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依恋

心理学中的依恋,第1张

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意味着我能够向你表达出我的动力。

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

依恋的发生是因为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

如果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链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妈妈对最初的婴儿需要扮演”自体客体”的角色,让婴儿觉得妈妈好像是自身的一部分,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控制妈妈。

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要允许儿童使用自己。孩子,特别是婴幼儿,需要“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的感觉,这样他才能够把他的动力指向客体、指向万物、指向世界,成年人也是一样。

最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善意的情感对象。希望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这时“我”愿意向“你”低头。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2]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感情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3]也就是说,依恋是儿童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感情上逐渐形成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这种情感联结,使得个体在与依恋对象相互作用时感到安全愉悦,在面临压力时通过接近依恋对象获取安慰。作为一种社会情感,依恋的形成与维持既有其内部心理机制,也有其外部行为表现。在婴幼儿阶段,儿童的依恋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固定倾向的行为:(1)想接近某人;(2)与该人分离时紧张不安;(3)重逢时高兴或轻松起来;(4)即使没有紧密接触,也喜欢朝向此人,听其声,观其行,与之交往(Macobby)。[4]总的来说,寻求亲近是儿童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5]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依恋具有一系列重要特征: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儿童倾向于那些能够激起特定情感与行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而并非依恋所有人。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依恋母亲的婴儿倾向于偎依在母亲身上或在母亲身旁活动。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或直接后果上,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可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它既是依恋行为的必然报偿,同时也是巩固和加强这种依恋关系的情感基础与内在动力。4、在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这是依恋的个体意义的另一方面。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他们能保持行为与情感的呼应与协调。

心理学:依恋模式与恋爱的关系

在对于爱情的研究中,依恋理论影响深远。心理学家将人们分为不同的依恋类型,认为它们是从我们婴儿时和父母的相处中发展出来的,并由此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依恋理论”是有关心理学概念“依恋”的一种理论(或一组理论)。“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重要他人间通过亲密互动形成的持久、强烈的情感联系或联结(陈英和, 《发展心理学》, P320)。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 (1907-1990)及同事做出。

以上是笔者收集并整理而来的一些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1、依恋

定义

是指婴儿与抚养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结。这个人主要是母亲,或与婴儿有密切联系的人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员。最初婴儿只是依恋那些能够满足自己身体需要或能够激起某种特定情感与行为的人,而并非所有的人。

案例: 10岁的女孩为何如此胆小?

背景资料:妈妈坐月子,身体不好,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先后换了6个保姆。

2、依恋的作用

可以激发父母或抚养者更精心地照料婴儿,使依恋的双方在心理方面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

如果这个感情联结被破坏,则会造成依恋的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

依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最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情感,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依恋情感建立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儿童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基本态度的形成。

(二)婴儿依恋的发展

1、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0~3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3~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

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联结形成阶段

2、谢弗和爱默逊的依恋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阶段(0~6周)

第二阶段: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

第三阶段: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

谢弗与爱默逊的依恋阶段与鲍尔贝的阶段论虽然在具体的划分标准与时间上有所差异,但他们关于依恋发展的阶段特征的研究结论却是基本一致的。

(三)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和他的同事长期观察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作为依恋性质评定的方法,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占65%~70%,也被称为B类儿童;

回避型依恋,“无依恋的儿童”,这类婴儿约占20%,也被称为A类儿童;

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占10%~15%,也被称为C类儿童。

(四)依恋的测量方法

1、陌生情景测验:

20世纪60年代,安斯沃斯首创陌生情景测验来研究婴儿的依恋,这是一个半结构化的实验室程序,适用于测量12-20个月婴儿的依恋行为、探索行为和依附行为。它是在一系列标准事件的过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方法。

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行为主体变量: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婴儿和陌生人;

(2)人际关系变量;

(3)焦虑源:与抚养者及陌生人的相互作用;

(4)主要情景:陌生人入场和退场、亲子分离和团聚。

陌生情景测验程序如下:

首先母亲和婴儿(12-18个月)一起进入室内;

母亲用玩具引发婴儿兴趣,鼓励婴儿自由探索;

陌生人入场,与母亲交谈并与婴儿交往;

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和婴儿活动;

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母亲再次离开,婴儿独自在室内;

陌生人返回,与婴儿一起活动;

最后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实验的八个程序,每段时间均为3分钟。实验者从邻室通过一个单向观察屏对婴儿进行观察。并记录婴儿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反应,包括:

操弄玩具时的活动方式;

啼哭与紧张表情;

引起母亲注意的尝试;

尝试与陌生人接近的倾向。

2、依恋Q分类法(AQS)

这种方法克服了陌生情景法在生态效度上的缺陷,主要是考察家庭环境中1-5岁幼儿依恋安全性行为的一种测量工具。最早是由WStephenson在1953年创始的,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依恋Q-set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测量尺度,用来代表依恋关系安全性的程度。这种测量依恋的方法共有90个项目,描述与依恋有关的行为,要求观察者——受过训练的观察者或母亲对这90个项目进行归类,分成九类。

(1)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2)由于儿童和依恋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交往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利用母婴分离反应设计“陌生情景”,测定婴儿的依恋类型,可将儿童的依恋行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回避型。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这种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表现一样。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有的人把这类儿童称为“无依恋的儿童”。这种类型较少。

②安全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

③反抗型。这类儿童遇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时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

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

依恋是对特定的人持久的感情联系、从婴儿的角度看、与安全需要有关

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焦虑回避型依恋词语解释:

  1、“依恋”用在名词前面多表示“留恋”、“舍不得走开 ”等意思,如“依恋家乡的山山水水”。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吕)不韦谓异人曰:‘华阳夫人乃楚女,殿下既为之子,须用楚服入见,以表依恋之意。’”

  2、用在名词后面则表示“依靠”、“依赖”、“珍惜”等,如“看得出,他对那份工作是多么依恋”。

  3、用于爱情,表示有好感,有些留恋的感觉。 

  4、依恋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5、依恋不是喜欢,但依恋是从喜欢开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322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