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关于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王安石关于思乡的诗句有哪些,第1张

1 王安石的关于思乡的诗句

王安石的关于思乡的诗句 1王安石的春夜望月思乡的诗句

1《十五夜望月》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关山月》

年代: 宋 作者: 张舜民

明月生海上,裴回照边城。

中夜关山静,但闻流水声。

征人看月思乡泣,夜久衣单难独立。

锦字佳人怨不归,开帏更感飞萤入。

3《月夜忆舍弟》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4《云溪驿》

年代: 明 作者: 何景明

云溪驿里经过处,六七年间两度行。

风土不殊初到日,雨墙难认旧题名。

异方见月思乡县,远客逢秋念友生。

明日巴陵江上酒,弟兄相对不胜情。

5《静夜思》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王安石的三首思乡诗

王安石的三首思乡诗:

1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 《愁台》

颓垣断渐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

河势东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

倾壶语罢还登眺,岸帻诗成却叹嗟。

万事因循今白发,一年容易即黄花。

3 《酬裴如晦》

二年羁旅越人吟,乞得东南病更侵。

殇子未安庄氏义,寿亲还慰鲁侯心。

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

浊酒一杯秋满眼,可怜同意不同斟。

1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王安石:

2 王安石的其他思乡诗如下:

(1)《春日》王安石

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竞华。

莺犹求旧友,雁不背贫家。

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

醉眠聊自适,归梦到天涯。

(2)《到家》王安石

五年羁旅倦风埃,旧里依然似梦回。

猿鸟不须怀怅望,溪山应亦笑归来。

身闲自觉贫无累,命在谁论进有材。

秋晚吾庐更萧洒,沙边烟树绿洄回。

3王安石的三首思乡诗

王安石的思乡诗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成字说后与曲江谭君丹阳蔡君同游齐安据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诸君共此劳。

遥望南山堪散释,故寻西路一登高。愁台颓垣断渐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

河势东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倾壶语罢还登眺,岸帻诗成却叹嗟。

万事因循今白发,一年容易即黄花。酬裴如晦二年羁旅越人吟,乞得东南病更侵。

殇子未安庄氏义,寿亲还慰鲁侯心。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

浊酒一杯秋满眼,可怜同意不同斟。春日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竞华。

莺犹求旧友,雁不背贫家。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

醉眠聊自适,归梦到天涯。春日席上十年流落负归期,临水登山客有思。

今日樽前千万恨,不堪频唱鹧鸪辞。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二首篁竹荒茅五亩余,生涯山蕨与泉鱼。

家贫殖货羞端木,乡里传书比仲舒。白日忆君聊远望,青林嗟我似逃虚。

春风渺渺乌塘尾,漫得东来一纸书。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祗见灯。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浮计,一到扶桑恨未能。次韵舍弟遇子固忆少述归计何时就一廛,寒城回首意茫然。

野林细错黄金日,溪岸宽围碧玉天。飞兔已闻追騕褭,太阿犹恨失龙泉。

遥知更忆河滨友,从事能忘我独贤。次韵十四叔赐诗留别穷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两见春。

发丹久嗟淹国士,起家初命慰乡人。行辞北阙楼台丽,归佐南州县邑新。

班草数行衣上泪,何时杖屦却相亲。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涧水横斜石路深,水源穷处有丛林。

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败壁数峰连粉墨,凉烟一穗起檀沈。

十年亲友半零落,回首旧游成古今。到家五年羁旅倦风埃,旧里依然似梦回。

猿鸟不须怀怅望,溪山应亦笑归来。身闲自觉贫无累,命在谁论进有材。

秋晚吾庐更萧洒,沙边烟树绿洄回。和公辟转运江西江西一节铸黄金,最慰章滨父老心。

长孺向来真强予,次公今不异重临。余风尚有欢谣在,陈迹非无胜事寻。

豫想新诗能寄我,十年华省故情深。和叔雪中见过捐书去寄老山林,无复追缘往事心。

忽值故人乘雪兴,玉堂前话得重寻。怀舒州山水呈昌叔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符鸠。

不知此地从君处,亦有他人继我不。尘土生涯休荡涤,风波时事只飘浮。

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还家还家岂不乐,生事未应闲。

朝日已复出,征鞍方更攀。伤心百道水,阂目万重山。

何以忘羁旅,翛然醉梦间。寄二弟时往临川萧条冬风高,吹我冠上霜。

我行岁已寒,悲汝道路长。持以犬马心,千里不得将。

使汝身百忧,辛苦冒川梁。青灯照诗书,仰屋涕数行。

不有亲戚思,讵知远游伤。寄虔州江阴二妹贡水日夜下,下与章水期。

我行二水间,无日不尔思。飘若越鸟北,心常在南枝。

又如岐首蛇,南北两欲驰。逝者日已远,百忧讵能追。

生存苦乖隔,邂逅亦何时。女子归大道,善怀见於诗。

庶云留汝车,慰我堂上慈。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尘见雁南征。送僧无惑归鄱阳晚扶衰惫寄人间,应接纷纷只强颜。

