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绘本“1只小猪和1OO只狼”活动设计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绘本“1只小猪和1OO只狼”活动设计及反思,第1张

  涉及领域: 语言

  活动背景:

 《1只小猪和100只狼》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的力作。作品秉承了宫西达也一贯的创作风格,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和童稚童趣的游戏精神。作品描写了1只小猪被100只狼追捕、围困,最后却因为狼的贪婪和愚蠢而幸免于难的故事,急剧转折的情节设置和出乎意料的结尾,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在这本绘本中,宫西达也运用了文字的变形、画面方向性的逆转、多种视角的呈现等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使整个作品如同动画片般形象生动,让人读来妙趣横生。

  活动目标:

 1.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2.学习多种阅读方式,感知绘本中文字及方向性等特质。

 3.能大胆地猜想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大绘本、PPT

  活动过程:

  1.感知绘本封面、扉页,引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绘本,绘本的扉页上有谁它要去哪儿树林里有什么呢

 [在活动导人中我让孩子仔细看绘本的扉页,同时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阅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2.用多种方式阅读绘本

 (1)阅读绘本的开始部分

 师:树林里到底有什么,让我们绕到小猪的前面去看看吧!

 [在这里教师用了一个“绕”字,而不用打开书本看看的字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绘本扉页和正文绘画的不同视角。]

 ①观察画面,通过模仿活动进行角色体验

 第一,模仿狼的心理活动

 师:哇!树林里有谁啊(很多狼)小猪为什么没有看到它们这么多狼躲在树背后一动不动,它们想干嘛(想吃掉小猪)我悄悄地告诉你们,这是一群饿了整整三天三夜的狼,看到一只又白又胖的小猪走来了,它们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

 第二,观察、猜测狼之间的对话。

 师:小猪越走越近,它们会对旁边的同伴说什么看看狼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谁来学一学(请幼儿学学狼的表情)小猪呢它发现狼了没有它才不知道大树后面躲着这么多狼,一边跑一边嘴里还哼哼:今天天气好,我到树林跑一跑。

 ②体验文字变形带来的阅读乐趣

 师:小猪刚一说完,哎呀,怎么啦(教师翻页)

 第一,观察狼说的话。

 A.狼怎么了(冲出来)它们一边冲一边嘴里还说什么(冲啊,弟兄们——)

 B.谁发现了,这两边的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要把狼说的话变红变大呢

 C.真奇怪,你看字的下面还拖着一条长线,这是什么意思(念这个字的时候,要把声音拉得很长很长,这样后面的狼的弟兄就会听得见,跟得上)。我们一起再来学学。

 第二,观察小猪说的话。

 A.看到100只狼追来了啊,小猪说了什么为什么小猪会说两个“大”字呢'(小猪吓得连说话都发抖了)

 B.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猪说的话。

 [文字的变形是绘本中常用的艺术创作手法,这种手法往往让幼儿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绘本中所描写的情境,对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里让孩子们模仿狼和猪说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孩子“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这本绘本的有趣和好玩。]

 (2)阅读故事的发展部分

 ①感受绘本的方向性特质

 师:下面接着来看,注意,我要连着翻三页,小朋友看仔细,这三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狼追猪)

 师:小猪是怎么逃的往哪边逃谁能够用一个恰当的词来说一说

 师:小猪东逃西窜,害怕极了,边逃边会喊什么呢

 幼儿表演,师幼共同表演。

 [方向性是这本绘本的另一个重要的艺术创作手法,在这三页中,绘本运用类似于**中的蒙太奇手法,让小猪逃跑的方向来了两次180度的大逆转,读者深刻感受到小猪惊慌失措、四处逃窜的危险境地。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这一情境,教师紧扣绘本中的游戏精神,设计了如同“猫抓老鼠”似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②引导幼儿猜想小猪逃生的办法

 师:你们可真是太饿了!这么快就把小猪包围了!你们想知道绘本中的小猪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吗我们去看看吧。(老师翻页)

