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的教育原则

引导式教育的教育原则,第1张

以儿童需要为中心:以儿童需要为中心是Peto法原则的核心。一切的治疗措施都必须围绕以孩子的迫切需要为依据,首先解决孩子的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但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功能残疾不同,以及随着孩子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教育终点要随时变更。

引导诱发和激发儿童学习动机:鼓励和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向往目标、向往成功;利用环境设施、学习实践和小组动力诱发学习动机;以娱乐性、节律性意向激发患儿的兴趣及积极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去迎接挑战,解决它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整体意识、全面发展:对每个儿童要有全面的了解,根据小组大多数孩子们的期望和需求,制定一些共同的目标,应用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应坚持全面康复的观点,将脑瘫患儿的语言、智力、情绪、性格、人际关系、意志、日常生活机能、体能和文化课学习等结合起来进行教育训练,并将教育训练与其他各种治疗相结合,积极参与社会,使其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些发展会帮助它们战胜自己的行为障碍。

按性质分组、可选择上课:将功能残疾性质和成度相近的儿童组成小组,使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更能切合大多数儿童的需要。必要时还可根据智力水平、个体需要选择上课,如上文化课时按智力水平高低分组学习,时分时合,但要保持相对稳定,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学习训练。

循序渐进、融合贯通: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训练,或将难度较大的动作分解成几个小的动作进行训练,待小的动作熟练后再串联起来训练,使孩子容易获得成功感,增强信心,教育训练与平日的生活流程相结合,合理编排、动静结合、融合贯通,让患儿在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习作程序,使生活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儿童学习的机会,并鼓励儿童将这种意识延续终生,以提高和巩固康复效果。

极端负责、团队精神:以引导员负责的引导式教育小组(辅助引导员、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小组患儿的生活、学习、功能训练和各种治疗等。引导式教育小组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要了解和关爱每个孩子的问题和需要,策划目标、设计方法、课程安排和组织实施等,小组成员之间要亲密合作,发挥团队精神,示范和引导小组患儿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发挥团队精神。

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57天,字数2830字,累计字数87021字。(7月1日为更文第一天)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写的,她是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专家,后来大多的书籍都是参照这本书的理念。

看这本书后,你就会知道,孩子们需要的并不是昂贵的玩具和电子产品,他们需要的是我们自己!

金伯莉·布雷恩是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她还是网络教育电视台的创始人和制作人,同时还是雅虎的节目制作人、雅虎妈妈博客协会的成员。

还经常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办早期儿童大脑发育和正面管教策略方面的讲座,并担任美国健康和人文服务部下属的SAMHSA分支发起的一项早期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的社会推广总监。

目前的育儿理念都提倡温柔又有边界的教育方法,这就是我们既要给予孩子陪伴、支持,又要尊重、鼓励和包容孩子。

所以我一般每天都会单独抽时间来陪孩子。

这本书被称为育儿神书,在西方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中国是后来才引进的。

我是在18年的时候就在app上听过音频解读版,当时听后就很受震撼,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育儿观。

这本书纸质书我之前一直没有看,直到报名分享读书官我才有机会把纸质书认真看了一遍,确实让我加深了不少印象。

当孩子们没有按照我们希望的那样做时,我们通常会怎么样呢?

凭借本能我们可能会生气、会发火,打骂恐吓、可能还会纵容贿赂,也可能会忽视不理,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这都是错误的方法。

特别是中国的环境一直受“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影响,所以随处可见还在效仿着老一辈的方法。

前几天一个中学的年轻老师给我说:“现在的孩子就要打,已经被宠得无法无天了,现在的教育又不让打不让骂,真不知如果管了。”

经过研究证明,打骂虽然能暂时起到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通过打骂长大的孩子大多的天性和潜能都被扼杀掉了。

打骂和恐吓是对待宠物都不应该使用的方式,更何况是对我们的孩子呢。

好多人说我们不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吗?不也成材了,可是我们真的过得好吗?我们的情绪处理得好吗?我们的内心富足吗?

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是希望孩子出于对你的恐惧而听从你的建议,还是出于对你的爱戴和敬重而听从你的建议呢?

