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对伴侣冷暴力?

为什么我会对伴侣冷暴力?,第1张

你好,我来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看到你说冷暴力这件事困扰着你,虽然会给对方带来一些伤害,但是对于你来说,同样背负了很多的压力和愧疚感,这种感受同样是不舒服的,你想要来解决这个问题,证明你内心是很柔软的,很棒。

冷暴力在心理学上是一种精神虐待,是一种情感隔离(忽视)的表现。这种情感忽视带来的创伤体验,可能比身体虐待所带来的伤害是更大的。可能是你在早期被养育的过程中,没有被投放足够的安全和依恋感,你不太想将自己暴露在亲密关系当中,特别害怕因为和别人走的近而导致崩塌。对方的表达可能会让你觉得自己被吞噬,这种融合性的爱引发了你的焦虑,让你觉得自己不存在,消失了。因此,你会用冷暴力的方式来证明你还是你自己,同时也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

冷暴力的产生,有可能是拒绝情感操控的一种防御。在亲密关系中,如果对方的内心是比较自卑的,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弱,那就可能产生一种自恋型的控制,我希望用对方离不开我这件事来证明我是强的,我是有吸引力的,你为了拒绝这种强烈的控制感,选择了使用冷暴力来进行抵抗。这会加剧对方的控制感,希望不断用语言表达来希望你听对方的话。

对于冷暴力的施暴者来说,有可能曾经你也是一个受害者。有科学研究显示,冷暴力(精神虐待)有一定的遗传几率,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可能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或其中一方有冷暴力倾向,都会让我们产生想要逃避、厌恶的想法。但我们潜意识中又为了保持对原生家庭的“忠诚”,不得不对这种方式保持认同,一方面用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为了防御自己对原生家庭的背叛。

尝试去寻找这种冷暴力情绪的来源,努力寻求情感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和亲密关系的人去讨论这种感受,在支持中寻求更深刻的理解。这种了理解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耐受争吵中的折磨和焦虑,同时发现涵容在争执中的爱和情感。心理学家荣格说:我们在关系中有多少痛楚,就享受了多少相等数量的喜悦。正因为爱与被爱,我们才会穷极一生追求理想的关系。

分手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一段感情结束,必定会给双方带来心灵上的痛苦,很多人在分手后都说自己受到了伤害,怨恨对方,想着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殊不知,从开始了这段感情的时候,就是俩个人的事了,在这个过程中,经营是你们俩个人的事情,所以说走到结束的那一刻,双方都是有责任的。

有些女生说男生在分手的时候是不会伤心的,认为他们都是传说中的铁石心肠,不会有感情,其实,只要是个人都会有感情。自己苦心经营的感情,一旦土崩瓦解,心中的痛苦绝对是用语言难以表述的。如果男生很爱那个女生,离开了很是舍不得,那分手时一定会很难过,很难过,有谁愿意和自己的挚爱分手呢?

掩饰痛苦

女人分手后可能会发泄心里的悲伤,但男人则不同,他在分手后会假装自己过得很好,掩饰内心的痛苦,男人是很在乎面子的,他不想被女人看到自己痛苦的一面,所以只能用吃喝玩乐来回击女人,然后暗示女人分手对他来说没什么大不了,根本影响不到他的生活,当然这只是掩饰真实的一面,分手后没有不痛苦的。

孤独寂寞

如果男人分手后没有立即找新欢,身边的朋友都成双结对,他会感觉到孤独感,认为分手是不是个错误的决定,男人慢慢地会表现出颓废感,觉得分手是最痛苦的事情,分手前后的差别对他来说很不习惯,正因为这样才让男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

恋情的结束总会有一方受伤

一段感情的结束,总会有一个人受伤,这个人就是还在爱着的那个人,爱情里谁爱得太满,分手后谁就会伤心难过,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很多人在分手后会怨恨对方,其实,如果心里还在爱着就不会有恨,不但不恨反而还会有着诸多的不舍,这种不舍会让心里,时时刻刻都有着一种痛感,爱有多深心就会多疼!

