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二胡的技巧

拉二胡的技巧,第1张

  很多人都在向往着熟练的演奏二胡,那么拉二胡有哪些技巧下面我整理了拉二胡的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拉二胡的技巧:滑音

 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滑动的 方法 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从滑动的范围来讲,有换把滑音和原把位滑音。从滑动的幅度来讲,有大滑音(大三度以上)和小滑音(小三度);从滑动的方向来讲,有上滑音(由低音滑向高音)和下滑音(由高音滑向低音);从滑动的时间来讲,有先滑音(滑音出现在本音之前)和后滑音(滑音出现在本音之后);从滑动的力度来讲,有倚音滑音和连结滑音。从滑音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装饰性滑音和连结性滑音两大类。

 ①先滑音

 先滑音就是先由倚音滑向本音的滑音,它突出强调本音。先滑音又分上下滑音两种。

 ②后滑音

 出现在本音后面的滑音就叫后滑音。后滑音即由本音滑向倚音,整个滑动过程跟先滑音恰好相反。后滑音同样有上下滑音之分。一般是以箭头符号表示。

 ③连结滑音

 连结滑音也称连线滑音,它是一种常见的滑音,其符号是在连运弓符号的右端再加一箭头。在奏法上是以某一按指用均衡的力度将连线内的音连结起来,听起来衔接紧凑,使乐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事实上,换把中经常使用的“滑指换把”,也与连结滑音相似,不过特色不如连结滑音那样浓郁罢了。

 ④转滑音

 转滑音是效果较突出的装饰性滑音。它的符号为“w”,一般记在音符的上面。

 转滑音是在本音下方的二度音程内回转,所以有人把这种滑音具体的称作“下回转滑音”。另外还有一种“上回转滑音”,在蒙簇民歌中比较常见。它的符号为“ ̄”,在奏法上除“回转”的方向与下回转滑音相反外,在“回转”的力度、范围和时间上则完全相同。这里需指出的是不论“上回转滑音”或“下回转滑音”,它们“回转”的音程是比较有规律的,一般来说转滑音的活动范围在本音上下二度,很少有超过小三度的。

 运用滑音注意事项

 在实际运用中,滑音是变化多端的,它往往根据乐曲的感情需要和风格特点来灵活掌握。滑音的运用还能反映出各地的音乐特点。例如河南坠子、广东音乐、云南花灯、江南丝竹等乐种使用的滑音就是本乐种的鲜明特征之一。贵州苗族民歌与湖南苗族民歌滑音的风格也大不一样。

 运用滑音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明确是什么性质的滑音。如果是带装饰性的,要掌握到宾主分明的效果,运弓和运指应该是装饰音轻,本音重。装饰音到本音之间要过渡得自然;如果是属连结性的,要浑然一体,天在无缝。奏滑音的手指是随着手腕上下的动作而移动的。如果单纯以按指在弦上作上下平直移动,这样的动作不敏捷,力度不易控制,滑音的效果也较生硬。

 2) 奏滑音一般来说是不容许换弓换弦的。

 3) 奏滑音最要紧的是必须用得恰当。如果不頋乐曲风格和感情需要,硬塞进去一些不必要的滑音,就会使整个曲调变得油腔滑调,歪曲了乐曲的内容,破坏了乐曲的风格特点。

拉二胡的技巧:揉弦

 快揉和慢揉

 手指在弦上某一音位上的扇面形滚动就叫“揉弦”,揉弦会发出一种类似波浪形的声音,演奏时恰当运用揉弦能使旋律更富于歌唱性,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如果说换把是提高二胡表现力的第一道大门的话,那么揉弦则是第二道大门。揉弦标志着演奏者的功底及音乐素养和演奏风格。一个拉奏者若不能运用揉弦,那说明他的演奏技巧始终还停留在一个初等的水平上。练熟了揉弦,对掌握打音、颤音等指法技巧就易如反掌,非常方便。