如果有一种科学且充满爱心的全新教育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出快乐乖巧,适应能力强的孩子,让他们成人以后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自信果断,我们为啥不用呢?这就是情感引导式教育法。

一、 什么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也就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作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所以这就得考验父母处理情绪方法和能力,需要足够的耐心。

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

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比如孩子成绩好就带去旅游,用小贴纸奖励孩子的新习惯等等,这种行为叫作贿赂,用奖励来操纵孩子的表现是错误的,我们也有责任让孩子们知道,即使没有奖励也应该去做正确的事情。

这个方法我家里老人经常用,后来发现孩子越奖励越得寸进尺。

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孩子犯错时可以采用直接后果处理而少用消极后果。

直接后果:比如孩子贪玩错过了吃饭时间,结果没饭吃,这叫直接后果,可以给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没饭吃。用讲道理的谈话方式更能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处事。

消极后果:孩子贪玩打碎花瓶,家长惩罚不许看动画片,看动画片和打碎花瓶没有任何联系,这就会让孩子很迷惑,就能感受到家长负面的情绪,并学会用暴力沟通的方法对待他人。

三、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 播下种子

就是我们要提前种下合作的种子。比如我们打算带孩子外出吃饭,我们就要提前让孩子知道我们的要求是怎样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等会要出去吃饭,但是在饭店不能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吼大叫,能做到吗?”我们可以在出门前、在乘车路上、在进入饭店之前重复提醒;“还记得妈妈对你们说过的话吗?”

在饭店可能孩子会坐不住,所以我们还要提前带上玩具包,方便他们在还没吃饭的时候玩。

2、 观察和判断 。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就是关注。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行为,观察他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烦躁、吵闹或者沮丧?

比如孩子在玩某个玩具时表现得很烦躁,或者需要帮助时,一定要陪他一起玩,观察他并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帮助,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或者干脆代劳,而是要引导他去掌握方法。

假如孩子是不是饿了、渴了,热了、累了、冷了或者过度兴奋,不乖的行为往往是孩子表达这些基本需求的手段,一旦满足了这些需求,孩子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3、 聆听。

其实大多时候我们没有真正注意孩子们在说什么,

聆听的能力对于情感引导而言至关重要,听孩子说话需要同时用眼睛和耳朵去关注他,还可以蹲下来和他视线齐平,以便能直接的和孩子进行眼神交流,让孩子知道我们确实在专心的关注着他。良好的聆听不仅意味着要注意孩子所说的话,同时也要观察他的肢体语言。

4、 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

比方说,当你的孩子因为有人对他恶言相向而红着脸哭,你有两种方式可以处理这种情况:一种是不把孩子的感受当回事,立即试图说服孩子不要去理睬别人说的话;另一种是承认并接受他的情绪:“我知道你在生气,你需要妈妈帮忙吗?”父母作为情感引导者的责任都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然后他就知道原来这种感觉叫做生气,渐渐的他便能判断别人的情绪了。

5、 同情

同情的力量是惊人的,特别是当孩子经历消极情绪时,如果能把自己放在他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轻视他的感受或者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这种消极情绪会很快消失。

其实具体方法大家也可以参照《妈妈知道怎么办》里的方法,那里面几乎能解决大部分的育儿问题,有兴趣的大家可以看看。

但是能解决孩子所有教育问题的万能方法是不存在的,就算是本书的作者也时常会坠入错误教育方式的漩涡中去,所以我们就算用错方法了也不必自责,只要想改变,随时都能发生变化。

其实情感引导越早越好,从婴儿期我们就要开始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当然也不是说长大了就不行了,只要我们任何时候都愿意理解、倾听、帮助孩子成长,无论他是一岁、三岁、十四岁、还是二十岁都同样有作用,前提就是要对孩子拥有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是指不管孩子健康还是病弱、漂亮或是丑陋、成绩好还是成绩差,父母都会永远爱着他们。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设定严格的限度或者使用有效的策略来引导我们的孩子们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情感引导的核心就是由父母来帮助孩子认识情感、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本质就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的表达情感,而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对孩子的各种情感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

引导不等于溺爱,情感引导是先判断情况,然后再作出处理,这不是在溺爱,而是在塑造和引导孩子的情感经历,无论是悲伤饥饿,疲倦还是恐惧,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但也要给他们规定适当的限度。

只有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满关爱,也更符合逻辑和人性。因为情感引导型父母才会把这些棘手的情况当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并且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同情和理解,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最有益的基础。

  引导式教育的主要特点:

 1、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本身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节律性意向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2、集体训练、个体训练和家庭训练相结合。

