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有许多因素。
脚后跟疼有时是由全身疾病引起的,例如风湿性关节炎或痛风,但只影响脚的局部症状。
脚后跟疼痛最常见的局部原因包括:
足底筋膜炎发生时,足底筋膜超载或过度拉伸,导致筋膜纤维的小撕裂,尤其是筋膜与跟骨的交界处。
足底筋膜炎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包括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孕妇、跑步者、排球运动员、网球运动员以及参加健美操或爬楼梯的人。在运动员中,足底筋膜炎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后才会发生,尤其是那些强迫自己跑更远距离的跑步者,平足的人患足底筋膜炎的风险更高。
足跟痛的表现 引起足跟痛的病因
很多足跟痛都跟慢性劳损有关,其常见病因包括以下几种:
1跟垫炎
这是由于跟骨下脂肪垫的老化、萎缩甚至瘢痕化造成的。
2跖膜炎
由于筋膜长期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
3滑囊炎
4跟腱炎
5跟骨有骨刺
6足弓畸形,如扁平足、高足弓等
7跟骨内高压症
其特点是白天夜晚都疼,且休息也无法缓解,还伴有酸胀。
足跟痛的治疗
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足跟痛,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跟垫炎、跖膜炎、滑囊炎及跟腱炎引起的足跟痛,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应注意穿舒适的鞋子,注意休息,对症状较重的,可以口服或局部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适当进行理疗、按摩或中药熏蒸,大部分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跟骨内高压症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跟骨穿刺减压,症状会迅速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疾病容易反复,常常使患者烦扰不堪,所以要注意调整心情,积极应对疾病。
最后,请大家爱护自己的足跟。
谢谢,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足跟的解剖
那么常见疼痛原因就是
1、跟骨骨质增生
足跟部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发生退行性病变,局部为了适应外力损伤,骨质发生增生,增生的地方发生无菌性炎症就会引起疼痛
2、筋膜炎
筋膜炎是足跟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发生在长期站立或行走的职业人群,是长期、慢性外力损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存在一定的自愈性,但是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足底的保护。
3、足跟滑膜炎
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常见的足跟疼痛如上所述,所以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足部的保养,如果拍片发现骨刺,骨刺位置疼痛不适,可以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止痛处理(布洛芬、双氯芬酸钠),也可以穿软鞋垫,同时鞋子也要选择宽松舒适,少穿高跟鞋,而平时多做足底按摩也是不错的选择。
足跟痛是有多种慢性疾病所致脚后跟疼痛,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主要为脚后跟疼痛、肿胀和牙痛,走路时加重。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
足跟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 治疗
对于足跟痛的患者应注意对足跟部的保养,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选择舒适的鞋,鞋跟高度在3cm左右;同时加强身体锻炼。疼痛时可采用止痛药、理疗、局部封闭、冲击波等缓解,必要时可手术。
足后跟疼 请问是骨头疼 肌肉疼 还是筋痛?
每一个疼痛引起的原因都不一样。比如我,是顺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发现足后跟的筋疼的厉害。尤其是半夜起床,下地走路时更甚。连带的膝盖侧面的筋也很疼。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足后跟是生殖系统反射区和坐骨神经反射区,所以,调理并就医检查生殖系统或者坐骨神经肯定有帮助。
后足痛。
(后足痛不是病,却惨过大病,在这不方便言说而已)
生活道公益 健康 认为,后足痛这是一种症状,临床上很常见的。
可能和足跟骨刺、跖筋膜炎、跟垫痛、跟骨后滑囊炎、跟腱炎等有关系,还可能和岁数大了,肾虚也有一定的关系的,中医上讲肾主骨的,有时候岁数大了,可能就会有些后足痛的。
有时候肥胖的人,老年人也会有后足痛,应当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等。
再就是和脚趾变形、足踝扭伤、硬茧、鸡眼、起水泡等有些关系的。