挂席每谙东汇水,采芝多梦旧游山。故人独往今为乐,何日相随我亦闲。

归见江东诸父老,为言飞鸟会知还。同长安君锺山望解装相值得留连,一望江南万里天。

残雪离披山韫玉,新阳杳霭草含烟。余生不足偿多病,乐事应须委少年。

惟有爱诗心未已,东归与续棣华篇。忆江南城南城北万株花,池面冰消水见沙。

回首江南春更好,梦为蝴蝶亦还家。欲归水漾青天暖,沙吹白日阴。

塞垣春错莫,行路老侵寻。绿稍还幽草,红应动故林。

留连一杯酒,满眼欲归心。中年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南望青山知不远,五湖春草入扁舟。

4王安石的思乡诗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月夜 今夜FU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保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帮乡。

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赏析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回答者:aogog - 魔法师 五级 4-11 20:15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 个人评价 好 75% (3) 不好 25% (1)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 1 条 bu cuo la 评论者: 22和和 - 初学弟子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1 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回答者:卡妙kamiu - 大魔法师 九级 12-7 17:54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秋思 宋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月夜 今夜FU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保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帮乡。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赏析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回答者:aogog - 魔法师 五级 4-11 20:15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 个人评价 好 75% (3) 不好 25% (1)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 1 条 bu cuo la 评论者: 22和和 - 初学弟子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1 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回答者:卡妙kamiu - 大魔法师 九级 12-7 17:54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秋思 宋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月夜 今夜FU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保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帮乡。

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赏析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回答者:aogog - 魔法师 五级 4-11 20:15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 个人评价 好 75% (3) 不好 25% (1)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 1 条 bu cuo la 评论者: 22和和 - 初学弟子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1 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回答者:卡妙kamiu - 大魔法师 九级 12-7 17:54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

王安石意态由来画不成说的是苏轼的故事。

王安石意态由来画不成这个故事源自北宋时期,当时王安石任职宰相,推行新法变革。苏轼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对新法持有批评态度。

据传,苏轼曾经逍遥以绘画来表达对王安石政策的反对和不满,但在画作未完成之前就放弃了,因为他意识到绘画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无法表现出对王安石所代表的意态。

故事反映了苏轼对王安石政策的不满,以及他对绘画能力的怀疑。苏轼认为绘画无法展示出王安石所表的意态,因为意态是一种更深层的思想、态度和政策观念的体现。这个故事也表达了苏轼对言辞和文字表达的信任,因为他后来以文辞批评王安石政策,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言辞与绘画的辩证关系:

王安石意态由来画不成这个故事涉及到言辞和绘画在表达和传达思想上的辩证关系。苏轼通过放弃绘画来表达对王安石政策的不满,显示了他对言辞的认可和依赖。他认为绘画无法真实地表达意态,因为意态是一种更为复杂、深刻和多层次的概念。

相比之下,言辞能够更准确、明确地表达自己个人的思想和观点,具有更强的表达力和传播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绘画在表达方面是毫无价值的。绘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感染力。

绘画可以通过形象、色彩、构图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意境,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言辞和绘画在表达上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相互补充与丰富,可以在不同场合和目的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政治家王安石

  历二年(1042),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唐玄宗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份,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变法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启迪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得胜的旧党一下子失去了攻讦的对手,一党一派一条心的日子士大夫是过不下去的,于是内部又分裂为“洛党”“蜀党”和“朔党”三党,彼此之间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分歧互相谩骂,势同水火,比当初同新党的斗争还要激烈。

  为了国家的富强,经济的昌盛,中国古代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和有为的政治家,无不变法图存,经历着辉煌与失败。这里面,有悲剧的英雄,有名标青史的能臣和帝王,也有曾经叨扰千古骂名的历史过客。王安石,便是这样一位历史的过客,留下了印迹,留下了身后的是是非非,却并没有留下辉煌。要说有辉煌的话,那也是文学,而非政绩。

  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入为三司度支判官,感于北宋积弱积贫的现状,遂向宋仁宗建言:要求变法以图强。乐于守成,而不思创举的赵祯并不以他的建言为意。直至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即神宗即位的第二年,王安石才被从小喜读韩非子,热衷于变法理财的赵顼拜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翌年升任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的主张。其均输、青苗、方田均税、农田水利、免税,市易诸法,利在理财富国;保马、保甲、将兵诸法利在精兵简政,便利于民。王安石处于“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良好用心,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决心两度罢相,不避艰险,推行新法,结果,劳心费神,事倍功半,不但没有取得变法的成功,反而在众多大官僚的反对声中,在自己阵营不断的内讧和分裂中,在宋神宗的疑虑和以贤德著称的曹皇后(仁宗妻)、高皇后(英宗妻)、向皇后(神宗妻)的干预下宣告了变法的失败,并于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再度罢相,从此逐渐淡出政治舞台。后来,以蔡京为首的新党虽然打着王安石变法的旗号,继续推行已经变味,而成为新兴官僚集团敛财扰民的工具的新法,并设元佑党人碑迫害当时反对新法的一代名臣,却也因为贪污腐败,蝇营狗苟,为天下所不齿,最终成为断送北宋江山的乱臣贼子,自己遗臭万年,也累及王安石,遭逢了千年的骂名。

