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儿童治疗心理学家,从她大量的真实案例中,告诉我们,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和“情感引导”方法。
我听完了很受益,感觉学到了以前没有听到过的知识。
首先,作者介绍了几种父母的类型:
1、控制型父母
就是以命令和威胁孩子为主,是控制型的典型表现。
这样的后果就是,不会让孩子有责任感,孩子长大后会更容易放纵自己。
2、放任型父母
不理孩子,忽视孩子。
这样的行为后果是:孩子长大后,会缺乏约束和规矩,没有群体归属感,更容易涉及毒品、早孕和帮派、网络成瘾。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感觉。
3、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型父母
比如,当孩子摔倒了,哭了,家长会说没事,不疼,或者说那有什么呀,没事,别哭了。
否定孩子的感受,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孩子也会同样否定别人的感受。
4、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型父母
用小贴纸,看动画片等奖励孩子的新习惯;用玩具来让孩子听话;成绩好就带孩子去旅游等,这样的行为叫做贿赂。
被贿赂教育长大的孩子并不喜欢遵守规矩或者好好表现这件事本身,他只是为了得到外部奖励。他并没有学会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你以后还敢这样吗?暂停一切活动,去站着;我数三下,1,2,3!
6、体罚
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奏效,但孩子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害怕家长发火或者不要自己而不得不服从。他迟早还是会再次犯错的。因为骗人被打的孩子,只会撒更好的谎。
最重要的是,孩子从你这里学会了暴力是管用的。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忽略孩子的性格特征。
书里也介绍了一种“情感引导”的方法,现在分享给大家:
一、什么是情感引导呢?
情感引导,就是认同孩子的情感,并用语言告诉孩子他此刻的情感叫什么名字,并且示范怎样正确去表达。
二、情感引导的好处:(摘自书中)
- 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 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
- 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
- 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
- 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
-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成为好的父母
三、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
2、观察和判断
3、聆听孩子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例如,要和孩子观赏一场话剧演出,但需要安静做下观察,不能随意走动。
这时,在家里就要和孩子说好规则:要坐下来安静观察,不同意随意走动。孩子听到了,点点头,答应了。
然后在出门前,和入场前,都再说一遍规则,这叫播下种子。
在坐下来观赏话剧时,要观察和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做到住,是否做到了保持安静。
当孩子想走动时,要问清楚原因,比如孩子想去上厕所,也当然可以走动过去。而不是贸然批评孩子。
第四步,当孩子觉得无聊,不想观看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拍椅子等小动作,这时就要体察和理解孩子的感受。
把孩子当下的感受用语音说出来,共情他的感受,并引导孩子用语音表达出来。要示范正确的做法,而不是指出错误的做法。
做到这5步,就能轻松地使用“情感引导”的方法,来给孩子更好的尊重和爱护。
学到了这几点,我感觉受益匪浅,也决定要使用这个方法来对待我的孩子。
是的,我们或许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但孩子的成长也只有一次机会。为了更好的引导孩子,多读一些科学的有实际方法的育儿书,还是非常值得的!
情感引导能帮你做什么
你知道情感引导能帮你做什么吗?很多时候我们的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及时排解,时间久了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情感引导能帮你做什么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欢迎大家与我交流讨论。
情感引导能帮你做什么1一、什么是情感引导呢?
情感引导,就是认同孩子的情感,并用语言告诉孩子他此刻的情感叫什么名字,并且示范怎样正确去表达。
二、情感引导的好处:(摘自书中)
- 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 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
- 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
- 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
- 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
-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成为好的父母
三、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
2、观察和判断
3、聆听孩子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例如,要和孩子观赏一场话剧演出,但需要安静做下观察,不能随意走动。
这时,在家里就要和孩子说好规则:要坐下来安静观察,不同意随意走动。孩子听到了,点点头,答应了。
然后在出门前,和入场前,都再说一遍规则,这叫播下种子。
在坐下来观赏话剧时,要观察和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做到住,是否做到了保持安静。
当孩子想走动时,要问清楚原因,比如孩子想去上厕所,也当然可以走动过去。而不是贸然批评孩子。
第四步,当孩子觉得无聊,不想观看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拍椅子等小动作,这时就要体察和理解孩子的感受。
把孩子当下的感受用语音说出来,共情他的感受,并引导孩子用语音表达出来。要示范正确的做法,而不是指出错误的做法。
做到这5步,就能轻松地使用“情感引导”的方法,来给孩子更好的尊重和爱护。
学到了这几点,我感觉受益匪浅,也决定要使用这个方法来对待我的孩子。
是的,我们或许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但孩子的成长也只有一次机会。为了更好的引导孩子,多读一些科学的有实际方法的育儿书,还是非常值得的!
