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与立场》中的金句、好段。
01:如果在生活中有任何负面情绪,请相信一定是因为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02:没有任何东西比可靠的思维更有用。
宁可费力而清醒,宁可受苦而思维。
03:思维陷阱的共同特征是给人以快速获得答案的希望。
04:没有任何东西比可靠的思维更有用。
我们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成为可以成为的人。
思维的功能是判断趋势,弄懂意义。它不断回答我们生活的变化趋势将是怎样的。
05:情感的功能是评估思维判定的趋势对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对那些事情该持何种情感。
06:欲求的功能是激活能量以发起行动,告诉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应该把精力投放在哪里。
摘 要:大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理性思辨,通过分析教学实践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审美能力,从哲学及美学的角度来诠释音乐教学,力图促进大学音乐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审美体验 审美教育
“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这是雷默先生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之中提出的最核心思想。这其中提及的审美教育,是将音乐教育转化为一种审美体验,通过审美体验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从音乐本质上获取更多音乐知识和情感经历,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
在现代的教育观念之中更为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轻视教育学科的理论以及实践和综合人文精神的培养,而这个现象在音乐专业之中就更为突出了,在现代大学音乐教学之中重视音乐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师的传授占取比重过大,而学生们失去了参与的体验,随之就是对于教学结果的重视,刻板枯燥的传授丢失了教学的互动性与娱乐性,没有将音乐教学与音乐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教学的单一模式,这将会影响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以及创作的主体地位。如果仅以教师传授为主,在教学之中就难以提供给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在教学中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审美愉悦及审美体验,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缺乏内涵。因此,在音乐教学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性与任务性,在教学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通过教学互动使学生获取审美的愉悦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育的本质上改变认识的不足,提高审美意识,突出审美教育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音乐教育,审美感受与艺术体验
对于音乐的审美感受于润洋教授曾有如下论述:“固然,对一个音乐的欣赏者来说,特别是对于音乐史学家、评论家来说,了解作为理解对象的音乐作品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状况、作曲家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感情倾向和状态等都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深入理解一部音乐作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掌握作曲家的书信、日记、札记、自述、回忆录之类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深层次地理解音乐作品意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音乐毕竟是一种非概念性的、非视觉性的艺术,它既不能直接展现具体景物,更不能直接表达某种概念和复杂的思想感情”[1]因此,欣赏者将音乐作品含义与思想情感作为融合音乐的契合点,而音乐作品的意义往往就产生于这类融合之中。现代大学音乐教学之中普遍存在着纯粹主观的教学活动,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解释音乐作品所描绘的情境,用一种先入为主的理解观念为学生诠释着自定义的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作为音乐欣赏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让学生聆听一首交响乐,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文字性的联想,这种教学方法是将音乐认定为描写具体人物或事件,并认定音乐描写内容是固定不变的。在音乐的感受方面于润洋先生曾经下过这样定义“探索被形式所包住的意义及观念内容,全面寻找躯壳里面的灵魂,查明艺术作品每个局部的纯粹思想内核,借助一切手段,利用从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中获得的所有知识和个人的才能,在最透彻地弄清了每个最小的细节以后,进而解释和诠释整个作品。”[2]作曲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应是有感而发,通过观察某一具体的人物或事件,在其中受到感动从而萌发创作的冲动,并通过音乐来诠释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没有让学生了解音乐所描绘的具体事物,从而学生也丧失了感受音乐本身所传达的情绪和情感内涵。
三、音乐教育,从“技”与“艺”的转变
在现代教育中,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古希腊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音乐教育比其它教育都重要得多头一点,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的心灵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心灵就因而美化”。 当代科学家认为、人脑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用进废退”的可塑体[3]、就目前来说,人在一生中,仅仅运用了头脑能力的10%,其余90%的潜能却白白浪费了[4]。大学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大脑协调发展,挖掘大脑潜能起着重要作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接受音乐训练的学生比未接受音乐训练的学生能够多接受17%的文字资料[5]。在众多的经验和体会说明中音乐的素养对促进智力以及活跃思维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雷默先生对音乐教育也提出自身的观点:音乐教育需要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鼓励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通过专业的表演、作曲以及即兴演奏来加强音乐的创作力,促进对于音乐作品进行精细的评估。在现代大学音乐教育之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端,重视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了音乐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质的培养。就这些问题而言,在现代大学音乐教育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上,从音乐的本质出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共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在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在专业音乐教育之中,雷默先生提出了关于“艺匠”的问题。在现代大学音乐教学之中,存在着一种顽疾式的教育,就是过于关心音乐教学的技巧,过分注重专业训练的培养,忽视了对音乐表演与教学实践同样重要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这直接导致了“重技轻文”与“重技轻艺”现象的出现,许多学生成为展现专业技术的艺匠,并没有参与体验音乐。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而言,它是“技”和“艺”的统一。因此,在音乐专业教育中要克服纯技术训练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内在含义,寻找出真正专业素养的内涵与实质。
四、音乐教学,提倡综合人文素质的养成