这个问题问得妙啊!

很多给我留言情感困扰的人,会在描述具体情况的时候先带上一句:

“我是焦虑型依恋,他/她是回避型依恋。”

可这么说的,十个人里基本上只有一两个人是真正遇到了回避型依恋。其他人,要么是男(女)朋友不喜欢自己,要么是自己太焦虑使男(女)朋友进入回避态。

我们看一段话,都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分析对方的想法和状态,得结合具体情况和前因后果,适当地进行推理。不管你是否已经确定对方是回避型依恋人格,我都建议对照这篇的内容重新看你们的关系。

于跟回避型依恋打交道比较多的人来说,回避型依恋特别好辨认,几乎随便聊几句话就知道对方是不是回避型。但是对于跟他们打交道比较少的人来说,很容易跟别的情况混淆,被甩锅给回避型依恋的人蒙蔽。

想要弄清楚回避型依恋的情感模式,可以参考著名的陌生情境实验:

心理学家Ainsworth模拟了一岁婴儿跟母亲分离的情境,结果发现,回避型依恋婴儿在妈妈离开的时候,不会哭闹,好像妈妈在或者不在都无所谓。但是他们生理上的变化跟别的类型婴儿一样,皮质醇水平变高,心率变快。

这说明了他们并不是没有分离焦虑,他们也会害怕妈妈的离开,只是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在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这种早年跟妈妈的相处模式,会贯穿未来的很多年,带入以后跟伴侣的相处中。

表面的不在意跟不喜欢实在是太像了,以至于很多人直到跟回避型分开,都不清楚对方有没有爱过自己。

如果你跟一个回避型依恋还没有进入到关系里,你很难看出ta究竟是回避型依恋,还是不喜欢你。因为如果只是普通朋友的相处,两个人之间一直保持界限,你有分寸地跟他相处,不去捆绑他,你们会相处得非常好,对方会对你释放最大的善意。

反而是在关系中的两个人,由于进入到一个更亲密的状态,容易使回避型无所适从。他们的舒适区就是疏离的关系和没有太大起伏的情感,而他们的伴侣渴望他们扮演好关系中的角色,抱有的期待太高,导致他们想要逃离。

如果你还没有跟回避型进入更深层次的关系,可以先跟对方聊聊对于亲密关系的看法。对方不喜欢不在意的态度可能是伪装出来的,但他的三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回避型依恋特点一:否认对情感联结的渴望

很多被回避型依恋伤透了的焦虑型依恋对他们有一个误解:他们对爱情的需求很低,又想要无条件的爱。

这有点本末倒置。正是因为得不到无条件的爱,所以需求才低——是一种应对策略,就像有些人想写小说,但是自认为无法靠写小说养家糊口,所以没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然后进行自我欺骗自我洗脑:我不需要,我需要的是别的东西。

无条件的爱和积极关注,人人都想要,回避型受到的挫折更多,也在早年经历中非常理性地认识到,这样的爱几乎不存在,即使存在自己也不配。他们的应对策略是放低对爱的需求,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可得的事物上。

对工作学习投入,工作和学习上会有回报;在跟别人的关系中投入,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报,“父母对自己怎么都不满意”就是一个越不过去的例子。

因此他们总是在否认自己需要感情需要爱,把自己武装成一个百毒不侵的样子,但为了保护自己释放出来的攻击性,恰恰反映了他们的内在虚弱和对自身缺爱的不接纳。

否认对情感联结的渴望,会延伸出以下行为:

亲密后突然变冷淡,拉开距离

逃避人与人相处的相关话题

不主动寻求他人帮助

特别独立,不给别人添麻烦

说正事回复,说感情不回复

“想爱又不敢爱”是回避型依恋的状态,但他们不会大大方方地跟你说这种话,即使是一个对自己有清晰认知的高阶回避,也不愿意示弱。

“我以前受过伤,导致自己不敢爱不敢付出。”能清晰表达出来的人,要么是PUA惯犯,要么是不纯粹的回避(高焦虑低回避的恐惧型依恋)。以回避型依恋的控制力,如果真的懂得通过适当示弱来唤醒伴侣的母性,他也不至于只想当感情里的逃兵。

回避型依恋特点二:自卑

他们的自卑是因为早年受原生家庭打压,从小被灌输“足够好才值得被爱”“足够听话才值得被爱”,认为爱是有条件的。

由于慕强比普通人更甚,他们真正喜欢的人,往往也是社交形象比较好、看起来很不错的人,因此一个普通回避型依恋碰到喜欢的人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我不够好”“ta不会喜欢真实的我”的自我怀疑。这种自我怀疑一旦得到证实,会强化他们的自卑,一部分转移到外界,是他们增大对真爱的质疑。

高阶的回避型,通常是既自卑又自恋的,因为在其他方面的优秀让ta获得了很多积极的反馈。强化了ta的自我认同。ta逃避爱的需要,又对自己的价值深信不疑。如果你说ta不会爱,ta无动于衷;但如果你否定ta的价值,会让ta非常崩溃。

回避型依恋特点三:情感忽视

“回避型依恋不会共情”是我听过的最大的笑话。他们不是没有共情能力,而是不愿意跟你共情。

只要你详细了解过回避型的成长轨迹,你会发现他们的童年总是在讨好父母:

父母对自己不满意,想要被认同和回应,努力讨好父母,让父母对自己满意。但即使某一点达到期望,别的方面又会出现新的期望。怎么讨好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感到痛苦和迷惘,为了逃避种种消极感受,这才选择回避。

所以回避型依恋不仅有共情能力,并且他们还高敏感,比普通人更能精准地觉察到你想要什么,这也是一部分跟自己喜欢的人接触的回避型依恋前期有能力做完美伴侣的原因。只要他们真的想讨好一个人,做让别人开心的事情根本就不难。

但他们不愿意老这样啊。为什么不愿意?因为他付出再多,最后都会失望,因此自废武功,没有期待就不会失望。而且随着了解的进一步加深,他们看到伴侣的缺点暴露出来,不是自己以为的那样,也就不会愿意讨好伴侣。

他们的理解里,伴侣有义务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因为自己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没有给别人添麻烦,也从未让别人处理过自己的情绪,都是自己默默消化和接受。回避型依恋并不是不会改变,假如他们一直意识不到“真正的强者都有自我接纳的能力”,就会一直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更别提接纳伴侣的情感需求。

情感忽视容易导致他们错用权力。

本来亲密关系应该遵循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但是他们会无意识地把自己擅长领域的规则,比如职场的规则与潜规则,代入到亲密关系,以达到让关系“可控”的目的。

回避型依恋特点四:超我强

大多数回避型依恋的家庭,教条森严,道德标准高,从小就被灌输,要怎样,不要怎样,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导致他们的超我比较强。

因此他们一般都不会干劈腿、无缝衔接这种会让社交评价变差的事儿,除非做这些事情完全不用担心被人知道,也不用承担后果,或者劈腿和无缝衔接的对象实在是太好了,可遇不可求,让他们甘愿冒这样的风险。

感情状态比较混乱的回避型依恋,当然也有,跟三观人品有关。也是因为超我强,有执念,所以更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想要通过情感上的狩猎自证价值和魅力,回避型渣的程度也会比普通人更甚。

大多数回避型往往会因为发生某个他们比较介意的问题,一眼认清两个人没有未来,本着对两个人都负责的态度,直接选择分手。责任感强,使他们容易发生断崖式分手,尤其是回避女。