 揉弦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快揉和慢揉两大类。

 1、快揉

 快揉亦称为“颤指”,大概是指揉弦时手指不断颤动而言。具体方法是:当左手的某一手指按在弦上后,手腕[FS:PAGE]受小臂的支配,作规则性的连续抑扬(不是抖动)动作,按指也受手腕连锁动作的影响,在弦上作一压一松的匀速颤动。按指富有弹性的颤动,使琴弦的张力跟着发生松紧变化,从而产生出一起一伏的音波振动。快揉比慢揉要容易掌握一些,但音响效果不如慢揉动听,运用也不及慢揉普遍。

 2、慢揉

 慢揉亦称为“吟音”,发出来的声音犹如吟哦咏叹。慢揉的方法是:左手某一手指控在弦上,并以腕关节为轴,使整个手掌作连续规则的弧形扇动。扇动的速度不如快揉快,但幅度比快揉大。这样,按弦的手指在手腕的带动下发生了往返曲直的变化,驱使指肚在按音上下之间的一小段范围内作对称性的弧形翻转。这不但一松一紧的改变了琴弦的张力,而且还一长一短的改变了琴弦的长度,得出一种柔和徐缓的歌唱的音波,这是最有训练价值的一种揉弦。

 民间演奏法在慢揉的奏法上还派生出“揉、滑、抠、压”等技法,这些变化主要在手续弦时力度的轻重、摇动的缓急,滑弦的宽狭,频率的快慢以及与相应的运弓力速配合的区别。

 有一定造诣的演奏者,对揉弦的变换是很有讲究的。除了上面所谈的“揉、滑、抠、压”能准确运用外,还可以先揉后不揉、先不揉后揉、漫揉转快揉、快揉转快揉、边滑边揉或在一句旋律中遇到音高、时值相等的音符时有些揉、有些不揉。这一方面决定于演奏者有着坚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决定于演奏者对乐曲内容的理解和曲调风格的掌握。根扰乐曲的内容和风格恰当地运用揉弦,是演奏者的必备技能。

 如何练好揉弦

 揉弦是很多弦乐器的特色技巧,它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熟练掌握的,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练习揉弦最好先从慢揉着手,在此基础上再逐渐进行快揉的训练。开始就红练快揉的话,会造成按指乱动,而手腕却处于被动状态或者揉弦时直接用手指平直地去一指一按的压弦,这样虽有类似揉弦的音响,但发音生硬而不均匀,没有规律性的抑扬起伏变化,并且不能持久

 练习时虎口仍要保持松弛自然,不能死死的夹住琴杆,否则会影响指头、手掌和脱关节的灵活。实践证明,一开始学拉二胡就注意到保持虎口的松动自然,对揉弦技巧的掌握就比较快。 练习慢揉时,指肚往下旋转时要适当加重触弦力度,往上翻动时则应适当减轻触弦力度。这样琴弦张力的起伏与长度的变化才能相对应。如果发生抵触现象,揉弦效果就会模糊不清,反而费力不讨好。

 练习时特别不要借助手脚和手臂的颤抖而求得所谓的揉弦效果,这样不仅达不到正确的揉弦要求,发展下去还会养成很坏的习惯。

 如何才能使腕关节和按指具有揉弦动作那样的灵活性呢只有加强训练,养成一种本能的“定型”动作。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右手腕当作“琴杆”。左手按指依次在上面留心的练习“探弦”,特别是加强对小指的揉弦动作训练。久而久之,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就逐渐能适应揉弦动作的需要的。

 揉弦是标志演奏水平的主要技巧之一,在演奏实践中的运用也比较普遍。但要注意使用恰当,有些乐曲,情绪上不需用揉弦的音,采用揉弦处理后效果反而不好。每一个曲子对揉弦的要求有所不同,演奏时要区别对待。《二胡曲九首及其演奏艺术要求》(王国潼著)中说 “……揉弦能美化声音,使演奏更富于歌唱性,而不揉弦却有它特殊的色彩,具有揉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种揉弦与不揉弦的交替使用。对于丰富指法技巧的表现力,增加乐曲的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是极为有益的。”

拉二胡的技巧:颤音

 颤音是指在运弓的同时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邻的二指在弦上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得出一种连续交替出现的特殊音响效果。

