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构成态度的要素包括

一般来说构成态度的要素包括,第1张

一般来说构成态度的要素包括:认知、情感、意图。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如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就是适应功能的最好表现。

态度能给个体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提供必要的信念,以利于保持清醒的意识状态和正确的定向行为。充当图式和心理框架的作用。

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各项态度之间的一致。如果态度中有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如果失调认知的成分多于协调认知的成分,则会引起更大的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

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清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

这种现象可以用心理学中的两种概念来解释,一种是认知失调理论,另一种是情感复原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指出,当一个人的行为或观点与他的态度或信念不一致时,他会感到不舒服或不安。这种心理上的不适会促使人们寻求消除这种不一致的方法,以减轻心理压力。如果一个人开始反感某个东西,但之后改变了想法,可能是因为他在经历一些新的经验或获得一些新的信息后,重新评估了这个东西,发现它与自己的价值观或利益相符合,从而减少了认知失调,消除了之前的反感情绪。

情感复原理论则认为,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当一个人对某个东西感到反感时,这种情绪往往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感可能会逐渐减弱,而其他情感,如好奇心、探索欲望、社会压力等,可能会逐渐取代之前的反感情绪,导致人们改变了对某个东西的看法。

总之,人的情感和态度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认知失调和情感复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这种现象的框架。

费斯汀格提出这个理论,是为了解释当时心理学研究社会上两个现象:一个是说什么就信什么,saying is beliving;另一个就是奖赏越多或者惩罚越重,越不容易产生实际上大的行为变化,反而是越小压力态度变化越大。这两个现象,用传统的心理学无法解释。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知(cognitive)指的是心理历程(mental processes),例如想法、主意、态度或者人的信念等;失调(dissonance),指的是不着调或者不协调,不一致等。费斯汀格认为,当你有两种或者更多的认知不一致的时候,你就会经历这种认知失调。

当认知失调现象存在的时候,可以产生某种程度的不适感,这取决于这种不协调对你生活的重要性而言。这种不适感,会促使你做出某种改变以减少不适感。由于你不能改变你的行为,有的时候是木已成舟,做出的事如泼出的水无法收回,或者是环境外界压力过大你无法改变,因此你选择改变自己的态度以减少不适感。

Attitude-discrepant behavior=>Sufficient justification for behavior=>Dissonance small=>Attitude change small

Attitude-discrepant behavior=>Insufficient justification for behavior=>Dissonance large=>Attitude change large

他的结论有两条:第一,如果一个人被引诱或者被说服去做或者去说某件与他自己意见相悖的事情,那么对他来说就有一种倾向会让他的意见倾向于同意他所说的或者所做的。

第二,越是用越大的压力去让别人改变行为,这种改变的倾向就越弱。反过来说,压力越小,行为越容易改变。有点违反常理,但我们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也知道生活中越是希望孩子改变哪些行为,父母亲人越是施加压力,孩子越是不会改变。表面上看是逆反心理在作祟,实则是认知失调在发生作用。

生活中如果注意观察,经常会发现认识失调现象。如你愿意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你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给你穿小鞋而违心地恭维他。

认知失调理论提出后,引起广泛争议,心理学界形成共识认为通过认知失调造成的态度改变有四个必要步骤。

第一步是态度矛盾不协调的行为必须产生不愿意得到的负面效果。(attitude-discrepant behavior must produce unwanted negative consequences)

在费斯汀格的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对自己的同学撒谎,让他们相信并说服他们参加这项无聊的实验。就好像你吃到一到非常辣或者芥末味浓的菜,别人问你味道如何,你为了让他们也吃这道菜,你违心告诉他们很好吃,你知道他们吃了之后的结果会很痛苦。这就是负面效果。

第二步是参与者必须感觉到自己对这种负面效果的产生负有个人责任。

你知道这道菜吃了会很痛苦,但你为了拿别人开涮,还是撒谎哄着别人吃下去。这个结果本来,如果你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别人可以免遭这份痛苦。所以,在这里造成别人的这份痛苦,你作为现场者先尝试者就负有责任。