除了断崖式分手,他们还是最不喜欢跟前任藕断丝连的群体。分手后对回避型死缠烂打的人,几乎都被对方删除拉黑,一点希望都不留。

理论上回避型依恋在人群中占比偏小,为什么会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回避型依恋”?除了对回避型依恋了解不够全面的判断失误,还有证实性偏见的原因。

证实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指的是,我们更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

这就意味着,当你想要为他的“不爱”开脱时,你就会收集各种各样的证据支持,他是个回避型依恋,他本来就是这样,不是不爱你。

为什么你要帮他开脱?因为你太需要被爱了,你离不开他,需要用这样的理由来支持这段关系。在关系中特别卑微,被渣了,你还是一样会为对方找理由,帮ta剥削自己。

而当你认定他就是不爱,即使他真的是回避型依恋,你也会找各种不爱的细节,证明他一点也没有把你放在心上。

你要证明的不是ta不爱你,而是一种自我肯定,证明你在这段关系中受了委屈,不快乐,你有资格责怪他、不谅解不迁就他。

况且,跟大多数人理解中的不一样,不够喜欢在关系中才是一个常态。

这就像你跟你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你确定自己非常爱他们,也对他们爱你这一点深信不疑,但你很多时候仍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们不爱你/不在意你的感受/不在乎你的想法,想敷衍他们,甚至想离开他们。最应当没有条件的父母之爱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一开始毫无羁绊和牵扯的两个人了。

心理学家Barbara Fredrickson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类因为爱产生的神经和激素的变化都是短暂的。也就是说,当两个人之间发生一些积极的能量互动时,那一瞬间产生充实的“爱的感受”,才会让双方或者某一方感觉到“爱”,即足够喜欢。这种爱的感觉是流动的,间断的,不是连续的。

如果要做一个亲密关系中爱的感受随时间变化的图,我们因为“爱的感受”而产生的变化肯定是一个折线图,而不是一条直线。

这个研究除了告诉我们要放低对爱的感觉的要求,回归现实,还能给我们一些别的启发。比如,代入到和回避型依恋的关系中,你可以理解为,即使对方真的是回避型依恋,当你感受到ta的回避时,ta就是不够喜欢你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回避型依恋也是人,他们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有取悦对方、在对方面前刷好感的欲望。他们也想要被爱,加上比较会伪装自己,就会表现的特别好。

不管ta主动还是不主动,只要ta真的喜欢你,你会明显感受到对方对你投入和纵容。

但回避型依恋最喜欢的永远是自己,他对你的投入和纵容的最终导向是让自己获得满足。当他已经得到了满足不需要再投入,或者投入不再带来满足,他就会停止投入。

在ta足够爱你的时候,爱你就是爱自己,爱让他自然而然走出舒适区。

在ta不够爱你的时候,爱自己大过于爱你,自己的优先级在首要地位。

因此你给ta带来的负面情绪大过于爱的积极感受时,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能还没有对ta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ta可能就已经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开启防御机制,通过情感隔离来保护自己,不顾你的感受——这种情感隔离,也是最让人感到最无力的。

其实不用争个对错,先爱自己再爱别人和不够喜欢都是很正常的现象,算不上什么值得被批判的自私,但把重点放在纠结于痛苦的过去和现状,而不是怎样改变现状,是一种弱者典型的思维。

回避型依恋慕强,你会发现你去纠结回避型伴侣爱不爱你,ta就真的不爱你了,想方设法远离你,恶性循环。

如果你的伴侣是回避型依恋,你想走出目前的情感困境,确实需要你帮助ta才能达到目的,但不要把帮他变成你的责任。ta愿不愿意克服他的困难是他的自由,你愿不愿意一直跟这样的ta在一起是你的自由。一旦你不自觉越过边界,操了太多的心,结果就是两个人都不快乐,足够喜欢都会变成不够喜欢。

心理测试:测试前任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

1 在一起时你们是否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

是的,经常觉得很累 —2

很少为了小事争吵 —2

偶尔会,但很快就能和好 —3

2你认为你是一个喜欢自我反思并愿意改正错误的人吗?