  有良好的愿望和动机,并不一定就产生良好的结果。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可以作为这一论断的注脚。古来变法,实际上所要解决的就是四个字“理财、用人”。理财为了富国强兵,是变法最基本的需求;而用人则关系到财理到哪里去了,实际关系到变法的成败。王安石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用人的问题,因此,他的初衷很好,措施也不能说不得力的变法却没有收到应有的结果,反而成为新兴官僚集团搜刮地皮,扰民害民的工具,大悖于王安石的良苦用心,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不管当代的历史学界怎样诽谤反对新法的韩琦(前宰相)、富弼(知延州,抵御西夏,守护西北疆土的能臣,前宰相),司马光(伟大的史学家,个人品行无可挑剔者),文彦博(枢密使、一代诤臣),范纯仁(范仲淹子,得乃父真传),甚至苏轼兄弟,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几乎宋史上有名的一代名臣,他们在其他方面都堪称泰斗、干才,在个人品格上也足可以光照千秋,怎么不约而同地都成了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呢?后妃史上,贤德自守,不逾闺训半寸、无人可以企及的曹后、高后那样深明事理的女主,怎么也加入到本来有利于赵氏统治的变法的反对者之列呢?简单地用大地主、大官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联合反对重在抑制豪强兼并的新法,从而导致了新法的失败,这是不科学的,至少是违背了历史事实本身。

  纵观王安变法的用人,基本贯彻着党同伐异的干部路线。只要是口头上坚决拥护新法,并且不惜矫枉过正地推行他所以为的新法的后进,不管其人品怎样,节操如何、是否有胸襟为了终极目标,就能虚怀若谷地博采众家之益言,忍辱负重地团结同人,目标一致地坚定地走到底,都是王安石信任重用的对象。而恰恰是这些人,大多处于政治投机的动机,并不真心拥护变法改革,只是借用这一终南捷径,来实现自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的目的而已。曾布是王安石推介为主管变法的司农寺的少卿,也是青苗,市易诸法的参与制定者,但在朝臣,后党一致反对下,神宗对变法有所动摇时,即联合另一个市易法的倡议人魏继宗攻讦实施此法的王安石的另一个得力助手吕嘉问,止此一点,可见曾布,魏继宗人品之一斑。首倡差役诸法害农的前三司使韩绛(王安石第一次罢相继为宰相,继续推行新法者)与王安石得力助手吕惠卿多有不和,王安石复相后,又于市易司用人与王安石意见相左,自请辞职外任知州。王安石荐用吕嘉问为市易司,又为吕惠卿所不满,双方时有芥蒂,为王安石子王雱所知,雱仅指示御史中丞邓纨上书弹劾吕惠卿在华亭县借富民家财置田产,由县吏收租,“交接贪污”,致使吕惠卿罢政,牵连同人章淳,使王安石又失两臂膀。这样一个临时拼凑的,貌合神离的变法集团,个人品行又可以时时为人添加攻讦、弹劾的理由,怎能不让王安石内外交困,陷于两难之境呢?

  接任王安石宰相的枢密使吴充,是王安石的儿女亲家,却不心许新法,率先变更。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竟然与前宰相富弼女婿冯京联合支持言官郑侠上书攻击吕“惠卿朋党奸邪”。闲居洛阳四年的司马光上书言及新法弊端,一是青苗钱,使民负债,官无所得。二是免役敛钱,养浮浪之人。三是保甲扰民。至少是触到了新法在推行过程中,官吏变本加厉,使该法变质的实际。在外有强大政敌,内部又涣散离心离德的情况下,独木难支的王安石只有息政败北,哪里能有其他的选择?至此,新法便成了蔡京六贼(高俅、童贯、王黼、朱缅、李彦)揽财害民的工具,致使天下纷扰,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使王安石多少年蒙受了不白之冤!