情感引导能帮你做什么2情感引导是什么
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情感引导需要时间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为 人父母本该如此,所以也不足为奇。情感引导一般不受场合限制,但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情感引导最好不要受到外界的打扰。尤其是当孩子遇到难以理解和表达的强烈情感时,这种引导尤为重要。我把情感引导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处罚所有错误行为的万能战略。有时候情感引导也会失效,但只要能够投人50%以上的努力,其结果总会是积极的一父 母与子女的关系将会更加亲密。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怎样用情感引导的方式教育孩子。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感情规则,让孩子知道怎样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相信很多父母在养育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难题。
孩子哭鼻子,说谎,吵闹,挑食,打人都会让初为父母的爸爸妈妈们无从下手,甚至大打出手。
其实这些烦恼用情感引导的方式都能解决。
我儿子上三年级,家庭作业特别多的时候就会哭,这是让我很头疼的事情,以前我看到他哭,心里就特别烦躁,然后就会很生气跟他说“哭是没有用的,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然后他就会哭的更伤心,让我不要再说了。
读了这本我才知道,我的方法错了,后来我就用情感引导的方式跟他沟通。
他再因为作业多而哭的时候,我就跟他说“妈妈知道你因为作业多,你觉得很晚才能写完,所以你很难过”,他哭着点点头说“是的”我抱抱他,然后告诉他“不管你写到几点,妈妈都陪着你,你写完了以后,妈妈还会陪你读书”,奇迹发生了,他真的不哭了,继续写作业了。
现在儿子告诉我,作业多想哭的时候,他就会想妈妈会一直陪着他,还会陪他阅读,心情就好了。
听到他说这句话我真的特别开心,说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孩子最容易在遭受挫折或感到无助的时候表现不好。
孩子不乖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指导和支持,如果父母也因一时冲动大发雷霆的话,就会伤到亲子关系。
如果有跟我之前同样困扰的爸爸妈妈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并试着去改变,你会发现你很孩子的关系会越来越亲密。
初为人父时,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束手无策。凭借本能,我们要么发脾气,要么纵容他,要么不理他。很多人为了从事一份工作会去读书学习。我们是否会为了做一名合格的父母而去读书学习呢?我们从来没有学习一下就瞎当父母,存在极大的风险,对孩子的伤害也许是不可逆的。随着育儿经验的积累和相关书籍的阅读,让我逐渐掌握了“情感引导”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以前孩子听见跑步两个字,抵触情绪极大,当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对待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会。情感引导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的教会他这种情绪叫做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1]控制型父母
口头禅是“都给我停下来!不许乱跑!再捣乱就别想看电视!”而命令和威胁是控制型的典型表现。这样进行管教不会让孩子有责任感,孩子长大后会更容易放纵自己。
[2]放任型父母
口头禅是“不理他,我没办法,小孩子闹一闹没关系的。”这样进行放任不管,孩子学不会应有的社会规则,孩子长大之后会缺乏约束和规矩,没有群体归属感,更容易涉及毒品、帮派、网络成瘾,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
[3]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口头禅是“你怎么会饿?摔一下没什么大不了吧?你要再不吃我就再也不给你买了!你到底是不是个男子汉?”当很多父母炫耀说自己的孩子不用大人管就自己站起来了的时候, 父母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痛苦,只是学会装出一副坚强的模样。而孩子并不知道如何面对痛苦,更不会关怀别人的痛苦。
[4]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口头禅是“孩子你若听话,给你买玩具。你若取得双百分就带你去旅游。”这种行为说不好听的话叫做贿赂,被贿赂教育长大的孩子并不喜欢遵守规矩或者好好表现这件事本身,他只是为了得到外部奖励。他并没有学会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口头禅是:“你以后还敢这样吗?暂停一切活动,去站着,我数三下,1、2、3!”分清楚直接后果和消极后果:孩子贪玩错过了晚饭时间,结果没饭吃。这叫做直接后果,家长可以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饭吃,不用生气。孩子贪玩打碎了花瓶,家长惩罚不许看动画片,这就叫做消极后果,孩子会感到家长负面的情绪,并学会用暴力沟通的方法对待他人。
[6]体罚
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奏效,但孩子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害怕家长发火或者不要自己而不得不服从。他迟早还是会再次犯错的。因为骗人被打的孩子,只会撒更好的谎。最重要的是,孩子从你这里学会了暴力是管用的。
[7]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忽略孩子的性格特征
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超越年龄的懂事,希望孩子和心目中的理想孩子一样,这种错误我们估计都犯过,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当你管教孩子的时候,请自问:
[1]我有没有否定、忽视或者轻视孩子的感受?