是 —3

不是 —4

3TA是否会把自己的烦恼主动告诉你?

经常说—5

不怎么说 —4

4你会把你们恋爱的过程跟你的父母说吗?

事无巨细,经常跟我爸妈吐槽 —6

偶尔他们问起来就说一下 —5

几乎不说,没啥好说的 —5

5面对你想要的东西,你愿意花费多少精力去获取?

一切随缘,是我的终归是我的 —7

努力一下,说不定能成功—6

拼尽全力,我想要的都要得到—B

6你们分手是因为出现了第三者吗?

是—A

否 —7

7分手后对方是否主动联系过你?

是— D

否 —C

从心理角度看孩子不上学,厌学拒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已经成为个大、中城市人数不断增加的事实。

家庭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从不想去上学到拒绝上学,父母再凶狠的责骂、老师再充分的道理、同学在热情的呼唤也无法打开这些孩子的心门,厌学拒学已然成为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那么孩子的厌学是如何开始的呢?

01  从父母的焦虑开始

进入小学,孩子成长的比拼正式拉开大幕,起跑线的高低之争让父母们不得不尽责尽力:每晚盯着孩子的功课,对开小差、写错字、算错题这些行为立即纠错指正,布置额外的课外练习,严格控制孩子玩的时间,对各种课外辅导班格外热衷,和学习相关的道理经常灌输,孩子的成绩和表现俨然成为了父母情绪的晴雨表……被教育控制的父母们逐渐失去了对孩子原始的爱。

父母们如此焦虑,那么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我讨厌做功课,妈妈每天坐在旁边监督我,还总批评我,一会儿说我慢一会儿说我不认真,烦死了!”

“每次测验考试,一看到我就问:考了怎么样啊?她们根本不关心我这个人,只知道关心我学习!”

“学习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课和考试!考得好,他们就高兴,考得不好,他们就不高兴!”

“我总是不能让他们满意,考了99分,妈妈会说你怎么不考个满分啊!”

“我觉得学习好像是爸爸妈妈的事,不是我的事,反正什么都由他们安排、决定,我只要做就好了!”

“考试成绩出来了,妈妈就会问,谁谁谁几分啊,有几个100分啊,就知道比来比去,真讨厌!”

“我跟妈妈说我好累,妈妈说累什么啊,你这个年纪不就好好学习吗,现在轻松以后你后悔也来不及!”

当孩子放学到家,父母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考几分啊?第几名啊?最高分几分啊?”这会让孩子也越来越关注结果,小小年纪就充满着竞争感和焦虑感,一旦没有别人好就压力山大;

当孩子状态不好父母还逼着写作业,孩子对学习仅存不多的兴趣也被磨没了;

当孩子碰到难题不知所措,父母却批评孩子不认真不努力时,孩子的委屈和愤怒转换成的是对学习过程的痛恨;

当孩子考得不好心情低落,父母却一脸嘲讽“谁叫你平时不好好学!”,父母阻隔了情感的流动,孩子已经无法体会到真切的爱。爱是人成长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当爱缺失,成长会变得没有方向和力量。

父母们的高焦虑和高期待转化成对孩子们的高压、高控,深怕自己晚行动,孩子就要落后,而这种弥漫性地焦虑也在很大程度上传递给了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们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日积月累后,也许孩子就会以厌学、拒学作为对学习无奈而沉重的回应。

02  从孩子否定自己开始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对学业成就和未来成功过度关注的社会大背景下纷纷倒下。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痛苦而无趣,父母们的倾力安排让孩子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感(一个人长期无法获得掌控感容易变得悲观抑郁);

孩子们感受到哪怕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成绩考得已经很好了,父母们却依然不满意,学习结果带来的总是挫败感和自责感,似乎只有100分、前3名才能让父母们喜笑颜开,孩子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没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习上无法感受到自我价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评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们有条件的爱。