当然如果是这饭桌上有位大人物命令你或者压迫你这样做,你自己身不由己,你不会感觉到个人应该负责,你会经历较小的认知失调或者干脆没有。这种服从,成为被迫服从(forced compliance)。

第三步是生理激发或者生理唤醒,(physiological arousal),也是认知失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费斯汀格认为,失调是一种紧张不舒服的状态,促使我们去改变自己的态度以适应。研究显示,当参与者经历态度与行为矛盾的时候,他们会经历生理觉醒。

第四步是需要参与者意识到这种觉醒(physiological arousal)是由于态度与行为的矛盾差异引起的。(caused by attitude-discrepant behavior)

在实验中,参与者知道是由于自己的同学撒谎引起的这种现象。同理,你在酒宴上的不舒服,是由于你哄骗同事去品尝了那道你知道会痛苦的菜肴。

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physiological arousal)。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第一是,改变认知。如果自己本来态度和要采取的行为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与另一个相一致。

第二是,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

第三是,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第四是,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失调程度。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有的时候,你会经历一种不情愿的处境:你不得不做某事,或者不得不当众告知别人某件事情,而这件事情与你的内心态度或者你的私下意见相左?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处境。

当你按照不情愿的方式行为时,你的原先态度或者意见会什么影响?

研究显示,当你的行为与你的态度不相一致的时候,你的态度会自我调节改变以适应你的行为。

例如,当某人被迫当众演讲支持某种观点或者某个位置,而这个观点与他自己内心的真实意见相反的时候,演讲者的态度在准备演讲和演讲发布的过程中会转向发表演讲中的意见。

用句俗话,就是说什么就信什么。

在上世纪50年代,有项试验让心理学家困惑不解。

他们通过给予参与者金钱激励,让他们针对演讲中与他们个人意见相矛盾的观点,转移态度。按照一般直觉,给予的奖赏越大,越容易让人态度发生转变,这是一般的逻辑。

但是实验结果正相反。越大数额的奖励刺激带来的是越小幅度态度的转变,这在当时行为科学盛行的时期,是难以解释的。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由于给予的奖赏激励数额足够大,给予行为改变一个充分的理由,因此与自己原先的态度之间的不协调就减少了,因此自己的内在态度无需改变。

人是社会动物,人与人交往中必然受到影响。甚至于对于你喜欢的人或者你尊重的人,通过简单观察他们与你认知不一致的行为(attitude-discrepant behavior),即使完全隔空没有实际交往行动,你也会发生态度的改变,这种过程成为替代失调。(vicarious dissonance)

研究人员发现,大学生当听到一个与他们原始态度相悖的争议性观念时,如果这个演讲是由他们本大学内部的人(ingroup)进行的,这些大学生就会经历认知失调的过程,减少他们的负面态度,倾向于制止这种演讲者的态度就会增加。而如果是由外部人士(outgroup)进行演讲,就不会有这种效果。

在另外一项替代失调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即使这些学生未必直接聆听内部人士的演讲,只是简单地知道内部人士的理念,就已经创造一种失调的感觉导致态度的转变。

在大众媒体时代,一些知名人士的粉丝可以几千万、上百万,这些粉丝就是在经历替代失调现象。偶像的观点发布后,即使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悖,死忠粉还是会把自己的态度调整到与偶像保持一致。这样盲目的崇拜,也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社会现象。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费斯廷格指出,以削弱失调感的方式增强人的信念这种现象可以在历史上的许多群众迷信中有所发现。

人们去庙里许愿,要求神给予保佑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过境迁,没有完成夙愿,本该是神没有兑现承诺,但人们反而更加迷信神的保佑。为什么?