[2]有没有用打击孩子的方式去惩罚或者教训他们?
[3]有没有用消极的方法去驱动他们?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请思考你的替代方案。
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同时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让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并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
[1]播下种子
提前清晰准确的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比如:2016年12月,我征求孩子的意见,给他报名海口线上马拉松十公里健康跑,他当时特别兴奋,特别期待。期间多次询问他:“还记得2017年1月8日有什么计划吗?”他心中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情,算是在他的心中播下了种子。
[2]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今天早上孩子主动提醒我今天是海口线上马拉松十公里跑步的日子,这一段来,密切关注孩子的内心对于跑步的真实想法,通过观察来准确判断,以便于及时引导。
[3]聆听
一定要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平等交流,而不是家长式的作风。尽可能地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今天跑步至四公里时,孩子出现疲惫症状,我及时询问孩子:“我知道你现在很疲惫,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反应情感,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孩子身上的疲惫一扫而光,充满干劲,告诉我:“爸爸,我是男子汉,连一半路程还没到呢,我一点儿都不累。”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例如今天带着孩子跑步时,先给孩子定了个目标,我们计划90分钟内完成10公里的跑步,那你每公里需要几分钟完成?孩子告诉我,每公里一定要在9分钟内完成,于是我们开始跑步,第一公里体力充沛,用时7分钟41秒,我问孩子,比原计划提前多少秒,他心算了一下告诉我提前了1分钟19秒,然后我问他,那你计划2公里结束时,总时间控制到多少分钟内,他心算后告诉我,需要控制到18分钟以内,我又告诉他,如果你想完成目标,一定要前紧后松,因为你的体力会越来越差,到最后可能非常疲惫,建议留足一分钟的余度,于是从第2公里开始,孩子心中的分解目标确定,2公里目标是17分钟,3公里的目标是26分钟,4公里的目标是35分钟……一路上目标清晰,心中有数,最终以1小时27分钟58秒的成绩完成10公里健康跑,比计划目标提前2分钟2秒。
简单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对孩子是没有帮助的,因为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棒,甚至会觉得棒很廉价。情感引导的方法是更加关注孩子自己的感受,让他知道这件事本身的乐趣和意义。家长不是评判他的裁判,而是一个真心的交流对象。比如今天跑步结束,我告诉孩子:“你现在的这种感觉就叫做成就感,怎么样,很开心吧!你刚才的表现叫做有毅力,有志者事竟成!”孩子开心地回答:“爸爸,跑步十公里,真的很舒服,全身流汗很畅快,刚才有些累,现在一点问题也没有,下一次什么时候再跑十公里?”孩子已经自己体会到了跑步这件事情的乐趣和意义所在。
以上便是通过今日的十公里健康跑来详细说明“情感引导”的具体方法,孩子需要成长,父母更加需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要重视父母这份最重要的工作,愿意为之学习和改变,在任何时候都愿意理解、倾听、引导、帮助孩子成长,无论他一岁,三岁,六岁,十二岁还是十八岁。
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谈话的氛围,一个愉快的氛围让孩子愿意放下戒备,轻松进入话题。
家长抛出话题,问孩子“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孩子的回答即使过激,过偏你都不能生气,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并且要肯定孩子“这个事情你有这样的看法,比你的同龄人要进步很多!你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然后把你要纠正的内容说出来。
这样的氛围讲话,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理解、认可。所以对你纠偏的话也不会反感抵制,而是会停下来反思。
如果孩子说出来的话你一时还反驳不了。也不要不好意思更不能恼羞成怒!而是诚恳地说,你说的这句话我不太赞同,让我先想想,以后再回复你。要勇敢承认家长也不是万能的。
总结一下,引导孩子情感,第一要有好的氛围;第二,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理解、认可;第三,不要觉得被孩子问倒了丢人,家长不是万能的。一个勇于承认自己不完美的家长更容易赢得孩子的尊重信任!