 3、强调每日24小时的严密训练,患儿每日从起床到入睡,有机地运用各种训练方法与日常活动相结合起来进行疗育。

 4、强调所有参与训练程序的人员必须紧密地合作,全面地评估个别服务对象的能力和需要。

 5、强调以小组形式进行训练,让服务对象学习所需技能,并能避免服务对象过分依赖有关的引导员。

 6、强调整日具有连贯性的训练计划。

 7、强调环境控制的重要性,应用特殊家具和空间的布置,发展孩子在各种情境中解决困难的能力。

 8、强调利用语言和韵律,协助服务对象协助运动功能。

 9、根据运动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原理,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为基础,并与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相结合。

值得所有妈妈反复翻看的育儿书

1、正面管教

如果你只看一本育儿书,那这一本就是最好的选择!畅销400多万册,被翻译为16种语言畅销全球,是美国迄今为止最经典最权威的育儿工具书该书1981年本书第一版出版,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法则”,讲述如何不惩罚不娇纵的有效管孩子,建议每个家长必读。

2、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二十年资历的心理治疗师,写给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书。已授权31个国家,长踞家教类图书排行榜榜首。讲的是如何培养亲子关系,什么因素阻碍了亲子沟通,怎么做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加深厚,还介绍了父母可能会犯的错误以及如何弥补犯下的错误。让孩子能在和谐的关系中成长。

3、父母效能训练

世界50多个国家正在传授推广的父母培训课,被翻译为33种语言的全球畅销亲子沟通教程。英文版销量高达500万册。这本书将无数父母引入了他的新家教哲学,让亲子沟通高效而简单。

4、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美国家教类图书累计销售第一名,销售300多万册,被翻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长踞家教类图书排行榜榜首,出版30年畅销不衰。是一本融合爱与沟通技巧的神奇之书,是一本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必读之书。

5、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作者是美 金伯莉·布雷恩,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该书是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情感引导书,世界上第一本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经典之作。

6、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养手记。到2017年中国大陆销量已达700万册。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难得的家教读本。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是比较实用的工具书。

7、捕捉儿童敏感期

影响千万人的本土原创早教经典,累计销量突破200万册。收录了200多个孩子 (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中外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害怕游泳的孩子在泳池徘徊,“爸爸,我害怕水,不要游泳了”,在水里的爸爸表情开始变得有点不耐烦,“是不是男子汉,害怕什么,跳下来”。

男孩在岸边腿有点颤抖和发软,还是跳不下水:“不行,还是不行,我下不来”。

“等了半天,你不跳的话,我再也不带你来游泳”。结果爸爸带着生气的样子,带走了害怕下水的孩子。

孩子爸爸的做法很常见,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其实这是轻视孩子感受的一个例子。轻视是一种最简单、最下意识的反应,很多人自然反应都会这样做,但这需要我们家长反思,我们没有认真考虑孩子当下的心理感受,很多细小的事情都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金伯莉·布雷恩《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详细地分析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不以为然而犯的错误。 社会 上很多的问题青年,往往是得不到到家庭关系所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当他们会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没有在家庭中寻求到归属的地方和某种亲密的依赖关系,所以更容易涉及毒品、早孕和帮派活动。

或许有人想知道,金伯莉·布雷恩是谁呢?她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 情感 引导式教育”,作为儿童心理治疗专家,防止儿童受虐项目组织者。凭借 情感 引导,她顺利地解决了如厕训练、噩梦的困扰、挑食的毛病、上学恐惧症和极度令人尴尬的超市耍赖行为,以及让众多父母头痛的外出就餐的烦恼。

她坚信父母无需依靠强制或贿赂来让孩子配合,因为最能够塑造孩子行为的手段是依靠深厚的亲子关系,她对 情感 引导的理念研究都注入《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之中,让更多父母意识到错误的亲子沟通方式。

1控制与放任

典型的控制型家长观念:“我说的就是命令,必须服从”。

孩子的不良行为必须要立即制止,认为父母要有绝对的权威性,很难与孩子分享权力或者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给孩子表达也不重视其感受。

放任型家长做法:任由孩子释放自我,即使行为有偏差也不能很好引导和纠正。经常挂在嘴边的说辞就是“没有办法,随他们吧,我管不了了”。

2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消极的做法是让孩子得到教训或者受到挫折的打击,“关进小黑房”“惩罚坐到角落里”是很多家长采用的方式,其实让孩子受到感情上的折磨没有太大积极的作用,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家长看到表面的行为就对其实施惩罚的手段。