 师:小猪怎么了猪被狼群包围起来,而且包围圈变得越来越小,你看这时狼的心情怎么样(得意)一高兴起来它们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先吃小猪的哪一

 部分(你能猜猜狼会怎么说吗)

 师:这只可怜的小猪看着狼群慢慢逼近,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害怕极了,哭了)你看他的手和脚都怎么了(不停地发抖,很害怕)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猪害怕发抖的样子。(集体——个别)

 师:小猪吓得全身发抖,它会不会被这群狼吃掉呢答案就藏在书的封底,我先偷偷瞄一下!(做看书状)你们想不想看

 (3)猜测故事的高潮部分

 师:出示封底,结果怎么样小猪有没有被吃掉

 师:怪了,小猪为什么没有被狼吃掉呢这可是一群饿了三天三夜的狼啊,在这当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猜猜看!(它自己会想什么办法呢或者有谁来帮助它)

 [这个环节中,教师突破以往顺页翻看的常规,采用了跳页阅读的方法,直接让幼儿看封底,这样就引起了孩子们更大的好奇心:为什么小猪会没事呢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小小的改变,让幼儿原有的兴趣更高了。]

 师:是不是你们猜的那样啊不是,有没有人来救它啊(看狼挥手和小猪再见的一页)在这页,请你仔细看看狼在做什么动作狼有没有再去追小猪(没有)这群狼为什么会把小猪给放了,这可真奇怪!

 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就在狼群越逼越近的时候,有一只狼,站了出来,(找到了吗是哪一只)他作了一个什么手势(谁来学学)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这只狼手一挡说:“我们有100只狼,而猪只有一只,我们每只狼,只能分到一丁点,怎么会吃得饱呢”原来狼是嫌猪太少,根本填不饱肚子,就在这个时候,小猪听了狼的话,心想太好了,机会来了!小猪想到了什么办法逃命

 (4)结尾:留下悬念,结束活动

 师:到底会怎么样呢小猪是怎么样逃脱的让我再偷偷地看一眼,哦!真是太有意思了!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吗真的想知道马上想知道既然你们这么想知道,那我就把这本《1只猪和100只狼》的绘本,送给你们,回去后大家一起来仔细地看一看,把答案找出来好吗

 [在孩子们急于想知晓结果的时候,阅读活动嘎然而止,教师巧妙地让孩子们在欲罢不能中,产生了迫不及待想翻看绘本的强烈愿望,极大地激发了幼儿自主阅读的欲望,可以说,这样的结尾是本设计的精彩一笔。]

  3.分享阅读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这本绘本,可是,这么多绘本不够全班小朋友看的,怎么办呢(一起看)

 现在就请大家带着绘本,回到教室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好吗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把自主阅读放在延伸活动中有这样两点考虑:一是尊重了孩子自主阅读的个性化特点;二是减少了集体教学中时间的隐性浪费。]

  活动反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发展。根据幼儿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在整个活动中特让幼儿在看看、学学、说说、演演的过程中,学得轻松,玩得开心。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并且以情节的自然递进为转换环节的契机,使幼儿怀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跃跃欲试,激情高涨,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根据绘本内容我巧妙的设计了单页、多页、跳页的多种阅读方式,这几种方法的交替使用结合提问的巧妙设计,使活动达到了一个险象环生、悬念迭起的效果,让孩子们欲罢不能,阅读兴趣高涨。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我再次利用悬念,激励孩子们再次阅读,因为经典绘本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同时,根据这本绘本的特质筛选,幼儿现阶段的阅读能力,我先后采用了创造性表演和比较性观察,在幼儿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增加对绘本中文字、构图方向性的解读能力,然后逐步引导孩子走进绘本,爱上阅读。