  假如王安石能开诚布公地与韩琦、富弼、范纯仁、司马光、文彦博这些当年的改革者、智者作倾心之谈,以国之根本打动他们,相信这些名臣大多数决不会抱残守缺,坚持腐朽之见,仅以利己来论国事。因为,他们毕竟不是贪赃枉法、利禄熏心的腐败官僚。王安石在建立改革的统一战线方面首先失之偏狭,以至树敌过多。假如王安石在用人上,听其言而观其行,坚持用人唯贤的路线,而不是党同伐异,至少,新法在实行过程中便不会变味,变着法儿来扰民,成为某些打着变法之名来营私舞弊,肥了私囊的新贵们翻云覆雨的工具。名臣们一致反对王安石变法,恐怕很大程度在他的用人上,他所任用的一些人,为名臣们所不齿,自然不屑与之为伍。而且,像苏轼兄弟也不是一概反对变法,否则便不会有“司马牛”的故事了。

  不管怎样韩琦的道德无庸置疑,但他的能力就有些问题了,在北宋西夏国之间的战争他是定难战区的司令官。他有个特点,就是屡战屡败,纵观宋史研究,就会发现韩琦的智商有些问题。在他的那个著名的“七条例”中的内容实在令人精神恍惚。他认为放弃植树国防(当然指变法后),放弃于高丽通商,护城河随它淤塞,城墙随它倒塌,人民随它痛苦,就会使辽国欢欣,不再找北宋麻烦。赵顼远小人奸佞(王安市)亲正人君子(他与司马光)就会使天下太平。我们真搞不明白一个爱国者为何用这样的措辞。文彦博,这个人没有民本思想,赵顼曾经对他说“小民们支持变法”。文彦博说“陛下是靠小民治国还是靠士大夫治国“。目光短浅之本质暴露无遗,我们真搞不明白为什末一位孔孟之道的坚持者为什末会如此反对孟柯的思想。北宋大多是诤臣,原因很简单,在北宋胡说八道的最严厉惩罚不过是远离中央,贬为地方官。这更可能是一种奖励,不仅既得利益不受损,而且还得到正值等好名声。这点宋做的不如唐,因为在唐朝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在那个年代出现魏征才是值得中国人欣慰的事。 范纯仁,(范仲淹子,得乃父真传)范仲淹的人品我一直有些怀疑,在语文书上范仲淹被描述成一个忠心爱国,敢于抗击西夏人的文戎双料英雄,其实这是一种避重就轻的说法。范仲淹在军事上是个外门汉,但对内宣传能力举世无双,他到定难战区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宣传“小范老子(他自己)胸中百万甲兵不似老范老子(范雍)可欺'

  结果在他与韩琦的带领下宋军大败。范仲淹执政颇为玲珑,他的新政不怎末成功就放弃了(为了避免人身攻击)它可比王安石差远了。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道德高尚并不代表能力强,而那些名臣的道德本身就有些迂腐。那些所谓的杰出的人不懂得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虽然他们的本意是好的单导致的结果很严重。如果不是王安石的变法,北宋可能连西夏都对付不了)后来在王安石的提拔下被送出了一位军事天才王韶,他是带领变法后的军队击败了西夏,收复了实现土番国200年的领土),更不用提女真了。

  文学家王安石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

  王安石词集

  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曲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谢公墩》

  万事付鬼�,耻辱何足论。

  《岁晚》

  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山行》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钟山晚步》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菩萨蛮》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耽阁!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菩萨蛮集句》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

  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点评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作:“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图画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 关于王安石送家人的诗句

关于王安石送家人的诗句 1关于王安石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王安石《梅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登飞来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 》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棋》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2送亲人好友的古诗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师虏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左思《咏史》八首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姜夔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州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罗隐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温庭筠 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苏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送别(长亭外)弘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五二、阳关三别含泪与君别,多少春秋音尘绝?终日望君君不见,唯见夕阳斜。

含泪与君别,肝肠寸断又奈何?梦里问君君不语,醒来空自嗟。含泪与君别,寂寞孤独非豪杰。

明月伴君君何去?一路山巍峨。奉泽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远送从此别,青山空腹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名言啊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晓出。

3关于王安石的古诗,

五绝·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七绝·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七绝·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七绝·愍儒坑 智力区区不为身,欲将何物助强秦。 只应埋没千秋后,更足诗人发冢人。

五律·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五古·兼并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 。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七绝·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七绝·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七绝·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七绝·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七律·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七律·雨过偶书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七绝·书湖阳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出塞 涿州沙上饮盘桓, 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 蒙蒙吹湿汉衣冠!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 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郊行 柔桑采尽绿阴稀, 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 如何勤苦尚凶饥? 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曲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棋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 孤城画角, 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 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 庾楼月, 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 无奈被它情耽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 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 酒醒后, 思量著。

词·清平乐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入塞 荒云凉雨水悠悠, 鞍马东西鼓次休。 尚有燕人数行泪, 回身却望塞南流! 题西太一宫壁 柳叶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想见江南。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 揉兰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攲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4王安石的关于想回家过年的诗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右民系。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党领袖。宋神宗执政之时,王安石任宰相,曾发动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变法改革,王安石变法之时,宋朝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问世。人人皆知的《元日》也出于他手。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有《临川集》。