因为人的认知失调在起作用。人们认为,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夙愿,但是神也已经给自己保佑了,否则自己会发生别的什么祸事。

所以,人们的态度,对神的保佑继续深信不疑。

喜鹊报喜,人们都以为好事上门。过了几天,自己内心最期望的提职加薪好事没有发生。人们就会在周围再想去寻找一些自己所谓的好事。不因为喜鹊报喜,喜事没有来就改变对喜鹊的态度。下次,喜鹊叫的时候,依然深信自己好事临近。

当人们遇到恐惧的事情,比如地震或者社会恶性事件,人们会产生恐惧感。

这种心底的深度恐惧感,会让人们对事件产生认知失调,虽然政府一再公开信息公布事件进程,但是人们仍然无法排解内心的恐惧。

通过与人交往,散布谣言,会让人们内心的焦虑恐惧和谣言内容逐步趋向一致,所以给了谣言传播以合适的动机。

有的时候,你告诉别人,需要保密,但是你在传播了谣言之后,在别人那里种下了恐惧的种子,别人也需要继续传播谣言才能达到自己的认知平衡。所以,谣言越穿越广。

7,决断后效应

人对几个各有利弊的事物发展趋势做出唯一的选择是个决断过程。

如果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人对被他选中的事物更加偏爱,对未选中的事物易于采取贬低的态度。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内部解除失调感的过程。人作出选择意味着他放弃了未被选择事物的利处,接受了被选择事物的弊处,对这一结果的认知与他自己对自身的评价("我是个理智而能干的人")之间所产生的矛盾造成人的失调感。为了消除它,他可以采取行动改变原来的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所作选择是难于改变的,于是,便采取重新评价各种事物的方式,收集新的信息缓解由于决策造成的失调感。

这时,他更多地意识到被选事物的优点和被拒绝事物的缺点,致使对两种事物的评价在态度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比如婚姻择偶。当人们没有选择的时候,或者因为家族利益,或者因为一见钟情,或者因为各自需要,没有痛苦。有的时候,人们在面临许多选择的时候,各有千秋,就需要面对选择的痛苦,因为你不能同时脚踩两只船。

一旦选择过上日子,即使这段婚姻过得不太好,这个对象显然不如别的人发展好,你也会找到许多理由把日子过下去:比如,孩子很好;比如,男人事业不行,但是顾家;比如,男人事业长相都不行,但可靠不会劈腿等等。

人的认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反复进行的螺旋上升过程,认知进程永无止境,认知失调现象也就永远存在。

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对于无限的世界来说,永远只能是触及到其中的极小一部分。而人的行为,则要受到群体规范的影响,不能由着性子。虽然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但是你的自由必须不能妨碍别人的自由。

怎么克服这种认知失调现象带来的不舒服感?

也许需要不断读书践行,博学审思明辨笃行,在这个终身追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让自己的行为和认知在螺旋上升进程中进化,生命不息,进化演变不止,让自己的生命不断得到升华。

人交往交往中,如果不了解认知失调现象,就会有时候从自我的角度难以理解为什么别人那么顽固、那么难以说服、那么难以改变。这种认识,会让人际关系紧张,把过错归结为别人不理解。

实际上,每个人的认知和行为之间都有一个认知失调现象,需要不断调整达到平衡。有的人,违心做了某些事,或者强迫别人违心做某些事情,自以为强势,实际上让别人不舒服,这些都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了解每个人都存在认知失调现象,提高自己的情商,也就是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才是长久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认知失调现象对教育的一个启示,就是应试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必然带来报复性的反弹。因为强制灌输,集中营式的应试教育。

现在许多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空心化,就是这种高中以下应试教育体制的反弹性报复。因为原来一直在年轻人成长发育阶段都被灌输的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到了大学忽然解开绳套要求学生创新发展、批判性思维,因此许多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认知失调现象。大学历年提倡的行为,和以前被强制灌输的唯分数为天下的理念完全不同,一下子无所适从。

认知失调现象对教育的另一个启示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式学习的效果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saying is believing,通过让学生参与式学习,让学生来诠释理论和知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被浸染其中而不自觉,慢慢就把接触到的知识融化在记忆里。