在生活中,是不是很多妈妈都头疼:
带孩子路过玩具店,孩子想买玩具,父母不给买,孩子耍泼、哭闹都要买玩具。
春节,妈妈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发脾气。
遇到这些场景,妈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结果孩子不开心,老公埋怨,家里气压极低。
想要改变这种困局,妈妈得和孩子走心交流。
最好的走心交流就是给予合适的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的一种重要教育方法。
情感引导就是让孩子接触、理解大量的情感类的词语,如伤心、沮丧,才能够学会用成年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父母进行情感引导,必须得经过以下三步曲。
给孩子埋下一颗种子
《父母成熟了,孩子就成才》一书中写道: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可能因为父母一句鼓励的话而奋发向上,也可能因为父母一个厌烦的眼神而黯然神伤,而丧失信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可很多父母却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教会孩子爸爸、妈妈、月亮、星星等等这些名词。
根本没有教给孩子高兴、沮丧这些情感类词语,更没法体会他人的感受。以至于大点后,孩子得不到玩具就会哭,玩不了手机就会发脾气。
正确的方法就是给孩子埋下一颗情感的种子。
春节过年,父母要带孩子走亲戚。出门之前,父母得告诉孩子:“今天走亲戚,不能乱翻亲戚家的东西,吃饭不能乱走,这是今天的要求。”
在家里讲一次,在路上讲一次,到了亲戚家前再跟孩子确认一次。
这样一来,孩子才知道走亲戚的礼节,才不至于听到“你给我乖一点”不知所措。
同样地,带孩子路过玩具店,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做好约定:昨天才买过玩具,今天不可以再买,这是要求。
事先提出合理的要求,这是给孩子提前埋下种子。
用心,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
光埋下一颗种子,如果父母不经过精心地培育,也别想开出鲜艳的花朵。
即便出门前再三的要求,孩子可能左耳进,右耳出。
路过玩具店,熊孩子还是要吵着买玩具,父母不买,就发脾气。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大脑研究和行为实验室主任麦克林指出:当孩子发脾气时,由本能所驱动情绪的大脑。
孩子发脾气完全出于本能。
孩子生气时,一般的家长就说:“你不要生气了,生什么气?之前不是跟你说过?”
孩子发脾气,情绪失控,家长没有很好地倾听孩子的声音,更没法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聪明的妈妈就会蹲下来,说:“你没有买玩具,妈妈知道你生气了。”
这样孩子觉得你和她是一体的,能理解他的感受。
《关键对话》提醒:
人要做双核的对话人。
对话,既要考虑对话的内容,又要考虑谈话的氛围。
我们大人一股脑地埋怨,或者只把话讲出来,孩子根本不听。
双核父母就照顾到孩子现在的情绪。
孩子才会觉得有人关心他。
情感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情绪得到安抚,父母就可以询问孩子:“那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跟随父母地节奏,从而相出满意的解决方法。
这事过后,父母就告诉他:“你学会了一种一种品质,叫忍耐。”
一期《少年说》里,初一女孩儿赵航希在学习排球期间,曾经因困难而选择放弃。
妈妈鼓励她试着坚持,学会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努力的意义。
慢慢的,她有了进步中,也有成就感。
她对妈妈说:“妈妈,我要感谢您,是您让我爱上了排球,教会了我坚持和努力这两种精神。”
小树在于砍,孩子必须教。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结果。
最后:《父母的觉醒》中说: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方式,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接受情感教育的孩子,孩子更能后理解他人的感受,才有更高的人生教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