 如果我们在运弓的同时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邻的二指作揉弦状态,但并不揉弦,而是利用揉弦时腕关节那匀称的抑扬动作在弦[FS:PAGE]上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得出一种连续交替出现的特殊音响效果,这种按音效果就叫“颤音”。

 颤音的时值较长,因而可以表现一种宽广、辽阔之感。不过,在初练额音时,两个交替出现的音往往会奏得不均匀,并且还不能坚持奏完,这主要是手指的独立活动能力还不强的缘固,所以,训练颤音技巧最好先从时值较短的颤音音符着手。

 颤音跟揉弦一样丰富多样,有快颤、慢颤、从不颤到颤,慢颤转快颤、边揉边颤、边滑边颤、二度颤音、三度颤音等,这些颤音能表现出不同的乐曲风格。

 跳弓和顿弓

 在音乐作品中,要求将顿音处理得短促、轻巧、铿锵分明。如果是二胡来演奏顿音,就要用“跳弓”技巧。

 在音乐作品中,要求将顿音处理得短促、轻巧、铿锵分明。如果是二胡来演奏顿音,就要用“跳弓”技巧。

 什么叫跳弓呢当我们用弓子在琴筒上作快速推拉时,弓杆受运弓动作的快速牵引,产生出一种往前冲动的惯性,弓毛却在擦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弓子这种不协调的运动状态,使整个弓子出现了左右摇摆的弹性。如果我们在即将调转弓向的那一刹那间,一方面依靠小臂引导手腕,对弓子适当地加以控制,一方面有意识地“解放”这特有的弹性,使弓毛轻快地离开了琴弦。这样就按人们的意志得出了短促轻巧的顿音效果。

 跳弓的弹性是否能充分发挥,与弓段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大家知道,奏普通快弓一般以左半弓较为顺手,可跳弓在左半弓却不能充分发挥优势,往右半弓移动则更为碍手。只有在中弓弓段上演奏跳弓才较为方便。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弓子的弹性是爱运弓速度支配的,弓子运行得越快,它的惯性与弹性表现得越突出。它的弹跳点又受弓子重心的支配。弓子的重心使它在琴筒的中部大体平衡,所以弹性在中弓附近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当然,利用弓子的弹跳点奏顿音,这只是一个基本条件,更主要的还是要靠我们训练手腕的灵活性,会控制、运用。弓子的弹性。假如乐曲根据感情需要不要求那么快,但又要演奏顿音,这时弓子得不到快速运行的机会,弹性无法产生,跳弓也就不可能出现。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利用小臂的“内劲”,在中速推拉的间隙之间,控制弓毛断续擦弦,使每一顿音的出现都有均等的离弦机会。这样的顿音效果同样顿挫分明,并显得稳重、内在。

 初练跳弓时,腕力对弓子的自然弹性可能还控制得不好,会出现弓毛敲打琴弦的现象或发出较为生硬的“锯锯”声。只要弓子没出现不规则的上下摆动或产生过多的杂音,并且加强对手腕控制力的训练,这些问题就会逐渐得到克服。

 跳弓与顿弓虽属同一性质的弓法技巧,但细致的分辨一下,他们的表现力还是有差别的。跳弓长于表现欢快跳跃的短促顿音,最适宜于表现“X xX”的节奏型;顿弓含蓄、稳重,适宜表现顿挫分明的短促顿音,不像跳弓那样受弓段和节奏型的限制,但不像跳弓那样富有弹性,也不易持久。

 表现顿音效果的技巧除了上面介绍的跳弓和顿弓外,还有一种名叫“连顿弓”的弓法技巧。连顿弓,即在连弓之内奏出若干个顿音,每个顿音有均等的擦弦和离弦过程,练连顿弓首先要熟悉跳弓和顿弓,演奏连顿弓除了更要强调小臂的内劲外,还要靠大臂有一个稳定的支持力。

