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依恋及其特征。

简述依恋及其特征。,第1张

现代学者们认为依恋是人与人之间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依恋关系是依恋双方情感交融的关系,但有一方表现出更为依赖;

(2)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和目光追随;

(3)依恋关系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依恋还具有传递性和稳定性。

    A女士和B女士均是我的好友。她们俩个认识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一年A女士因在路上和别人发生撞车后争执,B女士正好路过,在A女士最无助的时候B女士义无反顾站出来为比她小4岁的A女士解了围。自此两人成了朋友,当然在B女士最艰难的那几年,也一直是A女士在细心照顾。十多年来,她们一直很要好,几乎形影不离,有A就有B。我们也都知道她俩即是单位的同事、又是朋友、还是闺蜜。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她们之间的争吵次数越来越多,每次吵后两个人的心里都极度的痛苦难受!成了不见面的时相互挂念,见了面就会有一股火药味。因为都是朋友了嘛,我们就都没有当回事儿。最近一件事儿,我们都觉得很奇怪。周日B女士约我们一起去她店里包饺子,A女士早早就到了,是即帮着张罗着买菜买肉,还忙着照顾每位来客,就是看不见B女士的影子。时间已经进入晚上的七点半左右,B女士学习开会回来,一进门不知她俩说了什么,只见A女士脱下围裙,拿起提包匆匆离开了。

    今日朋友过生日,在我们再三邀请下,两个人到场。再次提前这个话题时,坐在我旁边的朋友说了一句:怎么觉得你们俩不像闺蜜和朋友,至少比闺蜜的关系还要亲一些,成了母女亲情了!A女士沉默了一会儿,举起了杯子,说“来,二妈,敬您一杯”!说完大家相视一笑,便开始了其他的话题。回头再看看她俩的表情,岂是一句话所能聊了的啊。

  是啊, 在我们刚刚进入社会,初入职场,作为一个职场的小白,对所有的一切都有种不确定感。尤其是刚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我们总能回忆起最初对我们照顾的那个人,我们总记得在我们无助的时候,给予我们照顾和温暖,让我们有一种家的感觉的那个人,在这种关系的前提下,进而相互了解和信任,有的慢慢就成了朋友或者闺蜜。就像现在的A女士和B女士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情感上的依恋。依恋也是人类最初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情感,是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几乎一切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心理学家认为“依恋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五六个月至九十个月明显地表现出来,而在一岁半至两岁半达到高峰”(具体可阅读婴儿依恋关系相关内容)“从来没有依恋感的孩子也可能成为缺乏安全感和对人过分猜疑而不信任的人,还可能成为具有破坏性和攻击性的人,如此等等”。

    成人后,我们发现有些人感到这个世界是友好的,与人相处一般不存在什么戒心;有些人则相反,感到这个世界是敌视他们的,他们是不受欢迎的,他们经常提心吊胆和心存戒备,与人交往时,从不敢敞开胸怀,怕上当受骗,好猜忌,这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态度往往根植于童年时代。我们的大部分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关系互动中形成的。对于个人来说,与父母(或重要养育者)的关系对于将来走出家庭后能否与其他重要关系人发展健康关系,有决定性影响。一个人如果在与父母(或重要养育者)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善于理解别人也让别人理解自己),他与同学、老师、朋友、同事、上下级等的关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许又新教授《心理治疗基础》之人际关系)。“任何个体都有发自人性的依附本能”。依附本能即依恋(分为安全依恋、矛盾依恋、不安全依恋)“心理咨询师如果能协助求助者唤起依附的本能,他们就能自觉地理解他人以及理解群体对自己的重要性”。

    而依赖是依恋发展中的其中一种可能。依赖是一种不成熟不健康的心理或性格特点,在临床上很多“类神经症”的来访者的很多苦恼、困难和心理冲突的根源就是依赖。有时候病人依赖治疗者,达到了迷信和盲目崇拜的程度。治疗者欢迎病人依赖他,并因此感到满足。这种关系可以说相当亲密,但不是真正治疗意义上的建设性关系。建设性治疗关系意味着,求助者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能促进病人的自我理解,增进病人的自尊、自信和独立精神,以及有利于潜力的发挥,病人能够把他与治疗者的关系以及发展关系经验成功地应用在其他人际交往中。所以临床中识别依赖很重要。顺便普一下,加强下印象。常见的依赖形式有4种:1直接依赖(你直接告诉我离还是不离吧?)2间接依赖(你说我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还是考研呢?)3不易识别的依赖(你帮我分析分析,我怎么就对他不放心呢?)4阻抗形式依赖(你让我思考没有处理好这件事的原因,可我就是想不出来啊)。

    总之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识别依恋和依赖很重要!不仅对来访者有帮助,对日常生活中也很有意义!依恋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让我们学会感恩!过度依赖有时候反而让彼此双方都会成为负担却很难觉察!