当大灰狼遇到一群小猪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毋庸置疑,这时脑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大灰狼饱餐一顿。但是这本书却打破了我们一贯的思维,故事中的乌鲁是一只很愿意和他人分享的野狼。当他在午睡林发现一群小猪,它觉得自己的运气好的不得了,决定去交好朋友一同分享,而它的朋友也乐于跟乌鲁分享在午睡林发现的美味。而乌鲁却因为健忘和分心,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小猪的事情给忘记,结果,小猪们终于醒了,也为这一天而感到高兴。故事中的狼显得那么的可爱健忘搞笑,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做事总是丢三落四,乌鲁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再次看到这只大灰狼时,小朋友们不再抱着惊恐、害怕的眼光去看待,而是可以成为好朋友的亲切感。

这一绘本,首先我让他们了解了封面,扉页,封底等内容,小朋友们还是十分乐意的去了解这些小知识点的。一开始,在出示这只长相怪异的狼时(拥有长长尖尖的嘴巴,瘦瘦长长的身体),幼儿并未十分惧怕它,而是用猜疑的心态去研究它,在串讲故事时,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十分具体的描绘了狼的神态,心理等。但在乌鲁去邀请朋友来分享时,我并没有处理好:如何让小朋友体验理解话未说完,而导致另件事情的发生,这样让人很纳闷的过程?在其过程中,我因急需要求达到这个效果,就没有让他们去仔细的观察,将故事的发生透露给幼儿,致使显得有些被动,强制性的让他们接受这个事实,其实小孩子理解明白故事的又有几个呢?在评课时也提出,如果在制作PPT中,多加个音响效果,这个问题就能够很圆满的解决,而且通俗易懂,不必花那么多的功夫去解释。所以说,一节课,首先自己要先明确绘本中的精髓,老师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要求是什么,又要达到什么目标。我们在绘本的课堂上应该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多一点分享,少一点要求,多一点欣赏,少一点问题。幼儿需要的乐趣,枯燥应该远离他们的生活。在这节课中,还有一点我深有体会,看书千万不要急着翻书,让幼儿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画面,幼儿看书的观察点、目的性和我们大人不同,他们能穿透来理解故事的。这是我们大人所达不到的。

教学反思

  《小朋友想一想》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歌词生动形象,非常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大象,白兔,长颈鹿,孔雀”,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把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冲满生命活力。教学一开始,通过把孩子们带入动物世界里,把孩子们带入动物世界的情景之中,孩子们如身临其境,既受到了美的感染,又兴趣浓厚。在学唱歌曲过程中,坚持以培养幼儿的听觉为主: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欣赏,边听音乐边思考歌曲的情绪、表现的情景,随音乐节拍强弱弱的节奏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随音乐拍歌曲的节奏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这样使幼儿能够在音乐中去聆听、去感悟、去理解,在听中、在反复感受中自然而然的学会歌曲。在活动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幼儿,和幼儿的个性发展,让他们自由结伴,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创作,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根据自己的爱好,表现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的,虽然最后他们创作出来的水平会高低不同,但重要的是他们参与了,互相合作积极动脑思考了,从而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新鲜的阅读材料,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 个全新尝试的课堂。现在正掀起绘本教学热,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不同载体,让孩子们熟悉绘本走进绘本,更让我们的教师感受着绘本的无限魅力。下面就自己结合平时教学下来的点滴感受,谈谈绘本教学的组织策略。

1、 积极引导,观察画面

绘本就是指图画书,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因此,教师在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时一定要积极引导,让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关注图画书中的细节,理解绘本内容。

2、 有效提问,生成回应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那么,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呢?应该从绘本阅读的提问中着手,使提问更具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幼儿阅读概念的形成,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猜想式提问让幼儿想说,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递进式提问让幼儿喜欢说。教师抛出问题后幼儿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回答,这时作为教师还要积极回应孩子们的回答,因为有时候孩子们的回答是出乎意料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善变应答的能力,让阅读活动更加有效。

3、 自主阅读,加深理解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各大意。此外,一般来说图画书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这就需要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个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提升对作品的理解。

