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7周岁带他看医生,感统失调,该怎么办

孩子7周岁带他看医生,感统失调,该怎么办,第1张

“感统失调”这个词,相信妈妈们并不陌生。

很大一部分剖宫产的妈妈,尤其担心孩子会不会“感统失调”。一旦孩子出现学习能力差、平衡感和运动不协调,甚至是孩子有比较多的暴力行为时,妈妈们就很容易把孩子往“感统失调”这方面去想。

今天我们来说说“感统失调”的那点事儿,希望帮父母们对“感统失调”和“感统训练”有更多了解。

什么叫“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的意思就是说,人体把各个器官的感觉信息反馈到大脑,大脑再做出相应的指令,传达到各个器官来执行操作。

金色雨林老师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信息收集上来以后,在下发指令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某些指令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主要有视觉失调、听觉失调、触觉失调、本体失调,前庭失调!

据统计,人群中10-30%的人在不同程度上有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发生。

主要原因包括,妈妈孕期不当用药、宝宝养育过程中缺铁、缺锌,剖宫产分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养育不当,该爬没爬,该翻身没翻身,直接造成感统失调。

金色雨林老师认为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超过12岁就容易定型,不易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

“感统失调”的原因

1孕期

(1)先兆流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造成孩子发育迟缓;

(2)怀孕期间妊娠反应严重,造成孕妇营养吸收能力差,进而造成胎儿营养不良或早产;

(3)怀孕期间孕妇主动或被动吸烟,大量饮酒,饮浓茶、咖啡,会造成脐带的毛细血管萎缩,使孩子出生后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

(4)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2喂养

(1)母亲看护不当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2)孩子出生后家长拥抱少,孩子静坐比较多,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

(3)过分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哭,造成孩子心肺功能减弱,口腔肌肉缺乏锻炼;

(4)不注重孩子适龄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运动、缺乏游戏;

(5)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语言发育迟缓。

3教育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剧烈竞争的教育方式造成儿童心理紧张而引起的感觉统合不足;

(2)过早地进行认知教育,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人为切断孩子身心的有效统合、联结;

(3)不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不注重个性培养,素质教育;

(4)电视、游戏机成为孩子的主要玩具,孩子交流、活动过少;

(5)生活环境过于封闭,孩子听得少、说的少,孩子的坚持性和等待性差,遇到事情的变通能力差;

(6)物质上过于宽松精神上有些苛刻,对孩子的情感爱抚不够,使孩子肌肤饥渴。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表现为好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调皮任性,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说话迟。

2视觉感不良

表现是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多字少字。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3触觉过分敏感

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坏境,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4听觉感不良

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等。

5本体感失调

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语言表现能力极差。

6动作协调不良

表现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经常出现摔伤,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汽车跳绳和排球。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差等。

特别提示:

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许只是对所接触的、所学的不感兴趣;比如孩子对大人的话充耳不闻,也许只是因为孩子过于投入在自己的探索世界里,这一点,男孩子们尤其容易明显。针对这些家长可以去专业的机构去做测评

文章来源,http://wwwjinseyulincn/good/556_gantong111601html,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2岁开始,小儿的情感表现日渐丰富、复杂,如喜、怒,初步的爱与憎等。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如见人害羞、怕黑等。小儿情绪与情感的特点是易变,极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冲动、外露。父母应注意培养小儿有稳定、良好和丰富的情感。 幼儿情绪和意志的发展有何特点? 情绪体验很多。情绪外显、缺少控制、表现强烈。对声音、陌生人、痛等的害怕渐渐减弱,对黑暗、鬼怪、动物等想象中的事物害怕加剧,对讥笑、斥责、伤害的社会性焦虑增加。在婴儿道德感萌芽的基础上,幼儿已能根据成人的道德标准对照自己的行为行动,有了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幼儿期是个好奇好问的疑问期。对任何新奇的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 在意志方面,已有萌芽的表现,开始能在自己的言语调节下,有意识地进行或抑制某些行动。如2、3岁的小儿到别人家去做客,虽然想吃糖,但当想到妈妈的嘱咐时,会边捂嘴边说:“妈妈不让吃人家的东西。”以后逐渐学会控制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62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