5关于王安石思念家乡的古诗

泊船瓜洲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1 王安石关于明月的诗句 \r\n \r\n 2 王安石写的关于思乡的诗句 \r\n 王安石关于明月的诗句 1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描写月亮的诗句 \r\n 描写明月的诗句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n \r\n 原文\r\n \r\n 《泊船瓜洲》\r\n \r\n 王安石\r\n \r\n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r\n \r\n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n \r\n 注释\r\n \r\n 1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r\n \r\n 2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r\n \r\n 3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r\n \r\n 4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r\n \r\n 5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àn四声。\r\n \r\n 6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r\n \r\n 7 绿:吹绿,拂绿。\r\n \r\n 8 还:回。\r\n \r\n 译文\r\n \r\n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r\n 2关于带明月的诗句 \r\n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r\n \r\n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r\n \r\n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r\n \r\n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r\n \r\n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岳飞《登池州翠微亭诗》 \r\n \r\n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 \r\n \r\n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r\n \r\n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铨期《古意》\r\n \r\n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r\n \r\n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子夜秋歌》\r\n \r\n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r\n \r\n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左思《杂诗》 \r\n \r\n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r\n \r\n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 \r\n \r\n 这里有很多,需要的话去看看: /view/339485htm#2\r\n 3关于明月的诗句诗句 \r\n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r\n \r\n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r\n \r\n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r\n \r\n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r\n \r\n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r\n \r\n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r\n \r\n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r\n \r\n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r\n \r\n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r\n \r\n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r\n \r\n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r\n \r\n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r\n \r\n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r\n \r\n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r\n \r\n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r\n \r\n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r\n \r\n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r\n \r\n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r\n \r\n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r\n \r\n 12、《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r\n \r\n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r\n \r\n 13、《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r\n \r\n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r\n \r\n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r\n \r\n 1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r\n \r\n 15、《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r\n \r\n 16、《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r\n \r\n 17《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r\n \r\n 18、《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r\n \r\n 19、《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r\n \r\n 20、《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r\n \r\n 2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2、《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r\n \r\n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r\n \r\n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r\n \r\n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r\n \r\n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r\n \r\n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r\n \r\n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r\n \r\n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r\n \r\n 23、《生查子》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r\n \r\n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r\n \r\n 24、《调笑令》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r\n \r\n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1]25、《菩萨蛮》唐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r\n \r\n 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r\n \r\n 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26、《相见欢》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r\n \r\n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27、《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r\n \r\n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28、《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r\n \r\n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r\n \r\n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r\n \r\n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9、《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r\n \r\n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30、《天仙子》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r\n \r\n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r\n \r\n 伤流景。往事。\r\n 4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描写月亮得诗句是什么 \r\n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n \r\n 泊船瓜洲\r\n \r\n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r\n \r\n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n \r\n 注释\r\n \r\n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r\n \r\n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r\n \r\n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r\n \r\n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r\n \r\n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r\n \r\n 6、隔:间隔。 \r\n \r\n 7、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r\n \r\n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r\n \r\n 10、还:回。\r\n \r\n 译文\r\n \r\n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r\n \r\n 赏析\r\n \r\n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r\n \r\n \r\n 王安石写的关于思乡的诗句 1王安石思乡的诗句 \r\n 王安石(1021---1086):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川临川(今江西抚州)人。