认知失调现象在社会工作中的启示,一是对于公众个体行为的改变不能完全靠惯用强制高压式的规范约束,需要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这里面滴水穿石、无微不入的政策普及宣传告知就非常重要,让文明行为规范变成大众的自觉行为。比如现在准备推行的垃圾分类试点,除了出台奖励和惩戒措施,系统性的整合设计以外,还需要每个家庭、每个成员作为垃圾的制造者和垃圾分类行为的执行者,在认知和行为上需要平衡。也及时对公众垃圾分类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知识背景和必要性,需要人尽皆知,在认知上提高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第二,认知失调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不要迷信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有的时候推进公众的行为,一些小的刺激可以起到大的推动作用。

商鞅立木赏50金为立法树信的故事,固然是一种方法。如果反思一下,为什么如此高的奖赏,3天之内怎么公众只是围观而无人行动?就是因为从认知上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推行一个公众行为,如果政府的奖赏多了,会让普通公众反而怀疑政府行为的可靠性,从者寥寥。

如果等到像扛商鞅木头的傻大胆出来,从者甚众,政府的公共支出成本也要无必要增加很多。

所以,规范制度立好,给予小的阶段性刺激,不必急于求成,会起到好的效果。

(第二章组织中的多元化,主要说男女平权、年龄歧视、残疾人、国际化、多元文化、LGBT等内容。)

态度是个体针对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认知、情感、行为 。“我的薪水很低”这种陈述构成了态度的认知成分,这种态度是对事物的一种描述或看法。它为态度的另一个更为关键的成分-- 情感成分 奠定了基础。情感是态度中的情绪或感受,它在下面这个陈述中可以得到反映:“我对我的工资如此之少感到气愤。”最后,情感能够导致行为结果。态度中的 行为成分 指个体以某种方式对某人或某事做出行动的一项。接着上面的例子,即“我要去找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

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行为决定态度”的例子,这些例子阐明了 认知失调 产生的影响,即个体可察觉到的两种或多种矛盾的态度,或者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不一致。费斯汀格认为,任何形式的不协调都会让人不安,因此个体会试图减少这种不一致。他们会寻求一种能把失调降低到最低程度的稳定状态。

人们发现在态度方面,最有力的调节变量是态度的重要性、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态度的可提取性、社会压力的存在以及个体对于这种态度是否有过直接经验。

组织行为学对工作态度的研究集中在三种态度上:工作满意度、工作卷入和组织承诺。

工作满意度 当人们谈及员工态度时,他们通常指的是工作满意度,它描述了人们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后而产生的工作的积极态度。一个人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说明对工作持积极态度。

工作卷入 用于测量一个人从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以及认为他的工作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与工作卷入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 心理授权 。心理授权是员工关于自己能对工作环境产生影响、工作能力、工作意义以及工作自主性的认知和信念。高水平的工作卷入和心理授权与 组织公民行为 (即OCB,这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不在员工的正是工作要求之内,但有助于建设职场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和工作绩效正相关。

组织承诺 描述了员工对特定的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程度,以及希望继续作为该组织成员的意愿。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依赖以及对其价值观的认同上,将这两点视为衡量员工组织承诺的“黄金标准”。

其实关系的结束并非是从分手那刻开始的,而是一方有了离开的心思时,就已经悄悄开始了。同样地,说出分手也并不是关系的终结,我们和重要的人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并不是分手之词一经讲出,对方就会化成空气消失。

所以做一个怎样的决定体现的是我们的「自我」发展,分或者不分可能都是自我成熟或不成熟的表现。结果不重要,如何实现一个结果是关键,我们一起来通过下面的三个步骤来找到属于你的实现方式。

找到决心晃动的根本原因

按理说,我们想分就分,不想分就不分,这样决定不就做完了吗?为什么会纠结呢?