这份包裹了各种条件的爱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让孩子去做让父母满意的事,另一方面当孩子总是做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持续的内疚感和挫败感,从而让孩子失去积极的内在学习动力,进而开始不断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爱、自己笨、自己没有能力,甚至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内在不断否定自我的声音会转化成孩子长期低落的情绪、越来越糟糕的成绩、越来越疏离的同学关系,越来越多的掩饰和情感隔离。

一个小学期间年年都得第一的孩子,进入重点中学后,面对几次考试的失利变得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不行了,其它同学都比自己牛。父亲对他说:“下降是暂时的,没关系,下次会考好的!”孩子听了父亲的话,内心压力更大了,安慰的背后,孩子清清楚楚地看到的是父亲对成绩、对结果的重视,孩子觉得下次可能还会让父亲失望。

在巨大压力面前,这位从小‘只能上不能下’的孩子被击垮了,他不愿再去学校,他用‘不愿学习’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03  从家庭缺失爱开始

有这样一个家庭:爸爸和妈妈长期感情不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是存在很大分歧,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不加控制地争吵,孩子有时因为害怕而大声哭泣,可正在气头上的父母却因为心烦而对孩子大发脾气,呵斥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恐惧。

有时候为了让自己想法在家里得到实施,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又都来讨好孩子,或是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方。在这样忽冷忽热近似分裂的环境里,这个孩子到了小学以后,根本无心学习,成绩倒数,个性胆小懦弱,害怕人际交往。

后来,父母觉得孩子问题越来越严重才来咨询,可就算在咨询中,他们还再互相指责谩骂,都没有意识到就是他们共同营造的可怕的家庭氛围害了这个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希望父母无条件地爱自己。在爱温暖流动的家庭中孩子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发展自己,而在爱无法流动的家庭中孩子充满着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深深的恐惧感,试问一个长期心神不宁的孩子如何去好好学习?

原本应该是父母给予孩子积极稳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而在家庭氛围压抑冷漠、父母剑拔弩张的家庭里孩子根本不敢真实地表达情绪和感受,孩子带着超出年龄可承受的巨大负面情绪,如何有力量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一个孩子长期感受不到来自家庭最基本的快乐、满足和幸福,你要她/他如何去构想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又如何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会被强大的无力感拉进心灵的深渊,最后也许一根稻草压下来,厌学拒学可能就成为了孩子的一种呐喊。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们放下焦虑,让孩子感受到无论是好的表现还是不好的表现父母都是爱我的;

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们都觉得自己是好的、是有能力、有潜力的、是值得被人爱的;

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充满舒服温暖的爱、充满欢声笑语。

那么,也许厌学就不再存在。

愿每一个人都能焕发出七彩的光芒。

在温暖的阳光下,每个生命都会焕发出内心七彩的光芒!我们内心拥有什么颜色,

我们眼中的世界就会焕发出什么色彩,我们的内心拥有七彩世界,我们的生活就有七彩阳光芒!

(详情查看)

(详情查看)

(详情查看)

(详情查看)

(详情查看)

 分手后的办法如下:

自我反省

一段失败的爱情总有个原因,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不可能说一个人就能完全支撑得起来。所以在面临失去的抉择时,我们首先要想一下,是不是自己有一些做得不对、不足的地方,才会导致这种不好的结果。如果有,我们就要学会改正,再去试试还能不能更好的维持下去,如果还是不能,我们再去考虑是不是真的该分开。

互相交流

如果可以,大家还是想维持下去的,就必须得想个办法维持下去,没人能受得了一辈子的折磨。所以我们可以跟她约好一个时间,保持好冷静、理智的情绪,相互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总结一下是什么问题会导致走到今天这一步,只有好好的相互交流一下才能更好的理解出问题所在,而解决问题才是维持爱情的根源的好办法。