\r\n \r\n 丙申八月作秋风摧剥利如刀,漠漠昏烟玩日高。眼看南山露崖窾,心随东水转波涛。\r\n \r\n 归期正自凭蓍蔡,生理应须问酒醪。还有诗书能慰我,不多霜雪上颠毛。\r\n \r\n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n \r\n 成字说后与曲江谭君丹阳蔡君同游齐安据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诸君共此劳。遥望南山堪散释,故寻西路一登高。\r\n \r\n 愁台颓垣断渐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河势东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r\n \r\n 倾壶语罢还登眺,岸帻诗成却叹嗟。万事因循今白发,一年容易即黄花。\r\n \r\n 酬裴如晦二年羁旅越人吟,乞得东南病更侵。殇子未安庄氏义,寿亲还慰鲁侯心。\r\n \r\n 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浊酒一杯秋满眼,可怜同意不同斟。\r\n \r\n 春日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竞华。莺犹求旧友,雁不背贫家。\r\n \r\n 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醉眠聊自适,归梦到天涯。\r\n \r\n 春日席上十年流落负归期,临水登山客有思。今日樽前千万恨,不堪频唱鹧鸪辞。\r\n \r\n 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二首篁竹荒茅五亩余,生涯山蕨与泉鱼。家贫殖货羞端木,乡里传书比仲舒。\r\n \r\n 白日忆君聊远望,青林嗟我似逃虚。春风渺渺乌塘尾,漫得东来一纸书。\r\n \r\n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祗见灯。\r\n \r\n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飘然欲作乘浮计,一到扶桑恨未能。\r\n \r\n 次韵舍弟遇子固忆少述归计何时就一廛,寒城回首意茫然。野林细错黄金日,溪岸宽围碧玉天。\r\n \r\n 飞兔已闻追騕褭,太阿犹恨失龙泉。遥知更忆河滨友,从事能忘我独贤。\r\n \r\n 次韵十四叔赐诗留别穷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两见春。发丹久嗟淹国士,起家初命慰乡人。\r\n \r\n 行辞北阙楼台丽,归佐南州县邑新。班草数行衣上泪,何时杖屦却相亲。\r\n \r\n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r\n \r\n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r\n \r\n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涧水横斜石路深,水源穷处有丛林。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r\n \r\n 败壁数峰连粉墨,凉烟一穗起檀沈。十年亲友半零落,回首旧游成古今。\r\n \r\n 到家五年羁旅倦风埃,旧里依然似梦回。猿鸟不须怀怅望,溪山应亦笑归来。\r\n \r\n 身闲自觉贫无累,命在谁论进有材。秋晚吾庐更萧洒,沙边烟树绿洄回。\r\n \r\n 和公辟转运江西江西一节铸黄金,最慰章滨父老心。长孺向来真强予,次公今不异重临。\r\n \r\n 余风尚有欢谣在,陈迹非无胜事寻。豫想新诗能寄我,十年华省故情深。\r\n \r\n 和叔雪中见过捐书去寄老山林,无复追缘往事心。忽值故人乘雪兴,玉堂前话得重寻。\r\n \r\n 怀舒州山水呈昌叔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符鸠。不知此地从君处,亦有他人继我不。\r\n \r\n 尘土生涯休荡涤,风波时事只飘浮。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r\n \r\n 还家还家岂不乐,生事未应闲。朝日已复出,征鞍方更攀。\r\n \r\n 伤心百道水,阂目万重山。何以忘羁旅,翛然醉梦间。\r\n \r\n 寄二弟时往临川萧条冬风高,吹我冠上霜。我行岁已寒,悲汝道路长。\r\n \r\n 持以犬马心,千里不得将。使汝身百忧,辛苦冒川梁。\r\n \r\n 青灯照诗书,仰屋涕数行。不有亲戚思,讵知远游伤。\r\n \r\n 寄虔州江阴二妹贡水日夜下,下与章水期。我行二水间,无日不尔思。\r\n \r\n 飘若越鸟北,心常在南枝。又如岐首蛇,南北两欲驰。\r\n \r\n 逝者日已远,百忧讵能追。生存苦乖隔,邂逅亦何时。\r\n \r\n 女子归大道,善怀见於诗。庶云留汝车,慰我堂上慈。\r\n \r\n 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r\n \r\n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尘见雁南征。\r\n 2王安石的三首思乡诗 \r\n 王安石的三首思乡诗:\r\n \r\n 1 《泊船瓜洲》\r\n \r\n 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r\n \r\n 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n \r\n 2 《愁台》\r\n \r\n 颓垣断渐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r\n \r\n 河势东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r\n \r\n 倾壶语罢还登眺,岸帻诗成却叹嗟。\r\n \r\n 万事因循今白发,一年容易即黄花。\r\n \r\n 3 《酬裴如晦》\r\n \r\n 二年羁旅越人吟,乞得东南病更侵。\r\n \r\n 殇子未安庄氏义,寿亲还慰鲁侯心。\r\n \r\n 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r\n \r\n 浊酒一杯秋满眼,可怜同意不同斟。\r\n \r\n 1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王安石:\r\n \r\n 2 王安石的其他思乡诗如下:\r\n \r\n (1)《春日》王安石\r\n \r\n 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竞华。\r\n \r\n 莺犹求旧友,雁不背贫家。\r\n \r\n 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r\n \r\n 醉眠聊自适,归梦到天涯。\r\n \r\n (2)《到家》王安石\r\n \r\n 五年羁旅倦风埃,旧里依然似梦回。\r\n \r\n 猿鸟不须怀怅望,溪山应亦笑归来。\r\n \r\n 身闲自觉贫无累,命在谁论进有材。\r\n \r\n 秋晚吾庐更萧洒,沙边烟树绿洄回。\r\n 3王安石的思乡诗 \r\n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r\n \r\n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月夜 今夜FU州月,闺中只独看。\r\n \r\n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r\n \r\n 保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帮乡。\r\n \r\n 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r\n \r\n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r\n \r\n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r\n \r\n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r\n \r\n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赏析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r\n \r\n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r\n \r\n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r\n \r\n 回答者:aogog - 魔法师 五级 4-11 20:15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 个人评价 好 75% (3) 不好 25% (1)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 1 条 bu cuo la 评论者: 22和和 - 初学弟子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1 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r\n \r\n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r\n \r\n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r\n \r\n 回答者:卡妙kamiu - 大魔法师 九级 12-7 17:54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r\n \r\n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秋思 宋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r\n \r\n 复恐匆匆说不尽,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r\n \r\n 月夜 今夜FU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r\n \r\n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保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r\n \r\n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帮乡。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r\n \r\n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r\n \r\n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r\n \r\n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r\n \r\n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赏析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r\n \r\n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r\n \r\n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r\n \r\n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回答者:aogog - 魔法师 五级 4-11 20:15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 个人评价 好 75% (3) 不好 25% (1)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 1 条 bu cuo la 评论者: 22和和 - 初学弟子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1 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r\n \r\n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r\n \r\n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r\n \r\n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回答者:卡妙kamiu - 大魔法师 九级 12-7 17:54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r\n \r\n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n \r\n 秋思 宋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r\n \r\n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月夜 今夜FU州月,闺中只独看。\r\n \r\n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r\n \r\n 保