这是因为,我们遇到了趋避模型的认知失调。

听起来有些专业,其实趋避模型很简单,让我们回忆一下你毫不犹豫做出的选择。比如,你现在特别饿,马上要吃饭。在吃与不吃之间,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因为不吃就饿晕了,吃了就没有饥饿感了。这样的选择就是单趋模式,即只趋向某一个选择,完全不用考虑另外一个,这种时候我们不会纠结。

但是如果你在减肥期,现在又特别饿,那么在吃与不吃之间就不好选择了。吃吧,好不容易瘦下来的几斤又回去了;不吃吧,又不一定能撑到下班,可能会饿晕过去。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趋避模型,也就是每一个选项你都有选和不选的理由,这些理由之间好像也没有谁更胜一筹。

回到要不要分手这个问题,也是如此,分或者不分,你都有选择和不选的理由,比如:

分,就能结束一段没有未来的感情,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遇到真正对的人;但是,万一找不到更好的呢?

不分,也许我们还有机会磨合;但是,万一时间浪费了也没有结果呢?

每个人对分或者不分的理由都不尽相同,大家自己写写看,是不是在每一个选择上,都有理由选择或者不选呢?

如果是的话,那么说明你的确进入了趋避模式的怪圈中。

这个步骤开头提到,「我们遇到了趋避模型的认知失调」,这个认知失调的概念怎么讲呢?

简单来讲就是,当我们脑子有了分手的想法,而行动上又不能配合做出分手决定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内心会因为矛盾冲突而产生强烈的不适感。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因为一些冲动的因素做了决定,就很容易出现后悔的情况,或者没有预料到的强烈不适情绪。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认知失调呢?再深入地扒开这个问题来看的话,更本质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看清楚那个可以指引人生方向的重要核心价值信念。

当我们陷在表面上的各种因素之间互相打架的时候,是无法分出胜负的,因为它们在你的意识中都属于表层的原因,权重水平都是相差无多的,谁也没有比谁更重要一些。

大家想想看,如果你的自我中,其实存在比这些原因更高一层级的核心价值信念,是不是就可以跳出原有层级的纠结呢?听起来有些复杂,我们来举个例子,表层无法分手的原因是,无法承受伤害对方带来的愧疚感,但你的核心价值信念是「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很显然,后者出现的时候,前者就会变成次要问题,因为二者并不在一个意识层面上。

所以总结一下,第一个步骤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现在之所以纠结在分手与否这个决定上,是因为你还没找到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价值信念。当它出现的时候,你会从趋避模式进入单趋模式,做出不犹豫且不后悔的决定。

探索核心价信念

核心价值信念的探索方式并不是唯一固定的,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种「就地取材」的方式。

认知失调是指内心受到威胁,为了减少这种内心不安,于是大脑给自己找理由来缓解事实和认知的焦虑。要想减少认知失调,可以这么做:

第一、做出公开承诺。当你在公众场合做出某种承诺以后,为了让行动与你之前的承诺相互一致,你会说服自己,其实这个行动也是蛮好的,不像我之前想的那样,你会从各种角度来看待它的好处、优点。比如你在考场作弊,为了让自己之前不被认为不道德,你也许会说其实考试作弊也没有妨碍到对方,没有之前认为的那样不道德嘛!

第二、你要付出巨大努力。当你付出巨大努力以后,你就很难不认知失调了,比如你参加了线上训练营,做了很多功课,然后别人问你你学了啥?你肯定不会说自己没学到东西,反而会夸奖这个训练营相当不错,哪怕事实上这个训练营不怎么好,你也会为它辩解几句,因为你付出了很多努力,如果你说这个训练营不好,就会与自己付出很多努力的认知相矛盾,会让自己显得很愚蠢的感觉,所以肯定不会这么说。

第三、你在买完东西之后,哪怕你买的东西不太好,你也会给自己辩解几句,这个东西挺棒的!你不愿意让自己的决策显得很愚蠢,与自己很聪明的认知相矛盾。

掌握心理规律端正从政心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培训部主任、副研究员

祝卓宏

序言

欢迎来到北京干部在线课堂,今天我讲课的主题是《掌握心理规律端正从政心态》。我们的培训提纲包含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一下从政心态的概念;其次介绍一下不良从政心态有哪些表现以及形成的机制;最后介绍一下如何来端正从政心态。