坦诚的解释

你应该给恋人一个坦诚的解释,告诉对方为什么不能继续下去。可以重温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并表达你对彼此的愿景无法实现而感到失望,这样可以表达你对对方内在价值的肯定。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罗伊鲍美斯特建议,分手最好说“你不是我要找的人”,这样既表达清楚又不会暗示是对方有错误或者缺陷。

互相的尊重跟支持

情侣们不光在沟通交流上要尊重对方,行为上还要去支持他。也要尊重他(她)的整个朋友圈。尊重她的交际圈。学会贬低自己,在朋友面前,恭维对方。如果双方都能做到,互相都能得到面子,只会更加的幸福紧密。

归还情人的一切礼物

把欠了情人的钱财都归还还不算,情人还有可能继续纠缠你。在那个时期,你的情人理智可能会不太存在,不会冷静的思考,甚至会偏激的认为归还钱财是应该的,但是自己没同意的时候你就不能单方面的总之你们的情人关系,所以会对你依然纠缠。

记住了,为了表明你的决心,把你情人送你的所有礼物打包起来或者快递给ta,做到全部归还,让对方明白你是真的下定决心和ta分开了。我想一般有点点自知之明的人都会就此罢休的。

一个孩子成长需要很多因素,并且随着环境的改变,孩子会自我教育和自我修正。不是说小时候被父母打骂的孩子,一定会出现心理问题。被父母打过,发生过,这在记忆中不可能抹掉,只是每个人对待这种伤害的态度不同,自我成长不同。

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回答起来,却十分复杂,主要是因为“动辄挨打被骂”的程度不同,每个孩子对这件事情的心理感受不一样。所以,对孩子长大后是否会有心理问题,影响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基本的可能性,是可以预见的。下面的讨论,把“动辄挨打被骂”的程度限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这种动辄挨打被骂,还没有达到家庭暴力的程度。

父母打骂孩子,其实让孩子服从权威,让孩子听话,控制孩子。

可能会出现的影响以下10点影响:

1、孩子会有恐惧心理,失去真实自我。

孩子小时候,依靠父母而生活,为了避免打骂,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会讨好父母,变成听话的乖孩子。乖孩子的伤最重。

2、自我价值感低,受外在评价来确定自己的价值。

父母动辄打骂孩子,孩子会认为不够好,才被挨打,是我惹怒了父母,我做的不好,我错了。长期这样下去,长大后会自我价值感低,通过赚钱,事业,通过成就感,甚至通过炫耀朋友,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来证明自己足够好。

3、自我攻击。

你越打我,越不听,有些孩子,越打越对抗,甚至父母伸出手要打的时候,我会让你打,自虐。

4、容易情感隔离。

被打骂的孩子,自己的感受父母不理解,甚至忽略,长期下去,自己的感受被隔离,很难体会别人的感受,所以等父母老了,他也不会理解父母的感受。

    九型人格中5号性格是思考型观察者。

    他们是非常私密的人,他们喜欢呆在家里,把电话线拔掉,喜欢与世隔绝不受情感问题的困扰。当他人积极投入时,他们却像旁观者一样无动于衷。5号性格者的内心就如同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只有顶部开了几扇很小的窗户,城堡的主人很少离开,总是躲在壁垒森严的高墙后面,偷偷审视那些前来敲门的人。

5号性格者的主要特征有:

1私密。

2保持不被涉及的状态,感到威胁时,第一道防线是撤退或者是系安全带。

3害怕用心去感觉。

4过度强调自我控制。把注意力从感觉上挪开。

5情感延迟。在他人面前控制感觉,等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表露情感。

6把生活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把不同的事情放在不同的盒子里,给每个盒子一个时间限制。