雷默先生针对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将音乐教育领域归纳为人文艺术学科教育,雷默先生认为音乐教育需要通过和其他艺术结盟才能够走向新的辉煌。而“重视音乐实践、提倡学科综合”,是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内容之一。就目前的大学音乐教育而言却多有与此相悖之处,诸多高校的音乐教育并不重视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这直接导致具有较高音乐水平的学生手足失措不知该如何应对工作,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脱节。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大学音乐教育应该在教育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加大分量,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介绍更多相关的教育方式、教育理论,并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教育学理论及教学方法,将相关信息融合于专业教学之中,将学生实践穿插于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可以采取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相结合,开展教学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上台来发表观点,教师从旁指引评点相结合,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切实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从认知到实践的全过程。首先,在观念来理解学科综合是一个概念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操作模式,因此教师应具有学科综合的意识并将其运用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之中,这样学科综合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其次,需要加强音乐教学的内容将多元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应选取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精品,深入学习优秀的本土文化,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了解音乐,认识音乐,提高自身文化底蕴。最后,雷默先生所撰写的《音乐教育的哲学》是美学和哲学专业的高度与音乐专业的教育融合一体,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理论上都给予现代大学音乐教学者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会注意以上总结出来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发挥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实践,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取音乐的独特价值。大学音乐教育需要独立的思辨过程,从教学到实践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建立科学的体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再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音乐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实践,从而更直观走向艺术欣赏艺术。
注释:
[1]于润洋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于润洋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冉祥怀疑牛顿[N]教育时报,1998-11-18
[4]王晓萍心理潜能[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5]王建新简议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质[J]中国音乐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于润洋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冉祥怀疑牛顿[N]教育时报,1998-11-18
[4]王晓萍心理潜能[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5]王建新简议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质[J]中国音乐
基本要素:思想,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文体,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写作手法,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情感走向: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诗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萧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最后诗人通过一番哲学思辩,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思想得到升华,由悲而喜,开怀畅饮。思辨逻辑:从辨证法的角度谈事物的变与不变(发展与静止)。当仕途多舛时,他淡泊了名利和得失,回归自然,以出世的态度面对人生的不如意。现实中的“我”(小我)消失了,“我”便化做了大自然中的一棵树、一滴水、一粒沙,“我”(大我)还活着,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心态豁达、胸襟开放则能参悟自然万物、通透古今人事,才能有“变”与“不变”的充满辨证法的哲学思考。
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提到,系统思考是一种从整体、全局出发的思考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局部的、简单的、单因果的思考方式。认为世界是一个系统,而且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
个人有系统,比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的运行。人际关系也有系统,A与B的关系,B与C的关系,C与D的关系,ABCD之间的关系影响等等。
虽然每种思维都有各自适用范围,但怎么使用更重要的是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系统语言。
一、正确认识系统内部的关系:
1、正反馈,两件事情的关系是正相关的,A增加,B会进一步增加,比如,越踩油门速度越快;
2、负反馈,不一定是起负面的作用,而是指他起着稳定作用,比如,越踩刹车速度越慢;3、延迟。事情A发生之后并不立即导致B发生,而是中间会有一段时间的间隔,比如打开水龙头的热水,可能5秒后才有热水,这个过程就有了5秒的延迟。
二、正确认识系统的基本模型
1、增长极限模型
一件事情如果刚开始运行的很顺利,发展很快,那这种快速的增长一定会导致副作用,会让整个系统慢下来甚至大幅下降。比如,一个优秀的演讲者会有可观的收入,但也会产生副作用,就是他的应酬会变多,导致没有时间更新新的知识,最后丧失名气。
2、转移负担模型
遇到问题的时候,先解决它表面露出来的症状,把难题解决的负担转移成容易解决的负担,这其实就是“治标不治本”。转移负担模型由两个负反馈组成:一个负反馈是“治标”,比如用醉酒来缓解现在的压力;另一个是“治本”,我承认自己现在做的不好,然后花很长时间努力改变自己。站在系统思考的角度上,需要选择“治本”或者“标本兼治”的方式。
三、心灵转变,重新看世界
今天,系统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局面对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信息量远远超过个人能力,人类的相互依赖关系,远超过个人能掌握的,复杂规模前所未有。但复杂性局面很容易损害自信心和责任感,我们经常听到甚至自己说,“这对我来说太复杂了”,“这是体制问题,我没办法”,而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思考对其对症下药,观察复杂局面背后的“结构”。系统思考的一个公理就是,每一个影响作用都既是因也是果,所以需要心灵转变,重新看世界。
四、分清创造性张力与情感张力
人们通常在谈论自己的愿景,哪怕很清晰,也会有很大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清晰了解愿望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比如:我想创业爱公司,但我没有钱。再比如:我想从事自己真心喜欢的职业,但我还得养家糊口。
假设在愿景和现实之间有一条橡皮带,如果拉伸橡皮带,他就会产生了张力,这代表了愿景与现实间的张力,张力寻求什么,只能是减小和释放。让现实向愿景靠拢,或者让愿景向现实靠拢。能够实现哪种方法,取决于我们是否坚持自己的愿景。
创造性张力往往会导致与焦虑相关的感受或情绪,例如悲伤、沮丧、绝望、担忧等。这种现象时常发生,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将这些情绪与创造性张力混淆。而这些情绪,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张力。
愿景没有实现时,如果我们感到极度沮丧,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冲动要舒缓这种沮丧情绪。最直接就是降低愿景。比如本身高标准严要求做的事情,在一堆情绪面前,目标开始降低,改变了初衷,沦落到应付完成即可。
而这种降低愿景,目标侵蚀的过程,属于症状缓解法。更重要我们需要找到根本解决法,减少转移负担或者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所以,系统思考中我们需要注意每一项的正确理解,才能够运用系统思维帮助我们提升和实现自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