第一章从政心态概述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从政心态的基本概念,以及心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影响心态的因素和良好心态的标准。另外介绍一下行知不一的自我挑战。

(一)从政心态的基本概念

从政这个概念主要是指从事政治事务。古代主要是指做官,现在主要指从事公务员职业或者从事党政活动。心态这个概念有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广义来讲是指影响一个人,一个群体或者是一个民族思想的全部舆论,习俗、传统、信仰和价值体系;狭义的心态是指心理状态,包括理想信念、思维模式,情绪状态和动机、态度。在这里我们说的从政心态主要是指参与政治事务或者从事公务员职务这样的理想信念、思维模式、情绪状态和态度动机。在这个课里面从政心态主要特指态度。

态度是指一个个体对一件事物的观念、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心里倾向性。其中有认知的成分,这是态度的基础。另外还有情感的成分,它是核心。情感成分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行为倾向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映,但是不等于外向的行为。

(二)从政心态和行为表现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如果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那他会跟她接触多一些,经常会给她打电话。但是态度和行为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它不等于行为。有时候我们对某件事物或者对某个人态度会发生改变,有时候我们需要改变不良的态度。那么态度改变动力在哪里,为什么要改变,心里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改变态度的时候,主要是来源于人们内部的认知失调。

1、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这个概念可能一般没有学心理学的人不太了解。实际上,人们经常会说心里面矛盾冲突,认知失调跟人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实际上是很一致的。它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产生的矛盾。但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时候,就会感到紧张。例如见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可是他是自己的领导或者他对自己有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还是要笑面相迎,还要对他说一些好听的。这时候自己心里面也许会产生不舒服,就是态度和行为表现之间的不一致产生了心理的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紧张,我们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调解我们的内心的认知失调。

2、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减小这种认知失调的方法主要有:增加一致性的认知,就是改变认知和态度一致。另外就是改变认知的重要性,减少选择感。

改变行为与认知一致。以戒烟为例。很多人都戒过烟,但是往往戒了很多次烟都不能成功。原因是他戒烟的态度和抽烟的行为之间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所引起的内心的紧张度不够,他的改变采取的可能是以下几种方式:

改变态度,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一致了:也就是说认为喜欢抽烟还是别戒了,那么多人

认知失调理论对管理者有着重大意义。员工都是在试图减少不协调,因此很显然,对于那些承诺和满意的员工来说,他们的离职率和缺勤率也很低。管理者都希望把员工的辞职率和缺勤率减少至最低,尤其对那些生产率高的员工,因此,必须在激发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方面有所作为。事实上,不协调是可以控制的。当要求员工从事的活动与他们的态度相矛盾时,管理者应记住,如果员工感知到这种不协调来自于外部并且无法控制,员工减少不协调的压力会 降低;如果奖励十分充分足以抵消不协调,这种压力也会降低。

认知失调理论对投资者行为有几个重要的含义。为了减少失调,投资者将有选择性地领悟和关注有利于他们决定的事而忽略那些表明其选择是不明智的东西,所以尽管所选择的股票价格开始有下跌的倾向,他们也不会卖出股票。如果价格真正开始下跌,他们仍不会卖出股票,因为如果卖出的话,将会导致新的失调。认知“我是一名精明的投资者”和认知“我亏本卖出股票”是不协调的。如果股票下跌,股民可能创造一个新的认知以减少由“我是一名精明的投资者”或者“我购买的股票价格正在下跌,我有账面损失”这样的认知引起的失调。新的认知也许是“在股票开始上升之前往往都要经历调整”或者“我的损失只是账面损失而已,账面损失不算什么”。

认识失调理论使我们得以理解行动者面临各种选择作出一种选择后发生在行为者内心的现象。由于失调效应和失调结果显示得相应广泛且发生在多种决策背景中,所以对投资者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79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