拉二胡的技巧:碎弓

 碎弓是利用大臂肌肉的紧张,使手腕获得一种运用自如的、富有弹性的颤抖动作,从而牵引着弓子在琴筒上急速往返,使很小的一段弓毛频繁擦弦,从而发出紧密细碎的声音。

 奏短弓是在大臂保持松动自然的情况下支配手腕作快速的屈伸来完成的。而奏碎弓则是利用大臂肌肉的紧张,使手腕获得一种运用自如的、富有弹性的颤抖动作,这特有的颤抖动作牵引着弓子在琴筒上急速往返,使很小的一段弓毛频繁擦弦,从而发出紧密细碎的声音。所以有人把这带[FS:PAGE]有颤抖动作的碎弓称之谓“颤弓”或“抖弓”。

 碎弓有特定的符号来标记。时值为一拍以上的音符,是在音符的右下端标上“ 彡”样的三撇平行斜线;时值在半拍以下的音符,则在“减时线”上标记相应的斜撇线。例如“5356”,采用碎弓演奏的音响效果大致为“55555555 33335566”。如果整个乐段均要求用碎弓演奏,则不在乐谱中标记任何符号,而改用文字说明碎弓起止地方。

 奏碎弓时,为了使手腕的颤抖有一定的控制力,除了大臂有意识的紧张外,小臂也稍往上抬,同时把弓子移到靠近弓尖部分的地方,利用接近弓尖的弓段擦弦。这样,碎弓发音的均匀度和连续性容易解决。当然,左半弓或中弓也可用来奏碎弓,但对右手运弓的技巧要求更高了。

 应该指出的是,奏碎弓时大臂肌肉的局部紧张与手腕的颤抖动作有一定关系,它能保证小臂有持久的“内劲”,使手腕的颤抖动作显得更为主动,更有韵律。如果我们把大臂肌肉的紧张当作是僵持无用的,完全用手腕的不规则的颤抖,那是不可能奏出清脆密集的碎弓效果的。

拉二胡的技巧:拨弦

 拨弦技巧可分为弹拨、单拨和拉拨三类。

 二胡拨弦是借用弹拨乐器的表现手法,它能使弓弦乐器发出铿锵分明的弹拨声,与弓毛擦弦声形成了色彩鲜明的音色对比,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二胡的拔弦技巧可分三类,即弹拨、单拨和拉拨。

 ①弹拨奏弹拨的具体方法是:弓毛紧贴在外弦上,食指尖有韵律地把内弦往左后方拨动,每音只拨动一次,左手按指配合投弦的节奏去按音,严格说起来,按指的触弦应略先于拨弦。《 赛马 》中有一段旋律就是用弹拨的方式在内弦上奏出来的。由于二胡的性能、构造不具备弹拨乐器的条件,奏弹拨时又有弓子这个额外负担,因此弹奏旋律的音调和节奏不可能作更大的变化。如没有另外的乐器奏另一声部,单纯的弹拨声,反而给人一种单调、沉闷的感觉。另外弹拨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乐器的质量,所以在没有伴奏的二胡独奏中,这种弹拨的实用意义并不很大,如果有伴奏乐器,那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②单拨

 单拨即在拉奏的前后或间歇之间利用左手的某一手指来勾琴弦。单拨可以拔内弦,也可以拔外弦。拨内弦以持琴的拇指较为方便,拔外弦一般多用食指,也有用中指或无名指的。例如《二泉映月》,那优美的旋律中有好几处地方的拔弦就是利用食指拨的外空弦;乐曲《拉骆驼》末尾的3 63,先是用一指(二、三指也可)拔外空弦“3”,然后用拇指指尖拔内空弦“6”。由于单拔拨动的是空弦,琴弦的振动有回旋的余地,因此音响效果比弹拨要鲜明一些。

 ③拉拨

 在同一时间内,如果一根弦采用弓毛拉弦,另一根弦采用指尖拨弦,这就得出一种协和的双重音响效果,非常悦耳!这种又拉弦又拨弦的表现形式就叫“拉拨”。拉拔多为拉内空弦、拨外空弦。也有拉外空弦,拨内空弦的。例如根据安徽凤阳花鼓节奏写均曲调:(52弦)是采用拇指拔内空弦“5”,同时弓毛擦外空弦“2”。