     

      上古时期,自然界实施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强者吃肉,弱者吃草;强者独行,弱者群居。人类和食草类的物种都是弱者,随时都有被吞噬的可能,为了能生存下来,大家只好抱团生活。人一出生就在关系中,如果断开了与人群的联接就没有了依靠,就没有了安全,这也许就是最早的安全感吧。

      现今“安全感”一词充塞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那么什么是安全感呢?安全感的字面意思是安全无虞的感觉,是来自一方的表现给另一方的感觉。心理学的解释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两个方面。缺乏安全感的人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缺乏自信,最常见的情绪就是焦虑。

      精神分析理论的鼻祖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安全感这一心理学概念,他认为:当个体所接收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所能控制或释放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和危险感,伴随这两种感觉,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这种焦虑和自卑情节对一个人的成长以及成人后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说: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的、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心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以上几位心理学大师强调了安全感的重要性,以及从幼小时期就建立安全感的必要性。“发展心理学”认为婴儿的依恋是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安全感的开始。

      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景研究法,把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年轻的宝妈们可以参考、对照一下:

      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地探索,对母亲的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

      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

      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典型的焦虑型依恋。

      在以上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

      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它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也有很大的影响,积极依恋型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

      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母亲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宝妈们要学会正确地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思,并且能予以积极地应答和反馈。经常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总之,父母对孩子要充满爱心,给孩子以安全感;一贯地对孩子的需要做出敏感的反应,使他享受满足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使他体验成就感;能够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使他感觉安全感。

      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心,对孩子的主动、自主的愿望不提供尝试和学习机会,而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们的能力,甚至羞辱、责骂他们,这会导致婴儿否定自我的表征,对其自我的发展非常不利。

参考文献:《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正值毕业季,也是小升初抉择期。昨天看到朋友发的朋友圈~叛逆期的孩子又承包了超市货架上的蓝莓一共12盒,跟他说这东西容易坏,当天吃当天买,娃说:我能在它们变坏之前吃完不就好了!要求他书放回书架,娃说:不,我就要放到它们自然降解为止!喊他喝牛奶,娃说:不要呱噪,我想喝了自己会去喝!跟他说要练琴准备比赛,娃说:弹琴这件事上,是你懂还是我懂?……太难相处了!我得修仙去!要不把娃送到寄宿学校吧!

有个诗人说过一句话,人类之所以能够相互爱和相互关心,是因为有一种对于同情的想象力。人的心理发展最早出现的就是情感,比如很小的孩子对熟悉人的依恋。如果现在有家长问我,初中的孩子选择寄宿还是不寄宿?我的建议是不寄宿。其实,初中时期的孩子,得到母亲的疼爱和细心呵护,包括一些斗嘴景象,能在孩子心理留下心象记忆,父亲和孩子坐在一起谈心说地的聊天,也能留在心象记忆。如果孩子这些记忆的缺失。实则是某种情境的缺失,心象的缺失,亦即观念的缺失。如果出现严重的缺失,必然造成孩子情感的冷漠,内心的荒漠。

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人在幼年需要父母对其进行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引导。

在孩子12岁之前,依恋现象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越重要,父母对孩子心理影响力和心理控制力,不在于父母的文化水平高低,不在于父母的事业是否成功,在于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你在他依恋时期的陪伴时间有多少。

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关键期,有条件的父母应该尽早研究孩子的发展心理学,创造条件阅读为人父母者的必需知识,可以阅读《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尽可能不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期。

情感是个体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和表现,简言之,情感是个人对他人情谊的一种感知和回应,包括对父母依恋养育的服从,对朋友因顾及友情而帮助,对所爱的人有爱而宽容……所以,有正常情感的人在感知到别人的情谊时会努力回应,从而得以融入一个群体,学习群体规则,并从他人和社会形成互动。但是,有些人从最初的养育阶段就缺乏依恋表现,成长中他们不会有真心相处的伙伴,成年后从不会真心地爱任何一个异性。这样的孩子,最终,无法通过行为感动予以改变,无法通过他们教育予以改变,而变成人格障碍的人!

幼小时的耳闻目睹决定了人的观念,孩子复制最亲的人的观念和性格,最亲的人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只要孩子生活在家庭和睦,日常生活遵德重礼,处理问题有礼有节,相信孩子能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425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