3不切实际的要求

父母带着两岁的孩子到饭店,小家伙总是跑来跑去,折腾不断,每次父母都吃得非常不安,有些时候还忍不住大吼禁止。其实有时候父母应该预想到,幼龄儿童的专注力有限性,专注时间最多就只有15-20分钟,不要指望不用做任何措施就能得到孩子长时间的“听话”。

一个孩子如果想要获得幸福和成功的话,拥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和 情感 智慧要比学业上的成就重要得多。

有时候父母对自己的行为也感到非常歉疚,只是不知道还有其他方式可以采用。如果有一种更好的方法,你们愿意尝试吗?希望孩子比你们生活得更好吗?答案永远都是肯定的。

日常让父母非常头痛的 育儿 时刻,但原来换种方式,关注于孩子的感情引导就可以避免很多 育儿 坑,建立良好亲子沟通关系。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烦恼,推荐看看《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想要电子版资源的话也可以私信我,一起学习成长。

怎样开导青春期谈恋爱的孩子?

1、接纳孩子的情感

知道孩子早恋了,家长要接纳孩子,只有先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愿意把他的实际情况跟你交流,你才有可能通过沟通,去影响孩子。反之,如果你施以强压,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情感没有被父母接纳,沟通也就到此为止。

2、跟孩子以朋友的方式相处

以朋友的姿态倾听孩子的心声,慢慢开导孩子早恋中的孩子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尽管他们也明白早恋会遭受异样的目光,尤其是家长对此的看法。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主动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一味地压制,那么就有可能化解他们的心结,让他们走出困境。

3、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不对父母过多的防备,就是对父母存在着信任,一旦这个信任关系被打破,那就很难进行修复,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如果觉得出现早恋了现象,家长应该以沟通的方式进行引导式教育。

4、引导孩子全面的认识早恋

早恋的孩子内心非常固执,家长越是对孩子说早恋不好,孩子越是觉得早恋好,所以家长要全面的向孩子进行讲解早恋的好与不好。

比如:“恭喜你孩子,你已经长大了,早恋我们并不反对,相反我们很高兴,这是你成长的证明,其次我要告诉你,虽然我们不反对你早恋,但是我们希望你可以认识它,去了解它,两个人共同进步,而不是让早恋影响到你。”

5、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爱情观

让孩子真正明白"爱"是什么,告诉孩子更多的爱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上,他们区分真正的爱和当下的喜欢或崇拜。

当孩子告诉父母自己有喜欢的对象时,父母不要急于否定孩子,可以告诉孩子未来的方向和道路,分辨恋爱与婚姻的区别。

青春期孩子早恋的危害:

一、容易让孩子受到伤害

青少年态度不稳定,恋爱中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情感波折中受到伤害。有的青少年因早恋受挫而怀疑人生,给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阴影,甚至影响今后婚姻生活。

二、分散精力,影响学业

早恋荒废了不少优秀学生的学业,毁了不少孩子的前程。早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出类拔苹者,但因为早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再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学习。

很多家长问我,让孩子琅琅上口的「巧虎」,对孩子身心发展,到底是好?是坏?我仔细看了卡通,也仔细看了一下正在看卡通的孩子们,我得提醒父母三件事。

1、引导式教育  孩子思考

孩子听巧虎的话而不听爸妈的话,是因为卡通故事里,使用的是引导式的教育,而不是防堵式的教育, 孩子去思考,这样做,比你交代孩子甚么都不可以,还要能引导出长久稳定的好行为。

例如,「我知道你生气是因为想吃饼乾,但饭还没有吃完,我会守信用,你也要!」这是引导式的教养;但是,如果你是这样教:「没吃完饭,就偷吃一堆饼乾,以后都不准你再吃,坏小孩!」这是防堵式的教养。巧虎大神可以这样示范,父母当然也可以这样教孩子。

2、避免强化卡通人物 弱化父母角色

孩子如果没有很迷卡通,就不要去制造出一个孩子的偶像,一直在孩子面前强化他,甚至用条件交换的方式。因为这样是把教养权交出去给卡通人物,间接弱化了父母的角色。最后,孩子会变得更听父母的话,或更不听话,其实是在预料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469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