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虐待:一些心理健康专家认为心理虐待和情感虐待是一回事。然而,许多经历过这两种情况的人(包括我自己)认为情感虐待和心理虐待是不同的。原因是情感虐待是关于获得权力和控制另一个人的自尊,而心理虐待是关于获得权力和控制一个人对现实的看法。心理虐待侵蚀一个人的现实并用施虐者的现实取而代之,而情感虐待侵蚀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一些心理虐待的例子是告诉一个人他们不是什么东西,告诉一个人事件以某种方式发生而他们没有,移动物体并否认它们已经被移动,
这是出色的作者 Dana Morningstar 所著的精彩著作《从这里开始》的节选。
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一样的吗?
有些人在身体和心理上的感觉比其他人更强烈——例如,一个移情者可能不仅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也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绪。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反社会者可能根本不会感受到任何情绪,而其他人则介于两者之间。我们自己独特的生活故事可以改变我们情绪的强度,而这种强度在我们的一生中会发生很多次变化——从时刻到另一刻,从一天到一天,从一个月到一个月,从一年到一年。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在感情上受到了虐待,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来帮助你建立更健康的界限,而不是去为别人的情绪负责,通过意识到属于他们的和你要为之负责的事情。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你并不看重自己,让自己受到这样的虐待。你可能需要学会倾听自己,建立更强烈的自我意识,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培养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在身体强健的情况下就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免受情感虐待。吃健康食品,锻炼和睡眠充足。远离酒精饮料和药物。
认识自己的痛苦。无论是儿童时代或是现在遭受过情感虐待,都应该学习认识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这是开始康复的第一步。注意自己的情绪,这样就更好的克服自责,羞愧,愤怒和自卑心理。
拥有力量。情感虐待不断剥夺一个人的自信心,直到该人感觉失去所有人生价值。了解自己的选择是克服情感虐待的良好开始。应记住,你不存在问题,而是施虐者心理有问题。
加强自信心。经历过情感虐待的人有消极看待自己的倾向。学会尊重自己并相信自己是值得尊重的人。
与可信的家人和朋友在一起。大多数情感施虐者使用隔离技术。周围有更多真正愿意帮助自己的人能更好的加快康复过程。
给自己时间。克服情感虐待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发生的事情。首先应把自己看做生存者,而不是一名受害者。你会发现自己拥有走向幸福未来的内在力量。
一个人总是精神虐待另一半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我认为他精神上有问题,有可能是施虐狂,通过施虐来获得快感,但虐待他人会遭到社会的遣责,只有虐待最亲近的人才有可能;其次,他可能是精神空虚,整天无所事事,通过折磨他人来得到自已的满足。所以这样的人要避而远之,作为施虐者本人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充实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谢谢!
恋爱关系里的情感虐待:爱上TA,就控制TA
一个浪漫的伴侣可能会使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对另一半实施心理虐待。有些人被伴侣“毒害”之深,甚至需要接受住院治疗,以解决由心理虐待直接导致的各种躯体问题。了解施虐者的操作方式、背后的心理机制,能让你客观认清,并且相信自己正在遭遇心理虐待,这是开启疗愈的关键一步。
1TA的双重人格让心理虐待更隐蔽
当你还在觉得遇到对方多么幸运,或者其他人都在为你开心能遇到这么好的人时,或许情感谋杀已经发生了。你很清楚地知道TA在扮演双重人格,即在家里的形象与TA向外界展示的形象截然不同。些严重的心理虐待者一般都拥有良好的公众形象,这不是巧合,而是一场有预谋的策划。
这是为了使你做出的关于自己受到伤害的任何声明听起来都不可信,让你的任何指控都站不住脚,最终,你看起来就像是个“疯子”。如此环境下,TA的心理虐待才能隐蔽的继续,你只能怀疑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
2 TA就像个毒贩,在和你玩一场成瘾的心理游戏
在施虐者眼中,恋爱关系中的你对情感的需求,就好比吸毒的人对毒品的依赖,而TA就是提供毒品的毒贩。初期TA会提供免费的、容易使人上瘾的毒品,直到你上钩为止,即丛身体和情感上都对毒品产生了依赖TA就不再免费提供毒品了。你要想获得毒品就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这个代价可能是你的自我价值,甚至是生命安全。
一旦你开始摆脱对毒品的依赖,他就会提供更多免费的毒品,直到你重新上瘾为止。你在「成瘾和付出高额成本」之间的恶性循环就发生了。在心理虐待中,情绪的高潮和低落与成瘾现象相似。情绪低落现象包括极度的焦虑和困惑,而情绪高涨则是肾上腺素的激增,给你一种充满能量的错觉。
施虐者通过一系列行为,比如冷暴力、言语贬低、制造三角关系等消极攻击,让你失去平衡,又通过间歇性回暖,让你重回情绪高涨时刻。在这种隐蔽的反复被抛弃的情感游戏里,你的自尊会在不知不觉中受挫,变得越来越容易妥协。
3 TA把自己行为正常化,并转移你的注意力
为什么你经常怀疑,是不是自己过于敏感或缺乏安全感?因为你很难看清楚TA正在做什么,这除了跟「虐待行为过于隐蔽」有关外,还受一个很重要的干扰因素影响—施虐者非常喜欢把自己的行为正常化。TA会宣称“所有夫妻之间都有矛盾”,或者“所有情侣之间都需要磨合期”。
以此来合理化自己,并将问题通过诡辩、投射、错误归因到你的反应上,让你相信是由于自己反应过度、过于敏感,才导致矛盾升级。这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策略,目的是把你的注意力从「施虐者」身上转移到「你对虐待的反应」上。要知道每对夫妻或者情侣都会面临着磨合期的挑战,但通常不至于达到虐待的程度。
而正常关系和虐待关系的区别在于行为背后的动机。正常关系的冲突不会使其中一方经常性地遭受孤立,也不会导致亲密关系恶化,更不会让你频繁自责、单方面牺牲,甚至改变行为模式。
你有在经历这些隐蔽的情感虐待吗?意识到,审视它,康复就已经开始了。
情感忽视、虐待的界定:故意的让孩子产生内疚羞耻的行为,目的为了控制孩子。
躯体虐待:摇晃孩子的身体、托起孩子做扔出去的动作、打、踢、用其他物品伤害孩子身体。
这些虐待伤害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身体上创伤很快可以愈合,但心灵上的创伤是一直在那里的。
它会引起孩子一些慢性的焦虑和抑郁,损害亲子关系中的信任,使孩子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攻击性,孩子使自己压力过大,那么他想使自己更好的难度更大,对孩子的影响特别深。
成人在和孩子的关系互动中,会产生愤怒、挫败的情绪,会使成人产生攻击性,无需隐藏,这会使孩子知道什么情况下父母会生气,父母压抑不表达的话,孩子也会迷惑,不懂自己生气时该如何表达,允许愤怒的表达,合适的方式去表达,不在身体和情感上伤害到孩子,如何保持界限、合作型解决方案?
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是来自于他的内心、内在的,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习到是如何理性的与自己的情绪相处,
创伤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
父母的意图、孩子的敏感度、情景发生的背景……
对孩子的影响:
早期的这些成长经历,经受了这种虐待,容易形成孩子的行为模式框架,孩子会形成固定的反应模式,内化在自己的身体里,根深蒂固,与父母以外的他人(朋友、伴侣、孩子)进行连接产生相同的模式。
只有爱才会使孩子产生孝顺的感念
痛苦和恨不会让孩子产生这种感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