王安石诗如下:

1、《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3、《雁》

北去还为客,南来岂是归。

倦投空渚泊,饥帖冷云飞。

垣栅鸡长暖,沟池鹜自肥。

怜渠不如此,更堕野人机。

4、《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雨晴》

晴明山鸟百般催,不待桃花一半开。

雨後绿阴空绕舍,总将春色付莓苔。

6、《金山寺》

重经高处寺,一与白云亲。

树木有春意,江山如故人。

幽轩含气象,偏影落风尘。

日暮临归去,徘徊欲损神。

7、《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8、《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秋日》

莫言草木未知秋,今日风云已自愁。

独傍黄尘骑一马,行看萧索听飕飕。

10、《南浦》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还在为读不懂王安石的《取材》而苦恼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王安石的《取材》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那工人的为业的,一定要先淬磨砺他们的工具,选过他的才干,然后用力少而用成功了。圣人对于国家的,一定要先遴贴他的贤能,训练考核名实际,然后使用逸而事以成功了。所以,社会的当务之急啊,从古代守成的君主,谁不有意思在这吗?然而他们之间能有的人,失去的人不能没有了,称职的有关的,错误推举的人不能没有了。要想得到别人称职,不失士,不荒谬的举措,应该按照汉左雄所建议学生考试制度、文官考核表奏为得到了。

所谓文吏的人,不只是为了崇尚文章而已,一定是通晓古今,学习礼仪法,天文人事,,然后使用的职责,就把详细平政体,有大议论使以古今参考是对的。所谓诸生的,不只是取训练句读而已,一定的熟悉典章礼制,明制度,君臣礼仪,当时朝政沿袭,然后使用的职责,就以装饰,有大讨论则以经术断的是的。

因为现在准古,现在的进士,古代的文吏的;现在的经学,古代的儒生啊。然而他策试进士,就只因为章句声病,如果崇尚文章,类都小才能之人;经学的策略,只是因为记问为能,不要求大意义,类都被鄙视的能力的。让人看见通才的拉拢当时,崇高的人或被排斥在社会。所以写文章的人到互相告诫说“:阅读可以做的,诬陷艳可以还了,在政务为什么呢?”遵循经典的说:“传写可以做的,背诵可以勤奋的,在义理又取呢?”所以他哥哥勉励他的子弟,师长勉励他的学生,相为浮艳之作,以追赶时好而取得。为什么呢?他的慈善尚且如此,是习惯使然。象这样的例子,而当提升的职位,历的官场,一旦国家有大讨论,建立辟雍明堂,损益礼制,另外制定法律,在审理,他们怎么能把详细平政体,装饰,以古今参考,以经术断的吗??一定是唯唯诺诺而已。

文中你说:“文在文呢,如果做说的吗?一定的贯穿于道。学习吧学习吗,广泛地说的吗?一定要有益于义。”所以人才不可随意取了很久了,如果差别类能,应当稍微依照汉朝的笺奏制度的意义。策考进士的人,如果说国家的大计为什么先,治理国家的重要事务急什么,政治教育的利弊还大,安定边境的计策办出,让他以时务的所应该说的,不只是因为章句声毛病他的心。经学的策略,应该说礼乐的增减不宜,天地的变化如何,礼器的制度为什么还,各傅经义来回答,不只是因为记问传写做能力。然后签署的甲乙以升降的,希望他们取舍的鉴灼在眼前,这难道有什么用,事没用,告别安逸而去慰劳呢?所以学生不学习没有用的话,就事业专门就修了,一个心理治疗方法,那么习惯而进入了,象这样的例子,施的朝廷,使用的牧民,为什么向而不利于呢?其他限制年龄的讨论,也没有选择了。

原文:

夫工人之为业也,必先淬砺其器用,抡度其材干,然后致力寡而用功得矣。圣人之于国也,必先遴柬其贤能,练核其名实,然后任使逸而事以济矣。故取人之道,世之急务也,自古守文之君,孰不有意于是哉?然其间得人者有之,失士者不能无焉,称职者有之,谬举者不能无焉。必欲得人称职,不失士,不谬举,宜如汉左雄所议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为得矣。

所谓文吏者,不徒苟尚文辞而已,必也通古今,习礼法,天文人事,政教更张,然后施之职事,则以详平政体,有大议论使以古今参之是也。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然后施之职事,则以缘饰治道,有大议论则以经术断之是也。

以今准古,今之进士,古之文吏也;今之经学,古之儒生也。然其策进士,则但以章句声病,苟尚文辞,类皆小能者为之;策经学者,徒以记问为能,不责大义,类皆蒙鄙者能之。使通才之人或见赘于时,高世之士或见排于俗。故属文者至相戒曰“:涉猎可为也,诬艳可尚也,于政事何为哉?”守经者曰:“传写可为也,诵习可勤也,于义理何取哉?”故其父兄勖其子弟,师长勖其门人,相为浮艳之作,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也。何哉?其取舍好尚如此,所习不得不然也。若此之类,而当擢之职位,历之仕涂,一旦国家有大议论,立辟雍明堂,损益礼制,更著律令,决谳疑狱,彼恶能以详平政体,缘饰治道,以古今参之,以经术断之哉?是必唯唯而已。

文中子曰:“文乎文乎,苟作云乎哉?必也贯乎道。学乎学乎,博诵云乎哉?必也济乎义。”故才之不可苟取也久矣,必若差别类能,宜少依汉之笺奏家法之义。策进士者,若曰邦家之大计何先,治人之要务何急,政教之利害何大,安边之计策何出,使之以时务之所宜言之,不直以章句声病累其心。策经学者,宜曰礼乐之损益何宜,天地之变化何如,礼器之制度何尚,各傅经义以对,不独以记问传写为能。然后署之甲乙以升黜之,庶其取舍之鉴灼于目前,是岂恶有用而事无用,辞逸而就劳哉?故学者不习无用之言,则业专而修矣,一心治道,则习贯而入矣,若此之类,施之朝廷,用之牧民,何向而不利哉?其他限年之议,亦无取矣。

拓展

欲问后期⑥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⑦。

说明这首诗大约是作者出使辽国临行时写的。诗里只是一些家常闲话,情意却非常亲切真挚。

解释 ①示长安君——写给长安君看。王淑文,是作者的大妹妹,受到了长安县君的封号。 ②这两句说:少年时候久经离别,想念的情意原是不轻的;如今老了,就是相逢,也免不了有些悲伤。怆(chuàng)情——悲伤。 ③草草——随便准备的。杯盘——指的是酒和菜。全句说:在不太亮的灯光之下,互相谈谈家常。 ⑤这两句说:自己正感伤兄妹们隔湖隔海地分别了好多年,如今又要冒着风沙到万里之外去出使。 ⑥欲——要。后期——后会的日期。 ⑦这句说:我在北方寄信回来时,应该是见到鸿雁南飞的秋天。(辽国在北方)

赏析 嘉佑五年(1060),王安石出使辽国,临行前与妹妹话别,写下了这首诗。多年来,王安石仕履匆匆,其妹也随夫远宦,两人离多会少,此番又是短聚,也不知后会何期。诗人只把这番情景娓娓道来,言语浅显寻常,道出了兄妹间真挚而又亲切的感情。“草草”一联写相聚闲聊的情景,最为亲切生动,十分感人。“三年”和“万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表现兄妹分别易而会面难。

问题解决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案:

颔联:

(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

(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

(3)“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

(1)“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简析 王安石的这首七律抒写兄妹情,言浅而情深,使人体味到亲人间的纯朴而真挚的感情。首联娓娓道来,却饱含深情,少年时就已经伤感离别,人到中年,这种离情别绪,教人更加难堪,何况在刚相逢的时候,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呵! 颔联似有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那种意境。兄妹相聚,还管它什么“盘飧市远无兼味”,只要有谈笑风生就可以了;哪怕它“幽光耿耿草堂空”,只要能畅叙亲情就行了。诗虽朴素无华,情却真挚深沉,在细腻的描写中充满温馨的气氛,当时情景如今还历历在目。 颈联感叹长年与亲人相阻隔,更为即将远赴异国与亲人相别而伤情。过去是三年湖海久隔,而今是万里尘沙远离,诗人以时空交叉的方法极言兄妹相见之难,分离之苦。尾联的出句融合“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和卢纶《送李端》中“风尘何所期”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对句以鸿雁传书以慰思念之情作结,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所表达的意思,和这差不多。

读完这首诗,不禁想起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不难看出,此诗在结构和取材上受李益的影响颇深。

千秋岁引;王安石。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耽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22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