 上面介绍的拉拨基本上属于“空弦拉拨”,另外还有一种“触弦拉拨”,即拉拨之前先将食指按在某一音位上,在弓毛擦弦(一般多为擦内弦)的同时,用中指或无名指将另一根琴弦拨动。由于食指按音能随意寻求所需音高,所以这种拉拨能在琴弦上的任何一音高上拨弦。不过,这种触弦拉拨不如空弦拉拨的效果清亮,对乐器质量的要求甚高,且不易控制。

 拨弦注意事项

 不论弹拨、单拨或拉拨,练习时有几点必须要引起注意:

 1)弓毛应避开被拨动的那根琴弦,否则根本拨不出清脆的弹拨声。

 2)拨弦要用指尖(拇指应用指甲)轻巧敏捷的拨动琴弦。如果用指肚在琴弦上的弹压滑动来求得拨弦声,就很容易触动另一琴弦,使拨弦效果显得浑浊而模糊。

 3)拨弦的时值要准确,这[FS:PAGE]在弹拨和拉拨中显得犹为重要。

 4)拨弦必须用得恰当,不可随心所欲的滥用。

这篇关于少童乐理:二胡演奏 左手指法 右手弓法,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二胡是民间最流行的一种民族乐器。它的演奏技巧非常之多,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和独有的风格特点。在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上,它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各显特色。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分为指法和弓法两大类,左手上有滑音、揉弦、拨弦、颤音等演奏技巧;右手则有跳弓和顿弓、拨弦、碎弓等各种技巧,其中左手的滑音和揉弦在二胡演奏中显得最有特色。

 一、左手上的滑音、揉弦、拨弦、颤音

 1、滑音: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从滑动的范围来讲,有换把滑音和原把位滑音。从滑动的幅度来讲,有大滑音和小滑音;从滑动的方向来讲,有上滑音和下滑音;从滑动的时间来讲,有先滑音和后滑音;从滑动的力度来讲,有倚音滑音和连结滑音。从滑音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装饰性滑音和连结性滑音两大类。

 ①先滑音:就是先由倚音滑向本音的滑音,它突出强调本音,先滑音又分上下滑音两种。

 ②后滑音:出现在本音后面的滑音就叫后滑音,后滑音即由本音滑向倚音,整个滑动过程跟先滑音恰好相反。后滑音同样有上下滑音之分,一般是以箭头符号来表示。

 ③连结滑音:连结滑音也称连线滑音,它是一种常见的滑音,其符号在连运弓符号的右端再加一箭头。在奏法上将连线内的音连结起来,听起来衔接紧凑,使乐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事实上,换把中经常使用的“滑指换把”也与连结的滑音相似,不过特色不如连结滑音那样浓郁罢了。

 ④转滑音:是效果较突出的装饰性滑音。它的符号为“ ”,一般记在音符的上面。转滑音是在本音下方的一度音程内回转,所以有人把这种滑音具体的称作“下回转滑音”。另外还有一种“上回转滑音”,在蒙族民歌中比较常见。它的符号为“ ”,在奏法上除“回转”的方向与下回转滑音相反外,在“回转”的力度、范围和时间上则完全相同。这里需指出的是不论“上回转”或“下回转”,它们“回转” 的音程是比较有规律的,一般来说转滑音的活动范围在本音上下二度,很少有超过小三度的。

 在实际运用中,滑音是变化多端的,它往往根据乐曲的感情需要和风格特点来灵活掌握。滑音的运用还能反映各地的音乐特点。例如河南坠子、广东音乐、云南花灯、江南丝竹等乐种使用的滑音就是本乐种的鲜明特征之一。贵州苗族民歌与湖南的苗族民歌滑音的风格也大不一样。

 2、揉弦:揉弦分快揉和慢揉,手指在弦上某一音位的扇面形滚动就叫“揉弦”,揉弦会发出一种类似波浪的声音,演奏时恰当运用揉弦能使旋律更富于歌唱性,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如果说换把是提高二胡表现力的第一道大门,那么揉弦则是第二道大门。揉弦标志着演奏者的功底及音乐素养和演奏风格。一个演奏者若不能运用揉弦,那说明他的演奏技巧始终还停留在一个初级的水平上。练熟了揉弦,对掌握打音、颤音等指法技巧就易如反掌,非常方便了。

