以识别母亲,当与她分开时,婴儿仍然不会抗议。

3、“清晰的”依恋阶段(6-8个月至18个月-2岁)。

现在,对熟悉照料者的依恋很明显。婴儿表现出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当他们开始依赖的成人离开时变得难过。焦虑的出现意味着婴儿已经清楚理解,当照料者不在视野范围内时仍然存在。

除了抗议父母的离开,大一些的婴儿和学步儿还努力尝试维持他的在场。他们更愿意接近、跟随并爬到他身上。并且,他们把熟悉的照料者当作安全基地(secure base将照料者当做探索环境的基地,并能从中获得情感支持)

4、交互关系的形成(18个月至2岁和以后)。到第二年末,表征和语言的迅速发展使得学步儿能够理解母亲的来去,以及预测她的返回。结果是,分离抗拒下降。现在,儿童与照料者协商,使用请求和劝说来改变她的目的。

(这时,婴儿开始考虑母亲的愿望、需要和情感,认识到母亲的离开是暂时的,并不是抛弃他,母亲是爱他的,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婴儿在1岁左右都能与抚养者形成某种依恋关系。 )

依恋

理论最初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师Bowbly(1969)提出的。二战期间,许多儿童成为无人照料的孤儿,Bowlby发现这些进入孤儿院的孤儿虽然在身体上得到了看护,但仍然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他从孤儿院中由于母爱剥夺等因素导致的孤儿的心理障碍的关注开始,在生态学和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恋理论。 Bowlby认为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了个体和看护者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内部工作模型是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内部表征,而这种依恋的内部表征又成为幼儿建立有关自我与他人概念“内在工作模型”的原型。依恋关系的工作模式是一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是在幼儿与照料者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心理表征。幼儿对照料者的依恋行为并非作为一种次级性的需要,而是从属于一个独立的依恋动机系统。依恋对象(客体)不只是一个缓解驱力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个终极性的目标。

Brehtartno(1992)提出,幼儿会在与周围人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建立了一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幼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

1、依恋模式(Attachment Style)是决定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关键。依恋模式决定了从早期的亲-子情感关系到成年之后的亲密关系等一系列的人际情感关联。

2、心理学最早关于依恋模式的研究来自于美国心理学家Harry Harlow对恒河猴的母子分离实验(可怜的猴纸)。在实验中,Harry Harlow发现将恒河猴幼子和母亲分隔并单独饲养时,恒河猴幼子会长期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Harry Harlow将这种状态描述为“极类似于人类抑郁和焦虑症的临床表现”。此外,幼年时期的母子分离经历还会导致恒河猴在成年之后有着严重的社交功能障碍(Severe Deficit in Social Behaviors)。Harry Harlow因此将健康的幼年亲子关系描述为健康社交功能的关键因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22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