总体说这个后足痛和风湿关系不太大的。
没有红肿的情况下,可以热水泡脚、红外线灯、家用理疗仪等设备上,温热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对于缓解疼痛很有帮助。
也可以配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症状,治疗疼痛。
脚后跟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有许多因素
一、[通治方]
蔡小荪:痛经多数是经血排出困难,瘀滞疼痛,治法以通为主。当归9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香附9克 元胡9克 丹参9克 红花4.5克 白芍9克水煎服。服药时间应在行经前三天即开始服用,特别是膜样痛经、及内膜异位症等,否则效果不显。
二、[辨证方]
1、寒 证
韩百灵:温肾扶阳汤,治胞中虚寒型痛经,妇女经期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色清稀,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尿频,白带下注,面色淡白,舌质淡润,脉象沉缓无力。人参9克 山药9克 熟地9克 山萸肉6克 吴茱萸6克 菟丝子9克 肉桂6克 附子6克 补骨脂9克 白术9克《百灵妇科》
颜德馨:治疗之法,以通为主,多用温经逐寒,祛瘀止痛,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汤独擅胜场,每于经前投此,多应手而效。曾以治痛经达十余年缠绵不愈者,或痛甚则厥,或剧痛需以度冷丁方得小安等顽固病例,亦有殊效。
小茴香7粒(炒) 干姜0.6克(炒) 元胡3克 没药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生) 灵脂6克(炒)水煎服。每次月经来潮前连服5~7剂,一般连续治疗3个月即获痊愈。
陈泽霖:临床所见以寒凝血瘀为多见,治宜温通为主。我曾以下方为主加减治愈了不少痛经病人。肉桂3~9克 小茴香6克 制香附9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赤白芍各15克 青陈皮各9克 阿胶9克 艾叶9克 益母草30克 乳没各4.5克。
2、热 证
傅山: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方用宣郁通经汤。白芍15克(酒炒) 当归15克(酒洗) 丹皮15克 山栀子9克(炒) 白芥子6克(炒研) 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 川郁金3克(醋炒) 黄芩3克(酒炒) 生甘草3克水煎,连服4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傅山: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方用宣郁通经汤。白芍15克(酒炒) 当归15克(酒洗) 丹皮15克 山栀子9克(炒) 白芥子6克(炒研) 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 川郁金3克(醋炒) 黄芩3克(酒炒) 生甘草3克水煎,连服4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3、虚 证
卓雨农:肾虚肝郁的,经来色淡而少,经后腹痛腰酸,肢软无力,益肾调经汤主之。
杜仲 续断 熟地各9克 当归6克 白芍(炒)9克 益母草12克 焦艾 巴戟 乌药各9克水煎服。
朱承汉:经行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舒适,经水色淡质清,面色苍白,精神萎弱。炒党参12克 炒白术9克 全当归9克 东白芍9克 炒川芎4.5克 炙甘草4.5克 大熟地12克 茺蔚子9克 制香附9克
4、实 证
刘赤选:妇女月经将来一两小时,因子宫后屈,瘀滞经血,阻其排出,以致小腹发生疼痛,必候经水排出一两天内,才能逐渐缓解,宜用失笑散合逍遥散,在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每天服1剂,连服3~6剂可经通痛除,照法再服3~6月,可以根治。蒲黄6克 五灵脂12克 当归9克 白芍12克 柴胡9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炙甘草4.5克。
卓雨农:瘀血阻滞的,经来腹痛如刺,量少色紫有块,排出则痛减,加味失笑散主之。蒲黄 五灵脂各6克 延胡 丹皮各9克 桃仁6克 香附9克 台乌6克,水煎服。疼痛引及少腹两侧痛剧者,加姜黄6克、乳香6克;大便燥结,加大黄6克。
冉小峰:乳胀散,治月经前乳房胀满。当归9克 红花9克 白术6克 王不留行9克 橘叶9克 陈皮3克,上6味,研为粗末,以水2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沸15分钟,滤过;残渣再加水150毫升,煮沸10分钟,滤过,合并两次滤出液备用。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李维芳:痛经一号方系青岛已故名老中医傅乃杰所传,余用于临床20余年,收效甚为满意。丹参30克 乌药10克枳壳10克 香附12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月经前服。有热者,方中丹参改为丹皮10克。
三、[食疗方]
陈修园:猪肚胡椒汤,治妇人经寒,往来时有痛。猪肚1个,洗净,入胡椒24克,装入肚内,炖烂食。(寒证)
朱承汉:治疗痛经简便方。(寒证)
鲜姜 红糖各15克 焦山楂12克水煎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