7希望能够预测到将要发生的事情。

8对那些解释人类行为的特殊知识和分析系统感兴趣,希望找到一张解释情感的地图。

9分不清精神上的不依赖和拒绝痛苦的情感封闭,是没有悟道的佛。

10喜欢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关注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这将导致与自己生活中的事件和情感隔离,能让自己的观点不受情感偏见的影响。

  5号性格者往往会感到孤独。他们对社会关系感到困难。因为失去了某个他们依赖的人,或物,而感到痛苦或者害怕自由,受到限制。五号性格者需要学会容忍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逃避自己的感情。

解离 :原是化学名词,指化合物或分子在溶剂中释放出离子的过程。

在心理学中, 解离(Dissociation) 也叫分离(与分离焦虑的分离不同)、游离,是通过切断自我与当下现实之间的联系,来逃避难以接受的思想和情感。它甚至会丧失某人固有的认同感、记忆和感知觉或现实感。

eg当F女士的妈妈打她时,她逃避至另一种感觉不到疼的状态。在她以后的生活里,当她丈夫对她吼叫时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用一句话去形容解离:人不在了!或者说灵魂不在了,魂没有了,只有一个躯壳存在。解离有这么一种象征的意义:现实当中太过痛苦,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一部分抽离出来,去逃避内心难以忍受的冲突和痛苦。解离也是一种防御机制。

解离现象 ,又分正常的解离现象和病理性的解离现象。

正常的解离现象 ,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生物功能(psychobiological capacities)失调,其实很常见,普通人也会体验这种类似现实解体的经历,

如做白日梦、恍惚之间忘了我是谁、似曾相识、恍若隔世等。

常见的例子比如在做什么事/进入什么场合,在街上看到什么人的时候突然觉察到一种熟悉的/似曾相识的/仿佛来过这里/仿佛认识这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在何时何地来过这里或见过这人。类似于不少讲记忆碎片的**中描述的已经失忆却会经历闪回。

再比如,在一张纸上写重复的某个字,很多很多遍后就突然发现眼前这个字变得极其陌生,有一个瞬间再也认不出来了。

想来这几种情况我也都遇见过,早在小学某个下午,练习舞蹈的瞬间,感觉似曾相识,仿佛在梦中出现过;还有某个初中的课堂上,老师面对黑板奋笔疾书,恍然间,我感觉在梦中出现过这个场景,一模一样,却想不出来。也曾和别人讨论过,大多数人都说没有遇见过。但奇怪的是,成年之后,仿佛未在出现这种感觉。

病理的解离症状 通常较为扩散(pervasive)、突兀、及令人挫折。

有一些心理障碍的类别是大量地使用解离这样的防御机制。比如说心因性的遗忘,就是失忆症,多重人格,等等。包括一些转换的症状,可能都是跟解离有关。

认知解离 指的是将自我从思维内容、记忆感觉、语言规则中分离,客观地注视思想活动如同观察外在事物,将想法看作是语言和文字本身,而不是它所代表的事物,所以认知和行为不要受其直接控制。

心理学家海斯指出,认知解离可以使个体和自己的想法、主观经验保持一定的距离,只需要看着它们,不需要“相信”或者“不相信”,不需要“评价”或者“不评价”,只是观察它们就是。

VS情感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

情感隔离是一种防御机制,也是自我保护的方式,是指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压力或遭受重大的情感创伤,再或者情感卷入很深、难以自拔和感到非常痛苦之后,采用忽视、压抑和隔离自己情感的方式减轻痛苦。被隔离的情感并不会消失,会在内心里形成莫名的情绪反应或行为冲动,也会转化为躯体症状。

发生时,自我压抑了情感,但是思想仍然留在意识中,当这种防御机制占据主导时,一个人的情感似乎缺失了。

egK先生说自从他妻子离开了,他就感觉不到任何情感了。

egG女士总被闺蜜挖苦,痛苦不已;有一天某个事件后突然不再对闺蜜保有闺蜜情谊,仅仅存留普通感情,便脱离了痛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067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