 揉弦的方式大体上可分快揉和慢揉两大类。

 ①快揉亦称为“颤指”,是指揉弦时手指不断颤动而言。具体方法是:当左手的某一手指按在弦上后,手腕受小臂的支配,作规则性的连续抑扬(不是抖动)动作。按指也受手腕连锁动作的影响,在弦上作一压一松的匀速颤动。按指富有弹性的颤动,使琴弦的张力跟着发生松紧变化,从而产生出一起一伏的音波振动。快揉比慢揉要容易掌握一些,但音响效果不如慢揉动听,运用也不及慢揉普遍。

 ②慢揉亦称 “吟音”,慢揉的方法是:左手某一手指按在弦上,并以腕关节为轴,使整个手掌作连续规则的弧形扇动。扇动的速度不如快揉快,但幅度比快揉大。这样,按弦的手指在手腕的带动下发生了往返曲直的变化,得出一种柔和徐缓的歌唱的音波,这是最有训练价值的一种揉弦。

 民间演奏法在慢揉的奏法上还派生出“揉、滑、抠、压”等技法,这些变化主要在手按弦时力度的轻重、摇动的缓急、滑弦的宽狭、频率的快慢以及与相应的运弓力速配合的区别。

 有一定造诣的演奏者,对揉弦的变换是很有讲究的。除上面所谈的“揉、滑、抠、压”能准确运用外,还可以先揉后不揉。先不揉后揉,慢揉转快揉,快揉转慢揉,边滑边揉或在一句旋律中遇到音高时值相等的音符时有些揉,有些不揉,这一方面决定于演奏者有着坚实的基本功,另外和风格恰当地运用揉弦是演奏者的必备技能。

 3、颤音是指在运弓的同时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邻的二指在弦上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得出一种连续交替出现的特殊音响效果。如果我们在运弓的同时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邻的二指作揉弦状态,但并不揉弦,而是利用揉弦时腕关节那匀称的抑扬运作在弦上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得出一种连续交替出现的特殊音响效果,这种按音效果就叫“颤音”。

 颤音的时值较长,因而可以表现一种宽广、辽阔之感。不过,在初练颤音时,两个交替出现的音往往会奏得不均匀,并且还不能坚持奏完,这主要是手指的独立活动能力还不强的缘故,所以,训练颤音技巧先从时值较短的颤音音符着手。颤音跟揉弦一样丰富多样,有快颤、慢颤、从不颤到颤、慢颤转快颤、边揉边颤、边滑边颤、二度颤音、三度颤音等,这些颤音能表现出不同乐曲风格。

4、拨弦:左手的拨弦分为单拨和拉拨

 ①单拨即在拉奏的前后或间隙之间利用左手的某一手指来勾琴弦。单拨可以拨内弦,也可以拨外弦。拨内弦以持琴拇指较为方便,拨外弦一般多用食指,也有用中指或无名指的,例如《二泉映月》,那优美的旋律中有好几处地方的拨弦是利用食指拨的外空弦;乐曲《拉骆驼》末尾的36,先是用一指(二、三指也可)拨外内弦“3”,然后用拇指尖拨内弦“6”。由于单拨拨动的是空弦,琴弦的振动有回旋的余地,因此音响效果比弹拨要鲜明一些。

 ②拉拨:即在同一时间内,如果一根弦采用弓毛拉弦,另一根弦采用指尖拨弦,这就得出一种协和的双重音响效果,非常悦耳!这种又拉弦又拨弦的表现形式就是“拉拨”。拉拨多为拉内空弦,拨外空弦,也有拉外空弦,拨内空弦的。例如安徽凤阳花鼓(52弦)是采用拇指拨内空弦“5”,同时弓毛擦外空弦“2”。上面介绍的拉拨基本上属于“空弦拉拨”,另外还有一种“触弦拉拨”,即拉拨之前先将食指按在某一音位上,在弓毛擦弦(一般多为擦内弦)的同时,用中指或无名指将另一根琴弦拨动。由于食指按音能随意寻求所需音高,所以这种拉拨能在琴弦上的任何一音高上拨弦。不过这种触弦拉拨不如空弦拉拨的效果清亮,对乐器质量的要求甚高,且不易控制。