观摩活动: 大班绘本《快乐是什么》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与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2、体会故事中各种人物的快乐。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重点: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难点:体会故事中各种人物所说的快乐的内涵。准备:故事、驴子头饰,清洁工、司机、警察、建筑工人等过程:一、出示驴子,引出课题1、教师出示头饰“伤心的驴子”,引发幼儿的猜想。“驴子阿奇为什么伤心?”2、幼儿猜想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师:制造悬念,引导幼儿猜测驴子阿奇伤心的原因,为下面故事帮阿奇找快乐做铺垫。幼:结合生活经验,主动回答。)二、结合,分段理解故事1、出示图一,教师讲述故事“驴子阿奇总是------再告诉我吧!”①“小朋友,你们认为快乐是什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快乐)②“莉莉和莎莎也想知道快乐是什么,她们会去问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故事。”2、出示图二①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莉莉和莎莎去问谁?鞋匠会怎么说?鞋匠的快乐是什么?”②教师讲述图二故事“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有很多鞋子要做。”(引导幼儿了解鞋匠的快乐)3、出示图三①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莉莉和莎莎去问谁?农民阿姨怎么说的?阿姨的快乐是什么?②教师讲述图三故事“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一筐红红的熟透的西红柿。”(引导幼儿了解农民阿姨的快乐)4、出示图四①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莉莉和莎莎去问谁?老师怎么说的?老师的快乐是什么?②教师讲述图四故事“快乐是什么------老师微笑着说。”(引导幼儿了解老师的快乐)5、出示图五①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莉莉和莎莎去问谁?医生怎么说的?医生的快乐是什么?为什么医生的快乐是健康?②教师讲述图五故事“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健康。”(引导幼儿了解医生的快乐)6、出示图六①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莉莉和莎莎去问谁?爷爷怎么说的?爷爷的快乐是什么?②教师讲述图五故事“快乐是什么------爷爷眨眨眼说。”(引导幼儿了解爷爷的快乐)7、出示图七、八,教师讲述故事。①阿奇的找到快乐了吗?阿奇的快乐是什么?(引导幼儿了解与毛毛虫分享青草就是阿奇的快乐)②什么是分享?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解。(师:结合分段讲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各种人物的快乐。幼:在看看、想想、说说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各种人物的快乐)三、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1、讲述生活中其他人的快乐。“刚才我们了解了鞋匠、农民阿姨、老师、医生、爷爷的快乐,请你们再来看看生活中这些人的快乐是什么?”(出示,引导幼儿讨论)2、情感迁移,讲述自己的快乐。“你有快乐吗?你的快乐是什么?”(师: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其他人的快乐。 幼:大胆讲述自己对其他人快乐的想法,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四、小结“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感受到的快乐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快乐和同伴、家人分享,那每个人每天都会生活在快乐当中。”“让我们一起去把快乐分享给其他好朋友吧!”《快乐是什么》活动评析:《快乐是什么》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对快乐不同的理解:在鞋匠眼里,有许多的鞋子要做就是快乐;在阿姨眼里,丰收就是快乐;在老师眼里,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快乐;在医生眼里,健康就是快乐。最后,快乐被智慧老人给了一个美好的诠释:“快乐就是一口袋甜甜的糖果和一颗充满爱的心。”天生就耷拉着耳朵的驴子阿奇,看起来好像不快乐,其实它也有自己的快乐,那就是和毛毛虫一同分享青草!本次活动是一节大班绘本教学活动,通过故事《快乐是什么》让孩子们看到不同的人,感受到的快乐也是不一样的。同时这个简单的故事也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快乐是真诚的付出劳动,快乐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快乐也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快乐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孩子能在生活中发现快乐、品味快乐。在第一、二环节中,教师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通过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的过程中,了解各种人物的快乐。第三环节是一个延伸活动,也是活动的亮点。教师出示其他人物,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其他人的快乐。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对其他人快乐的想法,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第四环节是小结。整个活动教师至始至终都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感受不同的人对快乐的不同理解。孩子们在活跃的气氛中主动的参与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82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