 二、右手的跳弓、顿弓、碎弓、拨弦几类

 1、跳弓和顿弓  在音乐作品中,要求将顿音处理得短促,轻巧,铿锵分明。如果是二胡演奏顿音,就要“跳弓”技巧。当我们用弓子在琴筒上作快速推拉时,弓杆受运弓动作的快速牵引,产生出一种往前冲动的惯性,弓毛在擦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弓子这种不协调的运动状态,使整个弓子出现了左右摇摆的弹性。如果我们在即将调转弓向的那一刹那间,一方面依靠小臂引导手腕,对弓子适当地加以控制,一方面有意识地“解放”这特有的弹性,使弓毛轻快地离开了琴弦。这样就按人们的意志得到了短促轻巧的顿音效果。

 跳弓的弹性是否能充分发挥,与弓段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大家知道,奏普通快弓一般以左半弓较为顺手,可跳弓左半弓却不能充分发挥优势,往右半弓移动则更为碍手。只有在中弓弓段上演奏跳弓才较为方便。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弓子的弹性是受运弓速度支配的,弓子运行得越快,它的惯性与弹性表现得越突出。它的弹跳点又受弓子重心的支配,所以弹性在中弓附近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当然,利用弓子的弹跳点奏顿音,这只是一个基本条件,更主要的还是靠我们训练手腕的灵活性,会控制运用弓子的弹性。假如乐曲根据感情需要不要求那么快,但又要演奏顿音,这时弓子得不到快速运行的机会,弹性无法产生,跳弓也就不可能出现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利用小臂的“内劲”,在中途推拉的间隙之间,控制弓毛断续擦弦,使每一顿音的出现都有均等的离弦机会。这样的顿音效果同样顿挫分明,并显得稳重内在。

 初练跳弓时,腕力对弓子的自然弹性可能还控制得不好,会出现弓毛敲打琴弦的现象或发出较为生硬的“锯锯”声,只要弓子没出现不规则的上下摆或产生过多的杂音,并且加强对手腕控制力的训练,这些问题就会逐渐得到克服。跳弓与顿弓虽属同一性质的弓法技巧,但细致的分辨一下,它们的表现力还是有差别的,顿弓含蓄、稳重、适宜表现顿挫分明的短促顿音,不像跳弓那样受弓段和节奏型的限制但不像跳弓那样富有弹性,也不易持久。

 表现顿音效果的技巧除了上面介绍的跳弓和顿弓外,还有一种叫“连顿弓”的弓法技巧。连顿弓,即在连弓之内奏出若干个顿音,每个顿音有均等的擦弦和离弦过程,练连顿弓首先要熟练跳弓和顿弓,演奏连顿弓除了更重要强调小臂的内劲外,还要靠大臂有一个稳定的支配力。

 2、碎弓是利用大臂肌肉的紧张,使用手腕获得一种运用自如的、富有弹性的颤抖动作,从而牵引着弓子在琴筒上急速往返,使很小的一段弓毛频繁擦弦,从而发出紧密细碎的声音。

 奏短弓是大臂保持松动自然的情况下支配手腕作快速的屈伸来完成的。而奏碎弓则是利用大臂肌肉的紧张,使手腕获得一种运用自如的,富有弹性的颤抖动作,这特有的颤抖动作牵引着弓子在琴筒上急速往返,使很小的一段弓毛频繁擦弦,从而发出紧密细碎的声音,所以有人把这带有颤抖动作的碎弓称谓为“颤弓”或“抖弓”。

 碎弓有特定的符号来标记。时值为一拍以上的音符,是在音符的右下端标上“彡”样的撇平行线;时值在半拍以下的音符,则在“减时线”上标记相应的斜撇线。例如“53 56”,采用碎弓演奏的音响效果大致为“5555 3333 5555 6666”。如果整个乐段均要求用碎弓演奏,则不在乐谱中标记任何符号,而改用文字说明碎弓起止的地方。奏碎弓时,为了使手腕的颤抖有一定的控制力,除了大臂有意识的紧张外,小臂也稍往上抬,同时把弓子移到靠近弓尖部分的地方,利用接近弓头的弓段擦弦,这样,碎弓发音的均匀度和连续性容易解决。当然,左半弓或中弓也可用来奏碎弓,但对右手运弓的技巧要求更高了。

 应该指出的是,奏碎弓时大臂肌肉的局部紧张与手碗的颤抖动作有一定关系,这能保证小臂有持久的“内劲”,使手腕的颤抖动作显得更为主动,更有韵律。如果我们把大臂肌肉紧张当作是僵持无用的,完全用手腕的不规则的颤抖,那是不可能奏出清脆密集的碎弓的效果来。

 3、拨弦:右手的拨弦技巧就只有弹拨。弹拨的具体方法是:弓毛紧贴在外弦上,食指尖有韵律地把内弦往左下后方拨动,每音只拨动一次,左手按指配合拨弦的节奏去按音,严格说起来,按指的触弦应略先于拨弦。《赛马》中有一段旋律就是用弹拨的方式由内弦上奏出来的。由于二胡的性能构造不具备弹拨乐器的条件,奏弹拨时又有弓子这个额外负担,因此弹奏旋律的音调和节奏不可能作更大的变化,如没有另外的乐器奏另一声部,单纯的弹拨声反而给人一种单调、沉闷的感觉。另外弹拨效果的好坏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乐器的质量,所以在没有伴奏的二胡独奏中,这种弹拨的实用意义并不很大,如果有伴奏乐器,那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三、学好二胡的演奏技巧

 在学好二胡的过程中,首先要学好以上所讲的演奏技巧,其次就是自身的乐感了。在演奏时我们要注意音准、强弱、音色等问题,哪些音应该用什么技巧,哪些音不该用技巧,不要随便加上一些技巧,那就影响了整个乐曲的风格特点。所以,二胡的演奏有它自己独特的一面,是有规律性的,也是有科学性的。

舞蹈是一种艺术,能培养人气质。舞蹈的种类也有很多,舞蹈种类大致分为七种,分别是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踢踏舞和爵士舞。

下面让我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七种舞蹈吧!

1、古典舞:

古典舞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在自己本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积累并形成了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

2、芭蕾舞:

芭蕾舞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

芭蕾成长史上第一部斗劲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当洛蕾娜(Lorraine)的玛格丽特蜜斯和凡尔赛(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成婚瞬息,这场芭蕾舞的音乐曲谱迄今仍保留,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乐。

3、民族舞:

民族舞也叫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中国民间舞是中国舞的一个分支,创立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有效的考察、搜集、整理散见于民间的各民族舞蹈,通过加工再创作。

4、民间舞:

民间舞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所以也称为“土风舞”。

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千姿百态,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这些舞蹈表现的内容有古代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战争经历、图腾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现代生活中各种传统节日里人们表达欢喜之情的娱乐活动,有的则渗透了各种民俗、祭祀、礼仪活动的遗风。

5、现代舞: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6、踢踏舞:

踢踏舞是现代舞蹈风格的一种。形成于18世纪20年代的北美殖民地。当时爱尔兰移民和非洲奴隶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北美殖民地,逐渐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

这种舞蹈的形式比较开放自由,没有很多的形式化限制。舞者不注重身体的舞姿,而是着重趾尖与脚跟的打击节奏的复杂技巧。踢踏舞根据不同舞曲的节奏来跳快慢的程度,主要靠踢踏鞋发出“踢踢踏踏”的声音。

7、爵士舞:

爵士舞爵士舞是一种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个人即兴表演。是一种急促又富动感的节奏型舞蹈,是属于一种外放性的舞蹈,不像古典舞和芭蕾舞所表现的一种内敛性的舞蹈。爵士舞蹈最初是非洲舞蹈的延伸,经被贩卖作为奴隶的黑人群体带到美国本土,而在美国逐渐演进形成本土化、大众化的舞蹈。

以上就是这七种类舞蹈的介绍了,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可以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459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